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共有788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1 10:50:00 [只看该作者]

巧计引敌入重围,

抓住鬼子送军队,

葛总派出接应人,

勤施画技换安危。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1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3 15:29:00 [只看该作者]

24、扯下“风鸢”

抓住安突德的第二天,葛云飞和徐保撒开的抓英俘大网获得了更大的丰收。

懿律、义律乘旗舰北上津门与琦善会谈期间,是留守舟山的英兵活得最苦的日子。定海人民坚壁清野断绝了英军的后勤补给线,英军的食物越来越困难,有的整天傻乎乎地蹲在河边钓鱼,希望碰到好运气,钓到一条大鱼来做一锅鱼汤。改善伙食,可一不小心,便被黑水党抓走。为了谋生计,英军铤而走险,四处派出舰船,到大陆去抢劫食物和财物。那次,整整一船英军乖乖地当了中国人俘虏。

1840915

螺头洋碧波粼粼,湛蓝的晴空中一只海鹰摊开双翅,翱翔在云霄之中,好像凝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双目不停地搜寻着猎物。蓦地,它俯冲下来,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叼住了一只小鸟,掠空而去。

海上,两条小舟正在打鱼,舱板上透骨新鲜的黄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其中一条船的舵舱,一位右脸颊上有颗黑痣的青年,上身着一件黑色对门襟儿布衫,下穿一条宽大的龙裤,赤着脚板,手中握着舵把,旁边坐着一位体魄强健的汉子,他俩眯着眼睛,聚精会神地眺望着远处海面。

海面被绚丽的云霞镀上了一层色彩,仿佛一幅锦缎,站在船头的一位青年渔民不由兴起,扯开了粗犷的嗓门——

  天苍苍,海茫茫,

  黑水洋上打鱼郎,

  天作被,海作床,

  娶个月亮进洞房……

骑在桅杆顶上戴着竹笠执行暸望侦察任务的一位中年汉子,也亮开嗓子——

  天连海,海起波,

  葛大人和徐大哥,

  布地网,织天罗,

  黑水洋上捉恶魔……

唱着,唱着,嘎然而止,他的目光紧紧盯住前方乘风破浪而来的一艘英国武装运输船,“徐大哥,蒋大人有货色送上门来罗!”英船和中国的船只形状和帆篷设置都不一样,远望便见分晓。船尾掌舵的徐保和旁边的蒋显春也隐约地看到了来船,便叫弟兄弟们作好捕“鲨”的准备。

“风鸢”号参与测量长江内河段归来,就接到伯麦准将命令,去大陆“采购”牛羊和粮食,船员们都兴致勃勃。“咯、咯、咯”,舱房外响起了一串清脆的笑声,一位姿色颇美的年轻少妇,心情异常喜悦。她是“风鸢”号已故舵务长拿布的寡妇。26岁的拿布夫人对“风鸢”号船长,(九龙之战的挑衅者“米力治”号船长)得忌刺士少校说:“哈,玩玩逗牛羊的游戏,多有趣呀!”

得忌刺士少校见漂亮的拿布夫人安娜来与自己说话,更是情趣盎然,向她表示:“嘻嘻,我教给你一套抓牛羊的技术,保证牯牛、山羊像你家里的小猫咪一样听话!”

“风鸢”号犁过碧粼粼的海面,安娜望着两旁秀丽的岛屿,娇声嗲气地唱起了苏格兰民歌,得忌刺士少校在一旁拍手喝彩。此刻,他们乐得忘乎所以,万万没有料到前方有一张大网正等着他们去钻,更没想到几天后,作为俘虏,被中国人押着在宁波游行过街。而安娜总算在不幸中获得一份意想不到的荣耀,被宁波市民盛传为英国女王的妹妹……

“风鸢”号望见远处有两条渔船正在捕捞,一条船把网撒下海,另一条船拖着纲绳,将网拉开,横拦滚滚而来的海潮,这就是舟山渔民的对船作业。舱面上的金鳞锃亮的大黄鱼立即引起了得忌刺士少校的注目,他大声命令掌舵的英兵斜转船头,驶向渔船。

