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童年游戏(2)捉蜻蜓

1楼
沙海归舟 发表于:2009/2/2 10:55:00
 

捉蜻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人杨万里吟咏的这幅自然景致一直深藏在我童年记忆中。

      童年时的天津卫坑塘水面多,城乡结合部河网化,可供钓鱼的地方多、蜻蜓也多得很。你刚把鱼钩甩出去,浮漂还没立稳,漂尖上、竿尖上早争相停落了色彩鲜艳的各种蜻蜓,那目空一切、悠然自得的样子,逗得钓鱼的孩子三心二意,“抛开主业搞副业”,忘了钓鱼而挖空心思琢磨怎么捉住眼前这些蜻蜓,结果上演了一出“小猫钓鱼”的轻喜剧。

      那时的天津城,高楼可数,百姓住的都是工人新村平房杂院。人口爆炸之忧尚未显现,还没谁为争夺生存空间去“盖违章”。段、排小院的空地上,刚进城不久、农转工的家大人教孩子翻地种植,点几颗葵花籽、撒几粒玉米(天津人叫“棒子”),棒子蹿缨出挑,却成了蜻蜓们“休闲”理想宝地。你稍留意,就会发现不知何时棒子尖挑上挂满了蜻蜓,童心驱使你丢下手中课本,悄悄凑上去“捏”几只。

     “捏”蜻蜓不那么简单,需要蹑手蹑脚,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喘,拇指与食指张开成钳状,小手从下而上接近蜻蜓的翅膀,果断捏住。但“偷袭”失败往往发生在最后一瞬间。让人怀疑这些蜻蜓睡觉时那么警觉,是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开了生物课,才得知昆虫类“复眼”的构造,视角广,“预警能力强”,怪不得很难用手捉!

孩子们玩心野,鬼点子多,捉蜻蜓捉出门道,捉出花样。捉落的,也能捉飞的;捉眼前手边的,也能捉高枝大树上的。

      闷热盛夏,傍晚憋雨,气压低,空气湿度大,蚊虫“打绺”,也是蜻蜓成片飞来飞去的时候。家门前,胡同口,蜻蜓如轰炸机群成批向蚊虫发起攻击,全然不把行人放在眼里,有时几乎撞到你脸上。有的觅食蜻蜓施展身手,竟能身不动,翅微颤,定位悬停在半空中,颇像柳宗元笔下小石潭中“似与游人相乐”之鱼,“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勾得你不由得心动手痒,伸手去抓。小巴掌捉飞虫难奏效,于是用扫帚扑,用网抄。对待“高高在上”者,爬树上房得不偿失,就制造工具,实现“手的延伸”。欲望能使人聪明。人类初始制造石器,发明工具,原动力也在于此吧?为捉弄高枝上的蜻蜓,孩子们找来长长的苇竿、竹竿,或是把竹竿、苇竿插接、绑连起来,竿头上涂上“粘子”,(一种用松香、桐油熬制的粘状物),加长竿从细密的枝叶中探到“目标”身边,被粘住翅膀的蜻蜓在睡梦中成了俘虏。

      蜻蜓种类很多,最普通的蜻蜓是黄褐色;有的蜻蜓腹身通红,翼展上两个小班点也是红的,我们称之为“红辣椒”;还有的蜻蜓通体灰色或黑色,不栖枝头而栖于地,停落时一对翅膀向头部倾合,似举手投降,我们称为“黑煤鬼”,说他“鬼”,不但颜色形象丑陋,而且相当机敏难捉。从体量上分,蜻蜓除普通型,还有大型和微型。大型比普通型体形明显大,有一种孩子们称为“大轱辘钱儿”,体色黄,斑纹黑,腹下有一个很显眼的圆钱状的东西(大概是生殖器官),因而得名;还有一种大蜻蜓,简称“大蜓”;最小的蜻蜓体长不足两厘米,细小精致而“五脏俱全”,完全是“迷你”型,与“大蜓”相比,孩子们对它就不屑一顾了。

