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记忆与珍藏 → 网上英模馆(连载)


  共有3822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网上英模馆(连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0 17:24:00 [只看该作者]

 (二)

    452医院从骨科、内科、特诊科、麻醉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抽组精干医护人员,成立了专门的抢救小组。

    抽血、输血、彩超、CT、会诊……诊断结果,曹建华失血2400毫升,脾脏破裂伤、左肾碎裂伤

    “准备辅助呼吸,马上进行手术!无影灯下,院长张聪亲自带领团队实施手术。21时35分,手术获得成功,曹建华转入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

    8月23日,成都军区副政委刘长银受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政委田修思委托,来到医院看望慰问曹建华。

    24日,成都军区政委田修思来到了曹建华的病床前。

    25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派出专家组飞赴成都,与成都军区总医院和452医院的专家们一起,对曹建华进行进一步救治……

    9月14日,曹建华转入成都军区总医院。来自北京、成都的军地医疗专家对曹建华的病情反复会诊,制订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在这里,他又接受了左肾假性动脉瘤的救治手术。

    经过多轮抢救,曹建华的病情逐渐稳定。他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环境最好、设施最全的干部病房,医院又抽调了技术最强、经验最丰富的护理人员,对他进行精心的护理。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左边大腿也被砸出一道10厘米长的口子。陶国庆说。

    (三)

    “我们的战士,真可爱!曹建华的病房外,成都军区总医院政委姚荣轻声感叹,整个救治过程中,曹建华没有叫过一声苦,得知自己脾和左肾被切除,他只是沉默了一会,倒反过来安慰身边的陪护人员。

    “我8月26日下午去看望他,他当时刚苏醒,全身插着管子,我正想说你受苦了,他倒先问:副主任,你的腿怎么样了?’”陶国庆回忆。

    曹建华是重庆渝北人,入伍8年来,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今年7月,又被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这次抢险,他原本不必来的。曹建华所在连队指导员舒富益说。抢险任务下达时,他的探亲报告刚批下来,可他二话不说来到连部:指导员,我年底就要退伍了,这最后一次抢险行动,我一定要参加!

    “在救灾前线,他干的都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舒富益说,进入灾区5天4夜,曹建华的脚已经被泥水泡得大块大块地脱皮,布满了横一道竖一道的伤口。

    “我们的战士都是英雄!提起救灾,陶国庆激动起来,工兵团是专业部队,所以,在映秀我们执行的都是最危险的任务:用漕渡门桥向岷江河两岸输送重型装备和人员,乘坐冲锋舟和汽艇在江中打捞漂浮物,修复被洪水吞没、连接映秀新城两岸的索桥……每次任务,困难很多,有一次汽艇还险些被洪水掀翻,但战友们都毫无畏惧地完成了。

    “这些,他从不跟我说。曹建华的妻子白时玲从重庆赶到成都看望,才听到了丈夫的工作情况,平时电话里,他很少讲工作的事,只是嘱咐我注意身体,照顾好老人和孩子。

    工兵团的训练任务十分紧张,即使在妻子怀孕期间,曹建华也没能回家照看。开始我也有过埋怨,身边姐妹们在怀孕时,哪个不是被丈夫捧在手心里呵护的?白时玲说,可是再一想,千千万万个军嫂,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他身在部队,比我更辛苦、更不容易。

    曹建华受伤入院后,白时玲赶到了医院,而刚满9个月大的儿子,因为肺炎还在住院,只能留在家里由外公外婆照看。

    从22日晚开始,从映秀专程赶来的群众和闻讯而来的成都市民,纷纷自发赶到医院看望曹建华。

    映秀镇村民王秀芳在医院走廊里的长椅上守候了整整一夜:战士是为我们受的伤,我们一定要看着他好起来。

    一些前来探望的群众也久久守候在战士病房前不愿离去,他们说,就是在病房外面守着,也觉得心里踏实了很多!

