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王官屯杏脯-献给永远的柳遥
阳高杏脯是山西传统名产,因杏脯为该县王官屯乡所产,故又称“王官屯杏脯”。王官屯种杏树、出杏脯,还有个传说:
王官屯原来不叫此名,而叫“王官人”屯,后来人们为了顺口,便舍去了“人”字。相传,大约300多年前,这里出了个家贫好学的王姓年轻人,乡里百姓有感于他人穷有志,便纷纷出资助他,他也越发刻苦攻读,终于中了举人,并在外地做了官。当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时,人们尊称他为王官人。当他看到故乡还是那样贫困,漫山遍野仍是黄土风沙,百姓仍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度日时,心里十分难过。为了报答,他建议乡亲们广种杏树,还写下了《劝种杏树歌》:“众乡亲,听我说,故里怎把穷皮剥?采凉山,水如金,种籽一斗收八升;采凉山,气候寒,辛勤躬,霜冻完;采凉山,土地薄,种满坡坡难吃上窝窝,种满沟沟难喝碗糊糊。播下汗水收泪珠,莫若多栽摇钱树。君不见,谁家有杏林,还愁饿扁肚?谁家多杏林,尽过好光景!”
“王官人”除了宣传,还在几个村落设立了粥市,只有一个要求:凡食粥者,须将几粒杏核种到指定地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王官人”,就把他的故乡称为“王官人屯”。当地百姓也因种杏而得到实惠。
阳高出产的杏,果大个匀、肉厚味甜。生产的杏脯有两种:一种是青杏脯,其色泽碧绿如宝石;另一种是黄杏脯,色泽金黄透明,肉质柔软,酸甜可口,为果脯中之佳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阳高-王官屯 位置图.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阳高-王官屯 杏脯厂门市.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阳高-王官屯 的杏脯.jpg:
众乡亲,听我说,故里怎把穷皮剥?
采凉山,水如金,种籽一斗收八升,
采凉山,气候寒,辛勤躬,霜冻完,
采凉山,土地薄,
种满坡坡,难吃上窝窝,
种满沟沟,难喝碗糊糊。
播下汗水收泪珠,莫若多栽摇钱树。
君不见,谁家有杏林,还愁饿扁肚?
谁家多杏林,尽过好光景。
好诗!!!
众乡亲,听我说,故里怎把穷皮剥?
采凉山,水如金,种籽一斗收八升,
采凉山,气候寒,辛勤躬,霜冻完,
采凉山,土地薄,
种满坡坡,难吃上窝窝,
种满沟沟,难喝碗糊糊。
播下汗水收泪珠,莫若多栽摇钱树。
君不见,谁家有杏林,还愁饿扁肚?
谁家多杏林,尽过好光景。
好诗!!!
好吃!!!
好吃!!!
俺没有吃到,俺不知道!
俺昨天看了杭州的桃脯的做法,是焦点访谈节目。
俺决心:啥脯俺也不吃了,吃了要死人的。
以前你说淳朴我信,现在就不好说了。
一个字都是‘钱’闹得。
引用天蓝的话:以前你说淳朴我信,现在就不好说了。
天蓝说的有道理。阳高的杏脯的确好吃,酸甜适度,诱人。只是为了安全少吃点就是了。
引用天蓝的话:以前你说淳朴我信,现在就不好说了。
天蓝说的有道理。阳高的杏脯的确好吃,酸甜适度,诱人。只是为了安全少吃点就是了。
同意聆听姐姐的观点!我们少吃。
请问:少吃到哪儿去吃?有人带给大家吗?
哦,我知道了一定是文华司令给大家带到知青角去吧?
好!同学们到知青角是杏脯去,找文华司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