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哪儿还有什么心事洗衣服了?抓鱼!成了我们的共同乐趣。
二话不说,大家都脱掉了长裤和鞋子,两三个人在一个“水池子”里,就开始抓起鱼来了……
这排水沟里有鱼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生产队。没有多长时间,你就看吧,公路两边的排水沟里,全是摸鱼的人。这还不只是我们生产队的人呢,连在南面十多里远的,山坡上面的第二生产队的人也都下来了……
大人、孩子全都动员起来了,一脸盆,一脸盆的鱼,端回了生产队里……
每个家庭,几顿都是吃不完的。所以,不是腌起来,就是用线绳或是细铁丝,把鱼串起来晾晒了……
我们几个北京支青,弄到的鱼,也非常多。因为我们是在生产队的食堂就餐,所以,一部分送到生产队的食堂去加工了。而更多的鱼,则拿到平时经常照顾我们的老同志的家中了……
北大荒的鱼就是多。除了刚刚到第五生产队时,就体会到在排水沟中摸鱼的乐趣外。后来,在第七生产队成了家后,还曾经连续三年的夏天,都有到小索伦河摸鱼的经历呢。
五分场第七生产队西南方向的山沟里,就是小索伦的发源地。那里,有个水泡子(就是比较小的湖泊),虽然不大,泡子中却有两处泉眼,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总有水柱向上突起(这是我和哈尔滨青年一起打猎时发现的)……而小索伦河,流经五分场、三分场和七分场后,又流入到从宝清县流过来的饶力河里,而后,在饶河县流入中、苏(现在的俄罗斯)界河——乌苏里江里。
由于大、小索伦河都与饶力河相连接,所以水产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除了有鲇鱼、鲫鱼、黑鱼、老头鱼外,还有水獭和青貂(俗称水耗子)。
那是1972年夏天,一场大雨过后,生产队地里的活没法干了,决定休息三天。
我便骑着自行车,沿着公路,到了小索伦河桥边,在桥下的大石头旁,去洗衣服了。因为那里的水,不用费力气去摇辘辘,更没有从井里打上来的水那么冰凉,不但水量充裕,而且水也比较清澈,还可以在路边的草丛上晾晒衣服……
当我把洗完的衣服,都晾晒在草丛上以后,就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休息了。因为天气比较热,我就把两只脚都放在了河水中……
我非常悠闲地欣赏着远山、近林的自然景色……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地碰我的腿。我慢慢地把手伸了下去,哈!是鱼。
因为在第五生产队时,老同志就教过我怎么抓鱼的方法。所以,我不慌不忙地,把手伸到了水中,轻轻地向鱼贴近。当感觉到鱼已经贴在了手掌中时,五指扣紧……任它再怎么挣扎,也不能放手。就这样,一条半斤多的鲫鱼,被我抓了上来。就按这样的方法,我主动出击了……没想到,在半个多小时内,我竟然在五十多米长的小河沟中,抓到了二十多条,都是半斤多重的鲫鱼。
我回到了家中。然而,我在河边抓到了鲫鱼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全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