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交出我的作业


  共有803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交出我的作业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7 16:35:00 [只看该作者]

 

无声:你也别不信,原文(或者原话)的确学者们没有看到或者说没找到。同理,让大家都回城的文件也是没有滴,不信?你也找不到的,因为可能的确没有。搞这方面的学者还在找!你也可以再努力!


去年上海国际知青研讨会上叶辛,庄,刘那些知青问题专家还传出毛泽东68-12-22 上山下乡号召是姚文元炮制出来的, 根本查不到原件. 对此我是不信的”

另外:2008年,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团校青年运动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学术会议名称是“2008年知青学术研讨会”。简单扼要的会标,没有冠于“国际”字样。强调了“学术”的含义。请注意,免得误传。


南人北相



回南班:

 

知青上海网的网中人最近查到了12-21动员的出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共13册合集,是将网上的各个分册电子书中的部分作适当地技术处理后,改制组合而成,目的为了便于大家集中搜索查阅资料。2006.02.16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网站介绍,http://www.wxyjs.org.cn/GB/186508/186513/11345148.html,这部《文稿》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分为13册,总计约500万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198711月至19981月出版,内部发行。这是一部供研究用的多卷本文献集,编入了毛泽东在19499月至19767月 期间的以下三类文稿:(一)手稿(包括文章、指示、批示、讲话提纲、批注、书信、诗词、在文件上成段加写的文字等);(二)经他审定过的讲话和谈话记录 稿;(三)经他审定用他名义发的其他文稿。这些文稿,少量曾公开发表,比较多的是在党内或大或小范围印发过,还有一部分未曾印发过。其中包含为实践证明是 正确的判断和观点,也包含为实践证明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判断和观点。(由于该网页注明“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故本段文字系来自“百度百科”查到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词条、又参照上述网页的内容改写而成。)

   

其中第298篇和第299篇正是与“一二二一指示”直接有关的!


    第298篇全文如下——

 


对《人民日报》转发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道〔1〕的批语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


可发。〔2〕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指《甘肃日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日发表的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说,甘肃省会宁县部分长期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目前全县已有一百七十八户、九百三十二人分别到十三个公社的生产队安家落户。
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载了这个报道。
〔2〕 这个批语写在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姚文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给毛泽东的送审报告上。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


毛泽东的最新指示,见本册第616页。姚 文元送审的《人民日报》编者按指出:“甘肃省会宁县城镇的一些长期脱离劳动的居民,包括一批知识青年,纷纷奔赴社会 主义农村,在那里安家落户,这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新风尚。他们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这话说得很对。”“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 的城镇居民,热烈响应毛主席这个伟大号召,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甘肃日报》的报道中原有一段话讲到:“脱离生产劳动的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 农业生产,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计,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毛泽东审阅时,删去了文中的“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人民日报》转载 时,这句话改为“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

 


    第299篇全文如下——


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
  (一九六八年)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1〕

 


根据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刊印。
  注 释
〔1〕 《人民日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为转载《甘肃日报》一篇关于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道而发表的编者按中,用黑体字引用了毛泽东的这段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7 16:36:00 [只看该作者]

网中人搜来的资料和一九六八年九月三十日 毛泽东批复姚文元关于“柳河五七干校经验”的过程极为相似。都是先由姚文元找来资料后上交毛泽东审批后在全国发表“动员令”。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九三零批复(五七干校)和一二一九批复(上山下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是姚自主的选来有关报道交给毛过目, 毛看后写了评语并说“请提到碰头会上讨论决定。”碰头会讨论决定后姚再把毛的批示写进编者按后再交给毛做最后审定。姚在编者按中加了一句毛批语中没有的“包括那些犯过错误的干部”,毛阅后批复“可用”。但是根据网中人搜来的一二一九批复就可看到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毛泽东已经在看到姚文元上送的《甘肃日报》资料前就已经说过“来一个动员”的最新指示了。这也就是说碰头会已开过, “一刀切”上山下乡的决定已做出,“要说服”的那段话可能也在最新指示中,当然“最新”中也可能引用了过去说过的话或意向。换言之, 决定做出后责成姚去找典型,这一次与九三零批示不同,姚是被动的。所以姚说“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尔后,毛留下了“可发”二字的手稿。不用再交碰头会讨论了。有一点应注意,姚不去挑选已下乡的曲折等红卫兵做典型而是找来一位会宁老大妈可能有“一石两鸟”的目的,即学生上山,市民下乡。。。。。。