      捕捉“大蜓”是最有吸引力的。水边是捉大蜓的好地方,特别是在蜻蜓交尾产卵时节。时而能在水边看到两只蜻蜓联体飞行,后边那只前半身还会向上弓起,形如汉字一“撇”,划向水面长空,这是在交配;也有的蜻蜓形只影单紧贴水面“超低空”飞行,时不时把尾巴触及水面,人称“蜻蜓点水”,这是在产卵。这时捉大蜓的孩子多采取智取。智取的办法说白了就是施“美人计”,办法是把捕获的雌大蜓用短线拴了,绑在一根小棍儿上,人在水边迎着游弋飞翔的雄大蜓操纵雌大蜓“起舞”,设下诱捕的陷阱,一旦雄大蜓色令智昏或“英雄救美”扑上来抱住雌大蜓,孩子就伸手轻而易举将其擒获。有时雌大蜓没捉到,小伙伴们还想出“男扮女装”的鬼点子,将手边捉到的雄大蜓天蓝色背腹部用泥巴涂抹成雌大蜓的黄褐色,引诱其他雄大蜓落网,“诱捕”者往往还像巫婆诅咒般念念有词:“低来呀!大老蜻蜓一个来,大老母子哎,在我这儿来!”或是:“前边有水,后边有鬼,当中间儿,裂大腿!”不知是咒语法力无边,还是鬼使神差,诱捕往往成功,此招屡试不爽;连雄大蜓“俘虏”也没有时,还有拿“红辣椒”(蜻蜓)作诱饵的。至今我也弄不明白雄大蜓为什么“明知是当偏要上”?该不是被“红辣椒”恬不知耻卖弄风骚所激怒,扑上来撕咬而落网吧?

      大孩子负责捕捉蜻蜓,看押“俘虏”是小弟弟小妹妹的事。最简单的“囚笼”是指缝,两手十指间,至少可以夹上十只八只蜻蜓,看着“俘虏”张牙舞爪身弯腰又无可奈何样子,小孩子们又惊又喜;有的用细线在蜻蜓两薄翼之间穿过去打个活结,牵在手里放飞;也有的“小淘气”把蜻蜓尾巴尖掐掉,插上草棍,看失去平衡的蜻蜓摇摇摆摆飞翔,往往飞不远就落在地上。这种玩法太残忍,我不喜欢。大人说:蜻蜓是益虫,吃蚊子,最好不要捉。我们还是捉了。但捉后一进家就被放得满屋飞,想让它吃家中的蚊子,结果是晚上一开灯,昆虫趋光性引得蜻蜓乱撞,把塌灰浮尘撞得纷纷扬扬。有的蜻蜓走投无路,撞累了,扎到床下或滑到柜后,到过年大扫除时,才发现那聚满蚂蚁的尸首,结果招来家大人一通臭骂。所以后来捉到蜻蜓,先放在家中纱窗上观赏一番,待天黑蚊子上来时,就主动将其放生。“让它们吃蚊子去吧”,这时的心理,既惋惜(白忙一场)又轻松(干了善事)。

      不知从何时起,城市的孩子很少看得到蜻蜓了,不要说蜻蜓世界,就是单体标本也不多。这究竟为什么?大概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水面锐减,环境污染、恶化威胁了人类,也危及了这些小生灵。有文章说,地球上的物种正以每天减少若干种的速度趋向灭绝。蜻蜓,你也属其中吗?

2楼
穆怀书 发表于:2009/2/2 12:39:00
      又见沙漠归舟好友的文章《捉蜻蜓》。细腻的文笔,把我们带到童年时代,孩童们捉蜻蜓的情节,捏蜻蜓,粘蜻蜓,钓蜻蜓,十指夹蜻蜓。一连串的捉蜻蜓的环节描写得真真切切。让人又回到逮蜻蜓童贞时代。欣赏!
3楼
沙海归舟 发表于:2009/2/2 20:40:00
穆版主,咱们都是同龄人,一样的童年,一样的淘气。共同的经历有共同的语言。
可是说给孩子们听,就没人感兴趣了,因为他们没有玩儿过这样生动活泼的童年游戏。
4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9/2/2 21:46:00
  小时候老看见男生抓蜻蜓,可我不会,只有羡慕的份儿。
5楼
天涯孤客 发表于:2009/2/3 8:28:00

抓蜻蜓的童趣南北相同,记得南方儿童除了蜻蜓外,还有蝴蝶、金龟子、蟋蟀、草蜢、荔枝蝉等都是捕捉的对象,北方不一定有这么多品种!

6楼
沙海归舟 发表于:2009/2/3 17:45:00
天涯网友,你所列举的昆虫品种,我只是没有扑捉过荔枝蝉,因为北方不产荔枝。高柳大树上,普通的蝉还时常见的。有的叫,有的是哑巴,还有空壳的蝉蜕。
7楼
红烧肉 发表于:2009/2/3 22:16:00
我小时候也爱搞捉蜻蜓的事,用细竹片扎一个圈,圈子中间挂满蜘蛛网,用它粘蜻蜓很好使。
8楼
穆怀书 发表于:2009/2/4 9:38:00
以下是引用沙海归舟在2/2/2009 PM 8:40:24的发言:
穆版主,咱们都是同龄人,一样的童年,一样的淘气。共同的经历有共同的语言。
可是说给孩子们听,就没人感兴趣了,因为他们没有玩儿过这样生动活泼的童年游戏。

同感,同感!

9楼
长吟归去来 发表于:2009/2/9 21:16:00
同感!
10楼
沙海归舟 发表于:2009/2/9 22:03:00
这么多知音,温暖我心!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78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