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从“我的小学底子好!”聊起

1楼
石码夏荷 发表于:2008/12/27 15:47:00
 

从“我的小学底子好!”聊起

夏荷


在中国知青网论坛,有这么一个主题贴《高小毕业》,楼主叫“西部老土”,老三届人,估计是老三届初二年的学生,现在是个博士生导师。

摘录几条作者的语录作为老三届人的献辞,献给一代老知青以及后代人:

A、这些年来我通过玩命般的努力也懒好博了个知识分子的美名,鼎盛时手下也有过博士、硕士一大堆,心中也洋洋自得过。近两年开始学习文学创作,也写了不少能看得过去的文章,于是乎就开始在家人面前吹吹牛。那日小姨子来家做客,我无意中又提起用初中只上过一年半的底子考上大学的事情,原意是想激励下一代去努力学习,没想到小姨子的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小姨子听完我的吹牛后说:“你能考上大学,主要是你小学底子好”!当时我就差点晕了过去。

B、日后在全国大多知青网中发文章,日后在全国大多知青网中会网友。结果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规律,那就是在知青网上发原创习作文章的大都不是科班出身,而且下乡时代越久的老知青写作功底越厚实,无论是写诗还是写散文;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纪实文学;那都叫个“撩”(陕西话:好的很)啊!

C、我跟大家调侃:“我们能够在此以文会友,主要是我们都上过高小,现今的年轻人连什么是高小都不懂,那里还能跟咱们的文学水平相比”?

E、小学的底子好,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并非言过其实,中国历代的私塾、官院的教学,首推文学基础,那时的初小毕业生便能作诗赋词,高小毕业生双手能篆颜真卿。不服?让周董(80后的杰出代表)来试试看。

F、仔细想想又想想仔细,我的专业学习的却和文学习作没有多少关系,那点文学功底还真是在小学打下来得呢。

G、有了这些经历和思索,今后在任何场合我都敢重复小姨子那句让我差点晕倒的话:“我的小学底子好”!


这是一篇久违的慨叹。80年代,老三届人是社会崇拜的一个历史偶像,曾几何时,社会上的人一说到老三届人,都要翘起大拇指,感叹不如一代共和国的同龄人:“人家是老三届的,很扎实的;又上山下乡过,很坚韧的。”那时,只要是老三届人,无论有没有再进入大学,都觉得很有颜面,在社会上算是一拨子英雄。

那股老三届崇拜风潮维系了十年左右,大约在90年代中期后开始衰退,老三届人渐渐淡出社会的视野,除了一些大牌老三届人。之后,老三届人的英雄形象渐行渐远,别说“高小毕业”这样陌生的概念,连“老三届”一词都从社会话语环境中消失了。

老三届人迅速老去,老到成为被后人忘却甚至鄙视的对象。1998年,为了完成我的中级职称评定,——那时我省中师系列,专科生不能评定中级职称,但在师范学院是可以的,一个本末倒置的职称政策。我从师范学校调到龙海一中,一位文革前的大学生瞧不起我,一位文革中的工农兵大学生瞧不起我,连70后的年轻教师也瞧不起我。

C副校长——工农兵学员,咄咄逼我:“高考语基考什么你知道吗?”她的内行是物理,其实课程改革之后,她那点薄如纸片的工农兵学员知识结构已经不合时宜了,而她只热衷于功利,不思进取。

在办公室,我“谦虚”地向那位备课组长请教——文革前的大学生,“×老师,高考语基考什么?”她没回答,鄙夷的线条在她的皱纹里取笑,但还是很含蓄的,算给我留了点面子。

那位70后的年轻教师,——本科毕业生,则当着全办公室老师的面,用手捂着嘴巴哧哧笑我,撇开学历和学识,她是不可以这样当众侮辱我的,要知道我可是她的妈妈辈的人。一个70后的年轻教师,无论她的学历有多高,学识有多扎实,只要她敢于当面嘲笑可以当她妈妈的人,她的一切光环都是黑暗的。

与其说我很“谦虚”地请教,不如说我在嘲笑她们。应试教学技术,我的确不如那位C副校长,不如那位抱着一本《基督三伯爵》炫耀一生的文革前大学生,不如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70后年轻人,但是说到“语基”,她们仨没一个有资格跟我对话的。