下面比较两个动员出炉过程的异同:

(一)


这个批语写在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姚文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给毛泽东的送审报告上。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毛 泽东的最新指示,见本册第616页。姚文元送审的《人民日报》编者按指出:“甘肃省会宁县城镇的一些长期脱离劳动的居民,包括一批知识青年,纷纷奔赴社会 主义农村,在那里安家落户,这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新风尚。他们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这话说得很对。”“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 的城镇居民,热烈响应毛主席这个伟大号召,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甘肃日报》的报道中原有一段话讲到:“脱离生产劳动的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 农业生产,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计,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毛泽东审阅时,删去了文中的“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人民日报》转载时,这句话改为“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尔后,毛留下了“可发”二字的手稿。


(二)

对《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走出条新路》一文的批语                                                                                   

                    (一九六八年九月、十月)

姚文元〔1〕同志:

此件〔2〕似可在人民日报发表。因有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以上请提到碰头会上讨论决定。

毛 泽 东

九月三十日

(根据手稿刊印)载于一九六八年十月五日《人民日报》。



可用。〔3〕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姚文元,当时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

〔2〕 指《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走出条新路》一文,载于《人民日报》总编室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编印的《文化大革命情况汇编》第六二八 期。文章说,今年五月七日,是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黑龙江省革委会组织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一所农场,定名“五·七”干 校,为机关革命化、改革上层建筑走出了一条新路。干校共有学员一百四十一人,主要是原省市委机关干部和革委会的工作人员。机关干部办农场,走与工农相结合 的道路,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不少干部到干校后,亲临三大革命第一线,接近了贫下中农,增强了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前,干校耕 种土地三千余亩,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并自力更生办起了小型工厂企业。实践证明,“五·七”干校是改造和培养干部的好地方,是实现机关革命化,搞 好斗批改的一种好办法。一九六八年十月五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文章,题目改为《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并在编者按中引用 了毛泽东批语的主要内容。

〔3〕 这个批语写在姚文元一九六八年十月二日送审的《人民日报》为发表《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 提供了新的经验》一文而写的编者按语稿上。按语稿中说,毛泽东关于柳河“五·七”干校经验的批语,“对反修、防修,对搞好斗、批、改,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应引起我们各级革命干部和广大革命群众的高度重视。希望广大干部(除老弱病残者外),包括那些犯过错误的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下放劳动的过程中重新 学习,使自己精神面貌来一个比较彻底的革命化。在革命委员会中工作的新老革命干部,也要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分期分批下放劳动,使自己不脱离劳动人民,既当 ‘官’,又当老百姓。新干部要特别注意不要染上脱离群众、脱离劳动、一切依靠秘书、做官当老爷的剥削阶级坏作风,要保持无产阶级朝气勃勃的革命的青春。”


百度资料:

