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共有788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31 16:13:00 [显示全部帖子]

写在前面

  记得在2009年,本人与多位网友数次去到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的山头埠村,

去探访英雄葛云飞故里(宫保第、葛氏宗祠·葛云飞纪念馆、故里表、壮节亭、

民族英雄纪念碑等),并去到所前三泉王村黄湾寺,寻找浩气长存的,碑刻咸丰

皇帝亲笔“忠荩可风”四个字,上书“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葛壮节公之墓”,无不被英雄气节所感染。

  自阅读了阎受鹏老师所著的《海天英魂》一书,从中才真正地了解到英雄家

族史和英雄从小到大的感人情操。为此,想把这种抗寇的英雄精神介绍与发扬

(尤其在当今“保钓岛”的状况下),在征得作者的同意,现将全书分段推出,

同时配上本人去年到舟山定海英雄战斗与牺牲实地所拍摄的照片,希望网友们能

喜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http://www.zjzq.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71&ID=44354&page=11

 

 探访葛云飞故里专帖 200992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31 16:15:00 [显示全部帖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作者简介:阎受鹏,浙江奉化大堰镇马站村人(1947517-)。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舟山市作家协会顾问,舟山市普陀区作家协会主席。其出版的书有散文

集《五彩潮》、《千岛拾翠》及报告文学《断柱》、《镇关镇海》等七种,散文

《彩色的街市》获省作协新时期优秀作品奖,《断柱》获19971999年度省优秀文

学作品奖。《千岛拾翠》获舟山市“五个一”工程奖。《逛海市》获中央电视台等

举办的全国散文竞赛一等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2.jpg:

      (作者近照·拍摄于印尼巴厘岛)

 

 

(待续1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 9:13:00 [显示全部帖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2_副本.jpg:

  (高21不锈钢做成的“云天三剑”树立在舟山定海竹山公园三总兵广场。)

  前  言

                         

              将军祠堂何处寻,会稽山麓树青青。

              碧溪绕廓荡春波,绿叶遮檐鸣飞禽。

              战鏖六日隳长城,血映千秋照汗青。

              亭记碑书说沧桑,山埠易名云飞村。

                         

              烟花三月走山阴,瞻仰故居悼伟人。

              细睹遗踪忆旧事,先轸元归气尚生。

              丰碑触天百世芳,英雄殉国万代馨。

              浩气长存启后来,春风永拂古宅新。

 

  这二首小诗是我今年春天访问葛云飞故里——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的山头埠村,不期而然涌上心头的。

  写中英鸦片战争——定海之役的长篇纪实文学《断柱》时,我曾来过山头埠村,这次为写葛云飞的传记,又踏上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

  细雨濛濛,竹笋斜撑江南。那天,萧山区委宣传部用车子将我送到风光旖旎的山头埠村。一下车,满眼是迷人的春色。山头埠村在会稽山北麓,清代属山阴县。据《萧山市志》记载:195010月由绍兴县划归萧山县。山头埠村风光优美,路边青青的芰草像是画家信手挥笔涂抹的。座落在柔媚青山怀抱里的山头埠村,远远看去,村舍像儿时玩叠的玩具,精巧玲珑……置身在这水乡边缘的山村,不免有几分陶醉。一条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水波里赫然映着“云飞村”牌子的倒影。

  山头埠村的右侧还有一条河,河岸耸着一篷篷芦草,还垂挂着一条条叶颤须摇的青藤。当地传说那里是葛云飞童年的乐园。有一次,他竟从河里抓起一只斤把重的鳖,给母亲补身子哩!河水蛮清,能见到鲤鱼、鲫鱼……在水草中钻进钻出,老虾抖动长须,在河壁上悠悠然爬来爬去。船家告诉我:旧时代,山里人常在这里搭船去绍兴、杭州一带,故小村名叫“山头埠”村。

