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旱情 —— 我拨通南街村的电话

1楼
小红柳 发表于:2009/2/7 20:42:00

  
旱情 —— 我拨通南街村的电话


  昨天写了《旱!旱!旱!水!水!水!》这个帖子,今天上午又写了个帖子《为“钱”而“旱”!!!》。写完了还是为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旱情放不下心……
  
  于是,就在网上开始搜寻受灾的相关信息。昨晚上,就想看看河南中部的而且在网上争议很多的南街村,心想也许会在南街村网站看到关于南街村的旱情和受灾的情况。可是,一看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最新的信息也都是关于春节的活动与事宜。昨晚就在留言栏留言,希望网站提供关于南街村在这次特大旱灾中的受灾情况和南街村人民如何克服困难战胜灾害的情况。今天上午写完《为“钱”而“旱”!!!》这个帖子和在论坛发送完了以后,又去浏览了南街村网站,一切如昨日一般。
  
  情况了解不到,也总放不下心,下午,再次打开南街村网站,还是如常。于是在网站上找了一个电话,就开始打电话询问。第一次拨打南街村的电话,哈哈一打就通,还有革命歌曲的音乐,随后进入语音系统,“红色南街村”亲切而温暖。对方是为先生,也许称同志更为合适,一口浓浓的河南话,这不妨碍我的听觉,我能听懂。我先介绍了我,意图就是关心和询问南街村的旱情。对方说,旱是旱,可没什么事。那位同志告诉我,他是搞销售的,具体他说不清楚。问到南街村附近的乡村,他说还是说,不太清楚。他说,要不我给你找个电话,再问问?我自然说好了。他就告诉我另外两个电话,我问电话号是哪个单位或机构呢?他说是党委会的。
  
  我挺高兴,又开始拨电话,还是一打就通,这回电话音乐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音乐真实久违了。很快有位同志接电话,听声音要比刚才那位同志年龄大一些,口音普通话的成分也多了许多。我说了打电话的意图,他就告诉我,南街村的麦苗长得蛮好。我问没有灾情?他告诉我春节前已经浇了两次地了,麦苗都绿油油的。我就问,这浇地用什么方式?他回答是“喷灌”。我问哪南街村附近的乡村呢?他说,那要看他们有没有挖“机井”?有没有“通电系统”?家庭怎么能按得了这个?我听懂了,也不便再问了,随后我谢谢他的解答,他谢谢我对南街村的关心。
  


  
  为什么说,我听懂了呢?这“喷灌系统”家庭承包种地是投资不了的,只有相当财力的集体经济村队和农场系统才能做得到。想起十年前,有一段时间就在南街村附近的平顶山地区搞烟叶计量收购系统和食盐计量包装系统,在河南舞阳搞动态轻轨衡的记忆。平顶山三宝,黑的(煤矿)、白的(盐矿)、黄的(烟叶),而好的烟叶种植基地也开始启动安装“喷灌系统”。我们在受灾图片上看到的是,只是从“机井”抽水灌溉,而且要拉长长的送水软管。那个“喷灌系统”需要使用时,推上电闸就行。
  
  虽然没到过南街村,但在南街村的网站上可以了解到南街村的基本情况。要是咱们的农村都与南街村一样,那该多好!也想起我的第二故乡内蒙的河套地区,虽然由于气候关系,不种植冬小麦。不过,这样的旱情对河套地区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也是河套地区成为塞北江南的依据。理由也很简单,哪里有最好、最大的自然排灌系统,想当年我也挖过总排干和挖过与清理过包括“干”、“支”、“农”、“毛”这样的各种渠道,值得我们这代知青骄傲的就是,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我们当年几十万知青所挖的上千公里渠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这就是国情之一。功夫不负有心人,灾难面前才现英雄本色。
  
  什么是真正的知青?我想不是当年由于受了点罪,受了点委屈,如今却又哭天抹泪、以点盖面否定一切的那一类;而是那些本能关心我国的农业,极大关注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三农问题”的人们,越是现在处于弱势的知青越是有这样感受着……都期待祖国的农业事业蒸蒸日上,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增强克服种种灾难措施和信心。而南街村就是榜样!
  
