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3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关于知识青年的组成成分的分析

1楼
海亮五三 发表于:2009/5/4 15:28:00
 

关于知识青年的组成成分的分析

 

在知青网上看到不少人提到关于知识青年的组成成分问题,而且看法上还有不少的分歧,我想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来发表发表看法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是这样看知识青年的组成的:我认为,我们所说的知识青年,它的主体应当指的是由文革中积极的参加了运动的红卫兵们转化而成的这一部分知识青年,也就是所谓“老三届”,也就是文革初在校的初中和高中这六届学生。他们这一部分人数量多文化高,素质也高。他们是知识青年的代表。

再一个层次应当说是六九、七零这两届学生了,文革的初期他们没能够上中学,而是在小学里当了头牌老大,他们是紧随着老三届下的乡。由于他们年龄小文化水平低,所遭受的磨难和不公平待遇比之老三届还要多,他们基本上也可以归于老三届的范畴。

他们这一部分知识青年命运最惨,当年他们是城市里不接受,在农村里又不被认可,他们是在夹缝中生存着。他们的家庭也遭受了极大的牵连。

再有就应该说是下几届下过乡的学生了。这时候的下乡政策已经发生了变化,基本上都是就近下乡了,而且,一半下乡一半留城、定期招工等政策也正常化了,他们遭受的压力明显的减少了许多。

知识青年中比较特殊的成分是那些投亲靠友下乡的,还有社会青年下乡的,他们下乡的途径目的,和下乡以后的待遇,与以上那些知识青年们是不一样的。

更应当说到的是老一辈知识青年,也就是邢燕子、侯隽他们那一辈青年,他们是知识青年的排头兵,而且在农村的时间最长,他们的大部分至今仍生活在农村,然而,他们更与后来的知识青年有差别。在政治背景、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工作安排等许多方面与后来的知识青年不一样。

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文章里列举了好多数字来说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列举数字来说明上山下乡并没有给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好的作用。但我们从对知识青年的组成成分的分析中可以体会的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的政治含义占有了绝大的部分,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和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可能得到一个全面的解答。

还看到一种观点,认为在知青范围内,老三届被神圣化了,老三届的话语权也太大了。但我们从分析中也可以看的出,在知青中,老三届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们文化高素质高,说出话来肯定会更有份量。

其实在知青范围内,话语权是平等的,尤其是在知青网上,谁都可以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谁说出了我们知识青年的心里话,都会受到大家欢迎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当否,请知青战友们批评指正。

 

2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9/5/4 17:51:00

     “其实在知青范围内,话语权是平等的,尤其是在知青网上,谁都可以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谁说出了我们知识青年的心里话,都会受到大家欢迎的。”
    说得好!

3楼
冷雪峰 发表于:2009/5/4 18:20:00
比较赞同楼主的分析,关于“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的确内含比较广泛。因此关于“知青”的生存状态、思想意思、后来的处境……都有不同的见解,为此也产生了很激烈的辩论……所以,我也认为,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处境来定论整个的“知青”群体。

我在“论坛帖吧”栏目里发表了《初谈“知识青年”》一文,就是对“知青”群体的一种分析,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4楼
二黑 发表于:2009/5/4 18:20:00
剥夺了老三届的“话语权”,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否定上山下乡了。
5楼
小红柳 发表于:2009/5/4 20:09:00

  
我从我的经历来谈一下我的观点。我是农村中学的,但我是吃商品粮的。楼主所说的知识青年应该要加上吃商品粮的知识青年。不吃商品粮的知识青年叫回乡知识青年,其中有些父母一个城里(小镇),一个在乡下。回乡知青这个比例从初中算起,大概是5:1。也就是说那个时期的回乡知识青年应该是8千万以上,有些文革开始不久就回家务农了。我以为这部分人应该正视他们。如果按文革以前,他们中也有部分人(由于知识的缘故)招工,农村小学的代课老师、赤脚医生、公社的农具、农机、农科、农药等机构,有参军的,还有以农代干(部)的。这个数字也不是个小数字,新中国成立以后,共有上亿的农村人称为城里人,其中八千万政府给予安置(吃商品粮)了,没安置的是半拉城里人。而这上亿人中的多数是初中(相当于中学)学历以上的农村青年,所以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回乡知识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先锋。以我的班级为例,我班有回乡知青30多人(占五分之四还多),而目前吃商品粮的有一半以上,做公务员当领导的也不乏其人。也许对于上海郊区农村的这个比例比较高。我以上说的是那群被遗忘的知识青年群体。那么,对于国家缩小城乡差别、亦工亦农等政策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偏颇。我每年有机会与他们(当年回乡知青)见面与交谈,这与我内蒙兵团的战友交谈内容不太相同,但作为“知青”这个概念还是有许多的共同点。我很希望他们成为“知识青年”这面旗帜下的一员。
  

6楼
二黑 发表于:2009/5/5 9:03:00
昨天发了跟贴,怎么又找不到了?
知青的组成成分问题可分类研究,不过楼主是以毕业年届分析的,那就从这方面说吧。
1968年以前的历届知青主要是返乡和城镇下乡两类,前期以返乡为主,后期城镇知青多起来,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这两类待遇和境遇不同,红柳已做分析。
1968年以后就有些复杂了,先是“老三届”,紧接着是所谓“新三届”,然后陆陆续续地动员直到1976年。老三届不仅有高中生,也包括初中生,所以数量大、安置范围广、经历的时间也长。而新三届及此后的几届不论年龄、文化、经验等都远不及老三届,而且他们去下乡时,老三届的已经插队若干年了。所以事实上只有老三届才能算得上上山下乡运动的主体,他们拥有“话语权”不是从谁手里抢夺的,而是历史赋予的。
在这里,要说一下的是,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本身就是“老三届”,他们发表著作、言论和观点的时候,是否考虑到自己的立场?譬如他们说老三届“不是吃苦最多的人”,那么是谁“吃苦”最多呢?再譬如他们说老三届的“话语权过于神圣”了,那么以他们的老三届身份发表的言论是不是算“超级神圣”?
自己扇自己的嘴巴子,这样的“专家”真正让大家长眼了!
7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5/5 12:11:00
下乡回乡皆知青,
付出得到同样情,
历史时代所决定,
不必划分太精深。
8楼
海喜 发表于:2009/5/5 18:04:00
知青网是广大知青们的家,我们在这里潇洒自由,很温馨,欢迎大家来论坛交流。我在这里学了很多东西,长了知识,谢谢广大知青网友们。
9楼
欧肯河 发表于:2009/5/5 22:15:00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9-5-5 12:11:00的发言:
下乡回乡皆知青,
付出得到同样情,
历史时代所决定,
不必划分太精深。

赞同!
普天之下皆兄弟!

10楼
海亮五三 发表于:2009/5/6 10:42:00
那么多的知青战友关切这个问题,很是欣慰。这个问题大家多谈一谈确实能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我谈观点的基点,一个是数量,一个是经历的磨难,看了大家的看法,看来这个基点也不能全面的说明问题。但无论怎么说,我们谈这个问题并不是要宠谁,或是排挤谁,所有当年下过乡的青年都是我们的知青战友。那一段生活已经经历,已成历史,争高争底没有意思 。
共3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