当时定海英军下了禁渔令,不准渔船出海捕鱼。然而,偌大的海域要严密封锁毕竟十分困难。离定海城较远的白泉、岑港等地以及偏僻小岛渔民常常悄悄地出海作业,得忌刺士少校想今天是惩罚犯禁的中国渔船,猎获大黄鱼的好机会,便叫士兵作好活捉胆大妄为的中国渔民的准备,“风鸢”号航务员巴特从舱里拿出一大捆绑人的绳子。

小对船上的“渔民”一边佯装捕鱼,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风鸢”号的动静,一见它掉过头来,站在中舱的汉子便抓起身旁的锋利的斧子,“嚓”地一下,将网纲砍断,丢掉鱼网,扬起风帆朝西北逃去。

到了嘴边的肥肉岂肯放过,“风鸢”号紧追不舍。

鼓满风帆的小对船仿佛展开翅膀的鸟儿,在东海万顷碧波上飞驰。

站在“风鸢”号甲板上的得忌刺士少校见小对船越跑越远,便命令士兵将船头、中舱、船尾桅杆上的所有布帆一齐展开,向前疾驶。

小对船钻进慈溪观海卫一带港汊,弯弯绕绕地拐着,那砍网绳的“渔民”刷刷地像猿猴似地攀上桅顶,盘腿坐稳,望见“风鸢”号追踪尾随而来,笑着对船尾掌舵的那位青年说:“嗨,徐大哥,红毛鬼来了!”

“哈,”徐保掌着舵,笑嘻嘻地说:“蒋千总,葛大人神计妙算啊!”

原来葛云飞和徐保定下计策,诱捕英兵的运输船,已在各个海湾等候观察好几天了,那位砍网绳的“渔民”,正是葛云飞派来帮助徐保的骑尉蒋显春。

英船不是纸老虎,要捉住它必须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硬弄显然不行。人家小钢炮会将你击得粉身碎骨,那么如何智取呢?

以已之长,克敌之短,葛云飞嘱咐蒋显春与徐保等黑水党弟兄一旦发现英船,要避开正面冲突,利用敌船不熟悉的海湾,将其拖入陷阱。

“风鸢”号见小对船就在前面数百米处,便满帆驶来,蓦地,小船转了个弯,潜入芦苇丛中不见踪影了。得忌刺士少校困惑了一阵子,指挥英兵乘舢板2只搜索芦苇丛后登岸,受到乡勇猛烈袭击,当场7人丧命,4人被俘。“风鸢”号开炮还击,忽见前面拐弯处,清兵巡船和那两条小渔船又慢悠悠地荡在水上,便直追过去。

清兵巡船和渔船也加快了速度,七弯八拐,“风鸢”号船底“砰——”的一声,船身猛烈地震动,仿佛撞上了什么东西,顿时剧烈地左晃右摇,渐渐下沉,慌乱的英兵急忙从舱里跑出来,不顾一切纷纷跳水逃命。

清兵巡船与黑水党弟兄们将英船诱入了胜山头利济塘海面险恶的暗礁区。此刻的“风鸢”号已远离定海的舰队,陷入软沙,得不到任何救援,仿佛折翅的“风鸢”扎在泥潭里,无法动弹。

“抓红毛鬼罗!”余姚、慈溪等地千余民众敲着铜锣,大声呐喊着从四面八方赶来围擒“风鸢”号的英军。

蒋显春、徐保的小对船与清兵巡船也转回来,像捉拜江猪一样将22名水中沉俘的英兵一一捞上船,那些腿脚强健抢先泅水上岸的英兵,也被当地老百姓布下的天罗地网围住,无一逃走。即使在现场溜走也没用,面临陌生的异国,带着黄头发、蓝眼睛、鹰钩鼻的特征,能回到定海的舰队么?其中2名不识时务的英兵欲端起枪逞强行凶,被四周扔来的飞蝗般石块击中,一名当场死亡,一名受伤倒地,被民众缚住。

此时,久经沙场的得忌刺士少校双腿也不禁颤抖起来,举起双手,乖乖地作了俘虏。

“哈,好一条蜕皮的美女蛇!”拿布夫人早吓成了一瘫泥,上半身钻进了一只帆布袋,下半身露在外面,瞧着这副滑稽模样,能不令黑水党与清兵弟兄们笑话么?

