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共有793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2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30 9:5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13-1-28 21:42:00的发言: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民气,那只能是被外族欺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乏爱国仁人志士,其中很多人被后人崇拜为英雄,这也是激励后人爱国爱家的动力。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29 8:43:00的发言:

清官设计俘换城,

英寇也想把机乘,

双方开始来谈判,

初次未成第一场。

        谢谢二位阅读!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2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30 9:56:00 [只看该作者]

伊里布说:“贵国俘虏都受到善意款待,吃得白白胖胖的,还读书识字哩!”

“请允许我们探监,看视一下好么?”义律缓和下来,说道,“可否先把女俘和病俘、伤俘,选遣返么?”

“这件事,容我们再商议一下。”伊里布推拖。

“我们等候贵方答复,再见!”义律脱下帽致了下洋礼。

会谈结束,伊里布命200名骑兵,跨上强壮的马匹,腰带装制精美的弓和箭,将义律等送到镇海口水滩下船。

这次会谈理所当然地毫无结果。然而,伊里布听到义律嘴里漏出“定海小事,我们不要定海”的话,觉得此事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此后,103懿律又送来一份照会。104,伊里布给懿律复照,仍坚持要求一方释俘,一方还地。

其实,伊里布释俘还城的计划只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英方根本没有这个打算。那么,缘何英方不像在别处殖民地一样,发动更大规模武装行动来压服伊里布呢?一是此时中英刚刚进入对等谈判阶段,还不知广东会谈中国会给多少价;二是舟山确实给了英军不少灾难,成了英军地地道道的海上地狱门。懿律和义律从北方回到舟山的第一消息,便是英军处在可怕的病疫之中,“最精彩”的青年,英军“兵团之花”,上百成千死于恶毒的热病和痢疾,再加上黑水党和乡勇搅得英军日夜不宁,不想再久居定海。因而不愿轻率动武,只是希望交涉解决。可是,伯麦、辛好士、懿律等人来的文书越多,反而越使伊里布误认为手中有“宝”,越是不肯释放俘虏。

英军费劲占领了舟山岛,虽然受到严重病疫威胁,可也不愿白白放弃。929,懿律和义律给巴麦尊写了一份报告,提及撤及舟山的条件是:签订一项包括赔偿鸦片,割占广东岛屿,开放通商口岸诸多条件的条约。这与伊里布“以俘虏易地”,恢复通商的价码相距十分悬殊。

反正英俘在伊里布那里生活过得不错,懿律也不着急。106,懿律收到伊里布104的照会后,复照伊里布,没有要求释俘,反而解释以往交涉中双方的“误会”。他声称自己没有注意到安突德被俘,浙江方面尚未奉到“不可相拒交战”的谕旨。他在要求伊里布明确表示奉到这一谕旨同时,双方停止敌对行动,至于定海问题,将放到广东谈判与别的事端一同酌议。

也许是汉译模糊,词语支离庞杂,多不可解,伊里布没有领会懿律的这份照会的意图,在109复照中仍然坚持“归地释俘”的观念。1013,懿律再次照会伊里布,询问是否奉旨“饬令戈兵不战”。伊里布才于1014确切复照:

八月二十九日924)钦奉上谕……饬令本大臣不得攻击等因。本大臣奉到此旨,即经饬令将佐约束弁兵,不得越境滋事……至于定海各岙民以及往来商渔船只,贵统帅亦宜严饬所属,不得再向滋扰,以期相安无事。

此时伊里布已放下了“换城的筹码”,将道光帝批准的“以俘易地”的计划搁置起来,自作主张地承认了英方在与琦善达成协议之前暂居定海。

尔后,伊里布多次催促懿律迅速起碇赴粤,还谎称已谕令“定海居民不得捉拿贵国之人”,“贵统帅”可以无忧无虑地去广东谈判。可懿律仍然不肯退兵归地,又迟迟不南下,伊里布不免焦急起来,他选派自己信赖的家人张喜赴定海与英方“体面”又“周全”地交涉。

