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S之谜(原创小说连载)
第一节 不眠之夜(上)
··首都北京。一九六七年夏末秋初。
虽已入秋,但酷热一点没退,天空中繁星点点,没一丝儿风,人就象在笼屉里蒸着,透不过气来。
已近临晨,总理阅完文件,放下手中的笔,取下眼镜,揉了揉双眼,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他想起昨天下午和几位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首都红卫兵代表的情景就深感不安。红卫兵的闯劲虽然可嘉,可这种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行动却令人担忧,尤其是江青幸灾乐祸的煽风点火把小将们的热情推到了巅峰。他们还是娃娃呀,懂得什么革命?这种无政府状态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他烦躁的的走到窗前,凝神地望着夜空,叹了口气。
桌上红色的保密电话急促的响起来,他走到桌旁拿起了话筒:“我是周恩来,谁?什么事……哦……哦,马上送过来,越快越好。”一个不祥的预感在他面前猝然而生。
“报告。”机要秘书张永池出现在门前。“快拿过来。”总理从他手中接过文件夹,迫不及待的打开,一边读着,瘦削的腮帮上肌肉抽缩着,两道浓眉拧到了一起。他按了按隐隐作疼的小腹,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走廊里,护士身后喊着:“总理,吃药。”
··“先放在桌上,等会再吃。”说完径直走出了西花厅。
丰泽园卫兵见总理走来,忙立正敬礼,总理点了点头,轻声的问:“主席睡下了吗?”
··“没有,刚吃过了安眠药,还在看书。”
总理穿过回廊,走进主席的卧室,主席身着睡袍正坐在那张硕大的沙发里,拿着放大镜看着一本厚厚的线装书。
“主席,还没睡呀?你可要注意好好休息哟。”
“哦,是恩来呀,”主席操着浓浓的湘音说道:“前三十年睡不足,后三十年睡不着,我们都老咯。你不是也没休息吗?近来身体怎么样啦?”
“谢谢主席关心,我的身体很好,医生说没事。倒是您的眼睛要注意呀。”
“恩来,这么晚来,一定有什么急事,快说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刚刚接到西南省急电,山城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件。”
“哎,我经常讲,要文斗,不要武斗,还说我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他们就是不听,我看一句都不顶。那位旗手还提出要搞什么文攻武卫,搞得天天流血,人心惶惶,这怎么行啊。”主席充满忧虑的说。
“主席,不是发生了流血事件。西南省山城市发生了一起罕见的流行性瘟疫,已经死了一百七十多人,事态还在扩大。”
“哦!那是什么病?”主席接过通报,用放大镜匆匆地看着。
“病因还没查明,目前也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是采取了隔离的措施。省委和省革委已派出了医疗卫生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进入疫区,积极救治,并查找病源。”总理把情况简明扼要的向主席作了汇报。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这可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哟。恩来,你怎么看?”主席焦急的问道。
“中央应该马上责成卫生部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召集专家赶赴疫区,迅速查明病源,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支持。”
主席点了点头;“好!我同意你的意见,必要时可以动用部队对疫区实行戒严,防止事态的扩展。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去办。”
“好,我马上通知卫生部,不过有不少的专家受到冲击,还没有出来工作。”总理焦虑的说。
“救人要紧,卫生部点了谁就是谁,任何人也不许阻拦!另外安排一架专机,越快越好。”
“请主席放心,我想事情很快就会结果的。”
“记住,每天要把疫情通报和工作进展送给我。”
“好的,主席你早点休息吧,我走了。”
“恩来呀,还睡得着吗?”主席苦笑着摇了摇头。
小说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eDS之谜(原创小说连载·3)
·· 第二节 红队锄奸 ··机舱里的专家们一扫文革以来压抑的沉闷,兴奋的交着。
··这些老专家们在建国之初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有的顶住了国民党去台湾高官厚禄的诱惑和承诺,有的是在五星红旗的感召下抛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怀抱……可文革一开始,一夜之间,他们就成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派遣潜伏特务”,从爱国知识分子掉进了牛鬼蛇神的堆里。总理的嘱托,燃起了他们的希望,虽然受到了红卫兵的冲击,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们,英雄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
··公安部技侦局局长熊汉江却没有半点轻松感,总理语重心长的话语又在他耳边回响:“小熊,你可是我亲自点的名,想当年,我们在上海‘红队’时,你可是一名骁将,解放前你又在西南工作多年,相信你一定能不负重托。”
··机舱外天色早已暗下来了,地上的点点灯火快速的向后移去。熊汉江微闭双眼,头枕在高靠上,思绪回到了当年……