“风鸢”号上的老兵马打臣,不愧为狡猾的狐狸。时近傍晚天色渐黑,他见“风鸢”号出事,在混乱之际,抛下一只小艇,招呼5名英兵与自己一起沿原路逃遁。

918,小艇漂到峙头外面浩茫的灰鳖洋上,搞不清东西南北,随波逐流地盲目折腾。此时,刚巧舟山金塘渔民一艘小对船路过那里,英兵要求船老大把他们带到定海去,并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金银和珍珠作为酬谢,还说到了定海更有重赏。船老大不露声色,微笑着将计就计,请他们坐上渔船。他灵活地随风转舵,盘来弯去兜圈子,在海面上整整捣弄了一天一夜,英兵一个个被浪涛颠簸得异常疲惫,神经一松驰,便东歪西斜地在船舱里迷迷糊糊地打起瞌睡来。

“喂,起来!”大声喝斥惊醒了英兵的好梦,他们以为回到定海,睁眼一看,渔船已靠拢岸边,中国士兵手中明晃晃的大刀指着他们的咽喉。马打臣等6名英兵老老实实地低头当了俘虏,被押进镇海清军大营。

至此,折翅的“风鸢”号英兵无一返回定海。

清廷地方当局将俘获英夷的消息上奏皇上同时,还将俘虏们连成一串,从俘获地分路押往宁波游行过街,长一长军民的威风。拿布夫人与得忌刺士少校等还分别装进高大木笼,被数人抬着上路,向群聚的人们展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jpg:

(从三忠祠下来往对面山头台阶登去,绿色环抱,清爽寂静。从背后望去那红顶房是驻军营房,黑顶房就是三忠祠了。)

 

(待续42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4 9:26:00 [只看该作者]

英兵船只要购物,

我施妙计引诱足,

待其搁浅行抓捕,

大获全胜绘宏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1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5 18:43:00 [只看该作者]

25“狩猎”耕牛者

在定海虾峙岛圣塘庙内,挂有一块大清道光年间立的“义勇捍匪”古匾。记载着鸦片战争期间,英兵上岛抢掠,义勇徐家瑞、君先、张和通、郑大川、包全寿、俞思范、徐来由、朱和高等保卫家园,奋勇杀敌,壮烈牺牲。邬承忠受枪伤终身致残。

英兵屡屡下岛扰民,葛云飞便指派身强力壮的清兵,配合黑水党弟兄和岛上义勇,利用一切可乘之机,潜伏在各个小岛上抓捕英俘。

英军的食物越来越少了,定海城郊四周的村子已没有牛羊可“购买”、“康威”号和“阿勒琴”号两艘军舰上的英军便策划到离定海较远的一个海岛上去“狩猎”老百姓的耕牛。

一艘200多吨的武装运输船和一艘小汽艇载着十多名英兵,出了道头港,在海上行驶了2小时后,进入一个风光旖旎的小岛港湾。摩达等4名英兵乘着一艘小汽艇登岸,爬向林木葱郁的山坡,刚攀上一个岗子,就见百余米外一位“牛倌”正赶着三四头黄牛跑着。摩达等心花怒放,招呼伙伴们急急地向前猛追。蓦地,那“牛倌”赶着牛向左侧一转,绕过一个山嘴不见了。好不容易找到了黄牛,怎能让它们跑掉?英兵顾不上擦一擦额角的汗珠,拼命向前追赶。追呀,追呀,追到了一条两边小山夹着的狭窄的沟道里,“扑通——”一声,地面突然陷了下去,摩达与两个伙伴只觉脚下一软,掉进深坑,摩达的枪托砸在一名印度兵头上,痛得哇哇直叫。

“捉牛的红毛鬼跌进野猪陷洞罗!”前面赶牛的“牛倌”突然转过身来,放开喉咙向山上大喊起来。

牛,在舟山小岛农民心目中是家庭里勤劳的一员。立春日,农家都要挂春牛图。图中牛倌的手拉着绳子,牵着一牛走,预示这一年牛儿就特别辛苦了;牛倌骑在牛背上横吹短笛,预示这一年牛儿能安闲一点了。每年春耕结束,还要敬牛倌。东家要请牛倌和长工、短工吃一餐酒肉饭,俗称“打散”。牛倌坐首位,东家要备两只自煮鸡蛋敬送牛倌。吃饭时由牛倌讲几句祝愿年景丰收的吉利话。东家如此款待牛倌也是牛的大面子,是要牛倌把牛喂养得更加壮健,挑起耕耙重担。牛,农民是十分珍重的,英兵滥捕耕牛,怎不激起民众愤恨?