  山头埠村的乡亲怀着崇敬之心,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将村子改名为“云飞村”,以纪念这位中英鸦片战争中壮烈殉国、震铄古今的英雄。尔后,“云飞路”、“云飞亭”、“云飞楼”,乃至“云飞酒家”……相继出现,一股以“云飞”冠名为荣的气氛弥漫山头埠村。

  山头埠村的村口葛云飞纪念园宽约亩许,地方不大,却能诱发人们思古幽情,给人廖廓之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园里有纪念亭、铜像和石碑。铜像戴总兵帽,面庞清瘦却显露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舟山晓峰岭上鸦片战争纪念馆悬挂的遗像相似。石碑上镌刻着葛云飞在舟山六日六夜血没趾,抗击外侮,宁折不弯的英雄事迹。

  园子四周,冬青、黄杨、松、柏、银杏,以及四季不败的月季花,编织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个园是香港回归时,山头埠村乡亲为了纪念葛云飞而自发捐资建造的。景物井然有序,地面洁净如镜,昭然可见乡亲对园子管理之勤和热爱英雄之心。

  走出葛云飞纪念园,沿着一条玉带似的水泥路,蜿蜓曲折地前行百余米,便见一座白色照壁的大堂,那就是葛云飞祠堂。祠堂左侧有一个正屋和厢房组成的院子,那便是葛云飞故居。葛云飞祠堂和故居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里陈列着葛云飞的灵牌,存放着葛云飞家族的宗谱。据族史记载,葛云飞的先祖在元代从中原徙居到浙江山阴。祖上本姓张,远祖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传至三十八世为宋代名将张浚。张浚与岳飞同僚,在京师时亲见徽、钦二帝及皇族被掳,生灵涂炭,中原沧陷,因此誓死不与敌俱存,终生不主和议。张浚的后代有一支兄弟三人,因躲避元末“三丁抽戍之役”,长兄改姓葛,老二仍姓张,老三改姓徐,奔波千里,隐居山阴。姓葛的一房最终迁至山头埠村。葛云飞为张浚二十六世孙。曾祖,祖父都是太学生,皇赠武显将军;父亲名凝斋,字承升,是武举人,曾任千总,受封武显将军。这些族史,如果没有葛云飞,也许就像江南千千万万家族一样默默地在斜风细雨中湮没,不再为人所闻了。

  瞻仰葛祠后,还去了所前王湾寺北葛云飞的墓地。所前是葛云飞的外婆家,山青水秀,风光宜人。葛云飞的墓座落在一处僻静的山湾里,两侧的山峰如旗如鼓,将军的英魂有军旗战鼓日夜相伴,不会寂寞吧!葛墓至今保存完好,墓碑上有“道光二十一年八月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葛壮节公之墓”的字样,两旁镌联:“泉台光宏泽,坯土奠忠魂”,碑额“忠荩可风”四字为清咸丰帝亲笔所赐。墓前的一座土寺内,塑的不是其他的神佛,而是葛云飞的坐像,老百姓愿世世代代祭祀自己崇仰的民族英雄。

  在山头埠村边,我遇见一位姓葛的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告诉我:如今葛氏后代参军时都要到葛云飞祠堂、纪念园和墓地宣誓,学习葛云飞一心建功立业,献身祖国的精神。

  “江山代有人才出”,山头埠村葛氏家族有这么一个激发一代代后来人爱国赤忱的励志之处,也许将来会出现像葛云飞甚至超出葛云飞的英雄人物,使葛氏家族更具亮色。

  山头埠村的乡亲以葛云飞为豪,老老少少都能说点葛云飞的故事。我听到了不少葛云飞少年聪颖过人,以及怎样以儒生习弓矢,在八股取仕道上折弯,转向弃儒为将之路的传说。

  一个民族,不会忘记自己的英雄;一个国家,懂得弘扬赤子的爱国主义精神。

萧山山头埠村的葛祠、纪念园、墓地寄托着人民思念与仰慕英雄之情。

 

 

