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寒(1月20日),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也可是说是最冷的一个节气,随时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没有那么冷,但是毕竟是二十四节气候中的寒冬!
二十四节气歌是这样说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有首二十四节气七言诗说道: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另外,还有一首24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
的时节,天寒地冻,天气冷到了极点。大寒时节处于四九,
江淮一带,雨雪量比小寒时增多,常言道“雨雪年年有,不
在三九在四九”,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写照。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流传于北方的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在我国最北点——黑龙江的漠河:
1月20日星期三
白天
多云
高温 -24℃
夜间
晴
低温 -40℃
“大朗版”节气歌歌词
“正月又是正,睇了(看了)狮子睇麒麟;
二月长工皆出尽,耙田种地乱纷纷;
三月谷芽皆播尽,肥源准备好耕耘;
四月莳田(插秧)忙得很,牛蜞喃紧血流勤(流血太多);
五月地禾黄豆收成紧,准备薯苗去落根(插种);
六月芝麻豆菜成熟紧,收成之后作一春;
七月夏收夏种忙得很,荔枝龙眼好收成;
八月团圆佳节中秋景,红柿月饼去探亲;
九月重阳扫墓佳期近,儿孙子媳拜祖坟;
十月男女皆出尽,割禾担谷草搬清;
十一月长工银赚准,食了鸡公就行人;
十二月鱼龙硬饼家家印,办齐年货贺新春。”
我国最南面的海南岛三亚:
1月20日星期三
白天
多云
高温 28℃
夜间
多云
低温 21℃
今年1月21日是农历“大寒”,也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的前期是“四九”天,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也在其间,这时天气严寒,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大寒节气的后期进入“五九”天,在广东南部农事季节较早的地区,将要开始准备春耕了。
大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广东有很多,如“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等等,这些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最西边的城市喀什:
1月20日星期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 -4℃ | ||
夜间 | ![]() |
阵雪 | 低温 -9℃ |
喀什帕米尔高原上有座大山,山尖直插云中。一年四季,冰雪围裹着山顶,远远望去,就像一位头带银冠的维吾尔族少女站立在那儿,向着遥远的乌孜别克里山眺望着、期待着——这,就是慕士塔格山。“慕士”是冰的意思,“塔格”在突厥语里是山的意思,柯尔克孜人称它为“冰山之父”。
黑龙江的 绥芬河市,称"不夜城"。
1月20日星期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温 -6℃ | ||
夜间 | ![]() |
多云 | 低温 -23℃ |
二十四节气原产生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生产实践,逐步认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而形成的,人们根据气候分阶段从事农业活动,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长知识!谢谢楼主的好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