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辽阔的内蒙古 → 能不忆江南(圩童春晓)


  共有33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能不忆江南(圩童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2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9 20:02:00 [只看该作者]

  

能不忆江南(家乡名人)

  
  唔呶家乡是个很小的地方叫“钱圩”,东边是张堰,南边是金山卫,西边是浙江平湖的新庙,北边是廊下与干巷,这个乡现撤了叫金卫镇钱圩街道了。“钱”谁不认得?这“圩”就未必了,怎么念?念“wéi”,也念“xū”,就是不能念“yú”,当地人都称“钱家圩”。上海人都知道“徐家汇”,上海人用沪语称“徐家汇”,那就是“钱家圩”了。
  
  “徐家汇”名气响,“钱家圩”没名气。唔呶现住“徐家汇”,经常想起“钱家圩”。徐家汇有名气,是由于徐光启,明朝官至礼部尚书,但人们不记得他做什么官,却知道他与外国神父利玛窦共同翻译了西方的《欧几里得原本》,先叫《形学原本》,不满意。后来改为“人生几何”的《几何原本》。那是1607年的事,不过只有前半部6卷。
  
  250年后《几何原本》后半部9卷由清代咸丰初的李善兰与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合译,总算完成《几何原本》翻译,最后校正者正是“钱家圩”的顾观光。也就是“徐家汇”顶了大名,“钱家圩”也擦了屁股了。哈哈,这250年的屁股可不好擦!
  
  唔呶知道“顾观光”这个名字,还是文革念中学时候,暑假一天,与好友游泳,从中心小学一直往北游到一条叫“横塘河”(比镇上河宽)那边,爬上岸休息田野间闲逛。冷不丁眼前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墓,像电影《梁祝》的那个墓差不多少,两人浑身打一个激灵,走进一看还有碑文呢,落款还是县人民政府,墓地主人叫“顾观光”。可朋友说,这要磕头的,否则游回去要是遇上水鬼,就没命了。我想,这是迷信,不过磕头也不难,于是两人爬下磕了三个头。不过自己想想也可笑,穿个裤头浑身水淋淋在坟头磕头像啥样呢?磕完头往河边走,下水赶紧往回游(起码有两三里地),一路平安哈,心里没鬼哪来的水鬼呢?

  

  

  夏夜河边纳凉,唔伮将白天见着的“顾观光”的墓问我奶奶,这是怎么回事?在唔伮喔哩(在家的)除了唔伮就数唔伮阿奶有文化了,唔伮高小毕业,阿奶初小没毕业,可是私塾念了两会,一会是给自己念的,一会是陪自己妹妹又念了一会,加起来也念了七八年的书,爷爷是文盲,妈妈先头也是文盲,后来靠毛主席的福,扫盲了,摘帽了,但水平还是赶不上我奶奶初小没毕业的,毕竟她念过两回了。
  
  阿奶说,她生于1902年,那个顾观光比她还要大100多岁。咱们家河对岸西面就是顾观光的老家,在镇上都叫他“顾尚之”(这个名听说过),这个老家现在还住着他的曾孙女,跟你爷爷在一个单位工作,她大儿子也在你爷爷这个单位。她的太爷爷在镇上很有名望,是个看病的郎中,写了不少书。
  
  唔伮爷爷说,听说全镇人要想知道天气预报就看他,他要是出门就诊带雨伞,今天就下雨,他要不带雨伞,今天不会下大雨,最多是云里雨掉几滴,用不到雨伞。爷爷还说,顾尚之看天象很有一套,松江府与杭州城都要请他去的。
  
  妈妈也说,唔拉平湖人都知道顾尚之的,医道高明,专门为穷人看病。有一回平湖一个大财主久病、久治不愈,几十里地来请他治病。第二天顾尚之徒步走到平湖,光着脚进财主家门,由于老郎中穿着破旧,家丁不让进,还误为冒名而来,把他气得不轻,看完病就走人,主人备轿相送,他不受,仍赤脚而归。后来再请他,他就不去了,说病基本治好,养养就好。
  
