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野餐

1楼
冷雪峰 发表于:2008/10/29 18:18:00
 

野餐

 

我虽然退休好多年了,却依然留恋那与学生们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总能回忆得历历在目。尤其是在北大荒农场任教时,曾经组织过的一次丰富的野餐,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

75年放暑假时,几个年青的教师一起来找我,说几个班的学生们都想到水库去野游,要请我出面来组织。我当时既是他们的物理老师又是农场中学的教导主任,而且也是“老资格”的北京知青。虽然都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但我也很想出去玩玩,尤其是那慕名已久的、是王震将军亲自批准建设的蛤蟆通大水库。别看我们生活在农场,生活得却比较单调,除了场区的一排排红砖瓦房的宿舍和农场商店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再就是场部周围生产队的农田和远处那连绵不断的完达山了。还真不如城市,在休闲时能去公园玩玩呢。

我们四个班的师生,早上五点钟就都集合齐了(北大荒夏天三、四点钟时,太阳就升起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得像是过节一样,每个人除了都背着鼓鼓的书包外,还有很多人带着鱼具,而且每个班还都有人带着菜板、菜刀和铁锅……

四辆解放牌大卡车和场领导开会用的大客车满载我们师生出发了。我和高二、二班的同学在一起,我们的卡车走在最前面。张志中同学是班长,站在车厢的最前面,打着一面耀眼的红旗,一路上迎风招展格外醒目。学生们都焕发出鲜花一样的笑容,指点着路边草丛中飞舞的彩蝶和蜻蜓嬉笑,远观一望无际的田野感叹,一些同学即兴而发地吟诗做赋起来,也不知是那一句,竟使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多么好的花季年华啊,在这样花的海洋中生活怎能不感到欣慰呢。

长长的车队行驶在辽阔的原野上,大片、大片的金色麦田(北大荒种的是春小麦,要在7月底8月初才能收获),油绿、油绿的大豆地和玉米地,如同接力赛跑似的从眼前闪过。群山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四十分钟后,我们开进了大山里。当真的远观群山像是连绵的土山包,进入山中才感到奇峰峻岭的奥妙。开始,爬过两座山梁时,山路的两侧见到的是高大的白桦林和杨树林,密密麻麻、高高耸立,有时我们只能见到头顶上的一线蓝天。没过多久就进入了一个大山谷,两侧都是高高的大山,林木植被稀疏了。高耸陡峭的石头山上怪石嶙峋,抬头仰望峰峦景色更是迷人。北面的山上常常可以看到七色的彩带漂浮在山腰,晨曦照射下,草木上的露珠不时地闪烁着点点银光。南面的群峰却被晨雾弥漫,已经看不见它的真面貌了。山回路转,当真是险峰峻岭,景色美不胜收。当我们还在寻觅峰峦奇观之时,天空豁然开朗,一片辽阔的水面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蛤蟆通大水库。

这大水库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两山之间的土石大坝拦截了蛤蟆通河上游的水系,构成了这广阔的水面。近处水面如同一面镜子,虽然有鱼儿不时地越出水面,形成小小涟漪,却没有打破到映在水中的山林景色。远处的水面已经被不断蒸腾的水气所弥漫,无边无际,再看远处周围的群山也都飘渺在晨雾之中,显露出的朵朵峰峦,如同孤岛时隐时现地漂浮在雾海上……

我们的车队很快就到达了大坝旁的水库管理处,这里虽然比分场部要小一些,却比生产队的规模大,不但有商店,还有不少的饭馆,都是为来旅游的人准备的。

我们下车后,就各个班自己组织活动了。有的班要到水库上游去玩,有的班要到山里去采木耳、蘑菇,有的班要到水库管理处等候分批乘船去游览湖光山色,我还是跟着二班到大坝下游的河边去玩了。

看来,王文涛和他们班的几个班干部早有预谋,带着全班同学很快地下了大坝,直奔老河的河弯子。这里是原始的蛤蟆通河水道,宽宽窄窄、曲曲弯弯地蜿蜒在两山之间的大草甸子里,河道两旁地势也是高高低低的,而且到处都是杂草和荆棘丛生。有时是齐腰深的杂草,有时是柳毛子横生的乱树林子(河边一种不成材的水生柳树,也叫河柳),也有榛柴棵子、苕条棵子,还有次生的杨树林子和柳树林子。在这自然状态的河弯子里,早就有了人的足迹。我们沿着人们踏出的小道来到一处河弯很宽、岸边有一片大沙滩的地方。张志中把那面红旗插在了沙滩的最高处,这里就是我们的宿营地了。这些欢蹦乱跳的学生们也都围在红旗旁边,三、五成群地解下了背包,唧唧喳喳地说笑着,有的坐在了沙滩上,有的跑到河边去玩水,有的吃起了馒头或是大饼什么的。这时,王文涛和张志中领着几个班干部到河湾里去查看地形了。

一个多小时乘车的颠簸,再就是紧跟学生们的急行军,我这不经常活动的身体还真的有些吃不消,清晨虽然还不太热,我已经汗流浃背了。刚要坐在沙滩上休息,几个女同学硬是拉着我到沙滩边的几块大青石旁坐下。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邀请我和她们小组一起玩,这时我才知道他们班在来之前就自由地组成了几个活动小组,而她们小组里只有两个男同学还都是有名的“书呆子”……

王文涛他们很快就回来了,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安排了这一天的活动计划;上午是钓鱼、挖野菜,拾柴、架灶,准备野餐比赛,下午是玩军棋游戏,四点半集合向回走。

