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三藏要办学
·
“什么统兵?乃总统也,就是皇帝。”唐皇笑曰:“这金发女乃夷人,人称外国妞,国人又称‘波斯猫’。前日,我出宫故地重游,在华清池洗浴,就是这等洋妞接待的。波斯猫真是天生尤物,那身材盖了帽了。我与她往那温泉里一泡,好爽啊!那可才是真正的‘泡妞’呀。”说到这皇上幸福的眯缝着眼,仿佛在回味那消逝的美好时光。
天子一席话,听得八戒只流哈拉子,忙问:“圣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还有后宫佳俪三千,还不够啊?还要去民间与人争食?羡煞老猪也。”
“猪长老有所不知,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想着厨里,人之天性。再说偶尔尝尝鲜未尝不可。不过,我可是没把你等当外人,不足已对外人道矣。”
宰相道:“圣上泡妞,谁敢多言?小心他项上的人头。”
皇上又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中文武,民间百姓,谁个敢哼哼一声?平日里在偏殿多盘桓几夜,也让那正宫娘娘河东狮吼,那小鞋可不好穿,皇上也是要跪搓衣板的。此事到此而止,绝不可传入后宫的。”那李世民为自己失言多少有点懊悔。
八戒暗中嘀咕,道是我老猪怕婆娘,感情皇帝老儿也是“妻管严”呀。我老猪是性情之人,想到这,八戒认为自己怕高氏算得了甚,也就释然了。改日向皇帝老儿奏上一本,定将那惧内定为一条美德,让他颁诏国人,看猴哥、沙师弟还敢笑我乎!
唐三藏曰:“皇兄,这说了许多闲话,我有正事一桩想奏明圣上。西域之行,收获颇丰,为保我大唐国泰民安,教化民风,我欲筹办‘大唐佛学院’,广招天下莘莘学子,弘扬佛法,以宽厚待人,以仁义治国,不知可否?”
唐皇曰:“御弟所言极是,教化万民,固我疆土,乃治国强民之本。不过——”
三藏忙问:“不过如何?”
“御弟有所不知,连年旱涝日重,税课难以上收,宫中开支甚重,一年得好几千万两。今日早朝,魏爱卿还奏上一本,各位文武大臣的坐骑也该换一换了。我有悍马,几位重臣怎么也得闹台劳斯莱斯、法拉利吧?还有各省、州、道、府论资排辈,也得依次换上宝马、雪铁龙吧。那县宰、乡保开着个破吉普,灰头土脸,有碍瞻观,也有损我大唐面子,怎么也得不偿失换成拉达、高尔夫吧。加上吃点、喝点、玩点都要钱,如此算来,哪还有银子办学?贤弟,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有钱再说吧。”
宰相在一旁插话道:“是啊,那边远山旮旯还有不少幼童失学,民间搞了不少‘稀罕工程’才勉强办起一些私塾。”
悟空冷笑道:“有钱买车吃喝,没钱举善办学,怪哉!怪不得民间有人说,餐桌上一头牛,屁股下一座楼。”
唐僧对悟空把眼一横道:“泼猴,你懂得甚?这是你该管的事吗?”悟空立马收声不再言语。
三藏回过头来,和颜悦色的对李世民道:“圣上所言差矣!如今不是要效夷人之长,施行教育产业化么?皇上赏给我师四人的万两黄金,我就不准备分配到人,集中用于办学。我们将其办成贵族学校,每人收他二、三十万两学银,不就结了?不过皇上得给我个特权,虽不包分配,但官府得承认学历,皇上兼个名誉校长可否?”
一听说奖金不分,八戒真急了。他本想拿点钱回高老庄建栋别墅,将来告老回乡,颐享天年也好有个好去处,这下可泡汤了。早知披荆斩棘去西天,还不如在家闹个七品、八品的,搜搜刮刮,别墅恐怕早就盖好了。看如今哪个县太爷不都是住得舒舒服服的,那些房姐、房叔、房祖宗就更不用说了。唉,跟着这死脑筋一辈子发不了财,只有化缘的命。八戒不免嘴上嘟嘟囔囔的。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