  阿奶也说,顾尚之医德高尚,看不起病的,他也给治,他两个儿子都参加洪秀全的太平军,这一家人心都向着穷人。爷爷说,人民政府是62年为顾尚之修墓立碑的,说明人民政府正确评价顾尚之的,虽然他家现在成份比较高点,每次运动来没什么事,他们家人缘好。
  
  阿奶还说,一日顾尚之行医到秦皇山脚下(离小镇三里地),看见一位后生肚子疼,顾尚之蹲下给他一诊脉说,不好!你空腹吃那么多鸡肉,要胀死的。后生心想,我吃鸡他怎么知道?真乃神医!其实顾尚之知道这个后生的底细,后生是个孤儿,生活吃了上顿无下顿,手脚不干净,就用这个办法逼后生承认偷人家的鸡吃,后生没办法只好承认,顾尚之要他保证以后不再偷东西,才给治病,原来是后生肚子里蛔虫打滚所致。后来顾尚之出诊又经过此地,后生他双手捧着一只母鸡,说要报答先生救命之恩,也承认他是偷来的,发誓最后一次。顾尚之心想,生活所逼,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对他说把鸡放了,你跟唔伮走吧。这个后生以后就是顾尚之家生活并干一些杂活。
  
  其实,顾尚之的曾孙女的小儿子和小女儿唔伮还是比较熟悉的,小儿子比唔伮大两届(当地插队),小女儿比唔伮小一届,一块儿去屯垦戍边,还是一个连队的呢。儿时夏夜纳凉给唔伮不少的知识,比起现在孩子玩“魔兽世界”强多了。其实在阿奶嘴里连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异样的。虽然儿时物质生活没有现在好,但是记忆中的笑,还是那样的灿烂……
  
  后来,唔伮上大学了,学的是数学,看过一些中国数学史。这个顾尚之就是清末国内很有名气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西方传入中国的《几何原本》经多人翻译,最后由他校订的,自己还出了几部数学专著,《算剩初编》、《算剩续编》、《算剩余稿》、《九数外录》等,他的《九数外录》所辑的十篇文章有六篇是关于数学的,四篇是关于力学的。这四篇力学文章的题目是:“静重学记”、“动重学记”、“流质重学记”、“天重学记”,即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和天体力学。他在当时是以研究对数而著称,撰有《对数衍》一书。 在天文学方面有《周髀算经校勘记》、《读周髀算经书后》,在他那里我国历代的历法与西历、回历一一加以比较,探求用新的方法(有几种方法)来计算古历法中闰年误差日的数值。他用数学的“演积术”推断出《开元占经鲁历》,创立了一种以日法中的朔日余数辗转相减的办法,使日法在百万年以上都可以求得。
  
  他还出了许多医学专著,他辑《神农本草经》3卷、《伤寒杂病论集》、《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等这些中医学专著现在还有出版与再版。家乡的文化人称他“一味灵”,赞誉他博学精医。
  

  
  顾尚之虽三试不售,遂无志科举,承世业为医,但自学成才,博览群书。让大家都记住这位了不起的人,一个“布衣本色松风骨,名医之高风亮节”的人。顾观光(1799~1862)字宾王,号尚之,别号武陵山人。他有几年应朋友相约在杭州专门对史书进行校勘,他对清朝时期的史书进行整理、归类和勘误,为我国的图书事业起过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顾氏《校勘记》也非常有名,还有他的《武陵山人遗书》都是对史书、医书、数学、天文、历法中不少错误进行了大量修正,光是目录就可以编成书……
  
  唔伮想如果他是个贵族或者是名门之后,对他的了解程度和他的知名程度将是另一番景象。另一个原因也许是他对大清朝的政治倾向这个因素,他不满清政府晚期的腐朽没落,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参加太平军也可以看出他的政治倾向了,他家爱妻唐氏和第三个儿子又相继去世。他第二年悲痛成疾,于同治元年(1862年)郁郁而逝。墓葬于唔伮老家钱圩镇西北。
  
