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除夕

1楼
素心若雪 发表于:2009/2/13 9:25:00

                             除夕
  七一年的除夕在人们热切盼望中终于来到了。这是生活在西乌旗草原上的兵团战士离家在外过的第一个春节,一大早,二连大院就热闹开了。

   连里天津籍的战士居多,所以一切都依从天津的习俗。“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今天是除夕,此时各班都在忙着包饺子。面板是从老乡家借来的,到食堂领来面和羊肉萝卜馅,擀皮就用酒瓶,炕上平整,铺上白纸可以摆饺子。有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实际上,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比任何时候都想家,但谁也不愿被人说“不恋边疆恋城市,不爱大家爱小家”,谁都怕惹上“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嫌疑,于是故意做出快乐的样子,说说笑笑忙个不停。

    这种特殊气氛中的忙年从十几天前就开始了。滴水成冰,大雪封门,草原上恶劣的天气有时使人无法工作。很多时候连里只好组织政治学习,这使忙了一年的战士有了难得的空闲。繁重的体力劳动未能泯灭年轻人爱美的天性,物质条件的困乏也未能阻拦她们创造的热情。这些表面变得粗犷刚强的战士,内心世界却十分丰富细腻。

      她们到团部现役军人那里要来报纸,把屋子裱糊一新,再从日记本上、从要来的画报上取下一些画片贴在墙上,屋子顿时亮了起来。七班的张华静是著名的巧手姑娘,她能用碎布拼接出极有立体感的褥面,能在白色粗布上绣出栩栩如生的大公鸡。此时她又有了用武之地。只见她用剪刀在折叠起来的红纸上灵巧地剪了一会儿,手里就出现了一条漂亮的花边。姑娘们在炕上围成一圈,细心地把它贴在墙上,就成了很有艺术品位的墙围。单调刻板的宿舍顿时有了家的感觉。这下她就成了二连最受欢迎的人。各班争相请她去做美工。各屋很快就有了她的佳作。这个班新添了新颖别致的专栏,那个班有了玲珑剔透的窗花,还有的屋挂起了她制作的精巧美观的彩灯。

       饺子吃过,大家重新把屋子收拾干净。平时身穿臃肿黄棉衣的年轻人,几乎都换上了家里特意寄来的新衣服。有人没有新衣,就换上了别人的旧衣,同样的衣服穿在不同人身上效果不同,也给人新鲜的感觉。七班的刘班长捐出了半斤红毛线,姑娘们每人二尺红头绳扎在发辫上,虽有些乡里乡气,但红红的映着她们秀美的脸庞,显得特有喜庆气氛。谁也不敢闲下来,呼朋引伴地到外面溜达,到各屋串门,品头论足一番。

      大家来到七班就不愿意走了。只见旧箱子被盖上了漂亮的花布,上面摆了七八个饭盒。里面装上了家里寄来的糕点、糖果、苹果、红枣和连里发的瓜子、炒蚕豆。最显眼的是小桌上放了一只酒瓶,里面插了一大把大家采来的淡雅的干支梅。不知是谁还特意剪了两个大喜字红堂堂地贴在门上,反正好看就行,也不管这个字有什么特殊意义了。

     主人热情款待,人们拉扯着争相说着吉利话,一种久违了的家的亲切感觉陡然袭上心头。彼此心照不宣,谁也不敢再多说什么,甚至不敢多坐一会,只说还要到别处走走,就赶紧走开了。

   天逐渐黑了下来,各屋都点上了连里发的蜡烛。这使一年中已习惯煤油灯昏暗灯光的人们觉得格外明亮温馨。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连一本可读的书都没有。大家聚在一起似乎话也说完了。七班长见状只好带头活跃气氛,给大家说了一段自编的天津快板。爱说爱笑的于小丽敲着脸盆唱了一段京东大鼓。有人撺掇王彬唱段样板戏,王彬心里正不自在,也不好扫大家的兴,只好在掌声中站起来,清了清嗓子。不料,一开口就不对劲了,“八年前,风雪夜……”带着哭腔,声音分外悲戚。这简直是借了别人的酒杯,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顿时众人黯然神伤,悄然无声,心里一阵痉挛。“到夜晚,爹想祖母我想娘……”颤声……,哽咽……,只见王彬一下子跌坐在炕上,双手捂着脸,双肩抖动,没有声音,泪水很快从指缝中溢了出来。张华静温柔地搂住王彬的肩头,想劝慰几句,不料话未出口,就泪流满面了。

