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共有7918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9 9:40:00 [只看该作者]

  2、葛母教子

  如同岳飞的母亲为他针刺“精忠报国”在背一样,葛云飞的母亲也是同样精心、顽强、执着地让儿子继承民族传统的美德,并开发壮烈的禀赋。

  她是同里太学生张再明的次女,知书识礼,生子廷仪、廷燮、廷杰、云飞、云敖等五子和一女。她本来对这个世界就倾注了热烈的爱,对她自己亲生的几个孩子的爱无法形容;而对于云飞,则就更加爱逾珍宝。云飞使她有机会了却一个贤妻良母的最高宿愿。葛家本不富裕,加上子女众多,“食指繁甚家计薄,生理日蹙。”(《萧山文史资料选辑》3133页)葛母便“含辛茹苦,节俭生活”。她常常伴着一盏荧荧豆灯,彻夜赶工,纺线织布,绣花剪纸,出售以补家什。这幅辛勤的人生图,成为葛云飞最初的人生教科书。

  葛云飞入仕后,家境逐渐好转,更见葛母教子的良苦用心,她要求儿子不论官居几品,总须“两袖清风”,还别出心裁创设葛家“过年素饭”,除夕夜共桌以“两簋盐韭豆腐为餐……”葛母的身教言传,以致云飞一生勤俭,无论为官为民,“自奉甚薄,衣仅布素,一冠至二十年……”且始终不忘参加农事劳动,勤俭养廉。回乡一有空暇便往田间劳作。一次,云飞回乡省亲,正在室后种柘树,刚巧江山李香白刺史来访。李见葛种树摇摆着的身子相,嬉:“东陵瓜耶?彭泽柳耶?”葛云飞笑道:“异英雄之末路,无隐逸之高风,只不过化劳力谋生,想清清白白过日子,其成都桑乎?”说罢,两人不禁对视大笑。

  葛云飞在任上终生恤惜公费开支,不鼓吹放炮,一切旌旗之属,除传见发令外,亦不常设。

  葛母还经常向幼年云飞讲一些历代民族英雄的事迹。云飞绕膝静坐,听之不倦。家里壁龛上坐着一尊相貌端庄,正气凛然的岳飞彩色塑像,头微微抬着,目光炯然,两手握拳放在双膝上,腰板挺拔。壁龛上方有一横匾,上书“还我河山”四个遒劲有力狂草大字。“一自金牌颁十二,常教热泪洒英雄。奇冤不恨埋三字,和虏终惭失两宫。南渡江山悲逝水,北征鞍马付秋风,低徊往事成千古,天宇空余夕照红。”云飞听了岳飞屈死风波亭的奇冤,泪水便簌簌地流过脸颊:“做人就要顶天立地!”岳飞等历史上英雄人物,在幼年云飞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立志要做岳飞那样的爱国忠臣,因岳飞字鹏举,他就给自己取了个名叫“鹏起”。24岁至钱塘,拜谒西湖边上的岳鄂王墓,感慨地题诗:“敢谓狱成三字惨,可怜力废十年多。”廖廖14个字,刻画了那个震撼千古的历史悲剧。

  葛母不仅给少年云飞一颗爱国的赤心,也时时刻刻注意开发他壮烈的禀赋。让云飞从小就知道人生需要挑战,生命不能承受平静的压抑。

  三月江南,草长莺飞。一天,葛母携云飞到会稽山麓放鸢,抬眼见到苍穹翱翔着一只雄鹰,便问云飞:“老鹰怎样才能领略天边绮丽的风光?”

  “搏击长空!”

  “高山缘何成为登山者的向往?”

  “因为高山直冲霄汉。”

  “大海怎么会成为舵手朝思暮想之处?”

