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 蓬勃的插队生活


  共有1623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 蓬勃的插队生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豪放的石滔
  35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24 积分:26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6/5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7 16:20:00 [只看该作者]

很有水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荆村民
  35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24 积分:3457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2/2/21 15: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0:26: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豪放的石滔对本帖的关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荆村民
  35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24 积分:3457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2/2/21 15: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0:27:00 [只看该作者]

(续前)

天冷之前,蓬勃和学农在宝宝、老贫协还有荆大伯的帮助下,顺利封上了窑口,而且还砌了锅灶和土炕。

同学们七手八脚,象喜迁新居一样,把知青灶从三队铁蛋家搬到新窑洞。这是他们第三次搬家。

女生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知青灶拥有自己的专用水井。大家不但免除了挑水之苦,而且也取消了定量用水的限制。在这个贫水的村落,知青倒成了富水户。

蓬勃和学农又向大家宣布了一个新的计划:他们要在沟里开辟一片菜地。还要铺设一条管线,引井水灌溉。明年知青灶的吃菜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凡路过东桥的人都能看到:知青灶开伙做饭了。西荆人都自然地称这里是“知青窑”。

勃村公社的崔壁、岗底、小张、上下高池、南北步康的人到绛县,都要路过西荆的东桥。在这些村也有插队的知青,而且有许多是北京的,还有一零一中的。他们有到县里办事的,路过东桥时,常下来到“知青窑”歇脚、喝水或者吃顿饭。

岗底的赵光希、崔壁的谢冀生、上高的黄久久和张宝生是到“知青窑”歇脚的常客。

赵光希说:“别的村的知青分队后,集体灶也散了。只有你们西荆不但仍然坚持集体灶,而且还自己打窑洞,建成‘知青窑’。你知道别的村的知青都管你们这里叫什么吗?”

贺豫生问:“叫什么?”

赵光希说:“我们知青的‘延安’呀!”  (待续)

<!--EndFragment-->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荆村民
  35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24 积分:3457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2/2/21 15: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0:40:00 [只看该作者]

部分知青在知青窑前的留影。后排左1是高宝宝,右1是村干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知青窑上传.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荆村民
  35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24 积分:3457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2/2/21 15: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0:52:00 [只看该作者]

                告 别 知 青 窑

 

    20081010日蓬勃和一部分曾在山西绛县插队的北京知青,重返阔别40年的西荆村。在这里曾留下他们的汗水和青春年华,还有他们亲手打的两孔窑洞——知青窑。

40年来西荆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已不再住窑洞,满村都是漂亮的大瓦房。沟里的窑洞早已成为历史遗迹。

同学们来到东桥,想看一看昔日的知青窑。可是眼前的景象却令人大为失望。

这里不知何年何月成为抛弃生活垃圾的场所。村民站在窑顶上,直接把垃圾倒下。天长日久,100多平方米的窑院子已不复存在,垃圾越积越多,越堆越高,渐渐将知青窑淹没。

同学们踏着垃圾慢慢下行,发现虽然一个窑洞被完全掩埋,但是另一个窑洞的窑脸上部还有半扇小窗没有被埋住。借着阳光看进去,宽敞的窑洞竟然还在。由于窑脸挡着,垃圾只将外部埋住了。

蓬勃用脚踢大了洞口,趴在垃圾上,将身体顺进了窑洞。

窑洞内很干燥,没有丝毫渗水。除了墙皮和窑顶的抹灰脱落外,结构和土质仍然坚固如初。若不是被垃圾掩埋,仍不失为一孔好窑。

因为光线不好,蓬勃让同学从小窗口上留下了这张模糊的照片。

永别了,知青窑。

<!--EndFragment-->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荆村民
  35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24 积分:3457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2/2/21 15: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0:53: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知青窑遗址(副件).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荆村民
  35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24 积分:3457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2/2/21 15: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0:53: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知青窑废墟.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5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7:4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西荆村民在2012-6-8 0:27:00的发言:

(续前)