毛泽东看到这个材料后,于9月30日写了一则批语。他写道:“此件可在《人民日报》发表。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以上请提到碰头会上讨论决定。”   姚文元接到毛泽东的上述批示后,对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报上来的材料又进行了一些文字上的加工修改,定题目为:《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并在他写的编者按中引用了毛泽东的批语。这个由姚文元写的按语说:毛主席关 于柳河“五七”干校经验的批语,“对反修、防修,对搞好斗、批、改,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应引起我们各级革命干部和广大革命群众的高度重视。希望广大干部 (除老弱病残者外),包括那些犯过错误的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下放劳动的过程中重新学习,使自己的精神面貌来一个比较彻底的革命化。在革命委员会中 工作的新老革命干部,也要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分期分批下放劳动,使自己不脱离劳动人民,既当‘官’,又当老百姓。新干部要特别注意不要染上脱离群众、脱离 劳动、一切依靠秘书、做官当老爷的剥削阶级坏作风,要保持无产阶级朝气蓬勃的革命的青春”。姚文元写好这一按语后,报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批示:“可 用。”10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的报道,同时刊发了姚文元写的编者按。   这样,柳河“五七”干校便成了受到毛泽东肯定的典型。各地纷纷仿效柳河“五七”干校,办起了许多干校。中央各机关,包括中央办公厅,也都在外地寻找地点,分别办起了各自的“五七”干校。一时间,“五七”干校在全国到处“开花”。

以下为我在本楼发表过的旧帖:

以柳河干校成为全国典型为例,老人家"1968年9月30日看到这篇文章后,给姚文元写了一封信"并让他向碰头会传达. 接下来我们可以想到碰头会全部通过, 这一次老人家是先画过圈了. 再接下来是姚去草拟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然后报请毛最后批准. 老人家原话中没有"包括那些犯过错误的干部"这句话啊,是姚伪造的吗? 老人家原话中没有这句话,但他看过姚的人民日报编者按后说了"可用".这就行了.

68-9-30指示和因此而掀起的五七干校热潮同68-12-21指示是否有可能异曲同工? 老人家看了姚文元送来的甘肃日报上会宁老大娘的"事迹",是否有可能再看看放在案头的5月国务院对
三市一省知 青上山下乡的请示报告?然后给姚文元和周恩来各写一封信让他们在"碰头会"上讨论? 接下来是否姚又故技重演把老人家在不同时间说过的两段话接在一起后报请老人家过目? 说姚伪造12-21讲话大概是知情者对此的解读, 但是老人家看过人民日报为会宁老大妈到郊区落户所写的编者按后如不说"可用"谁敢发表?

说到底, 对掀起五七干校热潮的9-30批示都做了如此详细的解密, 对12-21指示为何就语焉不详守口如瓶?
12-21指示发表前"碰头会"开过没有? 各方面派系都是何种态度? 如开过"碰头会"那么记录在哪? 这些才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7 17:14:00 [只看该作者]

 

“文稿”中下面这段话有点意思, 老人家在审阅姚文元送来的《甘肃日报》删去了“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而在《人民日报》发表时改为了“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这一删一改可是很有点名堂了!

《甘 肃日报》的报道中原有一段话讲到:“脱离生产劳动的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计,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毛泽 东审阅时,删去了文中的“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人民日报》转载时,这句话改为“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

首先我们看到老人家把
逐步消灭城乡差别这个文革中叫的最响的上山下乡的定义删掉了,这可真是令人浮想连篇了。后来人民日报发表时改为“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这个改动有两种可能:

一:姚文元请示老人家是否能保留那句上山下乡的标准定义, 姚可能会提出把
“消灭城乡差别改为“缩小城乡差别”而获得老人家同意,当然也可能是老人家在接到姚的请求后自己改动的。

二:姚文元没有征得老人家同意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上述改动后发表了。

不 论如何, 这一删一改都透露出文革中“一刀切”的上山下乡运动从发起时就好似有难言之隐。仔细推敲一下就可看出上山下乡消灭城乡差别这句话说不通,知青下乡只是改变 了他们城市人与农民的身份差别,与消灭城乡差别没关系。换言之, 消灭城乡差别只有两条路,要么把城市变为农村,要么把农村变为城市。如果知青上山下乡被赋予了把农村变为城市的重任就要另当别论,不过从文革前中央所定的 十五年上山下乡规划草案中邓小平提出的“插队为主”和每个生产队安排两名知青的建议来看好象不是要知青去把农村变为城市而是要安排就业。反之,城市也不会 因再多的知青下乡就变为农村。我个人理解老人家对此心中已有数,只是不能说出来。文革“一刀切”上山下乡后他对我们再没有了“最新指示”,他只是对李庆霖 抱怨“走后门”和知青生活困苦说了一句“此类事全国甚多”,接下去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关于上山下乡的批示是因陕西农青告知青招工回城的状,那个批示是 让政治局开会讨论“
开一次会,给以解决
”知青问题。直到今天人们也猜不透老人家所说的给以解决”到底要解决什么?如不是“给以解决”再教育毕业典礼后大回城,那就是要“给以解决”补助?真搞不懂!