  唔伮说的“顾尚之”就是个乡间郎中,然他的书长长一溜,他校勘的书更多。他没有文凭也没有官位,他却有“兼爱”精神,同情民间的艰苦,太平天国时期,他为“长毛”服务,老家还是“长毛”驻军的地方,两个儿子都加入太平军的。著有“兵丁用书裹物,焚版代薪,天雨泥泞取书版铺路,延亘数里”的说法。从其政治角度来看他是墨家派的,注重思辨,他对乾隆把《论衡》定为“邪说”牢骚着呢。在唔伮眼里他就是清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了。现今的中医学大学都用他的书,所以他的医学著作几经再版。
  

  
  说来也很奇怪,第一个为他立碑的是高吹万,那年是顾尚之逝世70年。1962年是他逝世100周年,由县人民政府立碑。高吹万是谁?他就是钱家圩与张堰镇之间的秦皇山人士,顾尚之的后人在他家当过先生,还给高家留了不少书籍,带到高家,还为高家教导出天文学家高平子,所以这个碑树得。这个碑也没白树,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高吹万的孙子高锟所得。
  
  秦皇山不足50米高,没见过山的,它是座山,见过山的,它只是一个土丘。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相传,秦始皇登山以观海,故名秦皇山,又名秦望山。
  

诗曰:秦山仙洞有遗篇,始皇登高挥长鞭。张良师从赤松子,黑白乾坤一指间。
  
又曰:咫尺秦山似孤岛,年末灶王此登高。烟岚北望九峰树,沧海南连万里涛。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www.tudou.com/v/o7B_HfwrppE/&resourceId=0_04_02_99/v.swf
  

<!--++ plugin_code qcomic begin--><!--++ plugin_code qcomic end-->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土左情深
  2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2467 积分:128988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8/14 10: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9 20:06:00 [只看该作者]

跟着小红柳一起欣赏江南美!龙年吉祥!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2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9 20:2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土左情深在2012-1-29 20:06:00的发言:
跟着小红柳一起欣赏江南美!龙年吉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新年好!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2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30 8:45:00 [只看该作者]

  

  
能不忆江南(捉泥鳅)

  
  说今天(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创立这节日是1976年在比利时国际诗歌会,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立为国际性的儿歌日。可在中国没啥影响,“儿歌日”不就是“唱、听、学”嘛,按理说孩子们天天都可以唱,问题是现在的孩子已经没那个性子和时间,或者说现在的孩子似乎少一份天性,爱护孩子专门设立“世界儿歌日”。主题是:关爱儿童、缔造和平、消灭战争、建设家园。3月21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昼夜等长,阴阳相半的季节。
  
  唔呶小时候没有这个节日,每当春暖花开时,这人总是懒洋洋,上哪儿可以玩呢?小城好玩的地方就这么几个,老去也就没多少意思了,况且兜里还没有钱。清明前后去乡下玩,才有意思也漂亮。一片片油菜花开了,在阳光下照射下光彩夺目;一片片红花草地,小红花开的温柔甜美。有时候干脆躺在红花地里,红花草的芳香扑鼻而来是那么的浓烈,全身又感觉异常的清凉,玩的满头大汗真的太需要这份凉意和温馨,躺着,久久不愿起来,眼前只有蓝天、白云……
  
  到了插秧的季节了,一望无边的水田。农民们正忙着插秧呢,小孩们也忙着捉泥鳅。他们的欢快很快就感染唔啦。哦,原来捉泥鳅是那样的简单。改日唔啦也来捉泥鳅。
  
  唔啦带上竹子做的簸箕和小篮子,偷偷地来到没人干活的秧田,好像《地雷战》那个渡边队长偷地雷,因为生产队还是要管的,怕踩坏秧田,尤其是唔啦这些城里的野孩子。终于找到了一个没人地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哈哈,热火朝天的捉泥鳅运动开始了,脱了鞋,挽上裤腿,都挽到大腿根上了。一看水田角上冒水泡,有泥鳅,还不少那,唔啦情趣全上来了!
  
