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我们一起在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里一起辛勤劳作,夏天里,我们一起在一片紫红色的荞麦花里嗅着花香,秋天里,我们一起在一片绿绿油油的土豆苗下面寻找着丰收,冬天里,我们一起在一片白雪皑皑中嬉戏打闹。
五月端午节到了,如果在北京,家里只是包点粽子吃,庆祝一下完事,大多家庭都是到商店里,买几个粽子尝尝,就算过节了。但是在农村,过端午就不一样了。过端午节的那天,农村是不上工的。我想:这下可以美美的睡个懒觉了。正当我在庄周梦蝶的时候,就听见砰!砰!砰的一阵震天的敲门声。我迷迷噔噔的揉着眼睛,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秋芳和丕林(丕林是我第二个好女友,也就是第二个拜思)。她俩笑眯眯的看着我,说:今个过端午,可哇(走)!到俺家过节去。话还没有说完,她俩就开始拽我。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我的两只胳膊被拽的快两半了。原来是秋芳拼命往她家拽我,丕林也拼命往她家拽我,所以就两个方向了,就这样我被拽的一会向东跑两步,一会向西跑两步,来来回回有10分钟。当时,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可不是拽的。是因为我想:那时候的农村有多苦啊,乡亲们哪里吃的饱啊。一到春天,尤其是端午的时候,正是五黄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新粮食还没有熟,旧粮食吃的快没了,乡亲们平时都喝野菜稀粥充饥。但是,我这两个好拜思,居然这么慷慨。当时我感动的,真是不知该说什么,眼泪就在眼窝窝里转啊转的。总结出来: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缘,怎么会有这么好啊。还没有想到,我的朋友们怎么这么真诚,这么铁,这么无私啊。但是,不管怎么着也得选一家。于是,就定了这次先到秋芳家,下次在去丕林家。这样,我高高兴兴的跟着秋芳到了她家。
一进秋芳家的家门,只见窑洞里烟雾缭绕,雾气腾腾。满屋子飘满了水蒸气,秋芳的爸爸在灶口不断的加着柴火,右手呼呼的拉着风箱,秋芳妈妈坐在灶边炕沿上,在一层、一层往锅里撒着粘面。秋芳告诉我,粘面不好熟,只能先撒一层,在蒸一层,在撒一层,在蒸一层。这样一层、一层的,直到最后把面蒸完、蒸熟为止,糕面才能算蒸好。
糕面蒸好后,盛出来放在大案子上。那是男人的活了,只见秋芳爸爸甩开大膀子在揉面,粘面是越揉越劲道好吃的。秋芳妈妈在着手做着一大盆的粘糕馅,糕馅是用蒸熟的土豆擦成小丝,然后在拌上家里淹的酸菜,加上葱、姜、在多加点胡麻油就行了。
等秋芳爸爸把一大柴锅的糕面揉好、揉匀后,大家就开始做年糕了,按步骤走。
1、先洗干净手
2、围坐在炕桌上,秋芳妈妈把粘面揪成小块,大家自己拿一小块,捏成饼放上馅,然后捏住包好后,送入嘴中。年糕香软,糕馅酸香。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氛围真是非常的好。
3、等大家都吃饱了,就开始用糕面捏各种动物了。
先在放粮食的地方,捏了一群老鼠,预示着明年家里有很多很多的粮食,有粮才会有老鼠啊,捏很多老鼠,象征五谷丰登。又在水缸的旁边捏了一只鱼,象征着年年有鱼。在猪圈的旁边,捏了很多的小猪,象征猪羊满圈。在门口捏了一只看家狗,象征着保家卫国。鸡窝捏了很多小鸡,预示老有鸡蛋能卖钱,家里不缺煤油和粗盐。在捏很多的花馍都挂在屋顶,证明来年有很多粮食,天天都能吃的饱,而且,还有余粮到后年。
4、最后,开始捏每个人的属相,这是最重要的。为了每个人长命百岁,这是必须的。我和秋芳都属马,秋芳捏了一只漂亮的小马,我非常的喜欢。没想到秋芳妈妈帮我捏了一只马,比秋芳捏的更好看,又精致、又像真的,活灵活现的。用两颗红豆做眼睛,炯炯有神。那马有拳头那么大,马的屁股上有一个像墨水瓶盖一样大的圆坑。秋芳告诉我,那小坑是到晚上倒上胡麻油,再放上一个小灯捻子,就可以点灯了。你的属相点上长明灯,预示着你就长命百岁。待每个人的属相都捏好后,我看了反正十二属相差不多都有。有鸡、有虎、有蛇、有兔、有龙等等,都捏完了,我们就开始到村里各家各户,去串门子了。村里面每家每户都要串到走到,我们出东家、进西家乐此不彼。