天冷之前,蓬勃和学农在宝宝、老贫协还有荆大伯的帮助下,顺利封上了窑口,而且还砌了锅灶和土炕。

同学们七手八脚,象喜迁新居一样,把知青灶从三队铁蛋家搬到新窑洞。这是他们第三次搬家。

女生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知青灶拥有自己的专用水井。大家不但免除了挑水之苦,而且也取消了定量用水的限制。在这个贫水的村落,知青倒成了富水户。

蓬勃和学农又向大家宣布了一个新的计划:他们要在沟里开辟一片菜地。还要铺设一条管线,引井水灌溉。明年知青灶的吃菜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凡路过东桥的人都能看到:知青灶开伙做饭了。西荆人都自然地称这里是“知青窑”。

勃村公社的崔壁、岗底、小张、上下高池、南北步康的人到绛县,都要路过西荆的东桥。在这些村也有插队的知青,而且有许多是北京的,还有一零一中的。他们有到县里办事的,路过东桥时,常下来到“知青窑”歇脚、喝水或者吃顿饭。

岗底的赵光希、崔壁的谢冀生、上高的黄久久和张宝生是到“知青窑”歇脚的常客。

赵光希说:“别的村的知青分队后,集体灶也散了。只有你们西荆不但仍然坚持集体灶,而且还自己打窑洞,建成‘知青窑’。你知道别的村的知青都管你们这里叫什么吗?”

贺豫生问:“叫什么?”

赵光希说:“我们知青的‘延安’呀!”  (待续)

<!--EndFragment-->

入冬之前窑全成,

知青灶迁欢乐真,

附近战友来游玩,

齐将此处延安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5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7:5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西荆村民在2012-6-8 0:52:00的发言:

                告 别 知 青 窑

 

    20081010日蓬勃和一部分曾在山西绛县插队的北京知青,重返阔别40年的西荆村。在这里曾留下他们的汗水和青春年华,还有他们亲手打的两孔窑洞——知青窑。

40年来西荆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已不再住窑洞,满村都是漂亮的大瓦房。沟里的窑洞早已成为历史遗迹。

同学们来到东桥,想看一看昔日的知青窑。可是眼前的景象却令人大为失望。

这里不知何年何月成为抛弃生活垃圾的场所。村民站在窑顶上,直接把垃圾倒下。天长日久,100多平方米的窑院子已不复存在,垃圾越积越多,越堆越高,渐渐将知青窑淹没。

同学们踏着垃圾慢慢下行,发现虽然一个窑洞被完全掩埋,但是另一个窑洞的窑脸上部还有半扇小窗没有被埋住。借着阳光看进去,宽敞的窑洞竟然还在。由于窑脸挡着,垃圾只将外部埋住了。

蓬勃用脚踢大了洞口,趴在垃圾上,将身体顺进了窑洞。

窑洞内很干燥,没有丝毫渗水。除了墙皮和窑顶的抹灰脱落外,结构和土质仍然坚固如初。若不是被垃圾掩埋,仍不失为一孔好窑。

因为光线不好,蓬勃让同学从小窗口上留下了这张模糊的照片。

永别了,知青窑。

<!--EndFragment-->

众友重返西荆村,

窑洞质量仍坚挺,

只是垃圾全掩埋,

拍下照片永留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荆村民
  36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24 积分:3457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2/2/21 15: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8 18:17:00 [只看该作者]

    2012年北京市高考试卷给出的作文是:“老计独自一人,每天走几十里路守护和巡查铁路,清理铁道上的碎石,每有火车经过时,老计都会向火车敬礼致敬,火车司机也会向老计鸣笛回应。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这个试题出得好。短短60个字的素材,包涵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巡道工老计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尽管这份工作十分单调和寂寞;老计向每列驶过的火车敬礼致敬所表现的敬业精神;火车司机向老计鸣笛所表达的理解和尊重------

    龙版主就象是中国知青网论坛上的巡道工。面对这个考题,我想您绝对是满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