  学着那些农村孩子方法和战略步骤,可做起来就不听使唤了。首先是不会走路,重重地踩入泥水里,抬腿就不利索了,有时这脚还把不出了?用力过猛,“窟嗵”一声就栽水田了。哈哈,原来唔啦在水田里不会走路,那人也都一个“德行”。有个小伙计说,小心蚂蟥钻肉里!不过,只要看见泥鳅就兴奋,顾不得那么多,唔啦是来干啥的?这泥鳅总没有唔啦聪明吧,转几个秧田后,这战斗的经验很快积累起来了,成果还不老少,乐此不疲。高兴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的快,该收工回家了!唔啦相互看来看去,那能都成这模样啦?然后笑个不停……为什么呢?唔啦哪个不是折腾成泥鳅了?唔啦都用手指着对方喊着,“泥鳅”!“泥鳅”!“唔啦都是泥鳅”……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0MDQzNTgw/v.swf
    

<!--++ plugin_code qcomic begin--><!--++ plugin_code qcomic end-->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2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30 22:52:00 [只看该作者]

  

 能不忆江南(照黄鳝) 
  

  


  《捉泥鳅》是唔伮水乡生活的一个片段,还有《照黄鳝》、…唔伮想起一只曲子,很有名的,叫《彩云追月》,听来听去,还是没有“照黄鳝”那个意境,三弄丝竹的《彩云追月》韵味十足哈(请点开音乐)……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www.tudou.com/v/idfoV44bqqw/&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这首好就好在是个“夜半曲调”。曲子开始有“巫仙跳舞”之感,叙事着夜幕来临时的恐惧心理。还真有一点西域风情,也算是“江南丝竹”的“古丝绸之路”吧,也许对于在丝绸之道上的每一个成员来说,不免带着漠然、担忧和前途未卜之感。然而当月亮仙子出来之时,似乎这一切都飘散了,月亮穿梭在云彩里……如果,读者能以第一人称(唔伮),将独自一人放在这样夜里,从拘谨和忧虑,到如同彩云追月般的静悄悄地独自占有的美感享受,这又是怎样转变?在唔伮所听的《彩云追月》中,这首无疑是最棒的。
  
  这“照黄鳝”不好写,没有了冲动,要靠感受。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干的事,提个油灯(要是好一点的话,就是马灯),走在田埂上的,恰似一股微风,轻轻的、再轻轻的…说好听点像马玉涛唱得《老房东查铺》那个样子。夜幕的宁静,只有青蛙在歌唱,这歌声在唔伮的前方和后方,唔伮的周围却是静悄悄的。你就感受“内”与“外”的区别,如同一个安宁的家与面对一个浮华的社会一般。唔伮轻轻的移动着脚步,细心的寻觅着猎物。久久平静后,突然出现奇迹,那“皇帝老儿”就在唔伮的眼前,就在油灯下。多少次教训,必须轻轻的,准备好的武器,那个像鳄鱼大嘴一般夹子,两边还带着锯齿形的刃,这会觉得这手不够用,要是长“三个手”该多好?一手提灯,还有两个手挟夹子。在惊喜与忙乱中,既要灯光照“舅”,又要两手出击。所以这灯是根竹竿挑着的,必须用嘎子窝夹住,最好腰里记根绳子找个支点别着,就好多了。整个身体不仅要顾及这盏明灯,又要有利于作战。嘘…有没有,全靠这一下子了。刚开始时,毛手毛脚,鸡飞蛋打,最后一声叹息。后来也就进步多了,当唔伮成为一名老手时,内蒙兵团向唔伮招手……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这抓黄鳝也有多少,有时可以抓上十多条,有时一两条,甚至空篓子而归。当唔伮丰收了,妈妈会说,有出息了。有时候还会将其做人情送朋友。不过,妈妈总是嘱咐,出门要当心,别让蛇咬了。“抓泥鳅”乐和,但是个低档活动。那个年代,泥鳅不值钱。反正人也吃,鸡也吃。这黄鳝还是有档次的,搞一点肉和蒜瓣红烧,可是全家人美美享受一天的。后来,泥鳅就不抓了,夏日改为“照黄鳝”了。遇见“蛇”是免不了的,这蛇也分有毒与无毒之分的。毒蛇遇见必须把它干掉,否则它会伤害人的,与毒蛇搏斗不仅要有胆量,而且必须手疾眼快,因为蛇的运动速度远远超过黄鳝,好在咱手里有这个夹子。俗话说,打狗还要打狗棒的。经常遇见的是无毒的“扁担蛇”,见到它,比见到“黄鳝”亲热多了,因为它的价值远远超过“黄鳝”,一旦抓到就等于块八毛钱到手了,第二天拿到药店就可以换钱,药店专门收购的,有药用价值,唔伮也可以有点零花钱。后来药店的老头熟悉了,不仅拿了钱,还把蛇肉拿回家,炖上一锅蛇汤、蛇羹,这东西养颜的。
  
