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年的宣传队(一)
我是70年进的宣传队,当时正赶上全国普及革命样板戏,15团也不例外,由各连的副指导员主抓这项政治任务。当时六连指导员特别重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时间给时间,并且把自己的毛料蓝上衣也贡献了出来(改为李玉和的铁路服)。白手起家就拍起了京剧<红灯记>。
乐队六人:
京胡——刘德明
二胡——紹宣 朱振龙 崇山
扬琴——周更新
月琴——张正清
反派演员:
鸠山———阿润
王连举——英仑 紹宣 崇山
反派:
鸠山———阿润
王连举——英仑 紹宣 崇山
且看如今的——王连举1 鸠山 王连举2 王连举3
当年连队搞宣传,
勤学苦练不一般,
团队不在去救场,
领导满意成效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22674637_jja4el.jpg:
《“红灯”记》
记得当年月色清,
二支渠畔唱红灯。
铿锵锣鼓听明贵,
俊逸京胡靠德明。
每字每音凝友谊,
一腔一势感人生。
曲终人散情何在?
不尽悠悠岁月中。
绍宣
(注:战友明贵负责武场)
一次在团里演出,八位女将站成一排,动作整齐划一(周更新设计的),演唱的是"光辉照儿永向前",也就是现在的戏歌。当时还没有人这么演过,效果特别的好。宣传队的战友们不会忘记吧.。
说说武场吧(京剧中的锣鼓嚓),那时谁不上场就由谁来敲,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几个人按拍子共同打出一个流畅连贯的节奏,并不容易。初练经常轮到谁那儿,谁还没有反应过来,可见到最后的演出,大家付出了多大的艰辛。
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当叶铁英唱完"血债要用血来偿"二黄转反二黄时,大段激情的过门由锣鼓开始,曹明贵他们打出了“仓仓仓 台台才台乙台仓 仓才乙才仓 台台才台乙台仓",每当锣鼓一停,音乐继续往下演奏时,我都觉得心情无比激动,其中包含了剧情的发展,也有对战友们成功的锣鼓演奏由衷地赞叹。演好<红灯记>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