    曹建华的病床前,摆满了素不相识的人们送来的花瓶、花束、花篮。一朵朵绽放的鲜花,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致意和褒奖。

http://chn.chinamil.com.cn/zt/2010khyxcjh/index.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0 17:26: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23、英雄军事五项队:世界军事五项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3、英雄军事五项队.jpg:

 

1945年,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在法国美丽的莱茵河畔,欧洲盟军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实兵演习。演习的一幕幕被年轻的法国上尉亨利?戴布鲁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478月,由亨利?戴布鲁斯本人组织的一次试验性比赛举行。这一有效的军事训练方法被法军总参谋部采纳,取名为军事五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3、英雄军事五项队2.jpg:

 

【解说】是战士,就要上战场,就要去战斗。是军人,就要征战沙场,时刻以冲锋的姿态、战斗的姿态枕戈待旦。 “英雄军事五项队”的队员们,就是这样的军人、这样的战士。 78个世界冠军、64人次打破世界纪录,男子团体实现“十四连冠”、女子团体实现“九连冠”。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神话、更是一个高度,这高度无人企及,这高度充满艰辛与挑战。这是用祖国荣誉和军人尊严筑起的高度,这是用民族大义和军人使命倾注的情感。这高度难以超越,这情怀融注血脉。用高度诠释的情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用血脉铸就的高度,是祖国和人民至高无上的荣耀。

为了这高度,几代人拼搏进取、征战赛场,为了这高度,一茬茬队员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为了这高度,他们把忠诚、信念和荣誉镌刻在冠军丰碑之上,也镌刻在每名队员的心中,为了这高度,他们用血肉之躯续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经。为了这高度,被誉为“世界第一女兵”的军事五项队现任队长王恋英,曾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提枪上场参加射击比赛,并以199环总成绩打破197环的世界纪录;为了这高度,受伤手术不久的魏东亮,曾拖着打着钢钉的残脚,蹬高墙,跳险障,过独木,跃深沟,在500障碍接力中第一个冲到终点,为男队蝉联冠军立下奇功;为了这高度,“80后”队员王小康在腿部严重受伤的情况下,把“中国”、“八一”的字样写在手心中,激励自己奋勇夺冠;为了这高度,面对人们“你图啥”的疑问,18次夺冠、为女团“九连冠”立下汗马功劳的徐蕾,坚毅而果敢地说,“图的是站在高高的冠军领奖台上,聆听国歌奏响,仰望国旗升起。图的是用这条带伤的腿,撑起中国女兵的英姿,撑起中国军人的尊严!” 面对这些真正的英雄,记者一次次地追问:这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是什么力量、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们?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政委贺江波的一番话,令记者幡然醒悟:“这是一群能把所有困难嚼碎吞到肚里、内化为动力的人!是一个个跌倒了叮当作响、站起来虎虎生风的铁人!是一个个永远只有战场、永远保持冲锋姿态的中国军人!他们为中国军人在国际赛场上赢得了威名。”

一个把祖国放在心中的战士,永远不会停顿冲锋的脚步。一支为军旗而战的队伍,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军事五项队组建到出国参赛,从第一次获得男子团体“戴布鲁斯杯”和女子团体“挑战者杯”,到连续14次和连续9次夺冠捧杯,英雄的军事五项队,经历了30年的奋斗历程。这30年,1000多名队员为之拼搏、付出、奉献,这30年,400多人征战五洲赛场。这30年,他们流过多少血、多少汗、多少泪,没人能够说清,只有那冰冷的大口径步枪、沉甸甸的专用手榴弹、障碍重重的泳道、险峻坚硬的障碍场、绵亘山峦的越野跑道可以作证。这30年,有多少人为了光荣与梦想而打拼过,也许也没有人一下子能够说明白,但矗立在八一军体大队营区的“世界冠军”丰碑将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

 

  http://mil.news.sina.com.cn/nz/junshiwuxiang/index.shtml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0 17:28: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24、袁辽荣: “不见轨迹的天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袁辽荣.jpg:

 

袁辽荣,女,江苏丰县人,19655月出生,19849月考入大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伍,1987年毕业后 袁辽荣任第215医院精神科护士,现为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第215临床部心理二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专业技术8级。个人被沈阳军区树为“优秀护士标兵”,荣获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次荣立二等功,3次荣立三等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袁辽荣2 320x200.jpg:

 

【解说】同行不愿做”,患者不感恩”,家人不放心”,社会不理解”——四不”,说明护理精神病患者的行当着实不好干。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215临床部心理二科护士长袁辽荣,在这个四不岗位上,一干就是23个春秋,无怨无悔。

    诗人泰戈尔有诗云:“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袁辽荣正是这样一个天使,在常人不留意、抑或是不愿意留意的社会一隅,默默地把护理工作干到了极致。

    敬重生命

    23年前,袁辽荣和6名同期毕业学员,带着对新工作的期待,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飞进环境幽静的215医院。迎接她们的既有老护士机灵点,背靠墙,贴身走的善意劝告,还有心理疾患病人一双双射向她们美丽脸庞上空洞迷失的目光。