  “那是大海浩瀚无垠。”

  “是呀!”葛母抚摸着云飞的额头,谆谆告诫:“做人应当志存高远,奋发有为。”

  葛母又指着飞行在会稽山顶的雕鹰,给云飞讲母鹰训练幼鹰的故事。

  人们也许只看到雕鹰高飞,却很少知道那壮丽飞翔后面蕴涵着滴血的壮烈。母鹰对幼鹰的爱不是温软的棉絮而是坚硬的钢铁,在幼鹰出生后不久,母鹰就对其进行近乎残酷的训练:母鹰把幼鹰带到悬崖或大树顶上,然后把它们推下去,有的幼鹰会因此折断翅膀,甚至会被活活摔死,但母鹰决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幼鹰的训练。因为母鹰知道,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它们即使能飞,也难以捕捉到足够的食物,最后还得被饿死。最残酷的是母鹰会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上的部分骨骼,而后将其从高处推下,不少幼鹰因此而命丧母手,但母鹰还是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尽管母鹰的心在颤抖着,眼中含着痛苦的泪水,但它明白,这是在构筑着孩子们未来生命的蓝天。原来,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拍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充血,不久便会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则能像凤凰死后重生一样,更加壮健有力,否则,幼鹰失去了这仅有的一次机会,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了。

  葛云飞听完母亲的话点点头说:“孩儿明白了?”

  在葛母熏陶下,孩提时代的葛云飞便显示闻鸡起舞的刚健之气。他身体瘦削,为了使自己体魄强健,凌晨便至庭院抓练功石,一下又一下挺举,腰肢酸麻,手膀肿痛也不歇息,不到二百下不放石,日复一日,不仅增强了体质,也铸就了沉静而果断的性格和坚毅的意志。

  童年葛云飞器宇严整,不妄笑语,他从小就不让生命有一天空转,在私塾中发愤读书,珍惜光阴。一次,调皮鬼阿牛和黑狗逗云飞玩,一个抱住云飞的腰,一个拉住云飞的臂,以为可以摔倒云飞,谁知转眼间,他俩八脚朝天,再来一次,又是他俩嘴啃泥。从此,谁也不敢打扰云飞功课。陈绍洙私塾有七名学生,云飞年最少,然而体力最强,两个淘气鬼曾联手与他摔跤,结果八脚朝天,同学们都有点怕他。一次,陈绍洙有事外出,没有拘束,同学们便顽性发作,大闹起来。雨过天晴,覆盖私塾庭院的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天井里水汪汪一片,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像神仙一样,脚丫踩起一片片水花。有的孩子滑了一跤,拍拍水淋淋的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通红的脸上却射出兴奋光芒,还想摔上一跤。有的还在水地里做猴戏,学蛙跳……一个个乐疯了,整个私塾闹翻了天。此时,忽见葛云飞从外面进来,仿佛老鼠见了猫,顽童们一个个不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座位端端正正坐好,装模作样读起经书来。(《萧山文史资料选辑》第61页)

我读葛云飞年谱时,似乎觉得他孩提时代少了点烂漫,多了点严肃,严肃到不喜绚丽的色彩,不爱美观的花饰,只著朴素的衣衫。古老的农业社会绵延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女子们从小就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女红”是当时衡量女子智能高低的标尺,女子出嫁要送自己亲手做的绣花鞋给阿姑、阿婆和丈夫的奶奶。孩子出生后要给孩子戴的帽子上绣花,上学也要穿花鞋。精于“女红”的葛母,当然也在鞋面绣上了靓丽的牡丹花给云飞穿上去读书,可当放学归来,云飞己用墨汁涂去了鞋上的花绣。

葛母抚着云飞额头问:“孩子,为啥不爱花绣呢?”

云飞说:“我是男子,朴素凝心志,花饰散毅力啊!”

天性使然,山头埠村的长辈把性沉而果,貌重以威的少年葛云飞称为“人中虎”。

从葛云飞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到他成熟较早。少年时的一些见解,就不同凡响,表现出高尚的精神境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7.jpg:

 (每根石柱上都有不同形状的阴、阳文雕刻成的印章。)

 

 

(待续7)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171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