(待续2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4 10:18:00 [显示全部帖子]

  感谢龙兄和伯江兄阅读!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4 10:19:00 [显示全部帖子]

  葛云飞由一个人名变为一种精神的代言词时,写葛云飞传记这一行为已经远远超越了兴趣所至,而是冥冥中有什么力量在引导着我,使我的心中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鸦片战争”这四个字,承载着我们民族巨大的痛苦、屈辱和义愤。在抗击外侮中我们民族涌现了一批烛照万代的英雄,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写葛云飞传记,使我感悟人有肉体和精神两种生命。人的肉体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精神生命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葛云飞至今还如此英武地活在我们心中,并且还要世世代代活下去。

  在定海抗英保卫战中,葛云飞是主将,实际上是这场战争总指挥。以生前的葛云飞来说,是不幸的,战争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然而,以身后的葛云飞来说他死得光荣。生命在战火中升华,凤凰涅槃,那么壮丽!那么辉煌!

  葛云飞的生命既是个人的,又是历史的,它升起在历史中,被历史照亮,又照亮历史。说到葛云飞,人们便会情不自禁想到定海保卫战那段惊天动地的悲壮的历史。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是与他的禀赋与环境陶冶分不开的,葛云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熏陶出来的,撩起历史帷幕,看一看他成长的人生旅程,也许能从中撷取到一些极其珍贵的东西。

  历史是多梭的,历史也是斑斓的,斑斓而多梭的历史是美观的。不美观,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不顾身家性命捍卫他们的家园,可惜,好看的历史被我们这一帮不用心写的“笔杆子”,写成了一本不好看的历史教科书。

  纪实文学,纪实当然是第一位,但也不能忽略“文学”。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装点问题,首先是审美意识和思维触角,要让叙述的人和事,展示中华民族的气节和揭露侵略者的凶残与奸邪的丑恶,无论弘扬还是抨击,都应该成为一种洞观人世及感悟人生的窗口,并由此而延伸为一道震撼读者灵魂、净化心理环境的精神风景线。

  这就需要功力。

  因此,我走访葛云飞故里,浸润在生他养他的那方水土,祈求英雄之魂感应我的心灵,使我那支笨笔有点活气。同时,我埋首尘封雾罩中的档案文献,翻检那些被时光抛弃在遗忘角落里的琐事和细节,在历史资料的矿藏中,开掘提炼新的发现和思想,仔细地端详事件中那或显或隐,似曾相识又觉全然陌生的人物,注入血肉灵魂,让他们随着葛云飞演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纪实文学是一向可以,也必须警世醒世的,重现葛云飞等三总兵与五千将士在舟山鸦片战争中那些慷慨激烈、悲壮而惨痛的鏖战场面,对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后来人,将会产生刻骨铭心的感染力量。而无情地揭露侵略者当年在舟山无恶不作的历史真相,以及那些在祖国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贪生怕死,变节投降和卖国求荣无耻之徒的丑行,对我们今天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无疑将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将全身心投入葛云飞传记的写作,让英雄正气和民族气节净化我们的灵魂。

  不过,我在读鸦片战争史籍时,萌发了一个想法:对于英军入侵以武力抵抗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另作选择也是明智的。前者是道德层面的,后者是政治层面的。负责任的的政治家可以选择对其民族更为有利的策略,对此,不能简单地以“爱国”或“卖国”的道德观念来概括之。

  日本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也遇上了与天朝同样的磨烬。198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里率军舰四艘由上海驶入东京湾,其在日本的震惊相当于13年前英舰开进大沽口。掌权的德川幕府首领面对着培里送来的国书,其不知所措的神态肖似道光帝手捧英国外相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日本采用了软弱的姿态,约定次年答复。第二年日本被迫“开国”,至1858年与美、英、法、荷、俄等签订了十多项不平等条约。这一切都源于那四艘战舰。在此5年间,日本未作丝毫抵抗,这自是幕府的软弱,但抵抗也将遭到与中国一样的惨败。然“开国”之后的种种刺激,又转为另一种催化剂。那四艘美舰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动力,以蒸汽机的日文谐音“上喜选”的狂歌,对此作出形象的写照:“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破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战舰化作了浓茶,激起神经中枢兴奋,引起日本民族不眠的奋斗,引起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明治维新。日本成功了,今天日本史学家几乎一致公认当初“安政五国条约”的失败是今日日本的成功之母。

  中国历史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例子还少吗?