调到一中之前,我在中等师范学校教了八年的《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在知识面前,我一向很有自知之明,深知我那点专科知识结构很不稳定,经不起轻摇一下。为了教好《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我读透了不少关于现代汉语的专著,而且通读四遍《现代汉语词典》和四遍《成语词典》。在师范学校,一位年轻教师曾经这样对我说:“像你这样较真的人,我是不敢跟你在一起工作的。”

进入一中前,我忐忑不安,那是“人才济济”的名校。入名校后不久,我发现一些名师的看家本事,不过那点黔驴之技:将一大堆的模拟卷塞给学生,最后根据模拟卷的答案来讲评,讲得通就讲,讲不通就直接把答案塞给学生,更有甚者,模拟卷所附的答案错了,他们也会把它讲解得条条是道,至于课堂就不用说了,比50年代还50年代,但他们却故弄玄虚,好像很有本事的样子。对此,我是很不以为然的,那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所应有的学识态度。人文关怀更是不在其中的。

其实,学历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工农兵学员中,有一钱不值的,也有非常出色的;文革前的大学生也这样, 60后、70后、80后、90后的也这样,如果一辈子枕着毕业证书睡大觉,硕士、博士也没用。

在学识面前,我一向不敢马虎以待,但作为老师,我更看重的还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刚到一中不久,开课的缘故,一位老教师看到了我的内在储备和能量,对我说:“你可以来上实验班的,我现在兼职太多,忙不过来,这个备课组长你来当吧。”我还没开口,另一位70后的年轻教师马上说:“不,×老师,这个备课组长还是你来当好。”当着我的面,好像我马上要抢走她的饭碗的样子。

这位70后年轻教师的遗传基因是很强胜的。她父亲曾经给学生留下过深刻的印记:她父亲的学生感觉里很排斥她父亲,但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不被老师疼爱,很不幸,老师掉了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按照家长官位大小为序,记录了班上那些官家子弟的地址和电话,真象大白于学生中间,我在博文《平民老师和平民学生》记录下这样的事实:


G老师刚当老师的第一年,告诉我她一定要当个平民老师,要爱平民学生。我问她原由,她说:“我是平民出生的孩子,上高中时受过班主任的歧视。”她高中的班主任W老师。

G老师说:“那时我们总感觉W老师看不起我们这些平民的孩子,只是感觉而已。后来,我们捡到W老师不慎丢落的一个本子,翻开一看,那本子上将所有官家子弟和有钱人家的孩子的名字,按照父母亲职位高低排列起来,记录了家长的职位和电话,于是我们非常愤怒,W老师怎么这样卑鄙?”

像这样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老师,我想不只W老师,只是他被学生发现而已。但他的确将教育资源利用得相当好,不仅为他自己捞取名利,还为他当老师的女儿捞取名利,而他女儿又将父亲的师风发扬光大,靠走上层路线起家,一路走来,风光无限,连她很一般的教学水平也跟着与业务无关的光环,无限风光起来。

想起来,我当教师30年,兢兢业业,光明磊落,地道的平民教师,未曾耍过雕虫小技。


回到前面的话题上,“我的小学底子好!”与其说是“小学底子好”,不如说是一代老三届人的精神底蕴强,有怨无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难能可贵的是,老三届人不是嘲笑自己、更不是嘲笑别人的一代,他们是敬重自己、更敬重别人的一代,所以他们是中国当代历史上一笔永远抹不去的光华。

2008-12-27




2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8/12/27 17:37:00
    平民老师好,我上小学时我们的校长是一位平民校长。她为了钟鼓楼后面的大杂院的孩子们有学上,在原来的北药王庙里办起了一所平民小学,我上五年级所用的教室就是大殿改的。为了一位淘气的公交车司机的孩子,她站在大太阳下和房顶上的孩子聊了半小时,不久后她就因病去世了。她的学生们永远忘不了她。
3楼
思安 发表于:2008/12/27 18:55:00
为你的美文震撼!写的太好了。
4楼
穆怀书 发表于:2008/12/28 0:18:00
      夏荷老师的《从“我的小学底子好!”聊起》从师30年,对教学中的某些世俗偏见嗤之以鼻,敬佩!对您兢兢业业、光明磊落,为人师表更是钦佩不已。特别是对一代知青的肯定,“我的小学底子好!”与其说是“小学底子好”,不如说是一代老三届人的精神底蕴强,有怨无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难能可贵的是,老三届人不是嘲笑自己、更不是嘲笑别人的一代,他们是敬重自己、更敬重别人的一代,所以他们是中国当代历史上一笔永远抹不去的光华。更是感慨万分!

