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共有788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海天英魂(作者:阎受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0 18:52: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天朝第一次失地

葛云飞丁忧守孝期间,定海失守了。

定海的陷落,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失地。

鸦片战争到来之前,一直在南中国海酝酿着,可是当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的时候,第一场大规模海战不是发生在南中国海,而是远离广东几乎与鸦片无关的定海,这是为什么呢?

康熙年间,英国商船“至粤之先”便载着毛货、宽幅呢、羽纱及一些康华尔的铜和锡等货来舟山交换茶叶和蚕丝。定海道头建立了“红毛码头”和“红毛馆区”。

鸦片战争前夕的舟山,千舟如云,店铺林立,商贾辏集,是地球上最富庶的渔乡之一。

英国图谋舟山由来已久。自1759年来,英国先后派出洪任辉、卡恩卡特、马戛尔尼等出使中国,要求将舟山让给英国,作为通商点,遭清政府拒绝。

定海沦陷,标志着“日之将夕”的大清封建帝国闭关自守的一把铜锁落地。

在这块骄傲和光荣辉煌了数千年的黄土地上,一个残酷的现实被来复枪揭示出来:人口和版图终于不是力量的象征,世界已进入了强国林立的激烈竞争的新时代,不允许地球上物产丰富、疆域开扩、人口众多、自给自足的大清帝国,闭塞锁关,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得被卷入比自己物质强大的国家之间无休无止的竞争中,中国必须现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否则,就意味着没顶。

“以史为鉴”。重温那段历史,我们对此已有所领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jpg:

 

    (亭楹联二对:其一:碧血化怒涛烈士贞风沐定海,丹心澄广宇英雄傲骨擎翁山。其二:锋巅陷孤军碧血长眠失虎啸,云天看三剑绿荫小憩听龙吟。

 

 

(待续20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1 8:49:00 [只看该作者]

老牌英帝久觊觎,

舟山早是丰腴地,

如今首先下定海,

只为抢夺大利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2 22:12:00 [只看该作者]

 

11、红毛馆

我国沿海散落着无数座岛屿,英国人的蓝眼珠最早盯上的是舟山群岛。

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开放海禁,大陆人民纷纷迁入舟山定海、沈家门建起一条条闹盈盈的街市,英国商船也远涉重洋来舟山做生意。(《浙江鸦片战争史料》(下)第509页,宁波出版社)

舟山岛民有幸比内地人先睹红头发、蓝眼睛、高鼻子、装束奇特的英国人送来的商品。那闪闪发光的玻璃器皿、滴嗒滴嗒的自鸣钟、奇巧的机器鸟及呢绒、洋布、羽纱之类琳琅满目的商品令舟山人大开眼界。至乾隆初年,“瘾君子”迷恋的每箱120斤纳海关税银三两的鸦片也源源涌入定海港。据《舟山市志》记载,至道光二十五年输入定海转运内地销售的鸦片达4000余箱,价值200多万两白银,占同年全国鸦片输入总额的1/10

洋船往来交易,岛上茶叶、蚕丝等商品也畅销起来。宁波、余姚、奉化等地客商也先后搭船参与贸易,定海道头便成了中国沿海最热闹的外贸港之一。

外国商船从海上出入宁波,往返140里,水急滩多,往往回帆径去。康熙三十七年(1698),海关监督张圣诏认为定海水势平缓,是容纳“外番”大船的良港,每年可增税银一万多两,便请旨在定海建造衙署,并在定海城外道头西侧建造“红毛馆区”。此时来经商的都是英吉利“番船”。据《舟车闻见录》记载,广东英商贸易始于雍正十二年(1734)。定海“红毛馆区”比广东“十三行街”还早,它是继澳门以后中国第二个给外商水手食宿、贮存货物及办公用的地区。

英国人在广东做生意感到规费太重,被官吏白白索取的也太多。他们知道浙江税收规费比广东轻,而浙江的商贩牙行又争相招致。英国总商喀喇生、通事洪任辉、船商华苗殊向宁绍台道请求:“收饷定海,运货宁波。”