  其实,“照黄鳝”不仅仅在物质上有所得,而且在精神同样有所得。这比起“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另有一番意境和情趣。漫天星斗,月儿高挂,唔伮是啥感受?竹叶沙沙,微风扑面,唔伮是啥感觉?荷塘月色,蛙声十里,唔伮是啥情趣?船灯摇曳,浆声悠悠,唔伮又是啥意境?在那个年代里,也勾画着美景一幅幅……让人多一点回归自然,让人在多一点知识与文化前提下回归自然,真正领悟自然的美,人生的美。那个年代不提倡浮华的理念,而是提倡: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也许这才是人的现代化,才能享受符合自然规律的金色年华。

  

这神态真好 (野歌提供)
  

抓到了! (野歌提供)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2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31 6:32:00 [只看该作者]

  

能不忆江南(浑水摸鱼)

  
  夏日是孩子的脸,反复无常。许多时候,烈日炎炎,找不到凉爽的风;有时瓢泼大雨,接连的下。记得儿时,家里还发过三次大水,把家给淹了,忙得全家“抗洪救灾”。在我去内蒙兵团前地方政府挖了几条人工河,以后再也就没有发过水灾。那年代就讲究,开荒平地,兴修水利,利国利民,造福子孙。
  
  男孩喜欢夏日,不喜欢冬天。南方的冬天,屋里屋外温度几乎是相同的,没有取暖的东西,老人们虽有点小东西取暖,未必解决多大问题,加上绵绵细雨、阴冻天气,是很难受的。儿时见过一场像样的雪,但是时间不长就融化了。相比还是喜欢夏天,南方的学校暑假长,家长忙于工作不怎么管。对孩子们确实是一种解放。开始是有规则的玩,比如,打菱角和打不死(就是打陀螺),滚铁拳,打扑克,在地上打弹子等。后来就到乡下玩,打弹弓、掏鸟窝什么的,再后来就开始“捉泥鳅”、“照黄鳝”和“摸鱼”。最能锻炼人是“照黄鳝”。首先是锻炼胆量,虽然三四个人一起出去,但真干起来都是单个人,有时还要经过坟堆,阴森森的,所以没这胆量是不可能干这差事的;其次锻炼对环境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耐心。“浑水摸鱼”与“捉泥鳅”差不多,就是热闹。
  
  “浑水摸鱼”是有时间性的,就是一场大雨快结束的时候,还必须大雨而不是小雨。河里的水由于田里水泄放,已经不见那“月色荷塘”的清秀了,条条水渠带着大雨冲刷的泥浆水,哗啦啦的流向江河。因此,江河的水就变得浑浊了。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出现了,就是平时盘中餐的鲫鱼,它可以逆水而上。到底是鲫鱼高兴了,闹着玩的,还是一种生存的本能,这一点我不知道。只要水量比较大,落差不是问题,这鲫鱼就能游上去,摇摆的频率是惊人的快,比起平日自由自在完全不一样,所以,人们给这种鲫鱼起了个名字,叫“拱水鲫鱼”。
  
  当地人多说这种鲫鱼最鲜美。为什么最鲜美?因为它们是鲫鱼中最优秀的,否则也拱不上去,这是似乎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你看,南方人喜欢吃“大闸蟹”,什么样的“大闸蟹”好?今日高兴,就传授一个秘诀。买大闸蟹的地方都有一块玻璃,你将它放在玻璃上,若是它在玻璃上站立起来,还能行走,行走较快的,那就是一只好的蟹!这样的蟹肉特别的结实,蟹腿的肉,吃的时候还啄不出来。一般的蟹还都爬不起来,更谈不上行走。这跟马一样,再突如其来情形下,一般的马瘫了,爬开两腿撒尿,而真正的好马,烈性爆发,不会这个德性的。“拱水鲫鱼”就是最优秀的“鲫鱼”,这不,你能不去抓它吗?
  