  可是,自信的“天朝”尽管百病缠身,仍不相信自己竟不敌区区岛“夷”,因而在当时不可能不以武力相拒。战争不可避免,葛云飞等清军将士注定要在战场上流血。

  血既然流了,我们不能让葛云飞等爱国将士的鲜血白流,要认真深思当年那场战争失败的缘由,吸取历史“血的教训”,寻求自强之计,让葛云飞等爱国将士所流的鲜血在政治层面上产生无限的价值。这是对殉国者最大的尊崇,最好的纪念。

  写葛云飞传记无论在道德上和政治上都有不同寻常价值,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劳动。

现在,我抑制着民族英雄葛云飞在我心中曾经无数次涌动过的波澜,开始平静而从容地叙述与葛云飞有关的人和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jpg:

 (云天三剑基座用花岗岩雕刻成的神情坚毅目视海疆的“三总兵”)

 

 

(待续3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5 16:44: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孙伯江在2012-11-5 7:46:00的发言:
民族英雄的事迹应该流芳百世,供后人传颂。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2-11-5 8:06:00的发言:

翻阅历史感英魂,

细细品味体验深,

中华抗英势必然,

不论失败与功成。

  感谢!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5 16:49: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晓寒在2012-11-5 11:17:00的发言:
葛云飞故里在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的山头埠村,这条信息特别重要。有机会再去杭州,一定去瞻仰英雄故里。

   英烈的出生地在杭州萧山进化山头埠村(现叫云飞村),墓地在所前村,实战地即牺牲地在舟山定海晓峰岭竹山,届时本人可带路。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5 16:51:00 [显示全部帖子]

第一章   少年丰韵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葛云飞踬跃烽火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雄姿和精魂。

  少年葛云飞,颖悟过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毅力更是非同寻常。不过,寻常人的天性中都有一股壮烈禀赋,至于一个人能否成为出色的英雄豪杰,这就要看后天的际遇和环境。

  在绍兴,年轻的父母如果生女儿,他们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成人,这些酒就成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它还有一个美丽而惹人遐思名字:“女儿红。”绍兴人用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是酒曲。同样煮熟的米,变馊或变酒其差别就是当初的那一点点酒曲。

  在人世间,我们看到过天真的少女一旦堕落,便愈陷愈深的,终于变成满脸风尘,面目可憎的奸徒;也看到过少年时经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长大后成为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同样是父母生的,谁会堕落如禽兽,谁又能成长为完美的人呢?其差别就在于从少年始是否有一颗求真求善求美之心。

  壮烈之心自古而然,壮烈之气事关重要。怎样从孩提时代始便合理地锻造爱国心志和开发为正义而奋斗的壮烈禀赋,应该列为社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壮烈的禀赋形成于捍卫爱这种人的本能和意识,如鲁迅所说“创作总根于爱”一样。壮烈禀赋植根于为民族、为国家而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不妨沿着葛云飞成长的足迹,寻找一下他的爱国心志与壮烈禀赋是怎样锻造定型的。也许能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认识。

历史具备这种功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4.jpg:

 (“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原名竹山公园,公园位于定海城区晓峰岭隧道上,占地12公顷19976月建成,竹山就是当年主战场之一。公园门前牌楼正面有二幅对联:抗英守竹山三军浴血浩气贯虹垂青史,遗址开辟公园千岛增辉鲜花铺锦迎嘉宾。另一副对联:那六天洒流五千人英雄血,这一仗打痛每一颗中国心。牌楼反面上书“正气至大”,对联是:碧血化怒涛烈士贞风沐定海,丹心澄广宇英雄傲骨擎翁山。和锋巅陷孤军碧血长眠失虎啸,云天看三剑绿荫小憩听龙吟。)