韩隆二十年(1755),宁绍台道暂准英国商船先在定海验税,然后再运销各地。自此,“外洋番船,收泊定海,舍粤就浙,岁岁来宁”。定海道头又新添了4楹“红毛馆”。

高额利润使定海外国商船趋之若鹜,浙江巡抚黄鸣杰奏酌拟更定海关征收布匹羽毛缎两项税则,经户部议定,增征一倍,以限制洋船。然而“奸牙勾结渔利……番船云集,日久留住,又成一粤之澳门矣”。那洋人挽着袒胸露肩的女人的情景也在公开场合时有出现。反正自给自足的中国不需要洋布之类的东西,还是紧紧锁住大门,以杜绝洋人稀奇古怪的思想、书籍和“有伤风俗”的生活方式为好。“海疆重地,华夷参杂,民风土俗,均有关系”,1956年,清廷便拒绝外国商人来定海通商,定海道头港的外贸市场便冷落了,“红毛馆”也尘封起来。

17937月,定海港出现了一支长长的船队,率领者是绅士风度十足的外交家马戛尔尼爵士,英国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马戛尔尼历任英国驻俄大使、上院议员和驻印度马德拉总督等要职,他的助手斯当东公使是牛津大学的法学博士。

这支船队于17929月,从英国朴次茅斯港浩浩荡荡地启程来华,已在海上整整航行了300多天,先后数次遭到飓风和台风袭击,数名船员丧命,多人患病,历程是多么艰辛啊!

马戛尔尼来华身负着打开中国通商门户,谋取舟山一两个靠近中国茶、丝产地及毛织品消费区的岛屿作为英商居留地的重任。他在“狮子”号豪华的舱室里久久地凝视着摊在桌上的舟山地图,蓦地见到“双屿港”三字,蓝眼珠骤然发亮,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葡萄牙人品笃《远游记》等著作中描述的景象。

明朝嘉靖三年至二十七年(1524-1548),舟山双屿港曾一度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海上国际自由贸易市场之一,参加交易的有欧、亚、非等10余地区的商人。通宵达旦,灯火辉煌。葡人每年在双屿港交易额超过300万克鲁查多(葡币)。他们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布匹、粮食、药材、陶瓷器、雨伞、草席等商品;运来金锭、白银、胡椒、檀香、丁香、肉豆寇、夏布、白棉布、番花手帕、木棉、吉贝花、皮货、生漆、高级香料、珍珠等。葡人耗资4000杜加脱(DU·CATS)金币,在双屿港建造上千座“红毛馆”,市政厅、天主教堂、商住楼、医院等一应俱全,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岸边。(《六横岛志》第6465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7月)

这是一座多么理想的自由贸易港啊,可惜被锁关自守的明王朝扼杀,以兵火进击野蛮地毁掉了所有的“红毛馆”。

“如果发现任何机会,就把可能发现的和认为对我们有利益、有荣誉、值得据为已有的一切地方占据下来。”马戛尔尼想着出发时英王的指令,轻轻地吁了一口气,慢慢地踱出舱室:“走,上岸逛一逛定海城”。

马戛尔尼与斯当东一道乘着小艇,登上定海道头,只见岸边闹盈盈的街市上贩夫走卒讨价还价,交易着茶叶、蚕丝、烟酒,当他的目光注视到鳞次栉比的木板小阁楼丛中,鹤立鸡群般耸立的几幢“红毛馆”洋楼风貌依然,不禁露出了欢快的笑容,对站在身旁的斯当东公使充满信心地说:“这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岛屿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jpg:

 

傲骨亭碑记——

亭名傲骨,园曰竹山。园区寥廊,高悬海天胜景;亭角峥嵘,齐仰忠烈英风,地灵人杰,不亦曰宜溯?自英夷侵华,舟山失陷。县令怀沙,正冠沉屈子之渊;典史坐衙,使酒碎常山之舌。毅魄不泯,弹傲骨而长啸,杞忧未了,抱金瓯而悲歌。

