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漫话春节忆童年


  共有74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漫话春节忆童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郑德鸿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65 积分:550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2/26 0:04:00
漫话春节忆童年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5 22:11:00 [只看该作者]

 

《漳州广播电视》报:漫话春节忆童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孩子,春节是最盼望的日子。平时没几分零花钱,而春节可以拿到几角甚至几元的红包,这在当时不能不算少。这些钱除了买些玩具零食,男孩子最想的就是鞭炮了。

  小鞭炮一串有上百头,一点燃,“劈劈拍拍”一下就完了。为了玩得更久,孩子们便把鞭炮串拆开,这样一串就可以放上百来次,过足瘾。胆大的孩子常捏着小鞭炮的底,直接在手指尖上放。但有些鞭炮的捻子掉了,不能放,就把鞭炮折成V字型,让里面的炮硝落出点,然后在地上摆成对阵,点燃后,满地火焰硝烟。

  大的鞭炮威力大,孩子们便找个铁皮空罐头罐子,去掉盖,点燃后把空罐子盖上。一声轰响,空罐子冲上天。

  因为口袋里有红包钱,这平时一分钱都要掰成二半的孩子们,也享受起坐脚踏三轮车来。当时的娱春场(俗称公爷街)设在延安北路北段,距离中山公园也就500来米,坐三轮车一次1角钱,跑一趟也就几分钟时间。坐在车上的孩子,一边吹着哨子,一边放着鞭炮,那股得意劲,胜比现在坐奔驰。

  气球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但对当时的孩子来说,却是最实惠的玩具。大的气球一个二三角钱。没打气的小号气球一个3分,有打气的一个5分,如果打的是氢气,要1角钱。大部分的孩子都买没打气的小气球,用嘴来吹,扎好线后当排球打。要是打破了,用双手把破气球向四角拉伸,然后贴在嘴上,再用力一吸,就能吸出一个小气泡,拧紧后扎上线,也就成了一个小小气球。把小小气球在手掌上擦,就能发出“吱吱”的声音,也能玩上一阵子。

  而最让孩子们喜欢的是“大尫头”,有小丑、老人、小童等形像,戴在头上一路扭摆,出尽风头。毕竟,一个“大尫头”二三元钱,很多囊中羞涩的孩子,只能望而兴叹。但买不起“大尫头”,买张纸板面具也行。生旦净末丑,往脸上一挂,也可招摇过市。

  漳州的蚵仔煎香酥爽口,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小吃,但平日里想吃是很难的,毕竟一煎要2角钱。在春节时,如果再不吃,那还算过春节?所以,虽然家里吃的东西比平时丰富许多,这钱还是舍得花。

  春节穿新衣,对孩子来说无比重要。但是在当时,一个人一年只凭票供应14尺布,也就是成人做一套衣服而已。孩子虽然用料少,但磨损快,摸爬滚打中,一件衣服穿不了多久就破了。并且孩子正在长身子,年头做的衣服年底就变小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的口号,也是真实的写照。

  在给孩子做一套新衣服实在不是很容易的日子里,为了让一件衣服发挥最大的价值,只能在长度宽度上做文章。所以,当时孩子们身上的新衣特别宽,里面可以套上棉袄;新裤子特别长,裤脚卷上几卷,是最普通不过的。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今天的孩子已经不再为买个气球吃盘蚵仔煎而等上一年,新衣服也随着季节的变代而不断更新。时过境迁,当年的情景已逝,如今回想起来,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郑德鸿

 

本文发表于2012131日《漳州广播电视》报



郑德鸿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dhong53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6 9:13:00 [只看该作者]

想起当年过春节,

压岁钱买百头鞭,

拆开点燃花样多,

脸谱小吃新衣全。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6 10:43:00 [只看该作者]

      春节在过去是孩子们盼穿双眼的节日,有句俗话,细伢盼过年,大人望栽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那快乐现在的孩子们是享受不到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