  每当这种时候,弄堂里吆喝一声,小伙计们带着家伙就出发了。武器有两种,一种是编在铁圈上的网兜,一种是像个棺材一样的网,俗称“棺材网”,这都是“专业”等级、“票友”(“发烧友”)等级的。咱是属于捧场等级,带个鱼篓子(装鱼用的)靠模,其实就是玩。咱从垄沟下端开始向上搜索,因为这“拱水鲫鱼”向上攻,相对速度就比较慢,游动时根据水波纹分析,还是有点数的,尽管是浑水,这浑水咱要趟。有棺材网的是靠赶,咱靠机智,练得就是机灵。“小样,我还逮不着你!”这还是有选择的技巧的,这垄沟不能选择大的,要选择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形,采用地毯式向上搜索,有时两人采用上下游夹击。这是个指头要像一把有力的钳子,且有“迅猛不及掩耳之势”。就这样一条垄沟、一条垄沟扫荡。你说会没有收获吗?
  
  当战斗结束之时,低头卡看看鱼篓子,看看满身的泥水;抬头再看看天边,高高的架起五光十色的彩虹,编织着一个金色的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2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 8:38:00 [只看该作者]

 

能不忆江南(畅游江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想起儿时,印象最深的还是水。水乡的小镇,河边的家。跨出家门第一步,就是河滩的石阶,还是个小镇赖以生存的码头。初夏开始,孩子免不了玩水,静静河水的凉爽,透明见底的诱惑。
  
  其实,最精彩的要数看训练有数鱼鹰潜泳抓鱼呢。感受着“抓到了”、“又抓到了”的声音从稚嫩小嘴里迸出来时的愉悦,和那双眼睛盯着鱼鹰急速游向小船,向自己的主人领功受奖时的拍打翅膀时欢乐的瞬间。远处不时地传来小船上渔民敲打船梆的很有节奏的声响,他们正忙着赶鱼群呢。哈哈,如同交响音画,真的美不胜收。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其实,家人最担心事,就怕小孩掉进河里。我母亲就多次救起过落水的孩子。所以,我母亲还没等我上学前,就早早的教会我游泳了。什么叫会呢?就是掉进河里淹不死就行。我母亲没什么文化,教个“狗爬式”就蛮不错了,她也只会“狗爬式”。再说了,闭塞的小镇也没人会好的泳姿。
  
  打那开始,每年夏季就与河水分不开了。家里也经常享受咱摸上来的螺蛳和河蚌。上学了,人也不断长大了,所以也就模仿几种游泳的姿势。没有教更无标准,所以学什么姿势总带着那个“狗爬式”的影子,是会两腿蹬水,不会两腿打水。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玩水的乐趣。咱还可以翻着跟斗从桥上往水里扎。一次让母亲看见了,还为我偷偷流过泪。
  
  俗话说,乐极生悲。三年级开始(62年),我的体质越来越差,这倒不是三年自然灾害没吃饱所至,而是我得了“血吸虫病”。面黄肌瘦,肚子也逐渐大了起来。小镇街道开始普查“血吸虫病”,结果镇上有一半多都得了“血吸虫病”,公社的卫生院根本住不下。于是利用暑假,把我的小学变成了病房。我的表哥,比我严重,转县人民医院进行“脾脏切除手术”和血吸虫病的治疗。
  
  就是在这个临时医院,给我们治病的医生,可都是顶呱呱的上海大医院的医生。在我的脑海里,他们是白衣天使,善良、认真和谦和,治病不要一文钱。就在那个时候,我读到了毛主席的诗篇《送瘟神》,整个公社也兴起“血防”高潮。踏进消灭血吸虫历史进程,涉及着家家户户,关联着整个水乡。感受毛主席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那个火红的年代。最棒的要属于“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诗句。依旧是从前的“绿水青山”,依然是自然的“花开花落”,可在他老人家眼里就可以如此这般,随人心意翻起锦波浪流,座座青山架起彩虹般的桥。一个新时代,人人皆为舜尧,山水也焕发青春。这番壮景,也让我永世地感动着……
  
