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屯垦戍边反思录之三:野生动物之殇

1楼
行者足音 发表于:2008/8/5 11:12:00
 

 

之三:野生动物之殇

 

      我所在的兵团农场靠山靠河还靠湖,草滩、戈壁、河谷、苇湖,地貌多样,物种丰富。四、五十年前,这里还生存着野猪、狼、狐狸、马鹿、黄羊等许多野生动物,曾是它们栖息繁衍自由生活的乐园。

   马鹿个子高大,身姿挺拔,尤其那雄鹿高扬着交叉的鹿角,更显得十分英武。马鹿行动迅捷,对外界的警觉性很高,偶尔在小树林中发现,一晃就不见了。因鹿茸、鹿血、鹿筋、鹿胎….. 全身都是宝,而被很多人所觊觎,想捉到一头马鹿委实不易。然而,人类是最聪明的高级动物,为满足贪欲有人就想出了用绊马索套鹿的办法。预先找好马鹿经常觅食活动的路线,选两棵较粗壮的树木,用粗铁丝拦路拴好,跟前还要设套,然后静静地潜伏下来。一旦套住它,需两三个人合力而上才能制服。民兵连一复员转业军人,费尽了心机终于得逞。那是一头怀孕的母鹿,身陷困境后力大无比很难制服。情急之下,此人竟动用武器,把枪托都打裂了,当场破腹取出血淋淋的鹿胎,拿回去泡酒。这野蛮凶残的行为触犯了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激起公愤,很快就被州公安部门逮捕判刑。哀哉,可爱可怜的马鹿;哀哉,贪婪愚昧的无德之徒。

   人们都认为狼吃人是很凶恶的动物。其实也不尽然,或者说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在连队,我与狼曾有过两次遭遇的经历。某天,一位知青去戈壁滩打柴火,发现红柳丛下有两只灰色的毛茸茸的小动物,觉得挺可爱,满心欢喜地带回住地。可养在哪里呢?总不能跟人住在一起吧。他犯了愁,草草挖了一个坑,上面盖上芦苇就把它们仍了进去。入夜,人们刚刚入睡,万籁俱寂的营区忽然传来一阵阵凄厉悠长的嗥叫声,久久不息直到天明。第二天晚上,哀嚎声再次响起,人们纷纷跑出来看个究竟,影影绰绰像有好几只狗在仰头哀叫。大家一分析,猛然醒悟是野狼!原来那个知青捉回来的是狼崽子,赶快放走,别惹事了。连队的夜晚这才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野狼护崽是它的本能,也是一切动物包括人类共同的母爱的表现。

   那个年代不仅肉类、蛋类等食品奇缺,而且还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允许私人交易互通有无。妻子怀孕待产,最低水准也得买些鸡蛋预备着,这是男人的天职。当时离连队三、四十公里有个生产队,家家养鸡,对外换点零花钱用,成了兵团战士买鸡蛋的“地下通道”。甘肃籍班长老李与那里的老乡较熟,很热心地带我去买鸡蛋。傍晚,趁着天黑,我们骑上自行车悄悄上路了。穿树林、过戈壁,在狭窄坑洼的土路上骑行了4个多小时,才赶到村里。像做贼似地挨户敲门找老乡,五个、十个地积少成多,买了20来斤很新鲜的鸡蛋,再等到天黑(怕人看见)才小心翼翼地往回赶。已午夜时分,戈壁滩上一片黢黑,我们又怕走错路骑得很慢。忽听后面有很轻的动物行走的声音和喘息声,老李碰碰我的车把,说:“怕是让狼跟上了,你别回头别出声,只管走咱自己的路。”可骑行了好长时间,仍然没甩掉。我忍不住回头一看,只见茫茫暗夜中,两只绿莹莹的眼睛在放着光,不紧不慢地尾随着,好像也看不出它有啥恶意。“它为什么不扑上来呢?”“没事,只要你不惹它这狼不会咬人,除非它真是饿坏了”,老李边安慰我边加快了速度。东方隐约出现了曙光,天快亮了。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向回连队的方向拐弯,身后那令我提心吊胆的脚步声终于消失了。我们这长喘了一口气,擦擦汗继续前行。

