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烫酒

1楼
沙海归舟 发表于:2008/11/27 21:51:00
 

 

      关外严冬,天寒地冻。当地人喜酒且善饮。但饮酒有个习惯,必须烫热再喝。当地有句俗话;“喝凉酒,花赃钱,早晚是病”。烫酒,或是把酒灌进锡壶里,坐在盛了开水的容器里烫热;或是把酒倒出少许在瓷碟里,用火点燃,把酒壶直接坐在小“火盘”上,燎以升温。

      下乡头一年,正值文革极左时期,号召“过革命化春节”,知青谁也甭想回城探亲,一律就地与贫下中农一道过节。按当时对知青的优惠待遇,每人每月供应四斤白面,队里送来了猪肉,于是集体户人人动手包饺子过大年。全户十几二十口人会餐,还要把招待有可能来串门的队长社员的饭量计划进来,这饺子包的数就过了“千”,几个大盖帘摆满了,案板上摆满了,连桌面、箱盖上也都是饺子。有位男知青忽然建议,既然过年,不可无酒。“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于是户长安排他到供销社打来一大瓶当地烧锅自酿的纯粮水酒。东北人管装酒的大肚玻璃瓶子叫“玻璃棒子”,一“棒子”酒足有三斤。酒打来时,头锅饺子刚捞出锅,再一壶壶烫酒大家已等不及,一位知青拎过大酒瓶子好歹擦擦浮土,直接墩到热锅饺子汤里。过不会儿,寻思这酒该烫热了,一提瓶子,坏了!手感飘轻。原来冷酒瓶遇热汤锅,温差太大,掉了底。三斤酒一滴没剩混进饺子汤。再煮二锅饺子完全换水,派人重去打酒。只是淘出的满桶饺子汤倒了可惜,有人提桶顺手倒在集体户猪圈里犒劳了小肥猪。

      正月初一早晨,一位女知青去喂猪,发现大事不好,小肥猪躺在圈里只哼哼,就是不睁眼。大家闻讯围上来,七嘴八舌瞎猜。有的怀疑猪病了,有的怀疑有人投毒。有位知青凑到跟前,闻到猪嘴呼出的酒气,恍然大悟,是昨夜那锅掺了酒的饺子汤惹的祸。满天疑云顷刻消散,不用请兽医,也没报案。只可怜那头猪,醉得昏头昏脑,哼唧了两三天。

2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1/27 23:48:00
那时候生活艰苦,但人多,也很热闹。多少冲淡了想家的寂寞感。
3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8/11/28 9:52:00
老猪喝醉了,呵呵.
知青艰苦生活里喝酒是最惬意的时候,可以忘了痛苦,忘了家.
4楼
小豆子 发表于:2008/11/28 12:42:00
哈哈!真有意思!这群的醉猪,半夜时分还打了一通醉拳呢!哈哈,可惜你们没看见。
5楼
快乐老头 发表于:2008/11/28 14:08:00
还好,只是水酒,真要是纯粮白,悟能将军一定会找诸位来算帐,可怜晚辈这样醉着过了睡年。
6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8/11/28 14:45:00
  你们真行,把酒烫在汤了,便宜了猪宝宝。
7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8/11/28 16:36:00
知青下乡故事多,
烫酒入汤算创作,
可怜圈中小猪崽,
连醉几天没吃喝。
哈哈!
8楼
冷雪峰 发表于:2008/11/29 11:05:00
哈哈,动物中也就是猪和猴子爱吃酒味的食物。原来这是它们老祖宗(猪八戒、孙悟空)的遗传啊。

尤其是猪,还最爱吃酒糟呢,所以我们农场各个生产队都要轮流到酿酒厂去拉酒糟,回去是喂猪用的。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90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