在周围山头的蕃薯、玉米、高梁地里除草施肥的农民听到黑水党弟兄装扮的“牛倌”喊声,纷纷呐喊着,举着锄头、钉耙赶来捕捉英兵。前些日子,他们已得知英军侵占定海城后,经常到乡下抢劫牛羊,城郊的老百姓已将牛羊驱入数十里外的深山老林,可小岛难以将牛羊隐藏到敌人无法发现的地方。于是,黑水党弟兄与农民商量,用捕捉野猪的方法来对付上岛抢牛羊的英兵。

在一条条路口要隘,挖掘出一个个10多米深的大坑洞,上面用薄薄的竹条片和细竹竿蒙住口,再铺上一层细草皮,插上小灌木,与周围山坡搞得一模一样。英兵上岛来捉牛,就叫一位手脚敏捷的黑水党弟兄乔装牛倌用牛引诱,在急急忙忙追逐中,英兵就会不知不觉地掉了进去。

落入深坑的英兵听到四周农民蜂拥而至,呐喊声响彻山谷,知道难以脱身。他们惟恐愤怒的农民向洞中乱扔石块,葬送自己的性命。摩达便赶紧脱下身上的白衬衫,挂在落到洞里的一根细竹竿上,伸出洞口当作白旗晃荡。

“红毛鬼乱摇招魂幡,搞啥名堂呢?”

白旗这个西方舶来品,在中国战场上应用也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英军占领定海后,英国“康威”号挂着白旗去镇海送信。宾汉的《英军在华作战记》记述:“康威号舰长比休恩和镇海及宁波的官员谈了一次话,向他们解释了白旗或休战旗的意义之后,说服他们收下了在厦门被拒的巴麦尊信件。次日下午,他们把它退回,说他们不敢把这样的一件文书呈交皇帝。”

中国人在战场上第一次用白旗与西方人交往是1841227,那天是关天培的家仆孙长庆打着一面白旗来到英军占领的亚娘鞋山,请求英国人允许他运走视死如归的主人的尸体。

英兵摇晃衬衣做白旗的明确意义,处在小岛的居民是难以理解的。然而,淳厚朴实的中国岛民见英兵落在深坑里,已失去了攻击能力,等待着的是中国人究竟用什么方式去收拾他们,便停止向坑里扔石块等物。一些脑筋灵活的岛民猜到摇晃白衬衫是乞求饶命,就叫英兵先把枪支掷出洞口。然后,甩下一条绳子,将英兵拉上一个,绑住一个。

上岛来捉牛的英兵落入黑水党的岛民设置的罗网,成了俘虏。岛民们聚在一起议论后决定将英俘押住镇海大营。

港湾里停泊着英国的武装运输船和汽艇,岛民怎么出岛呢?

黑水党弟兄与岛民凭借着高超的水上功夫,将敌人巧妙地引入水下罗网阵,使英军运输船和汽艇寸步难行。

游泳是舟山小岛渔民求生的技能,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造就了小岛渔家男女老少都像海鸟一样擅长游海弄潮。天涯海角的渔民家孩子到了六七岁,爹娘便将他们像赶小鸭子一样赶下海,碧粼粼的海面上浮满了圆滚滚的小脑袋,手划足打,追逐嬉闹,激溅起满海浪花。到了十几岁,他们便能潜入八九米、十余米,甚至二十余米的海底,进行铲淡菜、捡梭螺等水下作业。他们大多能在水底蹲上几分钟,泅水凫水。更是如履平地,驾船技术十分高超,一叶小舟出没风波,远行数百里至宁波等地卖鱼货和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仿佛是迈门槛一样寻常事。

舟山小岛的渔民就用这身出色的水上功夫,克敌制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jpg:

                      (曲径通幽,远处“三剑”在望。)

 

 

(待续43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1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6 9:07:00 [只看该作者]

英军到处找吃的,

我民诱其进陷阱,

发挥特长游泳技,

克敌制胜有信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1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7 19:26:00 [只看该作者]