  孩子毕竟是孩子,每到夏日,总与那水、那河亲近着,所以也总与治疗“血吸虫病”的医生们亲近着。由于,治了再得,得了再治,直到公社彻底消灭血吸虫,我先后六次治疗过,那一幕幕让我终身难忘。身体虽有影响,但总的还过得去。
  
  就这样,我的水性倒是练就不错了,在小镇上还有点名气,那时为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公社每年组织游泳比赛,尽管我还带着这“土里土气”的“狗爬式”影子的咏姿,我还是可以得到名次的。68年县里举行隆重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活动,我还代表小镇到县里畅游黄浦江的上游呢。
  
  在中学时还与一些游泳爱好者一起进行长达几公里游泳锻炼,冬季就练长跑。有这么几年还到金山卫外的海里去畅游。所以在我去内蒙以前,身体一直不错。到了师部以后,多次到三盛公去游泳,只身一人去横渡大黄河、二黄河。其中一次由于水急风大抢了几口水,乱了方寸,一直在大黄河漂了好几公里,才把那勇敢的心找回来。否则,也就喂了黄河的大鲤鱼了。
  
  一个水乡长大孩子,总想搏击祖国的大江河,也作为自己的人生的信条。有那么股子“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劲。75年夏天从内蒙去长沙出差,自然忘不了那条湘江,忘不了那个令人神往的橘子洲头。咱下去了,在那温和的湘江里,我时而冲刺,时而躺在水面休息,我还真会手脚不动,不下沉的小技巧,就这样在湘江中心足足享受了半个多小时。上岸才看见,公安局立的“禁止游泳”的牌子,我一咂舌,走人……
  
  从孩提开始,一生喜欢游泳,咱还游过岷江、珠江,游过西湖到湖心亭,游过颐和园的昆明湖,还游过许多个黄金般的海岸。去放飞那个童年梦……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 9:10:00 [只看该作者]

儿时江南多眷恋,

几多游戏几多玩,

丰富多彩活动聚,

兴高采烈开发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2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 9:15:00 [只看该作者]

  

好一句“兴高采烈开发全”,谢谢龙版好诗!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3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 6:28:00 [只看该作者]

  

能不忆江南(粽是情)

  
  今年端午还没到,唔呶母亲前几天就把粽子送来了。过大年时说了唔伮喔哩梉糕,很有特色,也很精美。给朋友们增加些往日过年的乐趣。梉糕工程浩大,一年憋足了劲就一次。可这“裹粽子”就随意多了,清明扫墓回家,母亲也准备几分粽子,子女们都有自己的一份。一年中吃母亲裹得粽子要好几回,其实是母亲挂牵儿女的情感。可以这么说,慈母恩勤粽是情。
  
  说粽子是“五芳斋”的最好,江南人都知道。可唔呶觉得“唔芳斋”更胜一筹呢!不看广告看食效哈,唔呶吃“五芳斋”是1962年,那年叔叔考大学,祖母就去杭州烧香,小儿子考大学的事要拜托菩萨,大儿子(唔爹)三年前吃冤枉官司也要到佛祖那里絮叨絮叨。去杭州都经过嘉兴,老祖母总要下车,专程去买点五芳斋的粽子回来。有人跟她说,下车干吗?车站上有卖的,她说她他要买真宗的,车站上的那个粽子比唔呶喔哩做得差,平时没有机遇,现在机遇不是来了吗?
  
