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春节,请记得看看那些老知青


  共有105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春节,请记得看看那些老知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云游四方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4 积分:8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30 21:23:00
春节,请记得看看那些老知青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4 20:22:00 [只看该作者]

【社会记事】春节,请记得看看那些老知青

《工人日报》(2013年02月03日 03版)本报通讯员 吕国兴 本报记者 赵昂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曾在北大荒插队,如今一家人蜗居在不到20平方米房子里的北京老知青李宝岭和当年的“荒友”叙旧时,还记得务农时的口诀,往事历历在目。但是,他的眼睛已经落下了终身残疾,当年插队打石头时不慎把一只眼睛弄伤,1975年回到北京后生活困难,爱人有心脏病。
   像李宝岭这样的困难返城老知青还有许多,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工作和住房,被疾病缠身,甚至被亲友淡忘。在春节前夕,记者随北京知青爱心家园走访困难的老知青,记录他们的故事,也记录那些一直在帮助困难知青的好心人。
每一个故事都令人心酸
   当接过知青爱心家园送来的慰问品和慰问金时,李宝岭抓住爱心人士的手说:“非常感谢你们这些知青二代,没有忘记我们。”
   李宝岭的困境在返城知青群体中并非孤例。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7团的姚鼎今年62岁,2011年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卧床1年多,一直由他的爱人照顾,家中还有9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姚鼎的医药费至今已经花去30万元,肇事者无力偿付所有医药费,于是家里四处筹钱治病,如今他们家里已经负债累累。
   老知青苏秀英与她的爱人皆患有癌症,治疗数年之后,丈夫走了,原本小康之家被病痛折腾得倾家荡产。为了治病,积蓄花光了,车子卖了,房子也卖了。人走了,财散尽,一场病魔,一家人自此阴阳两隔。
走进于金旺家,则更令人震惊,沿着狭窄潮湿而又斑驳破旧的楼梯来到地下室,于金旺拄着拐杖为记者一行人打开了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更加狭窄的过道,门的左边是不到4平方米的厨房,过道终点两边各有一扇小门,分别住着两户人家,总共算起来,他的家只有六七平方米大。与记者同行的6个人,在这个狭小阴暗的屋子里竟然都站不下。
   爱人与重病缠身的他离婚了,如今于金旺身患脑血栓、脑梗、前列腺以及严重糖尿病。导致行动不便,生活也不能自理,连为爱心人士开门,他都需要拄着拐杖蹒跚而行。
   像他们一样的困难知青还有很多,他们曾是豪情干云、开垦边疆的知识青年,但如今已逐渐走向人生的夕阳。 与其它弱势群体不同的是,一小部分知青因特殊原因和遗留问题,没有稳定的工作,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
我们曾睡在一个炕上
   对于曾经睡在一个炕上的手足兄弟,对于曾在一个食堂吃饭,一个“地号”上挥汗锄地、挥镰收割的困难知青,许多返城知青一直在尽力帮助他们,尽管许多助人者的经济条件也并不宽裕。
   “他们当年都是和我们一起,被一个火车皮拉到边疆的街坊、发小、同学……我们不能丢下他们不管。”一直联络困难知青,组织知青联谊活动的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2团知青巩徳有说,他一直在为知青的事情奔走忙活,但他本人却已经身患癌症。
   据北京知青爱心家园执行会长田永清介绍,目前困难知青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插队期间因工伤,扑救山火等致伤致残;另一类是返城后遇到灾、病和家庭变故等原因致贫致困。
   返城30多年了,不少知青仍然惦念着当年的友情,无私帮助着他人。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7团的知青李秀人,每年为提供返城知青活动场地的租金就要负担二十多万,还一直组织着由老知青构成的北大荒艺术团。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学先,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2团老军垦的后代,她长期致力于维护留守知青们的权益。吴学先告诉记者,这些知青,许多人都是当年都是自己上学时代的启蒙老师。功成名就的她一直惦记着留在北大荒的知青,她不仅为困难知青捐资,其提出的《用15亩免租金土地作为农场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的建议也被有关部门采纳,增加了全垦区职工们的收入。原政策规定所有包租的土地都是每年每亩上缴300元左右的租金;遇到灾害天气,每亩地300元租金都收不回来。建议被采纳后,15亩免租地每年可给每位租种地的农场职工减少4500元的开支,换言之就是增加4500元的收入。如今,吴学先正在为垦区困难老知青的住房问题奔走,因为许多困难老知青,还住在40年前的破旧房子里,需要更多人关注和为之呼吁。
   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团的段胜武夫妇,为35团在北大荒被山火烧伤的知青安排旅游休假;47团的李军多年来一直照顾着一对患肾衰竭的知青夫妇;67团的汤黎明照顾着一位因车祸成植物人的知青……
   生活并不富裕的知青也在帮助其它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2团修配厂的上海知青陈锦元和杨荣华,工资不高,却用25万元积蓄在乡村建学,资助2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期待更多人关注
   但是,仅仅靠知青们之间的互帮互助,依然力不从心。为了让困难知青能够安享晚年,知青的后代,北京丰德商田国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卞立斌组织了爱心组织北京知青爱心家园,旨在帮助困难的老知青。
   在今年春节前夕,他们不仅为困难的知青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还于1月30日组织了春节慰问晚会,而登台表演的也都是当年的知青,曾经在北大荒插队的相声演员赵炎也前去助兴捧场。而卞立斌在北京市昌平区建设的知青爱心家园园区,将于今年5月落成,届时将能接纳更多困难知青在这里安度晚年。
   卞立斌本人出生在北大荒的农场,父亲是1964年去北大荒的北京知青,1989年他按政策只身回到北京,却遇到很多挫折,经过多年打拼如今有了自己的企业,他想让更多的父辈知青,能够感受到温暖。
   北京知青爱心家园执行会长田永清告诉记者,据他们实地调查了解发现,由于一些遗留问题和种种客观原因,不少知青的户籍、社保和医保存在问题,使得他们的就医和养老面临困难。一方面需要更多人关注到年老知青的就医和养老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对于户籍、社保和医保仍然存在遗留问题的知青尽快进行相应的帮扶,解决他们的困境。
   有曾在黑龙江插队的老知青告诉记者,如今当年一起插队的人,大多已经60多岁,退休在家,即便是最小的也69届毕业生,明年也要相继退休,步入晚年了。曾经为边疆建设奉献过青春的他们,每次聚会,还会挂上当年的团旗,尽管许多人返城后历经坎坷,但大家都一直在心底里挂念着自己青春播撒过的黑土地。
   “我们都已经老了,希望这个社会不要忘记我们。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也希望你们还记得我们,记得我们所付出过的。”老知青们如是说。