··1928年年,仅十八岁的党员熊汉江因枪法好,又有白区工作经验,被派往上海中央特科,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工作了三年。
··1929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湃、军委负责人杨殷与颜昌颐、邢士贞等五人在上海沪西区的军委秘书白鑫家开会时突遭逮捕,所幸的是,周恩来因临时有事未到而幸免。11月,彭湃等四同志遇害。经陈赓查明,出卖澎湃等人的就是叛徒白鑫。周恩来指示中央特科“红队”一定要把白鑫干掉!陈赓委派熊汉江侦察白鑫藏匿之处。
··白鑫察觉危险,决定出国避风,临行前住在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范争波的公馆里。范宅地处上海闹市区法租界霞飞路。白鑫严密戒备,深居简出。熊汉江在范公馆周围蹲守几天,终于查明了情况。中央特科准确侦知白鑫上船的日期和时间,周恩来又亲自到白鑫住所观察地形,部署行动。
··根据计划,陈赓、顾顺章指挥红队队员埋伏在范争波公馆的四周,等待白鑫的出现。深夜11点,白鑫、范争波等一行7人出门上车,红队突然以猛烈火力向敌人发起袭击。白鑫等猝不及防,乱作一团。范争波身中3枪,重伤倒地。其保镖被弹穿脑际,其弟范争洛身中6弹,均当场毙命。白鑫在乱中夺路狂奔,拔枪还击。被称为神枪手的熊汉江一枪击中白鑫右腿,赶上来的红队队员数枪齐射,终于将其击倒,打得脑浆迸裂。这也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暗杀行动。
··熊汉江在这次锄奸行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周恩来的表扬。1931年,熊汉江被调往中央苏区,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而后参加长征,一直从事保卫工作。抗战爆发后,熊汉江离开延安,被派往西南从事地下活动。
··总理的嘱托让熊汉江感到了肩上的千斤重担的压力,但愿这次事件是突发的流行病,并能很快遏制,如果真是敌特的破坏活动,这个破案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一定不能辜负总理的期望,要给中央一份圆满的答卷,给山城人民一个满意的答案。
······eDS之谜(原创小说连载·4)··········第三节 初见端倪 山城市发生的疫情,就象沸腾的油锅里掉进了一滴生水,炸得沸沸扬扬,在三人成虎的年代里以讹传讹,被放大了许多倍,整个山城市区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和白口罩,连自诩最不怕死的造反派游行队伍也一色的口罩,呼出口号来也变得混混吞吞,可笑之极。各种口罩成了山城市的抢手货,以至一时间发生脱销。
疫情的发源地只是山城市的一个小山村里,叫北塘大队,离市区有八十多华里。由于地处偏僻,人口流动性不大,周边几个大队有零星病例,从发病之日起,已经四天五夜了,死亡人数已达一百九十三人。平日里并不算冷清的北塘死一般的寂静,偶尔才能看到身着防护服正在清消的防化兵的身影。省警备区司令部已派出两个中队对北塘疫区实行了戒严,第一道警戒线内为禁区,除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外,一律不准进出;第二道防线之间为五十米的缓冲区,出入人员在此处严密消毒换装后方能出入。原为村小学的陈家祠堂设为临时医院,每间教室都住满了病人,尸体也经严格消毒后密封送去火化。村里幸存的人一律不准动用自己家的食物和水源,所有食物、蔬菜每天都由市革委配送,市消防中队用车送饮用水。因措施得当,疫情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中央工作组到达北塘后,立即对病人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重点是水源和食物。
从死亡的一百九十三人和发病人员组分来看,死亡的大多是小孩、老人、妇女和体弱多病者;从发病分布区域分析,北塘以外死亡的六例,发病前一天曾在北塘作过停留。
病症类似于霍乱,所有病人均有腹泻,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开始为黄水状,不久转为米潲水样的粪便,少数患者有血性腹泻,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由于剧烈泻吐,体内大量液体及电解质丢失而出现脱水,轻者口渴,眼窝稍陷,唇舌干燥,重者烦躁不安,眼窝下陷,两颊深凹,精神呆滞,皮肤干而皱缩,失去弹性,声音嘶哑,四肢冰凉,体温下降,脉搏细弱,心脏低钝,血压下降。死亡者的尸体全身出现不规则红色或紫色尸斑。
可建国后,霍乱在中国已基本绝迹,病人的排泄物和胃容物中均没有找到霍乱弧菌,这到底是什么病?
对采取的数百个物体样本进行分析,都排除了致病源,唯独村中大水井的水样发现痕量的不明物质。因为量少,所以调查组的仪器未能检出。为了查明真象,水样被很快密封送北京。
医学专家开始对最早接触病人的人进行调查。最早接触病人和接触病人最多的人是大队的赤脚医生,她叫陈秀华,她嫁到邻村已好几年了,由于她热爱农村卫生工作,在娘家村里有很好的口碑,所以人外嫁,户口没迁出本村,还是北塘大队的赤脚医生。发病初期,她虽接触过不少病人,也没有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但她并没有感染,省医疗队进驻后也一直在协助工作。不知是出于职业的谨慎,还是什么原因,陈秀华出诊从不吃病人家的东西,哪怕是一杯水。
还有一家是例外,家独住村北山坡上的陈临东家,除他本人外,老婆、孩子都没染病,他家是饮用竹枧度来的山泉,不在村中大井汲水。而他本人是在出工休息时在社员家里喝了水。
虽然还不能确定性质,但疫情传播的途径是水源已基本可以认定。如果这种不明物质是致病源,那它是自然孳生的还是人为的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20 19:09:1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