  嘉兴好东西多了,为何非要去买粽子呢?这叫“干一行,爱一行”。祖母的粽子在小镇上算是“粽子大王”了,在小镇上谁不知道“大阿姐粽子”?谁不知道“小阿姐红烧扎肉”?姊妹俩从小生活在这个小镇上,以后都经营自己的小店。小阿姐是“招女婿”的,大阿姐出嫁结果给小日本的炸弹彻底毁了,无奈又回到自己的娘家小镇来定居。“裹粽子”卖也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裹粽子”也是看家本领之一。
  
  祖母把粽子买回家,让家人品尝,既然品尝,那就要品头论足。祖父说这粽子有些“烂”了,奶奶说那是扎工有问题,烧工也有问题,唔拉家那个叫正好。哈哈,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母亲说,调料糖放得多了些。唔呶是不懂只管吃,那个时候唔呶喜欢吃赤豆粽子,肉的不喜欢吃。为什么不喜欢吃,那个时候唔呶得了血吸虫病,对油腻的一概不吃。唔呶家还有一种粽子,论坛上的估计没人吃过,说出来可能会喷……
  
  三年自然灾害那会儿供应少,吃肉也少,怎么能吃肉粽子呢?唔呶祖母有办法,买肉要凭证的,唯有“猪啵吊”不要票,五分钱一个,侬拉别以为像“牛鞭”那样值钱,一般没人要买,臊得很!开水泡汤几次,管道表层膜要剥的干干净净。谁吃过“猪啵吊粽子”?唔呶吃过,啥味道?唔芳斋!这都是小镇旧事了……
  
  去年,唔呶喔哩的(夫人)说要学“裹粽子”,提高些技艺。儿子看足球早上刚睡,所以两人一大早就回小镇老宅。母亲粽子早就熟了,唔呶同学的弟弟开豆腐店,现在端午前后也“裹粽子”卖,婆媳俩就去了这家店,婆婆示范,媳妇跟着学,店家的两个“裹粽子”的也辅导唔呶喔哩的。
  
  母亲说,记住几步要领就好了。看好,拿上一两张箸叶,靠根部处对折、捏扁、后根余留左叠在左手,一个空漏斗就在做掌心,右手抓木桶里糯米和赤豆搅拌过的原料,放在这个漏斗里,右手一抹原料均匀分布在漏斗里,随手拿了两个蜜枣放在中间,然后,在抓原料盖没。再接下来用这个漏斗前方的箸叶折起来盖没,左手几个手指头将盖过来的箸叶裹在底的叶裹上。
  
  哈哈,要裹紧哈,此时中部成一个圆柱状。有手拿起一个稻草,头部送嘴里用牙齿咬住头,左手将包裹起来“圆柱体”往嘴边送,会裹不会裹,此时一看就明了,这如同抽烟,会抽烟的是“手找嘴”,不会抽烟的是“嘴招手”。稻草一头再嘴上,一头在右手,位子合适就开始绕扎,当然先里道,两圈绕完松嘴,把稻草两头搅在一起,把搅在一起的稻草,顺着粽子倒向前方,左手便捏住倒下稻草,右手再拿第二根稻草,重复原来绕法,但最后收尾不是搅绕一起,而是利用嘴边这头,别住尾稍,插在第二道内。
  
  唔呶发话了,这就是“绿装素裹”。母亲说“素裹”要紧,这样粽子煮出来就“香”,“荤裹”就未必要紧,根据口味,松的煮出来软一些,紧的煮出来硬一些。想样子漂亮一些,那就用剪刀“修一修鬓角”。这样的种子,吃得时候,就按照裹的逆序进行,现找到第二道的插头,把它抽松了就可以了,现在粽子最麻烦就是“剥粽子”,那线没有剪刀还挺烦人的,搞完两手黏糊糊,唯有找水洗干净。这种稻草裹的,不费吹灰之力,然后捏着箸叶抖抖,粽子就掉盘子了,手不用洗,拿起家伙就可以吃哈!热粽子要水蒸气大,否则也都剥不下来,烦人呢。
  
  端午节快到了,不免想起爱国诗人屈原。不过,这年头“爱国成贼”了,难免有些懊丧,也很无奈。想起“慈母恩勤粽是情”,那么能不能“万里河山粽是情”呢?涂鸦一个:
  

万水千山粽是情
  
南国嘉树壹志擎,楚辞屈赋汨罗情。
举目苍穹响天问,今日寻觅离骚影。
  
箸叶芳香青又青,甜馅肉馅啥都行。
端午龙舟路索求,万水千山粽是情。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2MDc0Nzg0/v.swf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总数 3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