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山西十问之六:山西有几大怪?

1楼
开心果 发表于:2009/3/30 9:52:00

我也来凑几句儿。

            山西民间流传的八大怪     

第一怪,路边泥土当煤卖
            表明山西的煤多得到处都是,连路边的泥土都能当煤卖;
           (一看就知道山西人早有掺假的历史啦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第二怪,山西陈醋一道菜
            说明山西人多喜欢醋,顿顿饭都要把醋摆上桌;

第三怪,汾酒窝头把客待
            汾酒和窝头是山西人喜欢的食物,因此要来待客;

第四怪,新娘的盖头给驴带
            驴子胆小怕水,到河边就止步,新娘子为了让驴子过河到婆家,把自己的盖头
            撤下给驴蒙上;

第五怪,石头当做烧饼卖
            山西的一种小吃是把面放在石头上烙熟,叫石头饼;

第六怪,刀子削面比飞快
            山西人削面堪称一绝,那是又薄又快,最快的一分钟能削114片;

第七怪,屋子都是半边盖
            山西水贵,所以房子只有一个房檐且向着自家,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就看出老醯儿真是抠到“家”了啊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第八怪,土豆白菜论麻袋
            由于水少,所以绿菜少,因此土豆白菜是主要蔬菜,用麻袋储存。
2楼
发表于:2009/3/30 21:21:00
我对第一怪有不同的看法.晋中一带烧的煤面两筐煤要加一筐红土的比例和成泥后才好烧.只用煤面是没办法烧火的.不是掺假卖假.
3楼
汾酒传香 发表于:2009/3/30 21:42:00

是呀!圸 可叫板啦!怎么就说咱山西人卖煤掺假呢?看来开心果在雁北净烧柴火了?
正如圸 说的那样,我们晋南烧煤火也是要把煤渣和黄土按比例调和到一起,合成煤泥,再做成煤砖,在上面划成小方格,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就顺着格子印掰成一个个小块,就可以放在炉膛里烧火用啦。道理就像北京的煤球一样。
4楼
汾酒传香 发表于:2009/3/30 21:51:00

开心果介绍山西八大怪很逗乐呐!
山西从南到北,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很大,听说的“八大怪”有好几个版本呢。
我们晋南是这样说的:
蒸的馍馍赛锅盖,煮的面条像皮带,油泼辣子是道菜,滚水泡馍美得太,
男的裤子女的穿,女的头巾男的戴,大姑娘叼着旱烟袋,老太太上树比猴快!

哈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文华胡同 发表于:2009/3/30 22:40:00
第一怪,路边泥土当煤卖
            表明山西的煤多得到处都是,连路边的泥土都能当煤卖;

不能说造假呀,我在晋北插队,大同一带遍地是煤,尤其是口泉的煤,早在明清时期,大同“口泉大块”就在全国赫赫有名,是中国煤炭最早的品牌。我们当年去大同口泉拉煤,用火柴就能把煤点着。大同路边的泥土是能当煤烧的,一点没错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开心果 发表于:2009/4/1 23:06:00
"路边的泥土都能当"

      请各位注意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这里说的是把泥土当煤卖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而不是说烧炕作饭时烧的煤是怎么样的,这种烧的煤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如需要多少煤、黄土等)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说“大同路边的泥土是能当煤烧的”,其实能烧的也是路边的煤质物质而是不是真正的“泥土”,只不过大同煤太多了,不把煤当煤而当作“泥土”了,不是吗?
      再重复一遍:谁能说,煤与泥土是一个价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而把不同价的东西当同价卖,是不是“涉嫌掺假”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不过,在此不管怎么说,也就是调侃一下而已。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华山之玉 发表于:2009/5/29 16:3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楼
汾酒传香 发表于:2009/5/31 23:37:00


                            山西民间的好客之道

  饮食是物质的,然而待客之道,却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精神内涵。亲友相聚,交流感情,待客之道是最直接的途径。山西人特有的精明厚道、热情淳朴、重礼尚义,我们都可以从饮食待客的形式中窥出端倪。