无何羁縻未成,衅端再启。云飞葛公,夺丁忧之私,膺干城之寄。昭勇成忠,铭两刀而作;同仇袍,统三镇以为骈。龙战六日,城摧黑云;虎贲五千,气壮白刃。奋袂西崦,鲁阳挥返日之戈;断头东海,干戚作行天之舞。终致雾失晓峰潮哭竹山。葛公单骑突阵,多弹贯胸,举宝刀而怒目,倚危内崖而裂耻。将星沉海,捧泪盘而成珠;傲骨擎天,补碧落之不堕。悠悠苍天,曷有其极!

方今华夏鹏起,香港共鹊归;龙舞长江,蛟腾东海。因乃茸修祠宇,百年之奋斗;扩建园亭,壮千岛之巍峨。踵事增华,顾名思义。夫人之有骨,犹山之有脊,国之有梁,人无傲骨,无以工世;山无伟脊,无以顶天;国无华梁,无以图存。文山誉天地之正气,鲁迅称中国之脊梁,宜呼傲骨之有亭也:是为记。)

傲骨亭亦有两幅对联。其一:碧血化怒涛烈士贞风沐定海,丹心澄广宇英雄傲骨擎翁山;其二:锋巅陷孤军碧血长眠失虎啸,云天看三剑绿荫小憩听龙吟。)

注: ——碑文由舟山著名诗人方牧撰写

 

 

  (待续21)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3 8:36:00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历来大市场,

红毛鬼子口水长,

早就开始来觊觎,

心存邪念鬼花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3 21:54:00 [只看该作者]

 

马戛尔尼一行入城拜会了定海知县,说是向乾隆祝寿路过这里,好客的主人让远方来朝贡的客人乘上精致的小轿,欣赏古城宁馨的风光。晚上,还送来各色美味佳肴和大量牛羊肉招待客人,并打开定海道头的9楹“红毛馆”,洒扫干净,让长期承受风浪颠簸之苦的数百名舰队船员都美滋滋地在“红毛馆”里睡觉。

面对热忱殷勤的接待,马戛尔尼的心情特别好,他仿佛已在胸中拟就在舟山重新开放和扩大“红毛馆”的计划,对斯当东连声夸赞:“定海,真是东方的威尼斯!”(《定海县志》第628页,浙江人民出版社)

马戛尔尼率领舰队北上,他要去觐见乾隆皇帝,要求将舟山作为居留英商、收贮货物之地,建造大批“红毛馆”。

途中,舰队边测量海域,边绘制地图。这在当时西方国家中被视为非法的行径,可“东方第一大国”却表现出非凡的大度,任凭洋人对自己家园打什么主意。有了地图,后来,懿律与璞鼎查等率领舰队侵犯定海、天津大沽口等地就轻车熟路了!

马戛尔尼使团在天津大沽口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在一排彩绸披挂的大轿旁,几位三品大员恭候使团入境。

“东方第一大国”招待船队的筵席是极其丰盛的,装饰精美的鱼贯而至的食盒里种种佳肴和水果令客人惊诧不已。此外,还有7大船牛羊鸡鸭。

马戛尔尼连声赞叹:“东方人特别好客!”

马戛尔尼没有理解盛情接待后面包含着另外的内容,他和他的使团成了点缀“皇皇天朝”升平的道具,使“四方朝贡”的盛事更具气氛。

雾中的马戛尔尼,高鼻梁自然要碰清朝的橡皮钉子了。

89,中国官员陪同马戛尔尼使团从大沽口溯河北上,经天津至通州登陆,98抵达承德。

914清晨,马戛尔尼身着绣花天鹅绒大官服,上罩爵士外衣,胸佩钻石勋章,肩披钻石徽带;公使斯当东在绣花天鹅绒大官服之外,加罩牛津大学的红色博士大衣褂;数十名随员全部穿绿色金沿或红色镶金边的崭新制服,在中国官员引导下仪态严整地来到避暑山庄的皇帝御园前。