    人们实在忍不住了,压抑了十几天的情绪终于到了极限。开头还是低声呜咽,后来就管不了许多,有人索性放声大哭起来。既然闸门已经打开,就让感情的洪水尽情奔流吧。这年夜的哭声极有感染力,一会儿工夫别的屋也传出了哭声。姑娘们恣情地哭着,为了这十几天苦苦的压抑,也为了这一年来所有的磨难和委屈。在远离家乡的北疆草原上,在远离亲人的第一个除夕,她们尽情宣泄,无遮无掩,酣畅淋漓!

   连长指导员被惊动了,但他们破例没有像往日那样板起面孔训人,只是默默地坐着。他们也被深深地震撼着。此时他们身在荒凉的北疆孤身守岁,他们远方的亲人不是也在牵肠挂肚地思念着吗?

   第二天,金色的太阳再度升起的时候,二连的战士一如既往又热热闹闹地忙开了。经过一夜的释放,她们真的平静了。往日的快乐又重新回到了她们中间,她们又在忙着包饺子,收拾屋子,然后漂漂亮亮三五成群地到老乡家拜年去了。毕竟她们深爱着这里流溢着她们青春汗水的一草一木,眷恋着同甘共苦团结友爱的集体。毕竟她们只有十几岁,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她们还相信将来会有许多快乐的除夕在等着她们呢……


 

2楼
穆怀书 发表于:2009/2/13 10:27:00
兵团战士过除夕,
对酒当歌心悲泣;
远隔千里念亲人,
释放心情畅淋漓。
又读素心若雪好友的佳作,特别是第一年在外边过春节的心情,写得那么真实,那么畅快。我第一年在草地蒙古包除夕初一正转场,每人一个包,知青谁也看不见谁。很孤独。看了您的作品,也使我想起当年。
3楼
长吟归去来 发表于:2009/2/13 10:33:00
素心老师是否很忙?很长时间没来了。常在念念之中。希望素心老师常来!
4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9/2/13 11:41:00
喜欢素心若雪的散文和诗歌,中知网仍然是娘家.

人们实在忍不住了,压抑了十几天的情绪终于到了极限。开头还是低声呜咽,后来就管不了许多,有人索性放声大哭起来。既然闸门已经打开,就让感情的洪水尽情奔流吧。这年夜的哭声极有感染力,一会儿工夫别的屋也传出了哭声。姑娘们恣情地哭着,为了这十几天苦苦的压抑,也为了这一年来所有的磨难和委屈。在远离家乡的北疆草原上,在远离亲人的第一个除夕,她们尽情宣泄,无遮无掩,酣畅淋漓!



当年过春节,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年大合唱___女声宿舍哭声连天,开始排长劝,劝着劝着也都哭了.想家.其实那时候都是孩子呢.
5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2/13 13:54:00
兵团除夕别样美,
思念亲人必流泪,
幸亏节间还有爱,
伴随青春宏图绘。
6楼
大杨 发表于:2009/2/13 15:43:00
我在兵团时咋过的除夕全忘了,只记得铁锹把当擀面杖了.
7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9/2/13 17:21:00
    我们插队时冬天没活干,老乡轰我们回家过冬。所以在农村七年只有一年因参加了贫宣队在外面过的年。那一帮年轻人在一起,有知青,也有当地老乡和干部,年过得还算热闹,吃得也比在队里时好多了。还真没有想家的感觉。想起来也算是幸运了。
8楼
真情年代 发表于:2009/2/13 21:53:00
素心若雪朋友好!我很喜欢您的文章,希望您常回来看看。祝您牛年快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65914484622416.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楼
轻舟 发表于:2009/2/14 6:09:00
我是黑龙江兵团的,有过同样的经历啊。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