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访谈记》
那年正月初一下午3时,我们在去往沁源的路上遇到一个叫古寨的村落。村口就在公路边上,一座精致的铸铁大门面向大路敞开着,“古寨” 两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显得十分醒目,门里门外空无一人,只有一条黄狗躲在门里,悄悄的望着我们几个陌生人。几面彩旗、几盏大灯笼和门上的对联告诉我们这里在过年,除此以外一切都是静静的。一来我 们还要赶路 ,二来也不熟悉情况,未敢惊扰村民悄悄的蹩进村口一座废弃的古宅,匆忙拍过几张,满足了一下好奇心带着这多疑惑上路了……
臾声老师拍的这张破毁的房子,其结构和我在农村盖房一样,用土坯砌墙。那时我在生产队副业队专门打土坯,一天我要打一千块。一个人用连个木模,一锹就要填满土还要挂尖,三下就要打好一块土坯,人都成了机械动作啦。后来吉县知青办出的小册子专门介绍了我这知青打土坯的事迹,还记得那个小册子好像叫“新社员”。
臾声老师拍的这张破毁的房子,其结构和我在农村盖房一样,用土坯砌墙。那时我在生产队副业队专门打土坯,一天我要打一千块。一个人用连个木模,一锹就要填满土还要挂尖,三下就要打好一块土坯,人都成了机械动作啦。后来吉县知青办出的小册子专门介绍了我这知青打土坯的事迹,还记得那个小册子好像叫“新社员”。
的确是个古寨,房子都是土坯做的,过去除了长城,一般农民都用土坯子盖房,谁家买的起砖啊?地主家都没有余粮呢。
臾声老师拍的这张破毁的房子,其结构和我在农村盖房一样,用土坯砌墙。那时我在生产队副业队专门打土坯,一天我要打一千块。一个人用连个木模,一锹就要填满土还要挂尖,三下就要打好一块土坯,人都成了机械动作啦。后来吉县知青办出的小册子专门介绍了我这知青打土坯的事迹,还记得那个小册子好像叫“新社员”。
敢情龙版主还很专业啊!是这样的,除了打土坯还有干打垒。当然我们那儿更多的是打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