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语言的追逐

1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1/15 20:16:00
  人们每天都要说话,也就是说每天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可见语言之于人们的重要性。

  中国幅员辽阔,语言也有千差万别。即使只是相隔一座山,或相跨一条河,其语言就有差别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正是有了这种差别,人们也就对语言有了比较,从而不知不觉地追赶某些时髦。

  人口较为封闭的时代,人们以能听懂甚或讲一口哪怕不太标准的“吴侬软语”而感到自豪。因为,在那时,那种语言的发源地实在是我们整个国家经济的举足轻重之地。

  “改革开放”,“小渔村”的开发,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吸引了各方人才前去一试身手,施展抱负。从而也带动了粤语的火热:演唱会上,一曲粤语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万水千山总是情》,绝对赢来满堂喝彩;粤秀大地,“粤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就连内地许多城市,为满足部分人的需要, “粤语培训班”也纷纷成立。

  “春节晚会”上,赵本山一炮走红之后,更多的人自觉不自觉地满口“大茬子味”。似乎现在的各种晚会上的小品,最离不开的就是“大茬子味”了。

  “文革”前,外语也是中学生们必学的一门功课,但那时,学俄语居多。虽说“外国语是人类斗争的一种武器”,不是专指哪一种语言,但那是适应了当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而今,人们学习外语的热情似乎有了“转变”:这两年高考,考生的眼光更多地瞄准了那些“小语种”,令得往年要求分数并不高的这些专业也“水涨船高”,令得很多考生遗憾败北。

  其实,一种语言流行或时髦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多种因素。一种语言的流行或时髦反映了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影响以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强大。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增设汉语课,很多“老外”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被认为是最难学的汉语,不就是证明吗?

2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8/11/15 22:00:00
  语言这个工具也因人们使用频率不同而不断变幻着自己的地位,哪天普通话又回到宝座上来呢?
3楼
武坚 发表于:2008/11/16 15:24:00
那次去了武夷山,好个开心,一句“外围内”,却是“我爱你”,当地导游还自诩为鸟语。我说“内围外”岂不就是你爱我,她说对极了。呵呵!
4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8/11/16 15:34:00
刚解放的时候讨论普通话以哪里为基础,据说方案不少,有北京话,陕西话,南京话等等,其实尽管人为地给语言确立标准也挡不住人们自然形成的趋向,作者说的非常好,经济发达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那种生活方式包括语言都是让人向往的,语言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5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1/16 20:09:00
以下是引用闯北走南在2008-11-15 22:00:58的发言:
  语言这个工具也因人们使用频率不同而不断变幻着自己的地位,哪天普通话又回到宝座上来呢?

   呵呵,是的。不是大力提倡说普通话吗?

6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1/16 20:09:00
以下是引用武坚在2008-11-16 15:24:35的发言:
那次去了武夷山,好个开心,一句“外包内”,却是“我爱你”,当地导游还自诩为鸟语。我说“内包外”岂不就是你爱我,她说对极了。呵呵!

   哈哈,想象力丰富!

7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1/16 20:11:00
以下是引用孙书权在2008-11-16 15:34:23的发言:
刚解放的时候讨论普通话以哪里为基础,据说方案不少,有北京话,陕西话,南京话等等,其实尽管人为地给语言确立标准也挡不住人们自然形成的趋向,作者说的非常好,经济发达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那种生活方式包括语言都是让人向往的,语言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是的,一个地方语言的发达,其实不光是语言的本身,期间也反映了语言发源地的发展状况。

8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8/11/17 13:11:00
说得有理!
对任何语言的推崇,都源于对该语言发生地区的推崇需要!
9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1/19 23:19:00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8-11-17 13:11:16的发言:
说得有理!
对任何语言的推崇,都源于对该语言发生地区的推崇需要!

   呵呵,谢谢版主!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703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