正如皇帝身边并无名份的小太监,权势盛于朝廷命官一样,张喜的政治作用不能以家人来定。古今中外的政治,大多为黑箱作业,张喜深谙此道,放着小官不做,宁充家人而增其权禄,此次张喜被主人临时授予六品顶戴,以增加交涉中的官方色彩,权为折冲樽俎的使臣。

在鸦片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人物常有惊世骇俗的出色之举。伊里布的家人张喜便是典型的一个。他留下的两部记述自己交涉活动的著作《探夷说帖》和《抚夷日记》,今日读起来还颇有“晏子使楚”的韵味。

伊里布见懿律历次来书,一次换一个意思,层出不穷,而且言语复杂,文函往返耽误时日,便想选派明干之员去定海邀请懿律来面商,但派谁当使者呢?属员们一听此意都面有难色。他们缺乏跟洋人打交道的具体经验。伊里布遍搜浙江、江西、安徽属境的官员,竟然找不到合适人选。而且派官员去,万一到定海后被英人扣留,别生枝节,钦差也难以向皇上交帐。左思右忖,伊里布便找张喜商量。张喜的表白实在令人感动:“数载以来,受恩深重,无可报效。值此海疆不靖,何敢稍存推诿之心?即殁于大海波涛之中,死于夷人刀剑之下,亦份所当!”

能说这番表白是讨好主人的危言耸听、矫揉造作么?不。

只身前往语言不通,相貌奇异的英国人强占的孤悬海外岛屿,没有一点不怕死的精神敢么?

张喜家居天津卫,曾名大凉,字小沧,身长6尺,躯干健壮,好读书而“只观大略”,无功名而长久不得志,投伊里布作家仆,到云南时曾经只身深入龙潭虎穴诱出民变首领,口齿伶俐有辩才。在家乡天津时也曾与洋人打过交道,学会几句应酬的洋话。

尔后,张喜6次过海与英方交涉的言行证明,他的确值得人们敬佩。

第一次去定海是18401025,张喜偕千总谢辅陛,兵目陈志刚,乘小船出镇海口,这天,风暴大作,浪头腾掷如山岳,谢辅陛等有点怕了。张喜激励他们说:“为官当尽忠报国,死何足惜?”

傍晚,登上泊在峙头洋的英国火轮船,义律端来一玻璃盏洋酒敬客。酒的颜色是紫黑的,张喜豪爽地接过洋人手中的这种从未见过的液体,不管是否有毒,毫不思索,一仰脖子便倒入肚里,显示了一派坦荡荡的豪气。惹得在场英人都拍手大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6.jpg:

(我站立在“三总兵”和“云天三剑”之下,为有这样的先烈而感到自豪。)

 

(待续46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2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31 9:29:00 [只看该作者]

相互扯皮各趋利,

文字不明糊涂极,

可敬管家去谈判,

且看结果可如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2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 9:05:00 [只看该作者]

张喜性情机敏,巧舌如簧。他当时与英人说的话,以今人的耳朵听起来,也颇为得体。

张喜将伊里布邀请懿律去镇海商谈的柬帖交给义律。翻译马礼逊看了说:“统帅不在火轮船,只有公使大人在此。”问清楚义律去镇海也要得到懿律同意,火轮船只是来执送文函,张喜这趟公差已办毕,便在马礼逊带领下,去参观火轮船的机体。他看了火轮船的蒸汽机,感到制造极其巧妙。马礼逊便问:“贵国之人,亦能此否?”张喜说:“此技虽巧,天朝的人,用心不在此。”(一语中的,天朝的人也与“夷”人一般聪明,只是脑筋动在别处罢了引者。)马氏问:“彼之用心何事?”张喜带着几分自豪的口气说:“我国用心在文章。”马礼逊又带张喜看了船头和船尾的大炮,并夸耀:“可打九里,并可攻城。”张喜接上说:“炮虽好,彼此罢兵不用,更好。”这次交涉,他给了英国人颇好的印象,因此,后来大吏们派人送去那些不受重视的“照会”时,英国人都要问及“张大人。”

