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短篇小说)王贵李香香变形记

11楼
布衣者 发表于:2009/4/13 8:25:00
    刚开始读小说以后有点接受不了,李季笔下的王贵和李香香怎么就变成俩个狗男女了?再读就觉得俩人我们好象曾相识?小说反映的是我们社会特别是农村比较常见的事情,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的私欲膨胀,挺而走险,他们的行为就变形了,变的为社会所不齿了。小说语言简练,情节生动,一气呵成,让人过目不忘。
12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4/14 10:08:00
以下是引用孙书权在7/4/2009 AM 10:58:14的发言:
      谢谢各位点评.
      透过始乱终弃,巧合奇冤的故事,我在思考农民问题.故事涉及了三代农民,<<王贵和李香香>>是李季长诗里的人物,他们当年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夺政权搞土改,这是一代农民;高大泉是解放后的农民,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文革都经历了,算第二代;小说里变形的王贵和李香香是现在的农民,可以算第三代.不能说现在农民都变形了,但从城市人的视角里变了形的王贵和李香香占了一定比例.农民在中国历史上总是冲锋陷阵者,牺牲者,苦难者,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他们又付出了惨重代价.想想是很难过的.我在寻求答案.

这里明显带有从自然经济(单纯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向商品经济迅猛过渡过程中几乎是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与其相牵涉的社会问题相当多。楼主对此进行认真严肃的探讨与思考,值得钦佩!

13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9/4/17 10:24:00

     谢谢大家关注这篇小说!
     说实在的,我是先想到农民问题,然后编了个故事,想用小说的形式思考问题(这样写小说容易主题先行).
     我们曾经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一代老农淳朴敦厚,确实有我们学习的东西,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继承了我们民族的许多优秀品质(当然他们也有许多落后愚昧的东西).
.虽然这些人文化不高,但一个民族精神的传承除了文字书本,更重要的往往是在比法律还厉害的"习惯",在家族的习惯中口传心授里.往往越偏僻的农村,那种传统的习惯越起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传统的东西丢失了许多,农村基层,往往一个村长集政权,经济大权于一身,他的强权意识统治着农民的意识,传统被打得落花流水.过去在农村老人说了算,现在农村是那个强者说了算.
怎么办,出路何在?城镇化是否是个最好的出路?是否能带来思想的更新?
    探索问题,除了政论,争论,文学也是最有力的一种方式.
    

14楼
欧肯河 发表于:2009/4/17 20:37:00
作家笔下刻画的人物鲜灵活现,跃然纸上。而沉重的主题,使人竟然一时难以承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难道必须由农民来承担“成本”或“代价”吗?
共1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