各小组都欢呼雀跃地散开了。我们小组的组长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叫于桂芬,我知道这个同学平时话不多,性情比较温柔,看起来很纤弱的样子。没想到这次活动中不但很活跃,而且组织能力还很强,很快地安排了小组里的每个同学的任务。有去采野菜的、有去拾柴、架灶的,并请我帮助两个女同学和那两个男同学一起去钓鱼。看来又是王文涛泄的密,不然她们怎么知道我会钓鱼呢,我只得听从安排了。

清晨是钓鱼的最好时光,我赶紧带着同学们先去寻找比较好的钓鱼地点,这是最重要的。根据我的经验,这河弯子里水比较深的地方、水流比较平稳的地方、河岸比较陡直的地方容易钓到鲫鱼,水比较浅的地方只能钓到小鱼,什么小鲫鱼、小柳根子鱼、还有四棱子鱼什么的。钓鱼这项活动是最能修身养性了,性格急躁的人是钓不好鱼的。要想钓到鱼,就必须有耐性,还要细心才成。于桂芬还真会找人,这四个同学还都是慢性子人,只要能坐得住就好办。同学们按我说的办法,栓鱼钩、安鱼坠儿、插鱼漂、上鱼食儿,而后我又教他们如何根据水的深浅去调节鱼漂的位置,又如何看鱼漂的动作而知道下面的鱼是否上钩等等。河里的鱼还真不少。你就听吧,一会儿这里喊;“钓到了。”一会儿那里叫;“大鲫鱼一条!”整个河沟子里都是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从6点半左右开始到9点半我们每个人都钓到了不少的鱼,虽然小鱼比较多,但也有几条三四两重的鲫鱼呢。

北大荒的夏天中午气温也有345摄氏度呢。今天,天空没有一丝的云,地上没有一丝的风,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沙滩都烫脚了,大多数人穿着短袖衫,裸露的手臂都晒起了爆皮。我们专心地钓鱼,几乎忘记了炎热,虽然头戴草帽可以遮阳,汗水却不断地从额头、从两鬓流下。更难忍的是这草丛中的小咬、蚊子和牛虻的轮番叮咬。我们涂抹再多的清凉油,也不管用。所以我们几乎每人手里都有一把蒿草或是带叶的杨柳枝条,一边舞动它轰赶着蚊虫,一边还得两眼不离地看着鱼漂。

采野菜的同学们更是辛苦,要在草丛中和树棵子里不断地低头寻找、弯腰采挖,当他们回来时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还有的同学脸上或手臂上都留下了被树枝刮伤的痕迹。

一声哨响,各个小组都开始了锅、碗、瓢、盆的运做。洗菜、切菜的,收拾鱼的,刷锅的,烧火的,看上去好像手忙脚乱的,但他们却各有分工,秩序井然地忙活着。于桂芬很沉稳地抄持着一把勺子,在锅里翻弄着。一会儿,一碗碗的菜就摆在了沙滩上,五花八门的还真好看。什么油炸小鱼儿、糖醋鲫鱼、红烧鱼、醋熘鱼、浇汁鱼……各小姐都拿出了看家本事。野味就更丰富了,很多我都不知名的野菜,还有蘑菇什么的,烧制得都很鲜美。还有从家里带来的大葱、韭菜、早豆角(那时的北大荒,很多青菜都要在7月底8月以后才能成熟),鸡蛋和干豆腐……王文涛和班委们对各小组的作品都做出了评论,我们小组还获得了第二名。

大家在欢呼中开始就餐了。我们小组的同学都围在了我的身边,一边给我送着菜,一边向我介绍着野菜和蘑菇的名称,大家都边吃边说笑着,真的开心极了,这样的野餐对我来说也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更是我难忘的一次。

吃过午饭,王文涛就带领学生们去玩军旗游戏了,全班分成两拨,每个人都拿着军棋的棋子,红方与蓝方相互追逐着,碰撞后,由王文涛做裁判,官职小的被拿下,直到最后先得对方军旗者为胜。

转眼就到4点半了,虽然兴致未尽,也得去与其他班汇合了,分场的车来接我们返回了。同学们唱着“打靶归来”的歌曲,向着水库管理处走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钓鱼之乐--2.jpg:


2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8/10/29 19:08:00
夏日郊游意阑珊,
壮年伴着少年欢,
水库景色无限美,
烹饪手艺更超前!
3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8/10/29 19:48:00
 当老师的最大好处就是永远和年轻人在一起,永远感觉年轻。
4楼
小豆子 发表于:2008/10/29 20:30:00
哈哈!
     一次详尽的旅游畅抒,读后感觉清新畅快!
    想不到冷兄竟然是知青的先驱者。哈哈!佩服!佩服!
5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8/10/31 11:26:00
山路的两侧见到的是高大的白桦林和杨树林,密密麻麻、高高耸立,有时我们只能见到头顶上的一线蓝天。没过多久就进入了一个大山谷,两侧都是高高的大山,林木植被稀疏了。高耸陡峭的石头山上怪石嶙峋,抬头仰望峰峦景色更是迷人。北面的山上常常可以看到七色的彩带漂浮在山腰,晨曦照射下,草木上的露珠不时地闪烁着点点银光。南面的群峰却被晨雾弥漫,已经看不见它的真面貌了。山回路转,当真是险峰峻岭,景色美不胜收。
     很向往!在城市待久了,我们这些有过荒野经历的知青依然忘不了那天然的野景,人和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
6楼
格林童话 发表于:2008/10/31 11:30:00
     学生们都焕发出鲜花一样的笑容,指点着路边草丛中飞舞的彩蝶和蜻蜓嬉笑,远观一望无际的田野感叹,一些同学即兴而发地吟诗做赋起来,也不知是那一句,竟使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多么好的花季年华啊,在这样花的海洋中生活怎能不感到欣慰呢。
   那是一段游离高考指挥棒的师生生活,贴近大自然的有生气的生活。值得留恋。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