2楼
穆怀书 发表于:2009/2/7 21:14:00
     读过小红柳老师《旱情--拨通南通街的电话》,对您真切关心干旱地区的情况十分佩服!再看河套地区排灌系统,更是令人钦佩。正像楼主所说:那里有最好、最大的自然排灌系统,想当年我也挖过总排干和挖过与清理过包括“干”、“支”、“农”、“毛”这样的各种渠道,值得我们这代知青骄傲的就是,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我们当年几十万知青所挖的上千公里渠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这就是国情之一。功夫不负有心人,灾难面前才现英雄本色。
    
加强水利建设仍是易受旱灾地区的当务之急。我们和老师一样时刻关注着旱情的发展。
3楼
小红柳 发表于:2009/2/8 0:14:00

 
谢谢穆怀书版主鼓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南街村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大杨 发表于:2009/2/8 0:30:00
我们应当为这场五十年罕见的旱灾做点什么.我们中知网是否能发出一个捐款号召呢?我钱虽不多,但一定尽绵薄之力.帮助灾区就等于在帮助我们自己啊!
5楼
垦牛 发表于:2009/2/8 6:54:00
     当年的知青能够“本能”的关心旱情、关心三农(农民、农村、农业)应该说是感情上的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离不开那个年代酸甜苦辣的“再教育”经历。这种思想变化是刻骨铭心的。这种变化的结果不是只持个人狭隘利益上狭隘眼光下的“审时度势”,而是扩大眼界能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与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同命运共呼吸。而这样的力量是无穷不可战胜的!
    “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我们昔日广大的“知青”有这样的气度、胸怀!
6楼
小红柳 发表于:2009/2/8 13:11:00
  
  关于小岗村的情况,去年9月1日~今年2月7日,凤阳总降水量124.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6.4%;去年12月22日~今年2月7日,凤阳已连续48天无5毫米以上的有效降水,但受旱还不是很严重。小岗村不在严重干旱地区范围内,目前问题还不大。
  
  小岗村今天能够不太受干旱的威胁,与过去的水利基础以及这些年来各方面的帮助是分不开的。然而这个水利基础却是在30年辱骂声中度过的!
  
  农业的出路是走集约化道路。而集约化道路可以是集体经济模式,可以是农场主模式的。对于中国只能是集体化经济模式,但集体化经济模式必须有集体主义的精神支撑。所以,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就是中国特色。
  

7楼
小红柳 发表于:2009/2/8 13:25:00
  
此文在新华网的情况
  
 
旱情严重时刻,拨通南街村的电话得到的情况
  
此文在人民网的情况
  
旱情 —— 拨通南街村的电话   

  
8楼
小红柳 发表于:2009/2/11 17:32:00
  
  有一个问题不敢问,就是在干旱问题上国家为何(2月6日)启动国家一级应急响应呢?而在这个应急响应前,地方政府虽有零星组织抗旱而却没有应急的“集结号”呢?
  
  网上有消息称农民不抗旱,自然这一消息是没有得到证实的。7日下午我打过南街村的电话,8日下午我又打了南街村的电话,而且接电话者还是昨日的那一位。他介绍了在春节前就分别浇过两次地,麦苗长得不错,这套“喷灌”系统九十年代初就建立了,覆盖面是百分之百,同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多余劳动力转向农工商,跟你们上海的农工商一样。那个时候没什么大的贷款,基本是集体积累。后来的贷款主要是我们收购企业所伴随的贷款。他又介绍了南街村村民的基本福利,这些与网上介绍差不多的。他也介绍了水利灌溉在南街村的变化。他说现在有些村落地里庄稼旱成这样,在年前起码要浇一次地,这要减产的。
  
  那么,我们从新闻上所见的旱情,它不是一下子就这样的,这里有许多问题的。因为,浇不浇的权利在农民手里,农民浇不浇地也从经济角度来衡量的,不划算他们就会放弃。放弃也就不言语了,村里也如同没事一般,那么各级乡、县、地区和省里也没有必要启动应急令。从小范围来说可以不成为严重的后果,但是作为国家绝对不会放任的。回过头来看,那么地方政府是不是渎职失职呢?
  
  从农民这个角度,不划算和吃力不捞好,还不如打工,也可以田内损失田外补,有些农民能挣钱,抛荒不种也不是没有。但在国家层面上就有粮食安全问题,是个大问题呢?所以,如同毛泽东所说的“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那样。那么,现在所说的“一包九灵”是存在问题的。广阔天地,没有农民的积极性是不行的。同样关于旱涝问题解决,还需要水利农田的基本建设。现在农村的主要劳动力量是386199部队,而农业的增产主要依靠良种和化肥。就是不受灾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还能奔小康?
  
  这些年,我一直鼓吹将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必须尽快转入以乡村农工商一体化为中心的建设。问题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已经停不下步伐,甚至连放慢也不成,危机四伏。农村的水利没有统筹规划,各村能解决的办法,只能取地下水,南街村也不能例外。那么河流湖泊的枯竭的趋势不能改变。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55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