张喜离别火轮船时,英国人托他捎衣物洋酒和300元洋钱送给关在宁波的安突德。他吃不准替英人代递物品会不会给主人招来麻烦,便说:“今日风大难行,我们欲陆路回去,衣酒之物难以带携,捆好明日来取。”就这样不露声色地暂且绕过这一难题。回来后,得到主人许可,于次日与武巡捕金振玉一起将安突德衣物取回。可见张喜办事之细心周全。

1027,伊里布又命张喜贽带牛羊鸡鸭,去定海探听虚实。张喜详尽地观察了道头、竹山门等处英军船舰及陆上驻扎情况。在英舰“威里士厘”号,懿律接见张喜问:“安突德能释放否?”张喜说:“拿获安突德之后上奏朝廷,放安突德要等归还定海方可,况安突德在此无妨。”并依照伊里布指示,要求懿律等速赴广东。懿律则要求伊里布出“告示”,还取出一份定海地图,交张喜带给伊里布,指明英军暂管的地界,俟广东事定后归还。1028,张喜带着地图和英方要求出告示的照会返回镇海。

伊里布此时急欲送走懿律那尊棘手的“瘟神”,同意了英军提出的将定海问题放在广东会谈中解决的方案,于1030复照懿律,声称已“缮就告示十道,发往张贴”,至于释俘归地,待英人与琦善“会议完竣”后解决。伊里布将此上奏,道光帝也不加朱批默许了。

116,懿律发布通告,宣布浙江停战,单方面公布舟山及其附近诸岛,包括南至摘箬山,西至册子岛,东北至青浜庙子湖一带,东至普陀山等一线以内岛屿,以及鹿山诸岛,划归“英力界限”。规定“任何一方皆不得逾越所划归地方之界”;“不得阻止人民往来”;英军“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中国人。”

浙江停战协定是伊里布“杰作”,作为臣下竟变换了皇上“圣旨”确定的任务,避免了毫无胜利希望的武力进攻定海的战事。

有的评论者说,浙江停战协定是鸦片战争中,伊里布瞒着道光帝签订的第一个非法的、屈辱的“条约”。这里有误解,所谓浙江停战协定并不是一项双方签字画押的条约之类的文件,而是由伊里布和懿律多次照会集成,其核心是伊里布《晓谕定海人民告示》与懿律《停战通告》。“告示”称清朝皇帝赦令本大臣不得复行攻击,要求定海人民不得复行查拿夷人。关于浙江停战,伊里布上了7道奏折,他把懿律的11通照会与自己的11通照会,均附呈现奏报。

不能说伊里布对道光帝都讲了实话,身为浙江前线军事统帅,他已经看出仗已不能再打下去了,可他就是不说,使道光帝不能确断前方实情。

从今天来看,鸦片战争中主“剿”人士,不是知已知彼,也没有找到真正可以“制夷”获胜的把握。从军事学术的角度来看,此种主“剿”,不过是一种浪战,我们不应当它与今日反侵略宗旨相附,而不加区分,一律无条件地赞美之。

话扯远了,让我们再来讲张喜在舟山敌营中的故事吧。

在有理可据时,张喜一句话也不放过。一次,懿律说:“道头一带房屋,是中国老百姓自己拆毁。”张喜随即反驳:“房屋虽我国老百姓拆毁,战船是何人拆毁?”张喜善于随机应变。一次,伊里布授意张喜邀懿律亲自到镇海谈判。马礼逊突然插上来说:“我们大人若去,要率领兵将船只进入内河,然后登岸。”张喜想这会给主人带来不少难处,便说:“两国相好,何必兵将相随?”马礼逊说:“我来朝贡之时,贵国设兵将。”张喜说:“这是天朝制度。”马礼逊说:“我国亦有制度。”张喜机智地说:“此一时,彼一时,前此承平,人心不疑,此时干戈未息,非昔之比。况内河既有木桩,又有沉船,阻塞河道,内河万不能进。”这么一说,将提议取消,就不起什么风波了。