武装运输船和小汽艇上的英兵,见上岛“采购”黄牛的摩达等4人一去不回,岛上隐隐传来一阵阵呐喊声,感到不妙。他们正想采取行动,忽见一条小渔船扬起风篷从小岛角落里驶了出来,3名英军便驾着小汽艇“扑扑扑”地追上去。只见那小渔船一转舵,仿佛是一条梭鱼在海面直窜,眨眼间绕过了西南角一个岛嘴。小汽艇紧追不舍,也拐了弯,追着追着,小渔船调转头,竟向小汽艇迎面而来,两船相向疾驶,转眼便冲至眼前。英兵喝令落篷,可小船还是一个劲地向前猛冲。汽艇上英军不禁心慌意乱,举枪向小船射击。

渔民早就料到英兵会狗急跳墙开枪,便赶忙“扑通、扑通”跳下水。他们从深水处潜过去,用网片塞住了小汽艇的螺旋桨。眨眼间,中国渔民无影无踪,英兵个个心惊胆颤,惶惶不安。机器忽地停止转动,小汽艇在海面滴溜溜地打转。不一会儿,汽艇剧烈地晃荡起来,晃得英兵东摇西歪,脚步踉跄,头昏目眩。“嘭”一声,小汽艇一下子被水下的渔民掀了个底朝天。

海湾那边的武装运输船上英兵听到西南方向传来枪声,知道小汽艇已与中国渔船进行战斗,便开足马力赶来支援。当汽船拐过山嘴,展现在英兵眼前的是这么一幅景象:底朝天的小汽艇像条死鱼一样浮在海面,英兵一个个成了“汤圆”,在海面上沉浮。

舟山渔民大出风头,将灌饱咸汤的英国兵一个个揪上小渔船。

眼睁睁地瞧着中国渔民将同伴抓走,“康威”号和“阿勒琴”号的英国水兵一个个气得嚎嚎直叫,他们真想开炮将那艘中国小渔般击碎,可船上载着被俘的英国兵哩!只能冲上去,将那艘小船抓获,才能将同伴从中国渔民手中解救出来。

于是,武装运输船便开足马力,满扬风帆,不顾一切像发疯的猛兽一样冲过去。

渔民见武装运输船直朝自己冲来。心里更乐了:哈,一条大鱼又要上钩了。他们降下了风篷,用橹浆划着小船飞快地行驶。这些日子,小岛渔民为阻挡英兵上岛来骚扰,在海湾里,早已打下一个个暗桩,布下了密密的水下鱼网阵。

舟山的渔网花样百出,有随着潮水旋转的大蚊帐似的网,有的横拦潮水的长龙似的网,还有流网、穿网、裤脚网……聪明的小岛渔民就以自己巧手编织的渔网作武器,来对付称霸海上的英国武装汽船。英船见中国渔船畅通无阻,以为自己冲过去也无妨,便大胆追赶。他们怎么知道中国渔船已将舵板拉上了船舱,船只在海面轻巧滑行,水下没任何阻碍物。可英兵的武装运输船被渔民诱入水下鱼网阵就倒霉了。螺旋桨和舵把都被网片紧紧地缠住,下半身瘫痪了,只能一动不动地漂在海面上。

当敌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半途,渔船上突然响起“呜呜”的螺号声,港汊里驶出一条条快船,飞身攀登船舷,亮出一把把雪亮的渔刀、渔叉、长矛。“阿勒琴”号水兵哈卫刚举起枪,便被渔民一刀砍伤手臂,枪“咚”地落在甲板上。站在舵位上另一名英兵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吓懵了,他本能地拔出手枪。一位渔民手捷眼快,抓起缆绳“嗖”地飞了出去,正好套住舵兵头颅,应声而倒,“砰”的一声,子弹掠空而过。此时,英兵的斗志已丧失了,他们手中的枪支都已被中国渔民夺走,一个个俯首就擒。

沈家门的一条小捕船,听到捉红毛鬼的螺角声,也从海上赶了过来。两位渔民抚摸着武装运输上乌光闪亮的大炮,听说这家伙非常厉害,便动手拆了两门铁炮当作战利品装回去,让乡亲们开开眼界。上世纪80年代,沈家门进行大规模城建,铁炮在沈家门西部“小西湖”出土,现存舟山博物馆。