    一天,正值花季年龄的袁辽荣遇到一个同龄患者。这是个美丽的女孩,不幸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你看那家店里模特穿的粉裙子漂不漂亮?”袁辽荣问。顺着袁辽荣指引的方向,女孩呆滞的目光渐渐有了些光亮。

    “,好看,真好看!”女孩点了点头。

    爱美是女孩的天性,袁辽荣找到了这个可以缓解女孩情绪狂躁的突破口。在女孩生日那天,她真的如愿收到姐姐袁辽荣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那条粉裙子。穿上美丽飘逸的裙子,女孩子高兴地唱起歌。一个月后出院时,女孩扑到袁辽荣怀里。那一刻,袁辽荣眼泪夺眶而出,她第一次品尝到工作上的成就感!

    23年间,袁辽荣已记不清她扮演过多少不同的角色——姐姐、女儿,妈妈、阿姨,战友、老乡……有些老年病人膝下无儿无女,袁辽荣就像亲闺女一样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直到他们走到生命终点。有一个叫李淑贤的病人,从疗养院建院的那一天就住在心理二科。袁辽荣接过护理李淑贤的接力棒,创造了病人卧床13年没生过一次褥疮的临床护理奇迹。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0 17:28:00 [只看该作者]

阳光治疗

    心理疾患病人渴望他人认可,最怕受人歧视。袁辽荣就从称呼入手,与患者交流时,不是简单地称呼患者姓氏,而是根据患者心理喜好和兴趣特长冠以昵称,让他们感到别样的尊重。有的患者自认为是单位的领导,她就称呼主任、科长;有的喜欢绘画、书法,她就称呼他们画家、教授……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昵称疗法”,一下子拉近了她与患者的情感距离。此后,细心的袁辽荣还发明针对乡情浓郁患者的乡音疗法”,热衷体育运动患者的运动疗法”,具有歌唱天赋患者的声乐疗法等。这些独到的袁式疗法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袁辽荣发现,许多出院的患者由于缺少后续治疗,受到亲属和社会的冷遇,极易导致病情复发。

    2000年秋季的一天,一位曾在心理二科治疗的老病号”,大老远从赤峰赶来,专程看望科里的医护人员。原来,老病号病愈回家,邻里朋友甚至家里老小都不愿与他多说话,单位又不敢让他回去上班,孤独无助的他只好向医好他的医护人员求助。袁辽荣利用周末,来到老病号家里,耐心细致地告诉他家人怎样帮他走出难关,又说服工厂厂长给他工作的机会。

    受这次经历启发,袁辽荣倡议建立沟通患者与社会的爱心互联制度。随着一张张爱心互联卡发放到患者家属手中,医院与患者家庭、工作单位和所在社区架起一座沟通的桥,及时将患者信息反馈给医院,将医院意见传达给家属和社区。

    前不久,“老病号拨通爱心互联卡上的热线”,向袁辽荣报喜:工作稳定后,他又找了新老伴儿,家庭氛围也一天比一天浓厚了,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全新的人生

    一位精神科专家曾说,用药物拯救病人于扭曲的虚幻空间并不难,难的是病人治愈后,如何引导他们面对现实世界。自卑、无助和迷茫带给患者的痛苦,往往甚过疾病本身。23年来,袁辽荣引导上千名患者战胜痛苦,融入生活。

    2007,袁辽荣看到一则消息,有个心理疾患病人,被家人用铁链锁了15年。

    袁辽荣立即向院领导请示,随后驱车七八个小时来到患者家。

    眼前的情景令袁辽荣震惊:瘦骨嶙峋的患者,蜷缩在床头,对周围人充满恐惧。

    袁辽荣把他接到医院,召集科里的护士布置任务:患者被社会遗弃15,我们不仅要治好他的病,还要教会他重新过上正常生活,感受人间温暖。

    从那天起,袁辽荣带头为他做日常护理,洗脸、梳头、剪指甲、喂饭、穿衣盖被等,无不细致入微。

    患者害怕见人,袁辽荣就主动与他说话;患者四肢萎缩,袁辽荣就经常为他做四肢按摩,搀着他到走廊里学步”;天气冷了,袁辽荣自费给他添置新衣服。

    一晃两年过去,患者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状态。去年深秋的一天,袁辽荣正帮他整理床铺,站在一旁的患者突然嘴里发出了两个字:“谢谢!”袁辽荣心里一热,泪水禁不住扑簌簌地掉下来。