鼓乐声中,皇上驾到。马戛尔尼捧着盛有英王国书的镶有钻石的木盒,拾阶而上,觐见乾隆帝。

乾隆接过木盒,顺手递给站在一旁的和珅,取过一只玉如意给马戛尔尼特使,那是皇帝赠送“尔国王”的礼物。马戛尔尼见状也立刻取出两枚镶嵌钻石的金表回敬。

“如意之为物,长约一英尺有半,以白玉石雕成,其质颇似玛瑙。在我看来,这东西是不值钱的。”显然,马戛尔尼对玉如意并不感兴趣,他的使命是打开中国海关,谋求在舟山等地建立“红毛馆”。

令马戛尔尼可悲的是他没有料到乾隆皇帝的隆重接见,竟然是他此次访问的结束。

在清廷官员陪同下游览了御园和“瞻仰”行宫后,中堂大人和珅便转弯抹角地催马戛尔尼回国,逼着马戛尔尼亮出底牌:英国国王这次派他来华不仅是表示友好,还要和中国永远共敦睦谊。英王要他长住北京,为国王代表,两国间有事就代表英王与中国直接商量……

和珅充耳不闻,只顾说北京的天气会损害英人的健康……

马戛尔尼为这次东来获得成就,千方百计讨中国官员喜欢,不仅搜罗望远镜、精微透镜等西方“小东西”作礼物,还愿意表演火器操练,可谓煞费苦心。尽管他对中国军队不屑一顾,还是找机会讨好乾隆宠信的武英殿大学士福康安:“福大人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功勋卓著,敝使不胜钦佩,我的卫队愿为大人表演欧洲火器操。”

福康安却淡然回答:“这种军器操法嘛,没啥稀罕,看也可,不看也罢!”

在清军统帅福康安等一些人眼中,英国军队使用的火器及英使团送的钢炮、榴弹炮、连珠炮、望远镜等“贡物”只不过是西洋“小玩艺”而已,中国不靠这些,靠弓马娴熟、十八般武艺超群嘛。他怎能料到数十年后,正是这些西洋“小玩艺”打得大清帝国焦头烂额,逼着道光皇帝割地赔款,开放多口通商。

这种不愿接受新鲜的东西,因袭祖宗章法的盲目自大的心理状态深深植根于古国黄土地,历经数千年风雨而不衰呵!

想一下,要是当初真的与英国建立关系,互相通商,并重视钢炮、榴弹炮、望远镜等西洋系玩艺,近代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103,马戛尔尼硬着头皮向清政府递上一份照会,提出开放舟山、宁波、天津为通商口岸,将舟山一个岛屿让给英国,使英人在此居住和存货,请许英商照章纳税等6项要求。(《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162~167225232242页)

乾隆针对他的照会,交给马氏一份“敕书”,逐条批驳,最后辞色严肃指出:“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洪沙岛屿,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王庆云《石渠余记》第21~26页)

至此,马戛尔尼谋求在舟山建“红毛馆”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此时,英国船队已回到定海停泊。乾隆命军机大臣户部侍郎松筠陪英使上船。马戛尔尼要求在舟山购买茶、丝等物。松筠奏请皇上同意,大方地免税供应。英国舰船“印度斯坦”号等载着舟山采购的大量茶叶和蚕丝与马戛尔尼的满腹心事离开了中国。(《浙江鸦片战争史料》第252627页)

尔后,英国政府于1816年又派出以阿美士德勋爵为首的使团来华,解决占领中国东部岛屿(暗指舟山)的问题。阿美士德因拒绝行三跪九叩的宫廷礼仪而遭到嘉庆皇帝驱逐。

阿氏远航六个月零二十天东来,又不得不带着自己国王的国书回国,在舟山建“红毛馆”的通商计划便告吹了。

19世纪30年代,英国向中国年输销的鸦片数量已达三四万箱,鸦片走私从伶仃洋迅速地沿着南海向东海岸发展,地近扬子江和黄河的舟山成了鸦片走私的重要地区。自道光十二年(1832)以来,每至夏秋,都有英船驶入定海附近的青龙港、东西硅等处洋面寄碇,然后去定海与寄居在红毛馆道头旁边的福建人相勾结,暗销鸦片烟土,并接济淡水牲畜。英商来定海、镇海等地进行非法贸易及间谍活动,累遭驱逐,犹心不死,禀贴吁求浙江官员准其通商。(《浙江鸦片战争史料》第9422324页;《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第31315页)