那么上山下乡“缩小城乡差别”说的通吗?我们下去后村里人学着涮牙和学穿“的确良”了,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偷偷的学着女知青的城里人生活习惯,还有知青当起了民办教师,这些都算“缩小”吧?同时知青与城里留下的人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大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8 16:21:00 [只看该作者]

 

各地知青被招工回城的比例非常不同, 从当年各种渠道的回忆文章可看的很清楚。首先就是三市一省在接收工农兵大学生方面极尽“地方主义”之能事, 各大学都尽量接收自己辖区内下乡的知青。另外就是各类熟人关系户“近水楼台”,象陈佩斯就是我们团的, 北影来招演学员,据说田华就在陈强的委托下直奔陈佩斯而来。龙版主说到了后来68年下乡的知青在他们所在的草原上就只剩他和周秉建两人了,周秉建是被周 恩来退回去的。后来各地招工也是一样面向本市子弟兵。。。。。。


链接

北京的下乡知青是幸运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8 16:29:00 [只看该作者]

我把和野歌讨论的一个旧帖翻出来,70年后各地开始不再跨省下乡, 北京70届干脆全留城了, 不是说文革导致工厂无法开工不能接收新工人吗?
2009-08-25 16:27


我在上面09年的一个旧帖中提到“70年后各地“开始”不再跨省下乡”,我可没说70年后“完全”停止跨省下乡。准确的说“开始不再大规模跨省下乡” 可能会好听些? 内蒙兵团的都知道70年后兵团再到南方招人就屡屡碰壁了,大约在70-71年间内蒙兵团到杭州和上海招人碰壁后在无功而返的途中听说上海郊区(城乡结合 部?)有批中学生毕业待分配就从上海市把那批学生要了去,其中就有小红柳吧? 这批人自称是被兵团“偷走”的!在那段时期上海曾把郊区青年农民送给云南兵团“充数”是否另有算盘不得而知,不过郊区腾出空来安排子女“填空下乡”总比跨省“近水”吧? 我下面将给出一批资料做个综述供参考。


ZT

本来预计从1973到1980年下乡1300万知青,平均每年160万。预计在这个时期从已实行过这种大规模移民的大城市遣送131万知青到外省去。黑龙江 省当时就同意接纳50万上海青年。但这个计划没有了下文,那个时期全国这类跨省下乡的总数超不过8万。实际上,想让知青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去已经是越来越难 了,另外政府也承认有些地方是一厢情愿把他们送去边远地区,丝毫不考虑当地的接待能力。 华国锋在1973年曾经透露:7000名到贵州下乡插队的上海知青中,就有6000名跑了回来,原因很简单,那儿吃不饱。从1974年起,因株洲模式占尽 优势,所以到城市郊区去下乡就越来越普遍。

其实,当时运动已经悄悄 地逐步由终身下乡制向轮换制过渡。对这个问题,全国会议没有明确的指示,不过在会上代表们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一部分赞成大多数知青实行轮换制,因为比较合 理也比较容易为人接受;另一部分则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经济代价太大(安置费只是给知青在乡下过一段时间,太不值,而且得进行两次职业培训,到了农村是第一 次,返城后还有一次)。反对的代表建议下乡人数少一些,但应该是固定永久的。全国会议明确规定准许在下乡知青中招工征兵。在这种情况下,回城的人数明显地 增多了,当然还没有下乡的多,不过已经足够提高返城的百分比(从1962年开始计算),1973年底是42.9%,1976年底上升到48.1%。许多省 份已经开始尝试轮换制,因为动员工作比较容易进行。文化革命前唯一正式实行过轮换制的省份广东,1975年又再一次重新实行,遣送了几乎与1968年同样 多的青年下乡,同时也组织了一大批1970年以前下乡的返城。