5楼
西部老土 发表于:2008/12/28 8:25:00
谢谢夏荷老师的评论,握手!仅以下文表达敬意:

 

历史会记住他们……,……


《序》

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朱子云:“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无礼不成中国,无祭便无华夏”。      千年风云,捍卫中国的不仅是勇士的刀剑,慎终追远的信仰坚守更奠定了华夏历尽风雨日益深厚的文明。

祭必华夏,华夏必祭。这是贯穿中国文明历史的最重大的礼仪。

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明年--2008年将是新中国历史上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40年纪念年,作为一名老三届人,蓦然回首居然夜不能寐!含泪写下这篇作文,与知青兄弟姐妹们共同纪念这个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西部老土敬上

                             

老三届人

                             ---上山下乡四十年祭

四十年前的初冬,当第一缕阳光照耀着大地,那些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中的少年们在政治风雨中徘徊、张望……。

神州上空一声巨雷:“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震动了万万千千的同学们前赴后继地离家远行。他们唱起“共青团员之歌”,打起了背包,迎着晨风、迎着朝阳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纯洁的冲动,崇高的理想,神秘的好奇,无知的彷徨。他们在思维的交织与碰撞中跃动,他们在青春的美丽与浮躁中起舞,他们在生命的起跑线上点燃了并不靓丽的火花!这就是从初中到高中的六届学生---数百万老三届人的上山下乡运动。

老三届人是中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主体力量,世界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大数量的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奔赴农村、兵团和农场,那是载在史无前例之上的又一个史无前例!这场运动让“知青”的名称牵动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纵观中国近代革命史,几百年便有天才诞生,几百年也有伟人出世,农民起义的领袖们在民不聊生的时候揭竿而起,握锄头的双手挥舞着大刀长矛驰骋疆场,把个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伟大领袖作了精辟地总结:“农村包围城市”,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老三届人上山下乡奔赴农村可能就是伟大领袖革命思想实践的延续?!也要以农村包围城市来取得斗私批修的最后“胜利”?!潜移默化、高深莫测、声东击西、还是故弄玄虚?这一切,都在日后的政治动荡中失去了答案。

答案并不重要,因为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可是老三届人的青春留在了农村。花样的年华,黄金般的时光,留在了祖国的广阔天地上!

中国现代革命史自辛亥革命起,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青年们热血沸腾,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日后只要提起“三八式”、“解放式”、“援朝式”都算是革命功臣。

而他们,满怀革命激情,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用花样的年华付出生命的时光,在祖国贫瘠的辽阔领土上战天斗地。只获得了“知识青年”的光荣称谓,可是“知识”二字老三届人愧不敢当!

没有硝烟的弥漫,没有枪炮的隆隆,更没有血肉的厮杀。只有辛勤的劳动,只有艰难的生活,更有随风逝去的年华!这一代人献出的不是生命,而是与共和国同在的青春!

没有赞美,没有鲜花,也没有封赏。他们使用在农村锻炼出来的“钢筋铁骨”倔强地走在了人生的大道上!

没有了青春,没有了文化,甚至没有了健康。他们使用在农村锻炼出来的“钢筋铁骨”顽强地融入了已经陌生的城市和社会。

就凭这“钢筋铁骨”,他们倔强地与命运抗争!就凭这“钢筋铁骨”,他们顽强地与生存拼搏!他们为生活而低头折腰,他们为工作而任怨任劳,可是他们却说:“无怨也无悔”!

