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转帖]苦中作乐


  共有15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苦中作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沽上鲁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643 积分:27145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9/12/2 14:18:00
[转帖]苦中作乐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9 11:05:00 [只看该作者]

 

苦中作乐

我被分配到芳草湖农场,在接受岗前培训时选择了机务班。培训班的地点就在5分场和6分场交界一个叫渭户的小学校园内,条件简陋,除两间教室当我们上课的地方,其他教室就是我们的宿舍。一二十人住在一大间屋子,还是打地铺。饮用水是门前小水渠中混浊的渠水,吃的是当地农工做的大锅饭,还放不少辣椒。晚上点的是煤油灯。这种生活条件对于刚从大都市走出来的我们的确是一种考验。大家初步领略了边疆生活的艰难,尽管人们很不习惯,但都在努力去适应。好在当年我们年轻气盛,以苦为乐。经过学习培训后,我和万有又一起分到了6分场机耕队。

万有被分到机车组当农机手了。我则留在队部任文化教员、机务统计,后又担任团支书。为了汇总统计报表,我要跑遍全场五六个生产队,去找在田间作业的机车组收月报表。近则十几公里,远则几十公里地,每次外出下队,有时碰运气能搭乘队里的拖拉机,但大多数是步行。常常一个人穿行在茫茫戈壁荒滩,有时还要赶夜路,心里难免惊慌,虽说只有2~3年,但不知走了多少路,对我真是一种锻炼,以至于如今我还是步履轻快,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当年的功夫。

刚到6分场时吃住条件比较艰苦,那时机耕队旧址是一片土坯房,我和万有及一位师傅就住在一间低矮、背阴,十来平米的小黑屋。冬天屋里的取暖设备就是一盘火炕和一个土坯砌的炉子,烧的是红柳和梭梭柴,一生火屋里烟雾弥漫,呛得人直流眼泪。炉子烧得旺了炕就烫得厉害;压着点炉火吧,屋子里又显得冷,真是左右为难。队里的办公室、宿舍等一年四季的烧柴都要靠职工们轮流出工去拉运,我们天津知青也不例外。每次拉柴坐着轮式拖拉机牵引的拖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大戈壁滩。据说这些梭梭的生长至少经历了几十年,粗壮的要上百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东一棵、西一棵的梭梭手拉肩扛装上车。虽说当年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干到最后个个感到筋疲力尽,甚至一棵较粗大的梭梭也得三四个人才能装上车。夏天昼夜温差大,无遮无掩的戈壁滩上烈日炎炎,像个大烤炉,一路颠簸,人到了那里还没干活就干渴难忍了。冬三月,冰天雪地,我们拉柴的人尽管是全副武装———身穿大羊皮袄、头戴棉皮帽、足登高腰毡靴,仍不能抵御零下20多度的严寒,往返几十公里的路程坐在敞篷拖车上,手脚都冻僵了。拉柴确是一件苦差事,人们惟一感到慰藉的是,拉柴回来后,可以享用一顿令人羡慕的工作餐———“拉条子”(拉面)或手擀面。当年粮食定量,粗粮为主,人们能吃顿面条就会很满足。那是进疆后第一个春节,为了欢度这个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大年,我和万有特地往返十几公里到渭户供销社采购年货,买回的糕点———小月饼硬得像铁饼。

新疆工作、生活的艰苦,时时考验着我们每个知青,也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我们天津知青的到来无疑为芳草湖农场注入了活力,从总场机关到分场、各个基层单位都活跃着天津知青的身影。我们辛勤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赞许。我担任队团支书后,在分场团委的支持指导下,紧紧围绕队党支部,开展一系列旨在提高广大青年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积极性的各种活动,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加入共青团。团的工作搞得很活跃,激发了广大青年的政治和工作热情,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队里的各项工作也有了起色。我们团支部1965年曾被分场团委评为优秀团支部并受到表彰,我还和国征一起参加了呼图壁县团代会,当时对我来说真是很大的鼓舞和荣誉。1964年初冬,总场组织了一次文艺汇演,并要选拔一些优秀节目,组成演出团到乌鲁木齐市农垦厅进行汇报演出。我们天津知青带着各自排练的精彩节目参加了总场的汇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有不少优秀的节目被选中赴乌市演出,如房式梅的独唱《红梅赞》、孙连奎表演的快板书《劫刑车》,还有朱旭、吕毅、杨小莉等人表演的天津快板(内容是提倡计划生育),因其独特的天津风味,备受欢迎,简直成了我们天津知青的品牌形象。我和万有自编自演的相声(内容是学雷锋,做好人好事)也被选拔参加了乌市慰问演出,受到一致好评。

农场的生活总体来说是艰苦的,但也不乏快乐。那时我们6分场除了天津知青以外,又陆续来了无锡知青和江苏农业技术员。虽然我们都不曾相识,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有共同的语言,很快成为朋友。我因工作缘故常到全场各队,每到一处我们这些小青年便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有时我们还自己动手做点菜:把长条茄子、青辣椒等埋在食堂灶火坑的炭火里,烤熟了之后,去皮放些盐、醋一拌,就是一顿美餐。每年七八月份瓜季到来也是我们高兴的时候。记得1965年场良种繁育队引种了一个西瓜新品种———花皮瓜。该瓜特点是皮薄、籽小且少、水分大、糖分高,真可谓是西瓜珍品。各生产队都有瓜园,各队又优待机耕队的人员,所以从瓜园开园到拉秧,我们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还跟当地人学了个独特的吃法———西瓜泡风干馍(馒头),解渴又解饥别有风味。

我在新疆12载,时间飞逝,恍如昨日,我们饱尝边疆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艰苦的岁月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困难和挫折锻造了我们不屈不挠的品格。我们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和命运的挑战。这就是边疆赋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 高 峰)

 



鲁西是我出生的地方,准葛尔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海河是我播撒夕阳
的地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那排红柳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44 积分:338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6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0 12:08:00 [只看该作者]

      老校友曾在天津17中和相声大师马三立儿子说过相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沽上鲁人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643 积分:27145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9/12/2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0 13:2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那排红柳在2010-4-10 12:08:00的发言:
      老校友曾在天津17中和相声大师马三立儿子说过相声。

还有这等事?天山行真是藏而不漏啊,像您这岁数能和马三立儿子说相声,那他这个儿子一定是名家马志明了,对不?我打个电话问问,看他还认识你不。与名人搭档的也是名人,再见面时我一定要请您给我签名、留影。真人不曾露峥嵘,何必隐居深山中。



鲁西是我出生的地方,准葛尔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海河是我播撒夕阳
的地方。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和田玉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57 积分:183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2/25 13: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0 16:42:00 [只看该作者]

我也吃过西瓜泡馍,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芳草湖骆驼刺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84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29 13: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7 22:11:00 [只看该作者]

    我说"行"时"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沽上鲁人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643 积分:27145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9/12/2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7 22:24:00 [只看该作者]

为啥天山行就不肯在自己的名下露面呢?还是另有原因?大家对你如此关心,怎么也要说声谢谢吧。



鲁西是我出生的地方,准葛尔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海河是我播撒夕阳
的地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