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转帖]从山西方言看丰富多彩的山西文化


  共有344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从山西方言看丰富多彩的山西文化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腊梅
  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6034 积分:32773 威望:0 精华:11 注册:2008/6/12 14: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1:27:00 [只看该作者]

在山西几十年可山西的方言一句也不会说,倒是接受了醋的熏陶,好吃!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秋子
  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16 积分:11032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11/1/9 14:4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8:00:00 [只看该作者]

西月,西呀!片,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8:56:00 [只看该作者]

天蓝同学:看看人家秋子和腊梅,哪一个也比你年长,怎么就是你眼神不好?!赶快做做健眼操提高一下自己的视力不就得了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不会吧?.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9:00:00 [只看该作者]

晋北方言与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也称“雁剧”,是晋北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晋北地区各县市,在分布上以忻州地区为中心,但其活动范围也扩展到了大同、包头等地。北路梆子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同治时期,它是由南路的蒲剧与忻州当地的方言和民间艺术长期不断融合而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剧种。北路梆子以晋北方言为基础,吸取了晋北方言的精粹,这是北路梆子集地方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华所在。我们用方言区来命名产生的这种新剧种正是体现了方言和地方戏之间的密切关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9:05:00 [只看该作者]

一、词汇方面
  从北路梆子的唱词与道白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晋北方言词汇。如名词:《舁桥》中的“山窝”(山里面)光景”(日子)莜面山药莜面推窝窝”(面食的一种)凉拌山药丝丝担疙瘩”(一种面食)骨拐”(腿腕)旱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9:06:00 [只看该作者]

《血手印》中的这边厢那边厢。动词、形容词:《三堂会审》中的打量我命难保全”(打量:估计、约摸之意);《醉陈桥》中的手扳着垛口往下瞧……帅字旗不住空中飘“(“扳着:手压着、按着;不住:不间断地、不停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9:06:00 [只看该作者]

《打代州》中的公该”(就应该这样);《天剑除》中的我心想做生意褪褪穷毛中的褪褪穷毛”(做生意脱贫致富);《舁桥》中的倒灶倒灶真倒灶”(倒灶:倒霉)等。这些方言词语晋北人听起来并不陌生,非常贴近人民的生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9:07:00 [只看该作者]

二、叠音词的运用
  叠音词的运用,将现实的口语性与戏剧的形象性紧密结合,如《舁桥》中的“阴沉沉”、“血淋淋”、“哗啦啦”、“雾茫茫”;《访白袍》中的“清风飘飘,细雨霏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9:07:00 [只看该作者]

《打代州》中的“黑压压”;《血手印》中的“悲风呼呼响,胡天叫地两茫茫”。这些唱词在戏剧中起到了烘托气氛,渲染场景的作用,给人一种生动形象之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2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6 19:08:00 [只看该作者]

三、谚语、俗语的运用
  晋北梆子的道白、唱腔,不仅大量运用方言土语,还运用晋北方言谚语、俗语。如:《舁桥》中的“饿得前心贴后背”(谚语),形容饥饿的程度;好你老婆子,和老咸菜一样——黑心”(歇后语)增加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这老婆子不够数——一定是个二百五”(顺口溜)用来刻画人物。

 回到顶部
总数 29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