图表31974-1979年知识青年下乡和回城的情况

  图表

  据《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第110页和第111页

   下乡运动引致的主要跨省移民图显示出总的方向:从国家最大的城市,p.193主要是三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往最近的省份,或者向最远的边疆地 区移民发展。大多数的迁徙都在省内或市郊,大约8%的知青(1962-1980年间17919800名下乡的知青中,有1429200 名)被送到了外省去。

  图:知青的跨省移民情况


1968年:全年上山下乡的城镇知识青年199.68万人
5 月2日 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国务院呈送《关于1968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请示报告》。全国66——68年三届城镇初、高中毕业生近400 万人,其中势必有大批人要走上山下乡这条路。下去要以插队为主,安置方式可多种多样。京、津、沪、浙需要跨省安排的,请国务院召开协作会议给予落实。《报 告》说: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受磨炼最大,最能体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的光辉思想。但是阻力甚大,问题较多,工作确实艰巨。但不能动摇插队为主的方针。 1968年安置经费2.5亿元,拟根据各地计划分配下去,没有完成计划的,其剩余部分安置费上缴中央,不再留给地方结转使用,各省、市、自治区应尽早制定 计划。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1968年整个国民经济处于衰退状态,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4.2%,绝大多数工矿和企业无法招收新工人。同时, 招生考试制度又被废除,造成66—68届初高中毕业生(俗称 “老三届”)大量积压在城镇,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所以把出路寄希望于到农村去。4月4日,中共中央提出毕业生分配,实行“四个面向”方针以后,各地 陆续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发表后,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上山下乡高潮。全年上 山下乡的城镇知识青年199.68万人(不含大专毕业生),其中,到人民公社插队的165.96万人,到国营农、林场的33.72万人。此外,还有60万 城镇居民下乡。全国城镇非农业人口再次呈下降趋势。


1970年:

本 年度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也很大。职工人数是1960年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但城镇个体劳动者又比上年继续减少5万人,下 降到96万人。这一年,全国共动员371.4万人上山下乡,其中知识青年106.4万人,城镇居民160万人,其他人员105万人。从1968年以来的3 年中,总共有1225万城镇人口到农村安家落户,其中知识青年573.4万人。1968至1970年共有573万名知青到农村落户.

1971年:24省市安排下乡274万人,其中知青140万人.2月19日,全国计划会议结束。会议确定1971年计划招收固定工144—155万人。招工资源包括经过劳动锻炼两年以上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由贫下中农推荐招收一部分。津、沪、川、浙4省市有25万人左右跨省区下乡。

1972年:全年知青下乡67万人.年末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有所增长,基本建设战线有所收缩。由于城市招工量大,许多青年等待招工,下乡人数继续减少,全年下乡67.4万人,而返回城镇长期不归的下乡青年不少于10万人。

1973年:全年动员89万知青上山下乡
由于加强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各项指标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任务。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4%。这一年动员了89.6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插队的80.6万人,到国营农场的9万人。这样,从1962年以来,累计动员城镇知识青年934万人下乡,其中因招生、征兵、招工、提干及其它原因转回城镇的401万人,留在农村的533万人。



1974年

北 京市计委安排从下乡青年中招工,七月二十九日北京市计委部署从下乡知青中招工4.5万人,条件是1973年6月以前下乡的。此外,还决定从下乡青年中招1 万民工搞基建。这一决定受到京郊下乡知青的欢迎,但带来了许多矛盾:一、1973年以前到京郊插队的有5.4万人,招回4.5万人,留下的9000人不安 心。二、到外省插队知青不能回京,表示不满。三、在城里的基本不招,应届毕业生有意见。说北京市在搞“下乡镀金”。