    2010年春节前夕,这位患者终于走出医院的大门,开始他全新的人生。

http://baike.baidu.com/view/4599539.htm

 

(后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大荒老头
  10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0 积分:37162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8/21 21: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0 20:21:00 [只看该作者]

海兰兰朋友您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gif: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3 11:3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北大荒老头在2011-12-10 20:21:00的发言:

海兰兰朋友您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gif:

    ???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3 11:46: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25、梁承华:全国模范军转干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5、梁承华.jpg:

 

梁承华,广东肇庆理工学校董事长。他是一位曾有过12次战斗经历、4次立功的英雄战士;一位不要“铁饭碗”,矢志创业报国,用行动为国分忧的模范军转干部。200811月,梁承华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十大民办教育杰出代表”;20098月,他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今年5月,梁承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解说】1986年,梁承华因腰椎伤残转业。因为他是战斗功臣,又有三等残疾证明,本来组织上对他有特殊安排,他却选择了经济欠发达的肇庆,在市政府办公室从事机要保密工作。

    转业后,梁承华的内心一直不能平静。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发发文件、整整档案,这与他当年浴血沙场、枕戈待旦的战场生活反差太大了。他决心要开创自己的事业。

    1990年,他还在市政府保密室上班,有一次下乡走访,一个农村家庭触动了他。那个家庭里,户主有重病,4个小孩在初中就都辍学回家种田,而几亩责任田也难以维持生计,家境十分寒苦。看到这个悲惨的家庭后,梁承华每个月寄200元资助这户人家。可3年后,梁承华再次走访这户家庭,发现贫困的状况没有一丝改变。培养出他们的孩子,才能拯救这个家庭。打那时起,梁承华便开始有了通过办学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想法。

    1995年,梁承华终于决定,放弃现有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办学育人这一极富挑战的事业中。

    万事开头难,何况在一张白纸上创业。梁承华把自己平时的积蓄全部用上,不够;向老岳父借了几万元,还是不够。他最终横下一条心,卖掉自己60平方米的房子,让爱人带着小孩搬到单位宿舍住。最后,总算凑到了20来万元。

    没有场地,就租用废旧的厂房;没有设备,他就到工厂去借;没有老师,他就成天蹲在人才市场去招聘。一张破桌,两张旧椅,渴了就喝白开水,饿了就啃几个冷馒头,梁承华在人才市场蹲了一个多星期,也没有一个大学生愿意去他的学校工作。人家都说:连老板都在啃馒头,我们去了还不得饿死?

    半个月后,终于有几个实在找不到合适工作又急于上班的大学生愿意去试一试。他们开出的条件是,按月签合同,自己找到了好的工作可以随时走人。

    学校终于开张了,虽然是一个只有6名老师、33名学生的小型培训班,但那是梁承华心中的希望。

    然而,困难才刚刚开始。第一个学期,学校就差点关门——他没钱给6位老师发工资。1995116,几名老师坐在办公室拒绝上课,声称如果5天内不发工资,他们将离开学校,并将梁承华告上法庭。梁承华只得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四处借钱,结果受尽嘲讽也没有借到一分钱。第二天,老师们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走人,学生也准备离开学校回家,有的学生家长还找上门来要他赔偿学费和误工费。

    梁承华没有放弃。

    那天晚上,一个叫张志民的老师来到梁承华的宿舍里告别说:我要走了,走前送你一句话吧,你还是早些放弃好。

    当时梁承华的宿舍里生着小炉子,炉子上正烧着开水。梁承华说:那么,我请你来看看我会不会放弃,现在我把手指贴在水壶上,直到你说停我才松开。说完,梁承华把一个指头贴在滚烫的水壶上,十几秒过去,张志民终于看不下去,叫了停,梁承华拿开手,一块皮完完整整地粘在了水壶上。

    梁承华的举动令当时的张志民深感震撼,他当即扔下行李,并动员一起来的老师继续跟着他干。

    靠着这股韧劲儿,他把只有几十人参加的小型培训班办成了师生4000多人、资产过亿元的省级重点院校,为成千上万的孩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3 11:47: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26、王文忠:致富带头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6、王文忠.jpg:

 

王文忠,男,1962年出生,1980年入伍,1984入党,1985年底退伍。退伍前系第二炮兵某部战士,现任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芍药村党总支书记。退伍后,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逐步成为一名拥有亿元资产、定居北京的裘皮服装进出口贸易商人;他乐善好施、扶困济贫,先后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近千万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6、王文忠2 640x480.jpg:

 

