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科尔沁沙漠的回忆


  共有2527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科尔沁沙漠的回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玛拉沁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795 积分:19787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8/6/14 16:59:00
科尔沁沙漠的回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6/19 11:40:00 [只看该作者]

    1970年春季,我们3个知青充满好奇探险之心来到地处偏辟的科尔沁沙漠腹地内蒙古翁牛特旗海日苏公社马杰生产队接受贫下中牧再教育已有3、4个月了。生产队把我们安置在队部,自己做饭,只有一口大锅。于是仿照学校食堂把米(大米小米皆可)和菜放入大茶杯里兑点油盐一起蒸。常常到这时候就想家了,上海母亲能够拿一把青菜一个鸡蛋或着一小块肉寄给我吗?当时有一位辽宁的五.七战士住在队长的家里,他经常到队部来和我们聊天。他姓冯,不知现在好吗?

    记得我们去了不多天,公社知青办公室领导刘勇(他也是辽宁省的省级干部,下放到海日苏的五.七战士)来看望我们。好家伙他话不多,就在队部杀羊,让我们打下手。这是我第一次0距离看杀羊,同时刘勇的形象一下子在我脑海里提升起来,这些辽宁省级干部言语不多,平易近人,很实干,素质很高。

    3月的沙窝子(当地蒙民称谓沙漠叫沙窝子)天气变化无常。当年有个上海慰问团一行三人,为了看望沙漠深处的知青,不漏掉一个上海知青点,他们顺着乡邮员走的路,到马杰队来看我们。千里迢迢能在沙漠腹地遇见家乡人真是百感交集啊!没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只好拿出羊肉干焖(蒸)小米饭招待他们。当时文革还没有结束,所以我们都以毛主席语录互相鼓励。住了2天后,第三天他们要走了。很舍不得。清晨七、八点钟,晴空万里,蓝天碧云。由我送他们走,一开始道路的印记还清楚,我们顺着有印记的路信心十足得走。一路上四个上海人谈笑风生轻轻松松走在沙漠的路上,根本没有想到前方将有迷路的危险。走着半道天起风了,扬起沙子淹没了道路的印记,迷失了道路的方向。四个完全没有沙漠旅行经验的南方人走了近2个小时结果还没有走出沙窝,等于在兜圈子。四个人口干舌燥,全没了轻松的心情。眼看快中午12点了,我们登上一个高高的大沙包顶极目四望,想寻找方位标志。这时,慰问团的一位老同志对我说:"小胡你就不要再送我们了,反正大家迷路了,再送谁也走不出去了。"你现在对着北面那条白色河流的方向走吧,到了河边也知道回去的路了,我们就对着山的方向走。

    就这样我和上海慰问团的同志在一高高的大沙梁上互道珍重,依依不舍地分别了。

    过了半个多月我收到了一份红旗杂志和一袋糖.。信中叙述了他们遇见打柴牧民当天睡在牧民家,第二天牧民用驴车把他们送上公路回到旗府的经历。

    转眼36年过去了,他们还好吗?真想他们啊 。
谨以此文怀念当年的五.七战士,上海慰问团三人......在沙漠里生活的日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9 11:55:13编辑过]


影路漫漫,其修远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