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 无法抹去的映像

1楼
武坚 发表于:2008/12/25 11:06:00

 

无法抹去的映像

(一)“雷池”


北大荒——一切都是那么地让我难忘,尽管离开有三十多年。

清澈的江水,潺潺东流,与另一条江汇合,径直向远方伸展。

江面上,赫哲族渔民撒下渔网,就见得满舱的鱼儿活蹦乱跳。

岸这边,桦树林、草甸子,喜鹊喳喳、鹤展羽翅,祥和安逸。

靠南边,巍巍山脉、原始森林,缥缈着梦里云雾,遐想无限。

 

对面就是“老毛子”的地盘,尽管只隔一条江。

冷天,这里一切被皑皑白雪覆盖,多半米的严冰,江面上能走坦克!

严冬显得这么沉重,也是武装战士肩上白披风、挎枪遥望的非常时期。

我们不能跨过边界,“老毛子”也别想越雷池半步!

 

一些个青年,枕下藏着不能翻的数理化,吸吮着昏暗马灯散发出的油烟,如饥似渴悄悄地啃着。

那些先期来得大哥大姐们,伏案撰写着“太平洋上不太平”、“斗私批修站好岗”的文章。,俨然似大作家一般。

饭堂兼代“礼堂”,一群少男少女排练着文艺汇演的节目,少不得指导员审查有否越过界限的内容。

......

那些个日子,什么都是“原则、立场”,切不能越雷池半步。


呵呵!数十载前的映像,就像发生在昨天!

2楼
武坚 发表于:2008/12/25 11:25:00
 

呵呵!数十载前的映像,就像发生在昨天!

 

(二)喧闹


寝室,热气腾腾。对排大炕、还得架起上铺,少不了20个知青驻扎其中。

热闹噪杂是寝室唯一的特色。

那边厢,活塞、曲柄连杆、油电路……,外行也能懂了其中的奥妙,原来是机务排知青在争论、复习拖拉机基础知识的话题。

这边厢,选料、下料、锛凿斧锯,不难看出是学木匠的知青研究如何使得材料平整光滑,如何使得工具更能顺手,少不得刀刃锋利、锯齿利索,有道是三分技艺,七分家什。

再偷听女生那厢,姑娘们一曲“我家的表叔”是模仿铁梅的韵味,但客观地说比不上男生这里京韵大鼓、津腔快板的快活样。

 

好一派寝室的喧闹,这样的情景,如今哪里去找?!

3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8/12/25 18:09:00
  楼主的文字短小精悍,寥寥几笔当年景象立现,这些深深印入脑海的场景,一辈子不会忘记。
4楼
快乐老头 发表于:2008/12/26 11:16:00
    楼主的文字,象是影视作品的分镜头剧本,场景在变化,移动的镜头,无不在诉说那时的生活和“战斗”。边境的紧张、学习的劲头展现给我们四十年前的兵团生活。流畅的文笔使我们眼前浮现出少男少女“扎根边疆”,生活劳动,生动真实,谢谢楼主的好文。
5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2/26 13:22:00
青春的记忆,永远是那么清晰……
6楼
穆怀书 发表于:2008/12/26 14:49:00
兵团战士守边疆,
坚守雷池不过岗;
钻研技术唱大戏,
知情生活永难忘。
7楼
武坚 发表于:2008/12/26 15:50:00

 

(三)家什

您还能记得这些吗?

闲暇之余,涂鸦些许给各位战友们添些愉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工具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工具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工具3.jpg:

8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8/12/26 16:02:00
武坚的文章很独特,图画也很好玩.文章不在长短,要新鲜.
9楼
小豆子 发表于:2008/12/26 20:45:00
哈哈!
     文武全才的武坚,真实生动的记录了当年的生活,文图并茂情思无限。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52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