【解说】在他自己设计的一方小小名片上,正面印着鲜红的党旗、背面则是怒放的芍药花;

    他毅然舍别舒适的生活和如火的事业,重回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孜孜耕耘3年间,他凭借军人自强不息的品格和共产党员的公仆之心,使村民的生活像芍药花一样美丽绽放。

    他就是第二炮兵某部退伍战士、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芍药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忠。

    1980年,王文忠入伍来到第二炮兵某部。当兵5年,他一直是一名过硬的思想和技术骨干,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等职,3次受嘉奖,3次被评为施工先进个人,创造了多项施工纪录。

    1985年退伍后,王文忠一边打工,一边寻找致富机会,逐步成为享誉北京雅宝路的皮草商人,成了芍药人心中的骄傲。

    2007 6月,20多名芍药村的乡亲来北京恳求他说:文忠啊,你快回来吧,你再不回村,老少爷们就要拄着棍子要饭去了!接着,镇领导也多次邀请他回村当个带头人。

    “自己是一名党员,家乡不富,再有钱也觉得脸上无光。这个时候他决不能袖手旁观。

    2007年9月21,王文忠只跟公司副总作了交待,对妻儿谎称到南方联系业务,独自一人从北京回到芍药村,挑起了村支部书记这副沉重的担子。

    “我回来不是为了当官,是为乡亲们做事来的,我绝不拿不沾不贪村里的一分一厘!在第一次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上,王文忠说话掷地有声。

    治穷先治根。他开始筹组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两委班子,把老党员发动起来,把青壮年召集回来,逐步建立健全民兵连、治保会、文明办、妇联、妇代会、共青团、青年突击队等,制定了村民议事、村务公开、干部选任、财务管理等20多项制度,激发了班子活力。

    紧接着,他大刀阔斧搞建设。上任不到一年,他个人出资垫资数百万元,修了两条进出村的水泥路,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新盖了学校、医疗中心和新村部,还建起了文化广场,在村前村后种上了芍药花,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

    既要输血,更要让大伙学会造血

    2008年初,大地还没有解冻,王文忠组织村里一帮年轻人踏上了去北京的旅程,在雅宝路参观了三天。

    回村之后,王文忠趁热打铁,相继成立芍药村裘皮服装、大棚种植和林地养鸡3个合作社,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创业党支部,村里人均收入增了两倍。还在环村道路两旁修建了垃圾池,成立了环卫队,建起了村民休闲健身广场,成立了文艺队、锣鼓队、秧歌队,评选本村好儿媳、举办劳模大会……

    大伙观念变了、干劲足了,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巨大变化。芍药村党支部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王文忠本人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1-08/31/c_121936351.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3 11:48: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27、王金书:一心为民的退伍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王金书.jpg:

 

王金书,男,48岁,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东明县武胜乡玉皇庙村党总支书记。二十多年来,他带领玉皇化工从零起步,逐步发展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型精细化工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资产10亿元,下辖六个子公司,1200名员工,六大系列20多种化学产品。公司累计向国家纳税3亿多元。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先后出资3000多万元用于学校、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及社会公益事业。多次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功勋人大代表、中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王金书2.jpg:

 

【解说】1984年,王金书从部队退伍回到了老家,黄昏暮霭中的土坯墙,低矮得几乎是扒在地上的破旧房屋,贫穷而守旧的朴实的村民,沉闷地狗叫声……眼前这一幕与改革春风沐浴下城镇的繁华美丽冲撞着他的心灵。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村庄玉皇庙……”。人均2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使王金书陷入深深的思考……

1986年,他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尽快带领群众致富是他任支部书记后提出的主要施政纲领。从此,他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子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一方面他大胆对土地种植进行调整,是东明县第一批进行大棚种植试验及最早搞粮菜间作套种的村之一。另一方面,他围绕发展工副业、增加农民收入作文章。当时砖瓦销路很好,决定利用村南百余亩荒地兴建窑厂。为了筹措资金,王金书带头拿出自己家的全部积蓄。为向城里的一个战友借款,王金书骑自行车一个月往返村、县城28天,累计行程千余公里。真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通过借款与村民集资筹措到8万多元。苦心人,天不负,呕心沥血,终于建成了一座年生产能力达800万块砖的窑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年盈利3万余元。

