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们几位天津知青由牧区转至红河农场,分到农场四队的牧场知青是屈金海,邱英华,(二人均已故),张春泰,于长平,王恩荣,宝东公社的俩名知青老鬼,李会友,共计七名男知青。王恩荣在四队呆了不到半年,就让场部领导派到外地学习了,回来之后到农场新建的水利队当了队长。
我和邱英华开始了正式接触,他到队里时间不长,就看队里的二十多匹马,他是个勤快的人,对工作兢兢业业,我们俩人和食堂大师傅住在一起,看马不用总出去,闲暇之余他就帮助食堂人员弄烧柴,帮做饭。我俩慢慢的就无话不谈了。由于四队是新建队,需要边盖房边种地,所以队长就让我和邱英华一起到离队部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放马,给我们俩人搭了简单的窝棚,从队里拿了做饭用的物品,我们两人开始了单独的生活。
有一天傍晚,我们俩人正在吃饭,就听外面马嘶叫声音不对劲,邱放下饭碗拿着79步枪就跑了出去,随后我也跟出去了,就看到一匹老瘦马乱蹬乱踹,再往边上看,用手电一照大约八九米的样子有两道绿光,是一只大灰狼,我俩当时不知所措,喊是无济于事的,邱就拿枪搂扳机,但枪没响,他和我商量怎么办,邱忽然想起了狼的弱点,一怕火,二怕重响声,因为山里防火很严,我们不敢动火,往边上一看有一只空桶,我们俩就敲桶,这一招还真灵,狼听见响声慢慢悠悠地跑了,我们俩人看狼跑了又回窝棚里继续吃饭。
第二天,有人来给我们俩人送了几条鱼,挂在树枝上,邱拿枪也没瞄准抬枪一搂扳机,几条鱼给炸飞了后来才知道是子弹受了潮,所以头一天晚上枪没响。 我们俩人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大概1973年11月,从队里来人让邱带着行李回队部,说是去天津上学,我一看也跟着回队部了,队长派了两名职工临时到窝棚那去放马。按规定时间我们几个知青将邱送到红河农场场部。回来我们几位知青继续过着农场的生活。
邱回天津上学学的是烹饪,毕业后分到离我家门口不远的餐馆里当厨师,就这样我们回城之后又继续交往,从那之后一直关系不断。八十年代初,邱进入派出所当了一名民警,他对工作勤勤恳恳,经常加班加点,时间不长就是所里治安的小头目了,而后渐渐的升为副所长,所长职位。我们每年都有几次小聚会,畅所欲言很开心快乐。
1988年 农场的部分知青在老鬼上班的统计职专欢聚了近36个小时之久,热闹的场面真是无法形容,由邱和刘东明主灶,极为开心。
2009年4月1日凌晨,邱因疾病与世长辞了,我接到消息心里翻滚真是不知所措。
也就是1988年那一次屈金海从四川来津露了一面,从那之后屈金海杳无音信,到2011年开始寻找才得知已故去。有关我和屈金海的交往我回忆一下写了出来已经发表在本版块。
希望知友浏览,对我的拙文指出不足之处以便今后能多回忆一些下乡时的往事和趣事,写出来共同分享酸甜苦辣咸的经历,共同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开心快乐每一天!
大圣山的回忆文章,勾起我对往事的记忆,看了此文使我想起已故两位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真的心里好难受,邱英华是回天津之后交往密切,曲金海和我在一个学校教书,是我校校长。
邱英华好朋友的突然离去,给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太突然了,正月十六,在宝轩渔府请我们几位好友,哎!这是最后一次见面······写不下去了。自从八八年曲金海来天津出差,见最后一面,在网上我们几个知青都寻疯了,好不容易来信还是死因,太难过了。
希望知友们多保重身体,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身体最重要。
感谢知友大圣山的回忆拙文。哎!好难过!
怀念战友忆当年,
一同面对豺狼前,
回津之后交往密,
只悲老友早飞仙。
朋友别难过,多保重,逝者已去,让我们好好的保重,过好每一天!
怀念我们已逝去的战友!
知青故事多,逝者已去,愿我们活着的知友们健康快乐的生活!余生要有好的心态,幸福度余生!
朋友保重!
真诚感谢中知网的超版,版主及知友的关爱,密友仙逝悲痛至极,只能写一些回忆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了,以表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办法只能默默承受在心底里对使者的深切怀念,激励自己一定倍加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健康身体,好好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