那瘫痪在海面的英国汽船,虽然被渔民抓住,可无法开动它。舟山渔民学会开机动船要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据舟山有关渔业史资料记载,195411月,舟山沈家门港才开出第一艘机帆船。

英国那艘难以动弹的武装运输船锚泊在小岛的海湾里,过了好多日子,才被英舰“康威”号拖走。

当时,岛上的渔民制伏了武装运输汽船与小汽艇,便安心地将那些“捉牛者”关进船舱,当天用一条大捕船扯起风帆送至镇海大营领赏。

“捉牛者”被俘,使英兵不敢随便闯到小岛上去抢掠了。

英兵在海上、小岛上会落入葛云飞和黑水党撒的网,在定海城里也过不上安宁的日子。

葛云飞派巡检赵廷昭与徐保一起在岑港、金塘等地,组织训练抗英义勇队。

晚上,乡勇战士们穿上了缴获的英军服装,化装成英国士兵慢吞吞地走在拐角处,有的英国兵看到,以为是自己人,便过来攀谈,及至走近,才发现是化装的中国人,想跑,头已被绳索套住。有时,乡勇战士在白天侦察好敌人的行动和路线,到夜半就去打敌人的埋伏。一次,两个英国兵在夜间巡逻,一前一后,边走边聊,走着走着,后面那个没声音了。走在前面的回头一看,后面那个人的脑袋已经不见了,只剩个尸体趴在地下,顿时吓得目瞪口呆。就在他发呆的时候,一把雪亮的钢刀又架上了他的头颈……一天晚上,伯麦的随从沈沽的脑袋也不翼而飞了。

神出鬼没,旋风般袭击,搞得英军寝食难安。伯麦准将与布尔利上校等英军指挥官惶恐得连自己指挥部也感到不保险,时常搬着行李转移各处,生怕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被人偷走了脑瓜。

城内城外“窃鬼头者”越来越多,奇策妙术令英兵防不胜防。恐怖的阴影笼罩着英兵的心头,他们感到独自1人在定海城内游荡是极不安全了。

人少不敢出城,船少不敢离开舟山海域,留守定海的英军翘首盼望统帅懿律早点从天津回来定计决策。“及早离开这个魔鬼出没的地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4.jpg:

                        (快看到了,“云天三剑”直插云霄。)

 

 

(待续44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1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8 9:27:00 [只看该作者]

海上城里皆撒网,

人民战争成汪洋,

英顽日子好难过,

天天盼着回家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1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8 15:11:00 [只看该作者]

26、交易

伊里布将葛云飞与黑水党联手抓来的英俘关进监狱,喂饱饭菜,准备与英方交换定海城派大用场。

伊里布的等待真的有了苗头!幸运之神真的降临到伊里布头上。

伊里布为收复定海束手无策陷入绝境之际,北方传来了令他十分高兴的消息,给他带来了另谋出路的余地。184089,道光帝收到琦善关于天津防务奏折。直到此时(即定海失陷一个多月),他才发现自己对“夷情”实在是一无所知,便想起几天前乌尔恭额曾提到在镇海退回“伪相”巴麦尊文书的情节。一向守成的道光帝,此时竟作出一个大胆的举动,破例谕令琦善:“倘有投递禀贴情事,无论夷字汉书,即将原禀进呈。”在天津接受外国人的投书,本不符合“天朝”体制,更何况投书者有“逆反”行迹。但在此时,道光帝急欲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就顾不得祖制,

819,道光帝见了巴麦尊“诉冤禀帖”,命令浙省接受“呈递字件”。此前地方政府无权收受“夷书”,若擅自作主,弄不好会以叛逆罪论处,不仅自己掉脑袋,还要累及家人。

一叶落而知秋,迹象表明风向已转,在政治上极其老练的伊里布预见天朝决策将有转机。

98,伊里布上奏,认为琦善奉旨在天津办理“禀帖”事务,浙省不宜“冒昧轻进,以致彼此相左”。称浙江只能从严防范,不使英军窜入海岸,同时将收复定海之事,进行严密部署,这里伊里布采用偷梁换柱手法,在不知不觉之间改变了自己使命,从进剿定海,转变为防守镇海。917,收到道光帝谕旨,更是吃了定心丸。英军已“听谕受训,”琦善作为钦差大臣驰往广东查办事件,但恐沿海各督抚不知现在情形,特此由500里飞示伊里布等一体遵照,对南下的英军不必开放枪炮,“勿以攻击为先”,朝廷庆贺“抚计”已得就而喜形于色,伊里布的“和计”获得了事实上批准。