5、走进每一家,欣赏每家姑娘、媳妇的手工。捏的各种各样小动物的花样,她们互相交流着经验,谁家媳妇手巧,谁家媳妇手笨,一眼便知分晓。并且,这天是走到谁家,就吃到谁家。这整个就是一个互相交流手工和互相餐饮、互相交流的机会。大家吃着,笑着,说着,闹着,非常热闹。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
6、到了晚上,就更精彩了。因为当时村里没有通电,晚上,村里总是黑漆漆的一片。但是,端午节就不一样了,晚上的这个时候,你在看吧,家家户户都点上了长明灯。所有人各自的动物属相都被点亮了,所有的猪圈、鸡窝、门口、水缸、粮仓上的动物糕面上的灯,都在一点、一点的,闪啊、闪啊的,一片一片的。屋里屋外灯光闪闪,到处都很亮堂。村子里形成了一个明亮、喜兴、漂亮的新世界,真是太美了。虽然时间不太长,只有点一墨水瓶盖的胡麻油的时间。但是,那一刻也是非常漂亮、非常好玩的。过了一会儿,油没有了灯就全灭了,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黑暗与平静。
我告别了秋芳,拿着自己的属相小马,那只刚刚被点了灯的漂亮的小马往回走,小马被胡麻油点过后,变得热热的,软软的,香香的,还有黄黄的圪巴。闻着小马的黄黏米的粘面香味、还有胡麻油的阵阵香味,我忍不住一口一口的,把那只漂亮的小马,在回家的路上吃掉了。那天,我吃的非常的饱,经历了农村端午节的整个过程,学到了农村妇女的手巧,学会捏很多的东西,到现在我捏的小刺猬、小蛇也还非常的像,非常好看呢。
阴历八月十五到了,那是个想家的日子,农村家家户户在忙着打月饼,哪地方的白面少之又少,每人每年只有15斤的麦子,磨出来就更少了。家家户户都留着白面,准备娶媳妇、做满月、办丧事时才舍得用。八月十五只能拿出一小部分来做月饼。秋芳家一共才做了3、4斤面的月饼,她家弟弟、妹妹一大群,再加上亲戚、朋友等等。其实,连她自己家都不够吃。可是,秋芳怕我想家,一大早就揪上我到她家去,坐在她家的热炕头上,和她家人一起享受着打月饼的喜悦和乐趣。其实,月饼面是掺了少许的玉米面的,月饼馅是用红糖和炒熟的莜面拌在一起做成的。主要是有各种各样的月饼模子非常好看,有各种漂亮的花鸟。我在秋芳家里,她吃饭,我吃饭。她做活,我做活。她打月饼,我跟着一起打月饼。到了晚上一同赏月,一起聊天,一起喝茶。临走时,她还给我拿了5个月饼。回到我住的窑洞后,我已经不想家了。过完了这快乐的一天,我才回味过来,秋芳已经把我当成自己家人了,那年的八月十五,我真的没有想家。
再后来,我分配工作调到地区,再后来我去太原,当了工农兵学员,再后来我结婚,生子。再后来又调回了北京。
只听说我的拜思秋芳和丕林她俩一同都嫁到离我们村30里路的普明村去了,那个村离县城只有30里。而我们村离县城有60里呢。那个村比我们村富裕多了,是一马平川。我想她们应该过的还不错吧,不是说好人一生平安吗?秋芳那么善良,那么真诚,那么热情,那么朴实,那么无私,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姐妹,我常常回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难忘啊。
2005年我们旧地重游,我们和同学们,一同回到当年插队的村里,见到秋芳的妈妈。妈妈紧紧的握住我的双手,我们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们的手久久不能松开。妈妈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苍老了一些。
本来,我是一定要看看我那,日思夜想的好姐妹秋芳的,但是因为搭别人的车身不由己,我的愿望最终没有达成。这期间,我经常思念我的好拜思,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我的这个拜思更是十分想念。
秋芳啊,秋芳,我的好朋友,你知道我在想你吗?那些年,你给我的帮助,你对我的好,我都一一记在心里了。在最最贫穷的时候的友谊,才是最真至的,最纯洁的。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这种纯纯的友谊,已经是不多见的。
秋芳啊秋芳,你过得好吗?你40多年前的好朋友---我,在千里之外,真诚的祝福你全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幸福安康!
二零一一年元月十一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