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我的1978:转正的故事

1楼
石码夏荷 发表于:2008/11/29 7:55:00

我的1978:转正的故事

夏荷


1978年12月18日,我再生的日子。这一天,恰逢我的农历生日,也是我的户口从程溪公社迁回石码镇的日子,这一天我转正了,实现了社会角色大转换。关于转正的故事,还有鲜为人知的戏剧性情节值得铺陈。

转正考试之前,有人跟我透露:“这次民办教师转正,县里分配了2个名额给我们公社,指定给知青民办教师的。你的基础那么好,跟朱局长关系又好,还是先去找一下朱局长,打个招呼,肯定有希望的。”

当年,我是程溪官园附中的民办教师,民办资历刚满三周年,按常理,我是没资格跟当了十几年的民办教师争转正的,无论自己的实际水平如何,我一点想法都没有。

难忘那个天晚上,9时半左右,官园大队部的人跑到学校来通知我去大队部接电话,说是教改组的电话,有很重要的事情要通知。

突然接到通知,第二天上午去公社参加民办教师转正考试,考试科目是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我一点准备都没有,没有复习准备,没有心理准备,来不及高兴,只能豁出去了。一夜依旧好睡,我实在不抱转正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费劲周折,越过九龙岭,在木棉亭转弯,往程溪墟底急奔,身也匆匆,心也匆匆,仿佛又要经受一场风暴的洗礼,不过这是一场“命运的大洗礼”,终生难忘,值得咏叹。

刚抵达公社所在地,浮山农场小学的刘校长已经在岔道口了。他将我拦住,刘校长很激动:“今天,我们俩的命运绑在一起了,有你才有我,有我才有你。”原来,这2个名额,县里指定,一名给中学,一名给小学;一名给女的,一名给男的。非常公平的分配方案,难得领导想得这么周全。

刘校长说:“这2个名额,早就定了,一名给下庄知青点某女知青,一名给程溪中学的男代课教师,但不是知青。”僧多粥少,难为各级领导了,怎么做都不公平。

那阵子,刘校长正好在公社参加校长会议,他在第一时间掌握了内部信息,也在第一时间采取了有效措施。一伙哥儿们校长为刘老师出主意:“要力争考试选拔,让陈老师来参加考试,这样中学第一名非她莫属,小学的指标自然给男教师了,你的机会就很大了。”

校长们合力向公社负责文教的刘国根宣委提意见,据理力争,合情合理,经公社党委研究之后,决定考试选拔一男一女、一中学一小学的知青民办教师,一个星期后参加县里的转正考试。

我并不感到高兴,如果这样,我实际上是从阮老师手中抢过了那个宝贵的名额,我是个很讲情义的人,我不想对不起有恩于我的阮老师。

阮三河老师是程溪中学的校长,在一中时,阮老师是俄语教研组的组长,我是他手下俄语兴趣小组的学生组长,他一直很疼爱我,器重我,对我印象很深刻。在官园附中当民办教师后,阮老师几次想把我调到程溪中学,因为官园附中极力阻拦,才没把我调走,但一有机会碰面,阮老师就会鼓励我,为我打气:“好好干,你绝对行的。”

公社临时决定考试,深山里的一些民办教师没接到通知,考试推迟了一天。一天时间,太仓促了,我离开学校整整12年了,数学、语文没问题,可是12年没接触的物理和化学,怎么考?我觉得应该先去拜访一下阮老师,听一下他的意见,如果阮老师不是很支持的话,我就准备弃考了。

“阮老师,昨天晚上9时多才接到电话,明天马上要考试的,我心里很不踏实。”没想到,阮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大家都一样,都没有准备,这考试考的是基础和积累,凭你的实力,第一名肯定是你的,你一定要参加。”

就听阮老师这一句话了,转正指标没负载“忘恩负义”的十字架,我的心情立刻轻松起来。通宵达旦,复习物理和化学,12年了,还很熟悉,还很亲切,当年的基础实在太坚实了,且上天赐予我超强的记忆力,一天一夜,命运产生奇迹,还是奇迹创造命运,我说不清楚。

语文和数学,满分都是100,且都外加机动题20分,物理和化学合卷,满分100分。在龙海一中时,每次考试,机动题都是我的强项,难得12年后,我们又相遇了,它是我的幸运之神,给我送福气来了。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很自信,平均分数至少95分,第一名非我莫属。

成绩很快出来了,我的平均成绩98.5分。一位知情的亲戚偷偷告诉我:“不用担心,平均98.5分,没人拿得下你的。”但他还是告诉我,党委开会研究的时候,有人提出尖锐的问题:“她当民办教师才三年,有的人已经十几年了。”一剑击中我的软肋。

当幸运之神向我走来的时候,贵人已经先期抵达我的福地了。感谢刘国根宣委的坚持:“既然我们决定了考试选拔,就必须以分数为标准。再说,这么高的分数说明陈老师是非常优秀的,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拔她。”刘国根宣委,那个时代的转业军人,很讲原则的一位好领导,可惜,好人早逝,仿佛他只是奉天意来人间完成使命的。