“以俘易城”的好戏也该开场了。

此时,伊里布瞅准机会上奏,英军上尉安突德“为我所获,该夷屡次求释,情甚迫切”,他欲乘此令英方全退兵船,交还定海,道光帝对此极感兴趣,朱批:“若能如卿所言,厥功伟矣!”

不显山不露水,“以俘易城”的计划,就这样全盘被道光批准了。“天朝”中的大吏,聪明过人者莫过伊里布。

懿律收到伊里布“以俘易城”照会,他感到如此众多的英国军队和人民陷在中国人监狱中,严重地影响到英军的名声和尊严。他甚至还听到这样的讯息:安突德关在宁波监狱里,为中国人描绘铸大炮的工艺图。101,他派义律偕翻译小马礼逊、鸦沙利乘武装轮船“阿打兰打”号到镇海口,向伊里布直接面谈释放英俘问题。

伊里布与侵华英军头目义律释俘还城的第一次会谈开始了。103,义律乘“阿打兰打”号轮船至镇海。他见高高地耸立在大浃江口的招宝山上各类彩旗迎风飘展,那座雄踞山巅的饱经岁月风霜的东岳宫前,一对对兵士们排成整齐的双行队列,静候着英方代表到来。义律与马礼逊便乘舢板进入镇海口。上岸后,乘着彩轿缓缓登坡,进了山门,直向东岳宫前大殿行进,被守备周光壁和卫兵阻止,下了轿,伊里布、余步云、乌尔恭额等已在大殿迎候。义律摘下帽子,行了个洋礼,便与主人一起就座。饮了一盏茶后,双方便进行有板有眼的谈判。

参加会谈的伊里布家仆张喜,比较详细地记录了那次会谈的经过。伊里布的一些话,颇能体现其官场老手为人处世的哲理。英方要求释俘,清方要求归地。义律说:“不释放安突德,就不去广东。”伊里布便将话题一转,说:“大皇帝格外施恩,准许通商,你们将怎样报答?”

这句话托出了伊里布解决中英争端的底价。当时的英伦三岛已无人不知茶,年输入量已超千万磅。英国渴求中国的茶叶和蚕丝。狡黠的马礼逊却说:“通商不单是英国有好处,对两国都有好处,通商是小事,两国罢兵和好,然后什么事情都可商议。过去已相好200年,以后还要相好800年。”

伊里布有意制造会谈和谐和的气氛,也顺势推舟说:“以后还要好哩!”

此时,马礼逊乘机又要求释放安突德。伊里布作了耐心的解释:“释放安突德,须要遵旨,得到皇帝批准。”

马礼逊紧抓话头辩驳:“请旨也容易,这里至北京不过十来天,不比到英国有半年路程……”

双方相恃之间,伊里布摆脱了具体问题,慢条斯理地打了圆场:“我们办事,必令你们下得去,亦必令你们回得国,复得命。你们亦须教我们下得去,教我们奏得大皇帝,教我们大皇帝下得去。”

事情就这样双方无伤颜面地暂搁了。

“何时释放俘虏,我们可以谈判。但本领事要正告贵国官宪,在每一个被无辜囚禁的英国公民身后,都有一面英国的国旗在保护他们。任何虐待俘虏的行为,都是对大英国旗的侵犯,会遭到英国皇家海陆军的全力反击和严厉报复!”义律带威胁的口气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jpg:

            (“云天三剑”就竖立在三面环海的晓峰岭山顶上。)

 

 

(待续45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11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8 21:42:00 [只看该作者]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民气,那只能是被外族欺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乏爱国仁人志士,其中很多人被后人崇拜为英雄,这也是激励后人爱国爱家的动力。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2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9 8:43:00 [只看该作者]

清官设计俘换城,

英寇也想把机乘,

双方开始来谈判,

初次未成第一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