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岁月98 → 彝海佳话


  共有108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彝海佳话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部情结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6 积分:70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5 11:57:00
彝海佳话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6 23:08:00 [只看该作者]

彝海佳话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6-10-12 10:23    网络编辑: 李亚敏   字体显示: [我要评论]  

 
  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或许是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结盟的故事太过引人入胜,历史的聚光灯便有些忽略了故事的前前后后。在故事的“前传”里,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突破了彝民设下的天罗地网,留下一段过海如履平地的“神兵”的传说。
  在故事的“后篇”里,“冕宁县抗捐军”在红军走后遭到彝族奴隶主武装疯狂报复。小叶丹也被国民党追究所谓的罪责,他被迫交出了一万二千两白银和一百二十头适龄母羊,宁肯倾家荡产却不肯交出“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
  民族政策冲破黑彝布下的“网”
  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最先就闯进了黑彝家支武装设下的“网”。
  先遣队前卫连刚到喇嘛房,就被手执棍棒、土枪的彝民堵住了去路。他们“啊呼!啊呼!”吆喝着,人越聚越多。红军工作团的冯文彬带着通司(翻译)上去答话,一个小头目说:“娃娃们要点钱让你们通过。”冯文彬问:“要多少?”“要200个银元。”红军马上给他们200个银元。一会儿,又来了一群彝民要钱,说刚才给的是罗洪家支的,他们是果基家支的,红军又给了200个银元。正在交涉之际,后面来人报告,工兵连遭到袭击,抓去的人在被剥光了衣服以后全部放回来了。沿途树林中又有人放冷枪,红军战士严格执行纪律,一概没有还击。
  行至桃树沟,四面山上吼声不断,枪声更激烈,号兵吹军号,部队停止前进。刘、聂登高观察,前面是果基家,东面是倮伍家(还有果基家支),后面是罗洪家,红军陷入被包围的境地。刘、聂请懂彝话的几个向导向彝民喊话,作宣传解释,说明红军来此,只是借道过路,决不长驻。
  据凉山州史志办所编《红军长征过凉山》一书所述:“喊了很久的话不见效,在进退不能的情况下,红军忍痛对空还击,把对方打退下去。红军从海子包包向后面的毛桃树沟发射两发炮弹,以三挺机枪掩护向东南反击,有6名红军战士泅渡过幽深神秘的彝海,端起冲锋枪打到山顶——在当地老人中留下红军过海像走平地,是‘神兵’的传说。一支红军向南反击,彝民没有见过‘枪不进’、在水中如履平地的‘神兵’,没见过威力无比而又神奇的翻山‘找人炮’和以一当十的自动武器机枪和冲锋枪,林间枪声停止,彝族武装四散而逃。”
  其他黑彝家支远离出事地点,打了红军可以一走了之,而果基小叶丹家就在出事地,他无法置身事外。
  就在此时,红军一直坚持的民族团结政策终于开始发挥作用。据沈建国介绍,他从小听老人们讲,当时红军过彝区十分注意纪律,连喝老乡几碗水也要丢上个银元作报酬。红军的这些所作所为自然会传到小叶丹的耳朵里,加上小叶丹熟通汉话,他听懂了眼前这些红军们的喊话,于是派精通汉语的随身娃子沙玛尔各去红军那里探听情况。
  下面的故事就是传为佳话的刘伯承与小叶丹在彝海边以水代酒、歃血结盟的一段了。由于读者们对这段历史已太过熟悉,我们这里不再详细描写。
  结盟之后,由于此时天色已晚,红军决定先返回30里外的大桥镇宿营。刘伯承邀请果基小叶丹一同到大桥。红军把大桥镇上商家所有的酒都买来,宴请小叶丹。
  此时,小叶丹心中也许又有了新的念头。由于争地盘、争财产,果基家支与罗洪家支长年不和,械斗不断。据《红军长征过凉山》一书所写:“果基小叶丹想借红军的大部队,打平冤家对头罗洪作一。”刘伯承在席间向小叶丹宣传了革命道理:“彝族内部要团结,不要打冤家,要和好;汉族彝族是一家,不要隔阂,要共同对付军阀刘文辉。”然后,刘伯承代表红军将一面写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授予果基小叶丹。
  就这样,与红军结盟了的小叶丹一路护送红军主力顺利通过了彝民区。