他们不是革命功臣,更没有经历过中国现代革命史。可是他们相信:就凭这钢筋铁骨,如果历史能够倒退,无论在辛亥还是在井岗,无论是抗战还是解放,他们都不会输给那个时代的青年,一定会并肩而辉煌!

老三届人与共和国同龄,从小便会唱那激昂的“国际歌”,通过艰苦的锻炼使他们明白了世上从来都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于是乎,从此面对的一切都默默地承受,不给已经极度困难的祖国再添负担。

日月乾坤、斗转星移、历史可以用风掣电驰来形容。他们没有辉煌,只有那与命运共鸣的“拉兹之歌”陪伴着老三届人的心---到处流浪、到处流浪!

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已经平平淡淡地渡过了大部分的生命,这平平淡淡的大部分生命却经历了不平淡的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

他们中间的少部分人已经失去了平平淡淡的生命或者正在失去生命,老三届人的生涯让他们饱受煎熬和痛苦!牺牲在农村者有!早逝在厂矿者有!贫困在城市者有!痛苦在病榻者有!

一付沧桑的面孔,一尊疲惫的身躯,一双深沉的眼睛,一对勤劳的双手,一颗聪明又愚昧的良心!四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他们从风华正茂的少年走到今天,化成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人生而面临着风烛残年,四十年来,他们只有默默地无奈的付出和奉献,从未向国家伸手和开口。这就是他们—老三届人。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老三届人不会忘记1977年的春雨,查全性老师不顾个人安危,在全国教育会议上发言,要求恢复高考!小平同志力挽狂澜当场拍板!总算给老三届知青们开辟了一条求知之路!这次恢复高考的历史性举措,让一部分老三届人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谢谢查老师!谢谢小平同志!

可是,大部分的老三届人没有能够改变命运。也许,共和国有太多太多的大事情需要面对了,逐渐地遗忘了他们。

疾风骤雨般的“文革”愚弄着他(她)们,让心犊未开的少年和幼年冲锋陷阵,他们付出了人生最大的代价—与荒唐的“文革”联系在一起;上山下乡的运动驱使着他们,让未就学业的少年离开了校门,他们付出了人生最贵的代价—金子一样的学习时光;祖国建设的热潮融入了他们,他们奉献了人生最高的代价—身体与青春;下岗分流的政策影响了他们,他们又奉献了人生最后的代价—工作岗位!今天,他们依然默默无闻地生活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中,为祖国的和谐稳定起着潜在的作用!

看起来很悲惨,听起来很伤心。可是,他们并没有为这些人生的重负而倒下!祖国的各行各业都曾闪耀着老三届人的身影,祖国的各个大学中都曾有过老三届人的学生,他们无论日后融进了社会的那个阶层,都在不屈不挠地向命运抗争!

四十年过去了,区区的弹指一挥怎能够诉说他们的人生?!但是,人生的四十年的却在弹指的一挥间完成!历史也许永远不会记录下老三届人的一笔,可是,老三届人的经历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每个人都很渺小,渺小到被人遗忘!可是不要忘记,老三届人流逝的青春同样是共和国的青春,老三届人付出的代价也是祖国永远的痛!

他们用整整一代人的牺牲书写了没有硝烟的战斗,他们用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换来了没有结局的人生!可是,他们还在呐喊着:无怨与无悔!祖国,您听见了吗?您听见了吗!!!

他们不是阿Q!他们也不是英雄!老三届人的经历和见识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父兄,无怨与无悔,是他们高尚的情操,无怨与无悔是他们在笑对人生!

其实,有怨也有悔,是不争的事实!蹉跎岁月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有怨有悔不是愤世嫉俗,也不是仇视社会,更不是轻蔑生命,而是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这一代---老三届人的历史为何如此写成?!

其实,无怨与无悔,同样是不争的事实,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无怨与无悔不是弱智,也不是自嘲,更不是附庸,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我们的人生已经如此,那么,我们就要生活在健康和快乐之中!

上山下乡运动给他们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烙印,也给他们留下了理不尽的恋情!谁教育谁的问题已经不复重要,老三届人从未忘记过那养育过他们的乡村和乡亲,也从未忘记过那段艰苦的人生历程。列宁说过: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正因为他们融入过社会的底层,体验过那中国最贫穷的生活,所以,老三届人从来也没有背叛过崇高的梦想和人性!