懿律南下,伊里布随之遵旨裁减镇海一带的清军和乡勇,等待着广东谈判带来好消息。可是,广东传来的偏偏是琦善谈判不利的消息。

“英方贪得无厌”,道光帝决计以武力收复舟山。

伊里布此时一面在镇海铸炮、造船,搞得轰轰烈烈,在奏折上也大谈用兵。一面千方百计延宕时日,说什么浙江万名兵弁仅够防守,不敷“攻剿”,要求从安徽、湖南、湖北等地调兵4000援浙。他还以“炮尚未齐,兵尚未集”,甚至还建议利用美国钳制英国等等奇思妙想来搪塞。总之,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等待时局变化。

27,伊里布在道光帝12326日两道圣旨催促他迅速向定海进兵的压力下,已有点心慌意乱,可转机突然来了。

伊里布收到了琦善由广东发来的600里飞咨,告知英军将归还舟山。他一面立即奏报道光帝,一面派张喜去舟山,准备履行他与懿律的约定:一方释俘,一方还地。

张喜孤船至舟山,翻译官罗伯聃惊问:“老先生来此作甚么?”

张喜缓缓地说:“来与你等送喜信。”罗伯聘问:“喜从何来?”

张喜告诉他们广东已讲和,将公文递与留守定海的英军头目胞祖。然而因舟山英货积压及先释俘还是先交地等细节纠缠,不能爽快了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7.jpg:

            (在“云天三剑”基石上反应当年将士英雄抗英的铜质浮雕)

 

 

(待续47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伯江
  12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42 积分:12038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10/3/16 9: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 9:29: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e___0098en00sigt.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e___0279en00sigt1.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2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3 8:43:00 [只看该作者]

复杂谈判多反复,

张喜功劳在此处,

广州方面终松动,

这边按兵地换俘。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塔松
  12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0971 积分:55686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21 18: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3 21:40:00 [只看该作者]

     祝大乌珠朋友小年快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2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4 8:57: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三位网友的阅读,并祝新年快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福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2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4 8:58:00 [只看该作者]

220,伊里布突然收到新任钦差大臣裕谦的咨文,知自己因拖延时日,触怒道光帝,已被免差,旨命返回两江总督本任,不禁大惊失色。这位新饮差对老上级还有一通不留情面的咨文:“安突德不可释放,本大臣尚须查讯。”弄得伊里布心慌意乱。他不愿将收复舟山到手的功劳被裕谦占有,也不愿将英俘交到裕谦手中。伊里布听裕谦当面说过,“我逮住英夷,一定寝其皮食其肉而后快”,此话传遍苏、浙。

于是,伊里布一变老成稳重的习惯,在新钦差大臣未到,自己离位之前敲响了收复舟山的紧急锣鼓。

222,伊里布心急火燎,连夜召开了军事会议,与余步云等商讨,“恐获按兵不动之咎”,不能再犹豫了,“进兵不胜,其罪轻,按兵不动,其罪重”。至深夜三更,才仓促决定;张喜先携带部分英俘至舟山释放,劝导英军退出舟山;派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率兵3000人,押英方最关注的安突德,随后跟进,收复舟山。

伊里布豁出了破釜沉舟的一搏,收复舟山终于付诸实际的军事行动了。

23日上午凌晨,张喜押着拿布夫人等部分英俘至定海释放,并将接收定海的公文交给胞祖。

英国人也接到义律催促以城换人的命令,并从谍报获知以严酷著称的裕谦大臣即将到来,俘虏们的生死命运难料,当即应允交城换人。

此时,定海港拉开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英国人在释放的俘虏中不见他们最看重的安突德上尉,便问:“安突德来否?”

张喜昂首挺胸地说:“拿布夫人业已释放,我们不会失信,你们若即刻交城,安突德立即放回,若不交城,我们将安突德杀了,大军就与你们打仗。”

正当张喜唇枪舌剑辩难之际忽见安突德驾小舢板归来。张喜吃了一惊,他赶紧登上船顶,抬眼望去,并不见清军船队跟进。随后,押解安突德的守备陆昌言、千总包成赶到,说是他们行至竹山门被一队英军截走安突德。本以安突德相要挟和武力作后盾的张喜,顿时成了深入敌巢的孤军,三人不禁面面相觑。

张喜在此困境里还保持了民族气节。当英国人执意要中方交还汉奸布定邦,英国卫兵挺枪威胁之际,张喜大义凛然地问:“布定邦是夷人,是汉人?”

