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黍”是古代粽子的称呼,因其形状像牛角,并用黍子去皮后的软黄米做成,故名“角黍”。经过多年的考证认为,五谷之首的黍子发源于中国,中心是黄河流域的晋陕一代,而晋南地区正是“农业始祖”后稷传说流传最为广泛的地区。所以说,粽子起源在山西。
我们在山西插队吃到的就是这种黄米牛角粽子,当年这种软黄米收成很少,但每年在端午节时老乡省吃俭用也要给我们送来粽子吃,老乡这种质朴的情意,至今都难以忘怀!
山西粽子的形状与北京粽子不一样!我们一起再回味山西的软黄米大粽子的美味与形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w_post_127653210749950_conew1.jpg:
看舒雅的介绍才知道山西是粽子的发祥地!
可惜我插队的吉县那时太贫困了,能填饱肚子已属不易,端午吃粽子只能是奢望啊!
当然那时我们插队的年代,现在吃粽子估计习以为常啦.
我最爱吃嘉兴五芳斋的火腿粽子,好在可以买到.呵呵
今天,俺就在食堂为大家包粽子来的,不过,真不敢恭维自己的水平,总是扁扁的一个三角,而且还有点漏米。最后,我觉得自己还是捣会乱就走吧,不要影响大师傅们的光辉形象,所以,就匆匆的撤掉了。
那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 “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端午祭祀先祖,其实是后人赋予的内容。古人对端午,其实有种种说法,邯郸淳《曹娥碑》说是祭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史载伍子胥尽忠于吴,后反被吴王夫差杀,抛尸于江,化为涛神。民间传说,伍子胥死于五月五日。《会稽典录》记,则为纪念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上。父能弦歌为巫。汉建武中,长沙区回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回日: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绿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异苑》因此说,“粽,屈原姐所作。”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却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隗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因李时珍此种说法,故闻一多有 “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说。
形形色色的棕子
拉美粽子有其特别来历。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统治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印第安人被迫远离家乡去服苦役。妇女们为了让丈夫和儿子能够在路上吃到可口的饭菜,就把蒸熟的玉米粉和土豆、胡萝卜一起用香蕉叶包裹起来,作为路上的乾粮。
墨西哥,粽子叫做达玛尔,所用的原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粽子的馅,用玉米或香蕉的叶子包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橄榄、辣椒等。有的还要浇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鲜的香蕉包成扁方形。
泰国人在每年4月泼水节或7—9月雨季时吃粽子。泰国粽子以甜味为主,包粽子前,先将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馅用椰子、黑豆、芋头、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致,泰国粽子有蒸、烤两种吃法。
菲律宾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相同。粽子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鸡肉馅,有腊肉馅、火腿馅,还有广味香肠馅、虾肉馅、鱼肉馅。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叶诱人的香气,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马来西亚,人们所做的粽子与广东一带的粽子有点相似,除了较常见的鲜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种外,还有豆沙和椰蓉等几种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
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後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而成的,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越南人在端午节吃方形咸粽。这种粽子是用虾、瘦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还有一种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後沾上蜜汁或砂糖吃。
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样做成的粽子酥软、甜滋滋的,吃时香味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日本人在过节时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状与中国不同,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
形形色色的棕子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吃粽子。
这秘鲁人的粽子怎么越看越像咱们的五芳斋的肉粽子,旁边还有一双筷子,秘鲁人吃饭不要筷子吧,也可能在中国餐馆吃的。五芳斋的鲜肉大粽制法如下,先将鲜肉用各种佐料腌制两天以上,然后将江米和酱油、素油拌匀,用竹叶包裹成四角粽子,要煮三小时以上才能入味,剥开后,肉香米糯,真是美味无穷,我包了几十年肉粽,每年不止端午节包,随时想吃就包一锅,就像蒸包子一样平凡,太熟悉了,不会看错,图片中的粽子肯定不是秘鲁粽子。糯米原产于中国,就像玉米原产于美洲一样,这个版权属于中国。后来想中国人改革开放商海无边,四海之内都有中国制造,哪国没有中国的食品,秘鲁人吃到中国粽是再不能平常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