 

 

(待续4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6 20:43:00 [显示全部帖子]

  1、陌上云飞

  山头埠村最美的时候是它的清晨,静静地枕着小河躺在会稽山麓。透过初秋黎明河流上氤氲的薄雾,此时的山头埠村如同凸现在一大片白布上,清新而温婉,白墙黛瓦在淡青色的雾气中隐现于澄清的河道上,周遭的空气浮在静谧的天空中,淡淡的,仿佛浸透玫瑰花香味的婴儿的呼吸。

  葛云飞的祖先从中原徙居到这个秀丽的小山村,春去秋来,寒暑易节,已历二十五世。

  我们应该意识到葛云飞已经属于历史和未来,充分理解留给我们的一些记载和传说涂上浓厚传奇色彩的美好用心。比如说,他出生就有异于常人的天象感应。

  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927日凌晨,在淡青转淡粉的天光中,一些头包花巾的妇女从小巷姗姗而来,蹲在河埠头的石级上淘米、洗菜,不经意间,抬眼忽见前方田畴阡陌上飞来一大团云,缓缓地飘至大门上贴着红底黑字门联“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葛家庭院,如大纛般矗立,阳光一照,闪耀七彩,舒卷腾飞,凤翔鹤舞。此时,葛家西厢房响起了一阵婴儿呱呱坠地啼哭声,葛云飞出生了。那婴儿面貌清秀,五官端正。他从混沌中来到人间,此刻,在床帐里,他在想些什么呢?只见他睁开明亮的大眼晴,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景象,那就是他那为人谦和,品性善良,豁达大方而又坚毅果敢的母亲张氏,以及站在一家的身材魁梧的父亲葛凝斋。葛凝斋从妻子怀中接过孩子,满怀情爱地捧在手中,惊喜地望着庭间云彩,为孩子取名云飞,字凌台,号雨田。(《萧山文史资料选辑》第61页)

  比如,史籍还记载:一年夏天,葛云飞偶行田间。当时,正日悬中天,晴空湛蓝而深远。忽地,风云突变,雷电大作,葛云飞急忙择路回家,雷声紧紧地贴随身后。至鸟山邱地方,仿佛骤然有一物从后攀附右肩,似觉非常沉重,而雷声更加响亮,而且久久盘旋顶上,好似要击下来而又不迅速击下来。葛云飞觉得景况十分可疑,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果然见到一物伏在肩头,似狐狸一般大,急忙用扇柄扑打,那物坠在足边。此时,一声巨雷也轰然紧挨着从旁击落。葛云飞安然无恙,而他身边周围五六亩禾黍都被烧焦了,其中只有葛云飞站立的那竹笠般大的一块,依然碧绿葱翠。(《萧山葛云飞史料选辑》第6364页)

  这些记载,究竟有几分是真,几分是虚,似乎既无考证可能,也无考证的必要。葛云飞在鸦片战争壮烈殉国后,已成为人们心之向往的英雄和道德的楷模,是注定要被再生,并且是完美的再生。我们只需要断定那些藏在葛云飞形象背后的社会愿望,注定是真实的也是美好的,这就足够了。

  葛云飞自幼机警聪慧,不过,一个人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即使有异乎常人的天赋,也得经受良好的教育。母亲张氏是葛云飞幼儿时优秀的启老师。