“奇珍异宝,无所不有”,东方奇富的神话,怎不使英国垂涎三尺,他们绝不会放弃开辟中国市场的企图。在世界上到处都有殖民地的大英帝国,谋取舟山这么一个海岛决不会是水中捞月。英国人岂能让舟山再建“红毛馆”并打开中国通商大门的计划长期搁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jpg:

 

(再往上走,慢慢的就能看到建立在右山顶上的鸦片战争纪念馆。)

 

 

  (待续22)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4 21:49:00 [只看该作者]

 

12、狼来了,狼来了

18407月初,英国东方远征军主力驶进了舟山群岛海域。

“威里士厘”号在碧蓝的海面上拖着锚链似一线白浪花奔跑,舰队司令伯麦准将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只见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岛屿,珍珠般撒落在海面上。一座绿岛擦舷而过,拐弯处又有一两座青屿迎面浮来。他心情舒适地欣赏着海上风光,兴致勃勃地说:“好一片美丽的风光啊!”

73,“威里士厘”号平稳地驶过乌沙门,后面紧跟着:“鳄鱼”号、“康威”号及几艘武装运输船。站在伯麦身旁的海军上校、“威里士厘”号舰长约翰·麦得兰德感到此行仿佛旅游一般轻松,他擎起望远镜眺望沈家门港,一派奇丽的水上街市景象映入他的眼帘;港内停泊着千百艘大对船、小舢板和溜网船,藤蔓般樯绳牵扯着桅杆,一片片苇帆好似百褶裙,洁白的云絮萦绕着繁花彩叶般的船旗,在湛蓝的天宇下翻飞。岸边的一条街非常别致,半边在陆,半边搭在海中伸出的木桩上,远远望去,俨然漂浮在碧绿波涛上的海市蜃楼。时近黄鱼汛,海滩上,一群群渔民正静悄悄地织补鱼网,抬眼瞧见远方驶来的楼房般大轮船,不禁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注视了一会儿,又低头飞梭走线忙着干活,“渔汛一刻值千金”嘛。麦得兰德凑近伯麦,指着那海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海鲜水产交易街说:“哈,这地方给了女皇陛下,不要多久,就可建成一座漂亮的城市!”

拿着刀枪打到人家门口,却宣称是为了对方的利益着想,这两位以武力推销贸易自由化的强盗头儿,肆无忌惮地在人家土地上谋划着建筑码头、商业街、教堂的地点。他们还打算在海滨造起一排酒吧和舞厅,给远离故乡的航海者带来生活的乐趣。显然,在伯麦准将和麦得兰德上校的眼中,舟山已划入了“米”字旗无落日的大英帝国版图。

第一次到人家院里来开仗,总要试探一下。73日下午,英国舰队至峙头洋分成两路,一路驶向横水洋,另一路武装汽船“马打牙士”加号和“阿脱兰塔”号等驶入定海北港盘桓,测量港水深浅。次日,舰队司令伯麦和陆军司令布尔利,率领“威里士厘”号和“康威”号、“巡洋”号等在定海道头港外来回游弋试探,未见动静。伯麦用千里镜反复向道头窥测,看不出岛上有清军驻扎,岸边山坡上几个炮台早就在风吹雨淋中塌毁了。这个长江口外的海上要塞,竟然港中连几条木船上架两尊大铁炮的架势也瞧不见。他让布尔利再用千里镜窥测,也不见什么异样,便断定定海没有设防,于是下令舰队作好入港准备。参战的英国海军上尉约翰·奥塞隆尼《对华战争记》带着几分诧异的口气写道:“中国人根本没有提防这次充满敌意的来访。”(《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第553560页)

狼来了,狼来了!