山西民间待客,累月经年形成了规范,谓之道。其道之一首先是“好客”:无论是近戚远朋、常友稀客,均

待之以程度不同、规格各异的“宴礼”必使宾至如归。
这方面又主要分为岁时年节待客、人生礼仪待客、事务待客以及亲友造访待客等。

 《山西民俗》记山西传统节日春夏秋冬四季共有大小25个,《饮食习俗》又有“四大节,八中节,廿六小节过一年”。年节里聚餐与宴饮往往又是活动的最高潮,其中以春节期间待客最为隆重,又以姑娘携姑爷回娘家拜年等亲戚接待为多。民谚有“正月初二三,路上尽是小生和小旦”。而历史上大同一带独异,“元旦,天大昕,外戚友朋亦交贺,待以茶酒,惟新婿以馔”(《大同县志》)。姑娘回娘家拜年,丰盛礼品主要有精细制作的花馍,要分送各门亲戚,借机夸露手艺。待姑爷,晋南习惯用火锅,晋北讲究包饺子,极尽丰盛,俗话说“丈母娘待女婿,啥也舍得”。其它节日,如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晋南六月初六日新出嫁姑娘要回娘家,待以煎饼、开口馍,寓题名榜、生贵子之意,此日读书人还要请先生吃菜盒,意思要学锦秀文章。晋东南地区八月十五日要请女婿上门,设酒招待。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旧时全省有杀羊款待先生习俗等。

 如果说节日待客四季均有,那么人生礼仪待客更是贯穿了一生。“三朝”(婴儿诞生第三天所举行的礼仪,又叫“洗三”。)时要设筵款待亲友,在稷山清龙寺壁画中就有《浴儿图》,反映此俗元代即已盛行。此后,“满月”要办满月酒,“百日”娘家要接回做“离窝”席,12岁时“过大生日”,举行“开锁”仪式待亲朋,至此人生中的养育礼仪方告结束。接下来隆重的,属考上大学时的“金榜题名”宴,是古“鹿鸣宴”遗风,过去仅限于书香门第,今已普及,常常合村同庆、邻里同贺,亲朋轮流宴请外,有的街坊邻里也要邀请吃顿“稀罕饭”,希望考中者步步高升,不忘父老乡亲养育之恩。再后是婚俗,直到清末,山西民间仍沿袭古代“六礼”程式,现多已简化,但仍少不了两项:订婚要办定亲饭,结婚时办喜宴。婚后山西民间部分地区仍有新媳妇“吃过街饭”习俗,以结识邻居,成为百姓借此调整人际关系的特殊方式。再后到知天命之年,岁岁要办寿宴,直至丧葬也要“慎终追远”(《论语》),办“谢”酒宴。以上人生礼仪待客以婚事、丧礼最为隆重,民间并称为“红白喜事”,又有客人“红事要请,白事要到”习俗。现在多做婚宴、寿宴、十二岁生日宴与满月酒,又称为“三宴一酒”。

 除了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山西民间事务性待客也较为普遍。山西人讲群体性,过去封闭的自然经济,需要人们遇事互相帮忙,如邻里帮田干活、起房盖屋,请匠人制作家具或亲友“红白喜事”帮工等,主人一定要热情款待,久已成风。山西商家为联络感情、便利生意,亦多以宴待客。《饮食风俗》记,直隶祁州是山西药商购销货物的集散地,每年都有几次大规模的交易活动在这里举行,凡山西药商款待外地客商,常常是座无虚席,一是因为遵循古礼,签发请柬;二是精通古训,应酬周到;三是名厨操办,名品繁多。这种商务接待,大多在馆子进行,如张正明的《晋商经营文化》中记在归化城的晋商做生意待客,用饭之处就多在小班馆子或大戏馆子。除了事务与商务外,还有政务宴,这多是过去官宦巨商之家的应酬,如祁县乔家庚子事变后曾以晋中的八碗八碟接待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一行,孔祥熙在太谷以山西面食接待蒋介石、宋美龄一行等。

 此外还有亲友造访待客等,不需要有特殊的缘由。凡有客来,必迎来送往,“烹鲜击肥”。“有朋自远方来”一向被民间百姓视为“不亦乐乎”的喜事,形成山西人“广交天下朋友”的一大品行特色,反映了山西人重乡土亲情又好远来宾朋的敦睦情感传承性、社会交往群体性与宾客之交的开放性。   

<!--/enpcontent-->

9楼
北路居士 发表于:2009/6/9 22:10:00
您的文章让我了解了山西。谢谢!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