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俺的拜思秋芳


  共有3075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俺的拜思秋芳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天蓝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593 积分:82748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12/9 15:52:00
俺的拜思秋芳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 10:58:00 [只看该作者]

        趁着“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高兴的日子,我把我以前写的文章提出来给大家晒晒,就算给大家“五一”节加道菜吧。

 

      秋芳是我插队的第一个拜思,知道拜思是什么意思吗?就是拜把兄弟、姐妹。

      秋芳姓安,年龄和我一样大。那时,我们都是15岁。秋芳的个子和我一样高,脸蛋圆圆的,白里透红的,红是那种高原红。头发黄黄的,就连眼珠都是黄色的,是个典型的,长的非常一般的黄毛丫头。在我们村里,秋芳算是个在平常不过的侯奴子。她唯一的缺点,就是说起活来,不清楚,有鼻音。不知道是鼻子的毛病,还是舌头上的毛病。农村孩子的命不金贵,不是要命的病,是不看医生的。总之,秋芳是没有看过医生的,所以,并不清楚为什么说话老是囔囔的,含糊不清的,家里认为是天生的。

    秋芳上面有个哥哥,和她长的一样,也是圆圆的、红红的脸,不过,秋芳哥哥已经结婚。嫂子是我们邻村的姑娘,很面善。我去得时候,已经和秋芳家分开另过了。秋芳下面还有4个弟妹,最小的那个男孩子,还在她妈妈的怀里吃奶。那是她妈妈和她嫂子一起同时坐月子生的。那时候,农村人的女孩子都15、6岁就结婚了。结婚早了,又都不计划生育,自然而然的就有很多都是婆媳两代,同时一起坐月子的。

    秋芳不善言谈,可能是因为她天生说话不利索吧。第一次见面,我们俩只是互相瞅瞅对方笑了笑,并没有说话。随着时间的转移,我们天天在一起,同出工,同劳动,同聊天,同串门。慢慢的我俩的感情,就一天比一天的好,到后来,我俩好的就像一个爹妈生的,我俩几乎不分你我了。

    插队刚开始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时,我是肩不能担担子,手不能提篮。从来没有做过农活的我,干什么都别扭。拿着铁锹就像孙悟空的定海神针,觉得怎么那么沉啊。去地里修大寨田时,我的一双小嫩手上,每天都有新增加的水泡、血泡,不能沾水。每天都有三、五个新水泡出现,那些水泡一旦磨破了,钻心的疼。经常疼得我两眼眼泪汪汪的。我的铁锹把子上也总是血迹斑斑的。这时,别人看着我,都装看不见,最多也就露出一点同情的眼神罢了。只有秋芳悄悄的走的我身边,用她的毛巾帮我把眼泪擦干,然后,用我的手绢,轻轻的帮我把手包好。然后用她那含糊不清的话语告诉我,拿铁锹,要握紧,越怕疼,不握紧铁锹,就越容易起泡。

    我用感激的眼神看着她,眼睛里的泪水又不争气的,哗哗的往下流。她安慰我说:对啦,你不要哭了哈。以后,哦会一哈(点)一哈(点)的告(教)你哦。从那以后,不管是什么样的农活,秋芳果然都手把手的,一点一滴的教我,使我少吃很多苦头,少走很多的弯路。

      春天,锄玉米的时候,不但要除草,还要间苗。刚开始,我老是在最后,左锄一下,右锄一下,顾前顾不了后。锄的又不干净,又慢,还常常把好苗鋤死。后来,秋芳告诉我,前腿弯曲,后腿绷直,双手握紧锄头。看好留那棵玉米苗后,先在苗的左边锄个竖一字,然后在锄苗的上方,从上方直接拐到右方,从右方一带而过把苗的下方捎上。这样,玉米苗的前后左右的杂草,就都被锄的干干净净的了。我按照她的办法试了试,屡试不爽。真觉得又快、又省劲。在秋芳的帮助下,我们俩老是锄地锄的最快的。最快的就是打头的、也就是开条子的(一块地要先有打头的,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斜着一字往后排的)。没有本事的人,一般是不敢开条子的。就这样慢慢的,秋芳教会了我所有地里的农活。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总数 27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