刘校长也如愿以偿,考了中小学第二名,小学教师第一名,因为我拿下了女性的第一名,他即使是小学第二名也是第一名的。当年,我这第一名的平均分数与第二名,相差将近40分。

公社考试后没几天,有人告诉我,有的知青民办不服气,找朱局长开后门去了,企图将我拿下来,要我赶快去找朱局长。我没去找朱局长,我很了解朱局长的为人,他帮助过我多次,但我都不知道。我相信,朱局长不会拿下我的,我唯一要做的是对得起阮老师和朱校长,同时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命运的安排。

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而且学校不允许你请假,甚至迟到早退,也不能在办公室复习功课,我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午休、傍晚和晚上9时半以后至下半夜。

一星期后马上要参加县里的转正考试,考试科目是高中的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合一卷。语文、数学、政治放在一边,一个星期我还是专攻物理和化学。

没有老师,没有实验,全凭记忆、理解、想象。一星期后,我信心十足地参加了县里的考试,最后以平均分数82.5的成绩获得了全县第一名,其中物理满分50分,我考了45分,相当于100分得90分,惊动了教育局组织转正考试的林老师,他当场解开密封条:“看看是谁,这么厉害!”“哇,我的学生,初中毕业生,高中物理考这成绩,真是奇迹!”

1978年12月18日,我转正了,与我一起捧着户口回家的,还有我的老公,我转正,他补员,我们殊途同归,这是一份宿命的契约。

很多事情是不能高兴得太早的。1978年,全县才几个知青民办转正,大家争得头破血流,——不是每个公社都像我们这样考试选拔的。到了1979年,国家开始“大赦”知青,虽然转正要考试,但知青民办几乎是扫进去的,我们县里,连考10几分的也转正了,而且1978年转正的编制是“干部”,1978年的编制却是“职工”,工资差一级。

命运之门就是这样,时而敞开,时而关闭;命运之神总在跟你捉迷藏,时而让你享受蓝天,时而让你在暴风雨里翱翔。1981年,我又参加了一次“转干”考试,除了语文、数学、政治,还得加试所教学科,而且加试难度超过高考。

当时,我教数学,“转干”数学加试。在我的估计里,应该得满分的,很遗憾,还是差了2分,不过这个98分仍然是当年“转干”数学加试第一名。

回顾起这“名不正,言不顺”的教师生涯,一路考试过来,屡经考试洗礼,反倒乐此不疲,越战越勇,越考越轻松。当民办教师的时候,公社教改组经常要考民办教师;民办转正的时候,公社考试、县里考试;“转干”的时候,要参加难度更大的考试;“转干”之后,因为没有文凭,县里经常会组织考试,督促你进行专业进修;最后,不得不一次性解决问题,在40周岁的时候,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成人高考统考,满分500分,我以400分的优异成绩被录取,脱产上中文系。——28年教龄,分配下来,我教初中数学12年,教师范、高中语文16年,还教过初中物理和音乐。幸好退休了,否则可能还得参加本科学历考试,但我不怕。即使今天再参加考试,我也有相当的实力。

我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会考试的人,一路考试过来,最后连估分都非常准确,尤其政治考试,每次考试估分都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没有一次不上90分,扣除那些死记硬背的时事填空题,我绝对满分。感谢那个时代的环境,少有功利压迫,宽松没有压力,于是我有充足的时间和心力,读完高中乃至大学的哲学,以及很多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而那个年代的政治试卷,哲学比例很高。

考试常拿第一名,我得益于爱读书,善读书的好品质。感谢那个年代,给了我不断考试,不断自学,不断提升的机会,因为“名不正,言不顺”,我很卖力地读书,人文的,自然的,多而杂,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好习惯,成就了考试的好心态,百考不倒。

我的1978,转正的故事,很值得自己纪念,很值得自己炫耀。

 

2008-11-17


2楼
闯北走南 发表于:2008/11/29 8:58:00
    知青中很多人是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争取到命运的转折。楼主一路过关斩将,奋斗到老年,这样的经历值得纪念,值得骄傲。
3楼
聆听 发表于:2008/11/29 9:40:00
从文中读到了您的实力和为人,值得纪念的岁月——1978!
4楼
离离 发表于:2008/11/29 15:49:00
  佩服楼主的学习精神!
5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8/11/29 16:25:00
忽然听说要考试,
毫无准备只心直,
一路行来处处考,
根基深厚真学识。
6楼
谦言婉语 发表于:2008/11/29 21:31:00
很佩服你的勇气,更佩服你坚实的学习基础。
7楼
沙海归舟 发表于:2008/11/30 22:18:00
转正,凭的是实力,凭的是真才实学,凭的是坚韧不拔的顽强努力,佩服楼主!
8楼
小五 发表于:2008/12/1 10:07:00
楼主转正的故事,值得自己纪念,值得俺们学习!。

 

9楼
孙书权 发表于:2008/12/4 14:42:00
知青中人才很多,因为错过了机遇没有机会施展才干的很多,从此角度看对人才是个很大的浪费.这方面也应该有人研究.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52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