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鳖跳崖——和知青在一起的往事


  共有231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鳖跳崖——和知青在一起的往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云岩叠翠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5 积分:55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2/17 16:12:00
鳖跳崖——和知青在一起的往事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 11:54:00 [显示全部帖子]

    北京知青插队第一年粮油国家供应,饭生产队派专人做,生活还能过得去。第二年夏季开始实行和当地农民同工同酬,饭也要自己做,真正的考验才算是开始了。
    首先是按时吃不上饭。当地农民烧的柴禾一般都是隔年的,干透了,好烧。知青刚来时队上要求,每个劳力给送一捆柴,那会正好是冬闲,人们都进山去现砍,都是湿柴禾一下子干不透,那没有一定的功夫是烧不着的。再加上那时的窑洞都是灶连炕,没有专门的灶房,烟道比较长,一遇阴雨天或者刮倒风那就更受罪了。尤其是中午那一顿饭,总共休息时间才两三个小时,往往是下午出工的钟声都敲响了,他们烟熏火燎地连水都没烧开,更别说做饭了,所以常常吃的是凉馍。
    再一个是不会搭配。陕北生产细粮少,城市居民的供应比例才是百分之三十,而生产队分的就更少了,我们村连百分之十五都达不到。若是再有一个爱交朋友、爱串联的同学,一来一大帮,总得有点象样的吃喝招待。可是等朋友一走,大家就有罪受了,月儿四十别再想见一点油星和白面了。
    记得有天中午我都吃完饭了,看见老蔫还坐在院子里烧火,我便跑过去一边帮着烧火一边和老蔫拉话,看见锅盖上冒气时,老蔫说:呀,水开了。谁知将锅盖一掀,却腾地冒出了一股火苗子。原来他们压根就忘了朝锅里倒水,那锅盖上冒出的是烟并不是气,你说我们怎么就没有闻见那焦锅味呢?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好心的大婶大嫂就抽空去帮他们做一两顿饭,有时候家里做了什么稀罕吃食也把他们请过去,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知青们最常做的就是既省事又快捷的玉米面贴饼子。那就是在大铁锅里到上适量的水烧开,然后将发酵成稠糊状的玉米面拍成饼贴在四周,等水基本烧干时饼子也就熟了,我们给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子——鳖靠岸。
    可他们常常是面糊贴上去了,火却烧不旺,那面糊就会滑到水里去,煮成一锅粥。我们就又给起了一个名子——鳖跳崖。知青们一听,便追着我们直打。
    那情那景现在想起来还象昨天一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云岩叠翠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5 积分:55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2/17 16:12:00
回复:(共和国同龄人)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 23:02: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村在塬上,哪能和你们惊羊村比,差远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云岩叠翠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5 积分:55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2/17 16: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 9:42:00 [显示全部帖子]



      蕙子现在仍然生活在白水川,子女们都大了,一个在乡政府工作,还有一个在北京打工,去年还到她们乡上去了一下,正是花椒收获季节,乡上的人说他们家的人都回村上去了,也没见着人,其他的详细情况不太了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