在互联网上看到有人说:“我爱国,可是,国爱我吗?”。您可知道老三届人的回答吗?也许这种答案会被人耻笑。但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是:“我爱国,但是不会去问国爱我吗?即使是被淡淡地遗忘,我也仍然深深地热爱着我的祖国!”。

正直、善良、勤劳、执著、侠肝义胆、勇于奉献、大公无私、乐于助人、不以小善而不为、不以小恶而为之!这些中华民族应有的品格在老三届人身上大放异彩。这就是顶天立地的老三届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英才后生辈出不穷!老三届人渐渐地驶出了社会的眼线,有人把他们的人生和品格精辟地总结成了一个字,那就是“傻”!

这个“傻”字总结的好!总结的太有才了!老三届人的“傻”,傻得可爱!傻得可圈可点!傻得不可想象!当年傻乎乎地跟着领袖闹“大革命”,后来傻乎乎地辍学去上山下乡,再后来傻乎乎的任劳任怨地与命运抗争,再再后来傻乎乎地下岗为后生的就业做出贡献,再再再后来……。这个“傻”会陪伴他们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

中国儒家、道教与佛学的最高境界无外乎就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了。仔细想想老三届人的“傻”难道不是这最高的思想境界吗?!

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领袖教导说:为人民服务!仔细想想老三届人的“傻”不正是这句名言的具体实践吗?!

他们用毕生的“傻”,创造了小人物传奇的一代,他们用睿智的“傻”举起了老三届的人生!

社会渐渐地忘记了他们,但是,他们没有忘记社会,艰苦奋斗、任劳任怨、与人为善的优秀品格在酸甜苦辣的人生中维持着和谐与稳定,永不言输、百折不挠的品质在坎坷的人生中仍然奋斗着现在与未来!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四十年过去了,“知青”们大都已年近花甲,活泼的少年行将变成横秋的老人。再过几年,当他们向后代人说起:“我们是知青”,孙子孙女们都会听不懂!

人类在进步,祖国在发展,社会在文明,“知青”的名称已经被逐渐遗忘,老三届人的历史记载也会不复存在,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因为,他们走过的每一个脚步,都在印证着老三届人大写的“人”字!都在书写着老三届人留下的“心”声!

起立!

为老三届人鼓掌!

为老三届人起舞!

为老三届人放歌!

敬礼!

以人类的名义

向老三届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以同类的名义

祝老三届人安康幸福万事如意!

2007-12-29

6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8/12/28 9:07:00
老三届人品格高,
做事踏实不浮燥,
只因曾经乡间事,
心系民众付辛劳。
7楼
穆怀书 发表于:2008/12/28 19:23:00
        我们是大写的人,我们在红旗下长大,我们对祖国赤胆忠心,可能我们是被遗忘的的角落,但是,正像老土顾问所讲“他们没有忘记社会,艰苦奋斗、任劳任怨、与人为善的优秀品格在酸甜苦辣的人生中维持着和谐与稳定,永不言输、百折不挠的品质在坎坷的人生中仍然奋斗着现在与未来!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感谢老土顾问的《老三届》为知青插上坚强的翅膀。
8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8/12/29 14:50:00
小学底子好!不是吹牛我们这代人底子还真是好,我喜欢语文课,语文老师朗读红军过草地<金色的鱼钩>,四十岁的中年人哭了;五年级的数学老师每次上课用小黑板写上毛主席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段落给我们讲,注意,那是1964年,还没大兴学习毛主席著作,我就知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了;六年纪我能把语法的主谓宾补定状搞得清清楚楚,到了天津一中第一堂语文摸底,只有我全对,到了大学语法更不在话下,有些人到了大学还搞不清楚.
     儿童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塑造人格,塑造你的一生.我们小时候没见过,没听过给老师送礼的__这一戕害中华民族的恶习很可能让我们民族付出沉重代价!
     好文字.
9楼
石码夏荷 发表于:2008/12/29 16:20:00
这个精华好像加错了。
10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2/29 17:22:00
扎扎实实的一代人。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07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