英翻译官罗伯聃说:“布定邦虽是汉人,是帮我们买什物的,少不得他。要还城,必须还了布定邦。”

张喜闻此言,怒气直冲,一步跃登上岸,突然伸出左手揪住罗伯聃的衣领,右手拔出佩刀,说:“我以礼相待,汝反不讲道理,休怪我一时鲁莽之间,不知谁生谁死!”大有战国时代唐睢出使秦国不畏强暴而完成使命的气概。

在张喜抗争之后,英国人终于放弃了将一名汉奸作英国俘虏要走的图谋。

张喜获悉陆昌言、包成未带兵来,便焦急地又与英人谈交城之事。郭士立又以不交布定邦不还定海相要挟。张喜坚毅刚烈地说:“你计点一下英国人是否少一个。如果英国人不少一个,至于那个中国人,我们称他为汉奸,自有中国官府处置他,用不着你说话,定海是中国之定海,尔船虽大,总不能将定海载走。今安突德等已放,城也不还,是尔等失信于天下!”

那句“总不能将定海载走”的说词精彩极了!

英国人无话可说,24日下午,英方同意撤军,收缩部队,准备离境。而此时接收定海县城的,不是派出的3000大军,而是张喜与千总谢辅陛、包成、陈志刚及守备陆昌言等8人。他们与郭士立等进城至南门财神庙内。郭士立遣人分赴4门叫各处英兵来集合。在戏台上,郭士立对张喜云:“这里是演戏的戏台,我们今日之戏,乃千古所未有。”

张喜说:“既扮角色,亦不得不唱。”

郭士立笑道:“先生角色扮得不错。”

舟山就是这样戏剧性“接收”的。

英军军官宾汉在《英军在华作战记》记述:“……在定海城上飘扬7个月的英国国旗被降下来了,后来钦差大臣的使者伊里布的家奴及心腹仆役(按:指张喜),两位把总,自称守备,一位外委把总,自加千总之衔,来了。他们和英国军官一同到城里去。因为他们并没有带中国兵来接替,我们的卫兵撤去时,乱民冲进孔庙,把存在庙中的典当铺的货物以及别的东西都搬空了。”

清军大队还未到定海,守备陆昌言等只得无奈地四处寻找熟人,代为看守城门和仓库。张喜连夜返回镇海报信。

伊里布即发令箭,催定海、处州、寿春三镇火速进兵。

22日子夜才定的决策,3000清军横渡海峡需大批船只,一时找不到咋办?葛云飞便到大浃江口找徐保商量,黑水党的弟兄们,听到葛总兵要进军定海,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不分昼夜,奔走甬江、姚江、东钱湖等地,将渔船尽数借来,才凑集150多艘船。26日,葛云飞等部终于浩浩荡荡渡过横水洋,进驻定海城。

伊里布在22427日奏折中,也像许多地方大吏一样,玩起了撒谎吹牛的花招。他针对道光帝历次武力攻克舟山的旨意,胡编了武力进击收复舟山的生动情节:

“我兵丁于初四日(24)日午刻齐抵定海,该夷半在城内,半在船中,是我兵到彼,胞祖(此时舟山英军的指挥官——笔者注)即缴纳城池,城内各夷立即纷纷退出。我兵整众入城,登陴看守,并将道头地方该夷所盖草房全行拆毁。郑国鸿等传宣恩谕,将夷俘晏士打刺打厘(即安突德——笔者注)等释放领回,并饬赶紧起碇。胞祖等免冠服礼,声称伊等将城池交换后,即于初五日全数撤退等语,随即率众登舟……”

这段为补救帝意而精心制作的文字,无一语为真,竟把接收舟山的滑稽戏,改编成一出气魄恢弘的正剧,怎不令人叹其手法“高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8.jpg:

         (从晓峰岭山头了望定海海域。)

 

 

(待续48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3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5 8:43:00 [只看该作者]

政治导致急收城,

操作起来乱纷纷,

总算事实城收到,

报送奏折编出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