狼张牙舞爪扑过来,而遭狼攻击的人却浑然不觉,以为狼闯进门户是抱着友善而来,这不是作者杜撰的童话,而是发生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定海港一个真实的故事。

184074上午,英国舰队衔尾驶入定海港。

也许是当地军民仿佛还记得昔日作为通商口岸的繁荣景象,定海人民习惯把红头发、蓝眼睛的洋人等同贸易客。最早看见英船帆桅的定海居民,还把所见当作好消息传播:“大批夷船来售货物啦。”

那时,的确也常有逃避广州海关的外国商船偷偷摸摸地潜来舟山作生意,给岛上人带来不少好处。定海道头几家棉布、百货店已计划进多少呢绒、洋布和精致的西洋“小玩艺”;一叶之舟的小民也打算送一点水果、蔬菜、鱼肉、老酒至洋船,卖个好价钱;几家地下鸦片烟馆也想悄悄地弄几箱鸦片;当官的也能收到一些私船贿赂钱。总之,全岛上上下下不少人能一下子捞到厚利。因此,人们是以欣喜的心情迎接这支史无前例的“夷人”舰队。难得这次“夷船”来得这么多,人们担心的不是“夷船”来得多,而是惟恐来得少,甚至一年到头无影无踪。

有人向知县姚怀祥报告,说有大批“夷船”进港。姚便去见总兵张朝发。张朝发丝毫未觉察事态的严重性,宽慰姚知县说:“我早得消息,已派人前往侦察,夷船被风吹来是常有之事,不足惊讶呀!”

英舰“鳄鱼”号放下小艇,在清兵水师船队间穿来钻去,忙着测量定海港海域。清兵像木头人一样,不加任何阻止,任凭对方在自己眼皮底下搞探测战舰泊位的军事行动。为了把当时情景看得更清楚一点,我们可以借助当年参战的英国海军上尉约翰·奥塞隆尼在《对华战争记》一书颇感意外的记述:“定海首府城郊海边列队停泊着几艘作战帆船……当轮船靠近时,并未开火,甚至允许轮船上的小艇在中国船间划来划去,因此,我们探测战船停泊位置的活动未受到任何干涉。”(《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选编》第554页)

强敌压境,定海政府与守军还不知道对方来干什么。

岛门静悄悄地洞开。

倒是一动不动的礁石起了一点阻拦作用,毫不客气地给了英舰一记重创。英军军官奥塞隆尼《对华战争记》称,75,懿律乘坐的“麦尔威厘”号驶向定海内港时撞上了暗礁石,龙骨撞断,船尾严重受损,船舵几乎不能使用,船倾斜得非常厉害,“舰上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立即关闭下甲板舱门后,仍然非常危险,将军只好改“威里士厘”号作旗舰”。触礁搁浅的“麦尔威厘”号不得不死乌龟一样整个儿转过来底朝天,修补破损的底舱和龙骨,牵制住“伯兰汉”号等一部分炮舰、海军陆战队专门保护这只号称“皇家舰队之花”的巨型战舰;到101,“船还未完全修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3.jpg:

 

  (“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是公园的主体建筑,占地672平方米19965月奠基,1997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为该馆题写馆名,1997620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主要陈列了定海两次保卫战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等。2001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

 

(待续23)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5 9:01:00 [只看该作者]

几次三番想得允,

始终碰壁不能行,

终于想要武装侵,

触到礁石方稍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八千里路
  5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783 积分:11399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5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5 17:06:00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一定前去拜访!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6 15:04: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二位阅读!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6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6 15:05:00 [只看该作者]

 

13、伯麦的对手

“威里士厘”号进入定海港,舰队司令伯麦准将与陆军指挥官布尔利上校立刻进行发信给当地官员的准备。

好似演滑稽戏,强盗占地杀人还要用文明的幌子来装点一下,真是笑话。

舰队的翻译官马礼逊,手执毛笔,细心地写着恭正的楷书。

开头的称呼是:

大英国特命水师将帅子爵伯麦、陆路统领总兵官布尔利,敬启定海城协镇大老爷知悉。

然后,马礼逊按照伯麦的口授,一句句记录:

现奉大英国王之命,率领海陆军师前往到此,特意登岸如友,占据定海及附属群岛。居民若能顺从,大英国亦不意欲加害其身家产业。

惟因广东上宪林则徐、邓廷桢等,曾于旧年行为无道,凌辱吾国特命正领事义律及英国人民,故大英帝国不得不将定海占据,并派遣舰队与兵员加以保护。因此,大老爷必须即将定海并所属诸岛与其炮台一併投降,则本官亦不加杀戮;如不从命,本将帅、统领即用战法以夺据之。且递书委员,惟候半个时辰,俟致咨复。若逾时大老爷仍不肯投降,且又不作回复,本将帅、统领即下令诸炮齐发,将尔堡垒炮台夷为平地,并率兵员进城。

马礼逊将文件从头至尾读了一遍,然后又添上最后一行:

于此敬启定海城协镇大老爷阅鉴。

184074,道光二十六年初五日启

“威里士厘”号舰长麦得兰德正想派小艇将这个貌似恭敬而骨子里充满威胁的照会送定海城时,忽见港面上驶来一艘快哨船,靠拢“威里士厘”号,说是奉总兵张朝发之命,询问英船远道而来的缘由。

伯麦昂着头颅,大胡子一抖一抖地对清兵说:“我们是奉英王陛下之命来占领舟山群岛的,快叫中国地方官前来献城投降。”

说罢,马礼逊将照会交给士兵,请他们转呈总兵张朝发。

这份文书,是鸦片战争中清方接受的第一份英国照会,日后由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奏呈,道光帝见了这份“词甚狂悖”、别别扭扭、颠倒黑白的文书,不禁火冒三丈,朱批:“区区小丑,胆敢如此猖狂。”说句公平话,伯麦一伙海盗确实咄咄逼人,然而道光皇帝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对方岂是区区小丑。而是身怀魔法的巨妖呀!他不了解对手比自己强大得多。是的,鸦片战争双方是在交手中逐渐熟悉对手的。(《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选编》第2325页)

总兵张朝发,字骏亭,福建惠安(后徙居福鼎)人,少时当过渔行小工,壮年从军,投闽水师提督李长庚麾下,剿海匪屡建战功,从士卒升至游击,擢迁定海镇总兵。张朝发看了伯麦的信,立即入城,找新上任不久正在贡院主持生员观风试的知县姚怀祥商议。“观风试”是一种临时的会考。科举考试时代,长官到了一个地方住下来,命题考试肄业的秀才,以观此地读书风气是否浓厚、教学是否认真、秀才学业是否长进,这称为观风试。

姚怀祥,字斯微,号履堂,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人,算是林则徐的小同乡。他长得魁梧高大,脸庞赤红,生性耿直。他决定立即与罗建功等四名将领,驾着小舟去责问伯麦为什么要侵犯我国领土。

英人之所以为中土士子们瞧不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会使用优雅的汉语。此次伯麦的文件,不仅文句蹩脚,而且还有错误,“半个时辰”在中文中应指1小时左右,而参照英方文献,本意是指6小时。(古瑟林《在华六月记》第49页)

定海知县姚怀祥见了伯麦那份不伦不类而气势汹汹的最后通牒,时间差5小时,怎能不着急呢?

“威里士厘”号收到通知说,定海主要行政长官及驻舟山的中国将领将在当天拜访英国主要官员,就英舰远道而来之事进行协商。

“嗬,来了!来了!”几名英兵指着港岸叫起来。

伯麦瞧着远处一艘飘扬着“定海县”大旗的小船离开海岸,徐徐地破浪而来,得意地对身旁郭士立教士说:“哈,来献城了,还算是识时务的聪明人!”

