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微光》系列谈(三)
人 往 低 处 走
30多年前,我和《北大荒文学》副主编老丁到依兰农场给新闻班讲课。当时已在黑龙江省颇有名气的作家老丁,很是看不起某些“官僚”。他愤愤不平地对我说:“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价值,退休以后看。”意思是一个人一旦没有了职和权,还能不能为社会所欢迎、所尊重。现在看来,此话不无道理。从2005年6月1日正式退休到现在,整整6年,我先是在报社审签中心留任4个月,后在报社投资经济部负责两个专版,同时兼管一本月刊的校阅。其间,应邀到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培训班讲课,到报社的其他部门和地方统计局的期刊 “帮忙”,还有一些外单位的朋友约我……对此,我深深感谢领导和朋友的看重。因为是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的平台,而自己的一技之长也是组织上长期培养的结果。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我的基调是“顺势随缘,灵活务实”。找准定位(打工佬),不图虚名,只要有活儿,就先干着,不在乎职务高低、条件好坏、报酬多少。常态是“轻车熟路,顺势而为”。尽管退休前已经10多年不做具体编辑工作了,但重操旧业并不难,而且是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就像是耕耘一块试验田。关键是“找乐儿”。一手托几家,确实比较忙,有时甚至感觉累,但在忙与累的同时也有乐趣:驾驭之乐、创作之乐、求索之乐、感悟之乐。
在磨合的过程中,确有不可知因素和不可控环节,有时让人不痛快。一是制度问题。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虽然不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但执行起来仍有时随意、稀松;个别同志干活、办事有时别别扭扭,不够精诚顺畅。二是水平问题。记得王蒙有篇文章,说作家队伍水平下滑:以前是当了教授后才写小说,现在是小学文化就敢写长篇。如今的大学毕业、高级职称、处长主任越来越多,实际水平和专业素养却参差不齐,其中确有个别同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特别是对“水涨船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重视,对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缺乏应有的坚定和自觉。三是作风问题。该走的程序不能偷工减料,出了差错不能文过饰非,报刊出版是严格的“倒计时”不能没有时间观念,作为楼群中的一隅不能不顾及左邻右舍,更不能违背做人准则和职业道德拿工作赌气、以权力谋私。四是方向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办刊,努力提高资本积累功能虽至关重要,但不能饥不择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处事虽需要名利,但不能唯利是图。办事情、想问题总得有个“度”,过了就可能偏离方向。这些问题,我都曾提醒过几任社领导,但目前自己是退休后的“打工佬”,不宜妄加评论,只是在自己工作的有限范围之内,尽量减少负面效应和不良影响而已。
目前的工作不仅“临时”,而且“多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调换一个栏目,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动一个版面,出版运行流程已不具备以往的约束力。但我必须维系起码的工作环境与合作氛围。为此,常想陈云的“不说话”和“说短话”,常想自己的“不计较”和“冷处理”,常想前任社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不要叫板,要有适当的理由,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常想另一位前任社长的“不是我们想说什么,而是对方想听什么”,以此因势利导,争取主动。实践证明,这既有益又有效,化解了矛盾,增进了团结,赢得了较为有利的施展空间。
自己虽已退休,但尘缘未了,难以脱俗。主要毛病:一是边缘而未超脱,尽管坚持“不串门”、“不议论”,但仍有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甚至“找上门来不得不应”;二是少言而未慎语,与年轻人交流和开导虽然是“传帮带”,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团结,但应适度,有求必应就行了,不宜拓展引深;三是循规而未应变,有时过于注重“守时”、“规范”,甚至“完美”,脱离现实,影响情绪;四是戒骄而未戒躁,面对个别合作方拖拉、随意,有时压不住火,甚至出语尖刻,有失谦和。总之,负重前行,多头磕碰,欲罢不能,难以超脱。
“退而未休”只是一种过渡,终究要进入“退而且休”的新阶段。如何过好真正意义上的退休生活?有朋友说必备“三老”。
一曰“老伴”。夫人的身体很好,精神很足,活动很多,是家庭的强大支柱。我们有许多共同语言,有许多共同行动,有许多共同爱好,有许多共同牵挂。可以说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久经考验、相依为命。这第一个条件可以说完全具备。
二曰“老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可以说“满天下”。在国家统计局、各省市统计局和中国信息报社,在黑龙江农垦(兵团),在新闻出版界,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同行、同事、同学、老师、弟子和知青战友当中,退休后仍然能说上话、办上事、帮上忙、交上心的不算少,更不要说自己和夫人家族及儿女亲家的众多亲友。其中,有的还比较亲、比较近。这第二个条件可以说基本具备。
三曰“老底儿”。积蓄有点儿,但和当今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比,不值一提。重要的是,退休后的家庭固定收入尚可,而且略有节余。这第三个条件可以说低标准具备。
实际上,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整个肌体都已老化,能够生活自理、不累家人已经很不容易,倘若思维尚健、行动自如、能操长技、可善其事,就更是子女的福气。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人往低处走”是老年人的必然,也是老年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