  葛云飞的父亲葛凝斋常年领兵驻守江淮和本省黄岩等地,没几天在家。幼年的云飞就由母亲张氏养育。张氏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经书,擅长诗文,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丈夫离家后,张氏便把精力倾注在孩子身上。在云飞三、四岁时,就教他认字块,练习书法,五岁时,教他读《三字经》,然后再读《百家姓》和《千字文》,吟诵古诗词。张氏还能按照古诗词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草和房屋。在幼小云飞心中母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她还专门请人给云飞做了一只盛字块的小柳斗,并与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作益智游戏——就是把古诗一个字一个字写在方块厚纸片上,然后打乱,看谁最先准确地拼好一首完整的诗词。幼年云飞具有惊人记忆力,每次总是最先拼好,令同辈羡慕不已。

  那时节,一到晚上,母亲还给孩子们各人一本用白纸订成的小本子,她每天在这些小本子上,用娟秀的笔迹,端正地抄上一首词,那是按着《白香词谱》的顺序抄录下来的,她柔声地读着这些词句,并为孩子们讲解,引导孩子们从幼小的年龄就接触文学和音乐,引导他们心灵走向艺术的殿堂。云飞顺应着母亲的吩咐,按日背熟一首词,他虽然未必能理解词义和作者心情,但他从来不曾因为母亲这样引导而感到痛苦,他总觉得在母亲身边读诗背词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诗书蟠胸心自慧,7岁入同邑陈绍洙先生的私塾,葛云飞便显示超乎常人的智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5.jpg:

竹山公园志——

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同年725,英军炮轰定海,守军英雄反击,定海总兵张朝发负重伤,知县姚怀祥等官兵殉难。1841926,英军再次进犯舟山,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5800名将士,与敌浴血奋战六昼夜,相继壮烈殉国。是役为中国近代史上抗击英军入侵最激烈的一战。

为褒扬先烈,昭示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95年,舟山市人民政府决定在舟山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定海竹山,建造集纪念和游憩为一体的公园。公园占地10余公顷,园内建有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三总兵”纪念广场、百将题碑、傲骨亭等,及迁建的“三忠祠”和抗英阵亡将士墓群。19963月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公园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舟山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七年六月

 

(待续5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7 16:51:00 [显示全部帖子]

古代私塾的塾师喜欢给学生讲一点诗词和作对的知识。一次,风趣幽默的陈绍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念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打油诗《金鸡报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学生听了都不禁笑出声来,几个调皮的竟学着公鸡啼鸣的样子连连撅屁股哩!葛云飞却正襟危坐,他知道精彩的在后面,全神贯注等待着先生念下去。

  果然,后面两句语出惊人。

  “三声唤出扶桑来,打退残星与明月。”

  这下,顽童们都犯傻了。陈绍洙问:“那首打油诗好在哪里?”大家都知道后面两句不一般,但又说不出好在哪里?

  葛云飞站起来说:“那首打油诗虽然有些可笑,但着实让人感到朱皇帝那叱咤风云的气魄非常人可比!”

  陈绍洙听了连声夸赞:“对,对,云飞说得好!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识字不多,但他肯于戎马倥惚之间学习,才有了点文化。据说当年朱元璋吟出前两句时,不少大臣想笑而不敢笑出来,这也叫诗?而当吟出后两句,众人才大惊。”

  陈绍洙要学生说一说读过的打油诗。

  别的学生挠首抓耳,一时说不上,葛云飞说:“有一首《登山》与朱元璋的《金鸡报晓》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绍洙点点头:“你说一说吧。”

  “一次,一位才子与书童外出游玩,见路边一群人正在作诗,书童凑热闹挤进去,那些人想写一首以‘登山’作题的诗,一时想不出来,逗起了书童的兴趣,这有何难?他提笔就写‘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一上又一上,’连写了六个‘一上’后,再也想不出来,旁观的人都捧腹大笑,这是诗吗?那位才子拿过笔,在后面添了两句,‘一上直到高山上,五湖四海一眼望’,”云飞稍稍顿了一下说,“众人一见连声赞叹,点石成金,所有的‘一上’都闪耀光芒,显示了努力攀登,非同一般的抱负呀!”