     感 言
   愿他们安度晚年
    文/赵昂
   在冰天雪地里,他们用双手开垦出来的土地,至今仍然是国家重要的大粮仓,垦荒边疆的知青们,曾经用他们的青春、汗水,甚至鲜血,让这片土地更加绚烂。现在,他们老了。
   我们应当正视,由于各种遗留问题,并不是每位知青都完整地走完了回家的路,很多人的人生就此转折,再也回不到曾经的轨迹,还有不少知青的子女,因为父辈的不幸而饱尝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因为种种原因,仍有知青缺少社保和医保,面临住房困难。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迈过退休门槛,年老体衰,家庭困难,急需帮助。当然,帮扶困难知青,仅仅只靠爱心人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在呼吁社会各界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也期待有关部门能尽快加大对这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尽快解决一些存在户籍等遗留问题的知青的相应问题。
   当下,曾经的知识青年已经不再年轻,他们每一年,每一天都在老去,甚至有人会永远离开,我们亏欠了他们很多,请不要再让他们余下的人生,空留更多遗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人一个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02 积分:20652 威望:0 精华:79 注册:2010/3/7 19: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4 20:56:00 [只看该作者]

   都是我们共患难过的战友,很值得同情,如果网络发起救助的话,我觉得自己也会尽一份菲薄之力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5 9:31:00 [只看该作者]

不忘战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