   虽然,在黑夜中我未能清楚地看到这只狼的嘴脸,但互不干扰地做了半路同伴,使我对狼们有了新的比较客观的认识。只因为狼的貌相较狰狞,在弱小的动物中是强势者,人们便对它存了戒心和惧意。其实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动物们各有各的生存法则,构成了较为有序的相互依存的生物圈。通常情况下,这是维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天然规范。很难说野生动物中谁恶谁善,谁好谁坏。决不能用阶级斗争论的那种简单、绝对、脸谱化的概念去界定和评判它们。

   俗话说:“要想逮住狐狸就要比狐狸更狡猾”。在农场的天津青年中就有这样一个善抓狐狸的土专家,叫他猎狐能手似乎更恰当。此人打过铁、开过拖拉机、放过羊,聪明能干还有股艮劲儿。放羊这活儿常年赶着一群羊,在戈壁滩上东奔西走,属于个体劳动,既有较大的自由度又要耐得住寂寞孤独。时间长了,看着羊群吃草无事可做,他就琢麽着套兔子套野鸡,自我改善生活打个牙祭。后来竟迷上了捉狐狸,哪怕大雪纷飞,羊群不能出圈,他也顶风冒雪地跑出去,观察探寻狐狸出行觅食的规律,甚至跟踪到狐穴,对狐狸的生活习性和“声东击西”的那些小伎俩都摸透了。熟则生巧,后来他用铁丝套、铁板夹等看似简单的土办法,每年都能捉住几只狐狸。可这狐狸既不好吃也不能卖,唯有把狐狸皮剥下来还有些实际用处。于是,他又向当地牧民求教,学习熟制兽皮的技巧,一来二去练得技艺纯熟,能将整只狐狸连头带爪剥得利利索索,熟成的狐狸皮光滑干净,皮毛松软,丝毫不亚于专业水准。谈对象时,为给未来的老岳父一个好印象,他一次就奉送了六张上好的狐狸皮,既赢得了姑娘的芳心又使其家人皆大欢喜。

   几十年过去,那曾经的野生动物乐园,已随着一批批垦荒者的定居、繁衍和过度的开发掠取而荡然无存。如今,莫说捉狐狸连那处处可见的小野兔都已难寻踪迹,野生动物之殇亦是人类与地球之危机。只有善待野生动物及植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我们这个地球才会永葆生机,代代存续。只可惜,当时的人们对此尚无科学的远见和清醒的认识。

2楼
柳歌 发表于:2008/8/5 13:36:00
生动的回忆,深刻的反思。好文!
3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8/8/5 16:15:00
    当年的荒野如今都变成熟地,人类挤占了动物的领地,当年的所见所闻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
4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8/8/6 8:29:00
当年垦荒有瑕疵,
动物保护未虑及,
硬行破坏生物链,
终归珍稀难存续。
5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8/8/6 9:12:00
人类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有时候要绕一个很大很久的圈子,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保护生态平衡就是如此。四十年前我们还没有这个观念,那时代的中国人都张着大嘴,一个目的就是吃饭,要吃饭就得有粮食,要多种粮食就要多开荒,于是挤占了动物世界,破坏生态平衡,当我们醒悟的时候,有许多遗憾是很难挽回的。我们的青春的热情往往耗费在破坏生态上。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是悲剧英雄。
6楼
悠然 发表于:2008/8/6 17:19:00

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等于在毁灭人类自己,可不破坏,地球的人口这么多怎么办?恶性循环哦!听说地球的科学家在探索其他星球,如果可能会移民到那边去呢!
7楼
蓟门烟树 发表于:2008/8/6 20:51:00
野生动物之殇亦是人类与地球之危机。只有善待野生动物及植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我们这个地球才会永葆生机,代代存续。只可惜,当时的人们对此尚无科学的远见和清醒的认识。

写得好.
8楼
兰花花 发表于:2008/8/12 17:56:00
好文,学习中……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