舰队的乐队整齐地排列地在甲板上,奏起了欢快的迎宾曲,礼待按时到来的清朝官员。“威里士厘”号的大舱里,舰队司令伯麦和布尔利上校以相应的仪式接待来宾。

知县姚怀祥一行人在乐声中攀登绳梯,缓缓地爬上了“威里士厘”号。姚怀祥按捺住心头的怒火,进入“威里士厘”号大舱,环顾四周后,放开嗓门,义正词严地责问伯麦说:“英吉利与吾大清国遥距万里,缘何要强行掠夺吾国土地!”

知县说完,伯麦感到不知所云时,郭士立教士瞧着姚怀祥头上是素金作成的七品顶戴,凑近伯麦身边说:“那个大胖子就是定海知县,不肯献城投降。”

伯麦听了捋了捋大胡子哼哼冷笑几声,叫郭士立陪同姚怀祥一行去看一看英舰的大炮,然后衡量一下,有没有抗拒的力量。

“知县大人,”郭士立装出一一副殷勤的模样笑着对姚怀祥说:“我们招待您参观一下大英帝国战舰的各项设施,让您不虚此行,然后再回去商量献城的计划,不知大人意思如何?”

先生久违了!”姚怀祥清楚地记得5年前作宁波府委员,那时郭士立受雇于一个英国上校,来探察中国沿海地势深浅暗礁分布,曾被自己驱逐出海,真是冤家路狭。

姚怀祥心里暗忖,看一下英舰的火力,也许对打仗有好处,便强压住心头怒火,点头同意,叫郭士立带路。

于是,姚怀祥就和同来的几名部将一起跟在郭士立后面,开始参观“威里士厘”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舰上74门全部上膛、随时可以开火的大炮,尔后,一行人又进入武器和弹药库。郭士立教士兴趣盎然地传播着与上帝福音相背离的东西,他指着高昂的黑洞洞炮口,描述着这些舷炮连射“有多么可怕”,代表英方再三要求中国官员在次日下午2时前投降,否则开炮轰城,炮台、铁炮和城墙顷刻便会化作灰尘,定海会变成一片焦土,上帝不希望见到灾难降临到这座可爱的岛屿。

面对各种从未见过的新式武器和满满的弹药库,姚怀祥一行的确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世界上竟然会有这般厉害的杀人东西。

踩着铜皮包裹的厚厚的甲板,到各个船舱走了一圈,姚怀祥一行心情沉重地回到伯麦的房间。明知自己无法与对手抗衡,然而,姚怀祥依然神色凛然地向伯麦严肃地宣告:“没有朝廷圣旨,地方官无权决定献城问题。何况就是有权决定,我也决不献城投降。”

通过郭士立翻译,伯麦知道了姚怀祥的意思之后,带着无法置信的神态问:“必败无疑,你们也要抵抗么?”

“是的,守土有责,要头本县有一颗,要命,有命一条,要土,一寸也不给!”

“牺牲兵员,无益流血,又何必呢?”

“不用再说了,鱼死网破!”

英军海军上尉奥塞隆尼《对华战争记》中记述了当时舰上会谈的情景:“中国官员承认他们不能与如此强大的力量抗衡,但他们强调说的职责和对朝廷的忠诚不允许他们不作全力抵抗而交出海岛。”(《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第554页)

顺便说一句,姚怀祥上舰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然而某些话承认了“英夷”强大,有损“天朝”威仪,因而不见于清方奏折和有关记录。

姚怀祥明白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后,就率领一行人从容地走下舰去。伯麦也随知县走到甲板上来,目送着一行人下到小船,一直等到那面“定海县”的大旗飘到岸边,才转身踱向舱房。

“有骨气!”伯麦心里暗暗佩服姚怀祥是个硬汉子。他知道与大清国的破烂船打不出精彩的仗,但总算有幸见到了这般可敬的对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jpg:

 

(鸦片战争纪念馆里有140多幅历史照片,20多幅表现当年情形的美术作品,还有几十件模型、武器和服装。)

 

 

    (待续24)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17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