  
抗捐军遭到彝族奴隶主武装暗算

  不过,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较少有人知道的尾声。前文我们提到,红军在冕宁组织了农民地方武装抗捐军。那么,这支抗捐军的命运怎么样了呢?
  由李志华主编的《红军长征过凉山》一书,对此有专节介绍,下面我们全文摘录如下:
  红军离开冕宁后,中共冕宁县委工委考虑到薛岳、刘文辉、邓秀廷等各路敌军将至,无法坚守县城,便决定率抗捐军向北转移。这时,红军部队留下的红军游击队约100多人,由队长刘彬率领,驻冕宁城外小堡。5月26日上午,抗捐军到达小堡,与红军游击队合编,合编后仍称抗捐军。次日,抗捐军到达冕宁大桥镇。当时,红九军团还有一部分部队正从大桥镇北进。抗捐军待红九军团的人全部离开大桥镇以后,才进镇去。这时已经有彝族武装来索要枪支。面对变化的情况,抗捐军负责人陈野苹、黄应龙、肖佩雄等商量,决定采取三条办法。第一,这时无法坚持斗争,只有脱离危险区迅速去追赶主力红军;第二,当天下午就和果基家支、罗洪家支的头人喝血酒;第三,请果基小叶丹派20人护送抗捐军,此后便举行喝血酒的仪式。
  5月28日晨,抗捐军从大桥镇出发。待抗捐军队伍上路以后,发现“送”抗捐军的远远不止20人,而是许许多多彝人。然后,三三两两的彝人插进抗捐军的队伍,把队伍插乱了。当队伍走到俄瓦山的山坡下时,罗洪家支的人给抗捐军送来消息,说邓秀廷已派人从曹姑坝到前面堵截抗捐军来了。抗捐军于是决定改变前进方向,往左到田坝罗洪家去。果基小叶丹不去,仍然径直往前走。抗捐军负责人只好随他走到队伍的前边。到了一个小坪,突然一声枪响,红军刘排长中弹身亡,抗捐军队伍因而被冲乱。在被冲击的过程中,几百抗捐军指战员,还有100多名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都未放过一枪。在一片混乱中,抗捐军的枪被抢光,队伍被冲散。红军干部黄应龙、方忠和一些红军战士,只好到彝民家中去躲避,后来彝务指挥官邓秀廷带领队伍进驻冕宁,责令把黄应龙等交出来,后转交中央军薛岳总部押往成都杀害。抗捐军政委陈野苹当时从山林脱险,在群众掩护下去外地躲避,陈野苹的几个哥嫂全被抓进牢房,抗捐军遭到了敌人残酷的镇压。肖佩雄、彭杰、李发明等多人被杀害,冕宁城西门外一大片土地被烈士的鲜血浸成了深黑色。抗捐军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她短暂而光辉的历史。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部情结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6 积分:70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5 11:5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6 23:17:00 [只看该作者]

彝海佳话
  小叶丹的亲孙女果基曲比莫一直珍藏着自己的父辈拿着刘伯承授予家族“中共红军沽鸡支队”旗帜的照片,也时常拿给自己的四个孩子们看。
  沈建国的大儿子刚满六岁,生日和“彝海结盟”是同一天。作为小叶丹的直系传人,沈建国相当注意对孩子的品行教育。
  沈建国从一个普通职员干到科长的职位,并没有受到祖上的影响,全是靠着自己十年来踏实努力地工作。
  小叶丹的亲孙女果基曲比莫从来没有上过学,至今没有汉文名字,出嫁后,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四个孩子在政府的关怀下解决了教育问题。
  沈建国在纪念馆见到了沙马依姑,两人聊起了家族历史。沙马依姑的爷爷沙马尔各是主持“彝海结盟”的“毕摩”和见证人。
  坐落在凉山州首府西昌城里的“彝海结盟”塑像给这座大山里的小城赋予了更多精神意义。
<!--enpcontent-->

  说到长征,“彝海结盟”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对于红军长征的胜利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它不仅使红军顺利地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赶在国民党重兵围堵之前渡过大渡河,最终取得长征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成功体现。

  彝族果基家支的领袖果基小叶丹的原名本没有一个“小”字,只因当年统领彝族果基家支时,年龄比起周围其他家支领袖较小,才有了小叶丹这一称呼,以至于后来的史册中才记录成了“果基小叶丹”。让后人记忆最深的则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大凉山区彝族区域时,小叶丹与刘伯承在彝海边上歃血为盟而传下的一段佳话。小叶丹因为与红军结盟,被国民党以“通共罪”杀害。

  因为果基家支和倮伍家支有着世代联姻的关系,小叶丹的家族后代传人还是散开了很多,但作为小叶丹的直系后代却并没有几人,仅存的直系后代只有亲孙女果基曲比莫和亲孙沈建国。如果按照彝族人的男性传承血统的观念来讲,小叶丹的传人就只有沈建国和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

  38岁的沈建国现在任凉山彝族自治州安监局行政科科长,每当说到自己的特殊家庭背景时,沈建国的心态都显得很平常。回想自己的少年时光,祖辈的功绩并没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自己也曾是个爱调皮打闹的孩子。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情况也很困难,高中时期险些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去上学的机会,后来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才得以保送到北京上大学,并解决了学费问题。从上大学开始,沈建国逐渐感受到,作为“名人之后”的影响对他越来越大,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显得格外注意。对于自己的儿子,沈建国十分注重其品行教育,不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禁锢,也打算等待孩子长大成人后,再把家族的事迹和精神告诉他们,让孩子们把果基家支的事迹和小叶丹的精神传承下去。李刚 摄影报道 J22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