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诗词曲赋楹联 → 我也转一帖


  共有22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也转一帖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有尔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865 积分:12854 威望:0 精华:74 注册:2008/8/25 16:3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22 12:21: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设字209在2009-12-21 18:1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好帖拜读.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赞同、欣赏好帖。此帖好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点的同时,顺应时空变化之发展与时俱进,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毛泽东主席是主张诗词走改革之路,他的立意、襟怀、思想情操非常人可及,其化典、集句出新意堪为后世学习之典范。批评者之作难攀毛泽东峰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有尔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865 积分:12854 威望:0 精华:74 注册:2008/8/25 16:3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7 21:01: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怡然在2009-12-22 15:02:00的发言:
 

读了碧落兄的转帖文章,也说说:

 

 

1),有关声韵

也许是工作与性格所致的吧,从一开始学写古体,就没有考虑过多的。因在教学中,贯穿始终的都是普通话,所以运用新韵写,还是较便捷的,也没有考虑什么允许与否和别人承认与否的想法的。现在想想,还真幼稚的,呵呵!只觉得,平水韵也是在宋代才定格的。在宋之前,那平水韵不也是作为新韵而存在的吗?平水韵的合法不也是有个韵律改革与顺应过程的吗?而且现在的教材也在不停地修正。如:贺知章的“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也由以前的明确注音“cui”改为“shuai”了,还有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也由以前的注音“xia”改为“xie”了。看的出来,一切都在趋于顺应。(为自己的笨拙与偷懒找个理由哦,呵呵!)

总觉得,文为心声。无论是那种声韵,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成,只要自己喜欢,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就成的。常教导学生,文字是写给别人看的,你的文字,别人看懂了,喜欢了,就是好文字。这也一直是我的文字的准则与习惯的。也许是怡然的起点低的缘由吧。

只是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觉得不妥的,还是请多担待的哦,呵呵!

 

    教育者的真灼识见,谢谢怡然老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