  “朱元璋的《金鸡报晓》和那位才子的《登山》都是先俗后雅,”陈绍洙微笑着指点庭院里的一株梅树说,“嗨,‘一株老梅树,两个大枝丫’,我先来这两句粗的,你们联两句雅的吧。”

  云飞略加思索,便吟道:“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不错,不错,”陈绍洙兴趣盎然,又问:“你还能说一说读过的打油诗吗?”

  云飞点一点头说:“能!”

  接着,葛云飞又说了宋朝名相吕蒙正在入朝做官之前写的《过年》和《祭神》两首打油诗。那时,吕蒙正夫妻俩缺吃少穿,困居寒窑。有一次吕蒙正过年没钱买猪头,就赊了一只,谁知猪头刚煮好,讨债的就上门来,把煮好的猪头提走了。吕蒙正感慨万千,提笔写了《过年》:

  可怜可怜真可怜,煮烂猪头要现钱。

  有朝一日时运转,日日天天都过年。

  后来,吕蒙正祭灶神,连纸钱都没有,就以树叶代之,又写了一首《祭神》:

  一片树叶一缕烟,相送司命到九天。

  玉皇若问凡间事,蒙正乞贷猪头钱。

  瞧,穷得要向玉皇贷款买猪头,这首打油诗写得多么诙谐,多么洒脱。

  陈绍洙听了想,云飞这小家伙肚子里真的藏了不少东西哩!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幼年的云飞读了不少诗书,熟悉了许多文坛掌故,打下了扎实的吟诗作联底子

  云飞对联的才能更使陈绍洙吃惊。

  一次,陈绍洙带领一群学生游石堡山和大岩山,见山山织锦吐绣,便吟了句:“春到会稽千山秀,”叫学生作对。云飞随即应声:“日照山阴百业兴”。陈绍洙微笑点头,又以家乡特产“嫩笋茶芽石斑鱼”让学生联句,云飞对道:“干柴白米岩骨水”。陈绍洙看到山上卷曲而娇美的狼鸡草,又即兴吟了句上联“凤尾草叶麒麟角,”叫学生对下联,他人目光迷茫,默不作声,而年龄最小的葛云飞指着亭亭玉立的龙须笋,笑吟吟地对曰:“龙须笋壳虎皮斑”。陈绍洙一听,不禁心中暗暗赞叹:“此子真不凡!”

  他想再试一下葛云飞才能,又思索着联句。时近傍晚,濛濛细雨飘飘洒洒,忽见路畔草丛间飞出一只亮晶晶的萤火虫,陈绍洙吟出应景的上联:“雨打萤灯真水泼打假火。”其他学生哑口无言,陈绍洙抚摸着云飞的额头问:“你能作对吗?”

  葛云飞望着悬挂在大岩寺翘檐上在风中微微摇晃的铜铃,才气凌人地对曰:“风吹铜铃大气激发微音。”

  陈绍洙听了叹道:“此子的前程不可限量啊!”

  童年的葛云飞,如同当初飘在会稽山麓阡陌上的那片瑰丽的云彩,令人刮目相看,“见者咸预知其成为伟人矣!”(《萧山文史资料第六辑》61页)。

  当然,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岳飞或葛云飞,而没有成为秦桧或别的什么贪官污吏卖国贼,不是由于天资是否聪明决定的(不少贪官污吏和卖国贼的脑子也很灵的),而是最初环境的塑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6.jpg:

(在宽畅的公园广场东侧,树立着四根伤痕累累高低不一,并不规则的石柱,中间最高的一根上面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字,在凹凸不平的柱体的上端刻有当时“皇帝诏书”,最下端刻着当时壮烈牺牲的诸位将领、官员的名字;另三根都刻有不同字体的印章,其中只看清一枚是“铭记千秋”。它象征着定海保卫战144个小时鏖战留下的创伤,造型很是独特,以各种槽和伤痕提醒人们记住当年的耻辱和悲壮。)

 

(待续6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86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