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更坚定了他发展工副业的决心和信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王金书的带领下又先后办起养鸡厂、养鱼厂、塑料厂、打火机厂、杀虫剂厂等企业,但由于致富心切,操之过急,对市场考察力度不够,加上资金、技术支撑较差,终以失败告终。面对困难和挫折,王金书没有退却,而是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成功中学会风险预测和创新。有志者,事竞成。王金书开始边工作边学习,边摸索,边解放思想。通过对市场的反复考察和论证,他认为要立足资源优势,开发自己的产品,走好自己的路。通过反复酝酿讨论,决定以油气产品或副产品为原料,走深加工和精加工的路子。

  从此之后,王金书一门心思放到了发展企业上来。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他跑科研院所,拜访专家教授。当听说他是一个农民,却要干科研院所中的前沿产品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不愿与其交流。虽然是常常受挫、坐冷板凳、一天一顿饭、住个车马店、几次在路途中病重晕倒,但是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及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使命感责任感,王金书不服输、不言败,以真诚和耐心感动了专家教授。玉皇化工先后成了5家院所的指导点和新产品实验基地。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实行了集、借、贷、赊等方法,奔波于亲朋好友和金融部门之间,寻求多方面支持。村民看到他为老百姓办事的真诚精神,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拿出了准备给孩子结婚、盖房子的钱,有的拿出了家里仅有的几百元钱积蓄。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一位副经理把父亲卖猪准备过年的钱出来交到厂里,父亲知道后,在责怪儿子的同时,还是接受了儿子的做法,因为他也清楚玉皇化工要有将来,也只有这样做了。为了解决人才问题,王金书上南京、跑北京,历尽千辛万苦四处寻找专业技术人才,先后有6名高级工程师服务于玉皇化工,成为公司业务技术的有力支撑。玉皇化工由小到大,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00多人,安排下岗职工120余人,仅2005年就向国家纳税2281.6万元。

王金书被誉为:带领玉皇庙村民致富的领路人,玉皇化工创新提高、发展壮大的领头雁。在他的带领下,玉皇化工目前已发展为集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型精细化工企业。现有员工698人,总资产5.8亿元,固定资产3.98亿元,占地33万平方米。中国优秀品牌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菏泽市重点工业企业第六位、菏泽市经济增幅最快最好的企业之一、东明县重点骨干企业之一,2006年入选中国化工企业经济效益500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化工化学助剂行业50

 

http://baike.baidu.com/view/1613901.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1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4 10:38: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28、常德盛:“好支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8、常德盛.jpg:

 

常德盛,19447月生,1960年毕业于任阳农业中学。1963年任蒋巷大队第10生产队会计,19665月入党,19669月至19738月任蒋巷大队大队长,19739月至今任蒋巷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兼任任阳镇党委副书记、江苏常盛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8、常德盛2 640x480.jpg:

 

【解说】勇挑重担——常德盛同志在1965年挑就了建设蒋巷村的重任,当时,他年仅二十出头,常德盛同志有一个信念: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富不是天施,穷不会生根。蒋巷村当时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山恶水吸血成行的苦地方,人民都背井离乡,人丁稀少,当时的蒋巷一点也不起眼,但是他们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改变了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第一步。几十年后,他成就了他的伟大梦想。蒋巷村建设成了闻名遐迩的富裕村、文明村。

  清正廉洁——常德盛从不吃请,从不收礼。一次,邻村孙浜村在插秧季节面临着断电的困境,常德盛得知后,立刻派人送去二万元交电费,又支援资金帮助孙浜村购置发电机。孙浜村领导十分感激,送去一只羊腿,可常德盛却说:对邻村给予一点帮助是应该的。随后又把羊腿退了回去。几年来,常德盛先后退回价值五万多元的现金与礼品。然而,他却扶贫救困,1998年抗洪灾时,一次就捐了2万元。

  兢兢业业——常德盛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为了拯救一度陷入困境的企业,常德盛没日没夜地奔波着,身体累垮了,从不叫苦。终于,极度的疲劳使他病倒了,当时体温已达39.5 度。可他带病继续辛劳地工作着,后因支撑不住到医务室输液。他忽然想起海门有一笔业务要谈,便又拔去针头奔赴海门……

常德盛2002年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荣获200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乡镇企业家,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1990年、1996年省劳动模范,1991年、1996年省优秀共产党员,1983年省人大代表,1996年省党代会代表,1997年省政协委员,1998年省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

  同时,常德盛同志荣获苏州市劳动模范、优秀党员、明星企业家、十佳新闻人物、勤政廉政好干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称号;荣获常熟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农业实干家、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共产党员等称号。

2011920,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http://hxd.wenming.cn/zhen/content/2010-09/06/content_165851.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