1975年

国家计委印发城乡统筹招工的规定。二月四日国家计委印发1975年国民经济计划,在通知的附件“劳动工资计划”中规定,从社会上招收职工时,首先招收按照中央[1973]30号文件规定留在城镇符合条件的中学毕业生,也可以招收经过劳动锻炼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1976年:在农村的下乡青年有809万人

全 国计划会议讨论确定城乡统筹招工。一月二十三日全国计划会议讨论确定的1976年劳动工资计划,规定各单位按计划增加职工,必须从社会上招收时,可以招收 按政策留城的中学毕业生和经过锻炼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有的地区也可以招收城镇应届中学毕业生。具体招工对象由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区的情况确定。

八 月二十七日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请示报告》和《关于知识青年问题的调查报告》《请示报 告》里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革命洪流正在扎根与“拔根”的斗争中胜利前进。突出的表现在,是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鼓励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大 有作为;还是扭偏方向,搞“拔根”复辟、“下乡镀金”。去年在“右倾翻案风”的影响下,通过招工和其它途径,许多地方下乡两年以上的知识青年,基本上走光 了,出现了一股“拔根回城风”。同时,干部“走后门”安排子女的不正之风相当严重;部分地区对下乡青年的生活安置和培养教育工作仍然做得很差。这些问题严 重影响着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伟大战略部署的继续贯彻落实,急需“开一次会,给以解决”。

这一年,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88万人,通过招工、招生、征兵等返回城镇的下乡知识青年有135万人。年底在农村的下乡知青还有809万人。



1977年:全年又有171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这一年,各地继续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71.6万人;同期因招工、招生、征兵、病退等回城103万人。年末在乡的下乡知识青年还有863.8万人。



(贵阳市)知青档案

1968年8月21日,贵阳市6000多名大中专学生和中学生,在六广门体育场向毛主席表忠心:“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9月23日,省革委领导接见了首批自愿下郊区、平塘、威宁的知青。
几天后,由师院附中学生串联各校“走资派”子女组成的上山下乡“威宁战斗连”120余人和下平塘的“知青连”200余人也离开了贵阳。
   12月18日上午10时,第二批知青4000余人分别到罗甸、天柱、仁怀、黄平、黎平等县插队落户。有回乡、投亲靠友。跨校自由组合等形式,但以本校学 生组成的“知青连”为主体,并指定有红卫兵干部担任连、排、班长。由于生产队很分散,“知青连”到县城后就自动瓦解了。
  1969年1月,又一批知青下乡,地点有三都、黄平旧州等更边远的地区。自此,“老三届”学生共一万六千人基本下完。
  1974年,分两批安排知青下乡约千人。1975年8月31日,69届以后各届学生及少数遗留的“老三届”学生2900余人上山下乡。当时由于各县农民坚决反对接收知青,各厂矿、机关、部队领导暗中抵制职工子女下乡,这批知青主要安排在机关农场。1976年全部抽到厂矿或报考中专学校。如贵州省农业厅革委,把职工子女送到平坝农牧场劳动,第二年就安排进贵阳生物药厂(血清厂)工作。
  同年,贵阳二中10名毕业生写出大字报自愿到西藏安家落户建设边疆,其中有五人成行,半年后悄然返回,成为最后一次上山下乡的尾声。
   由于1969年春节期间,贵阳六中下三都的学生集体哄抢户口倒流回城,影响到各校都出现一批既未在农村落户,又不能恢复贵阳户口的学生,只能凭迁移证申 请粮食补助维持生活,粮票由学校按月代发。这种未落户的迁移证被称为“荷包户口”,全市有上千份。1971年5月,贵阳市教育革命委员会组织“荷包户口” 学生参加湘黔铁路建设。1972年7月,湘黔铁路基本完工,这批“老三届”学生回贵阳分配工作,最终解决了难题。
   1970年10月,贵阳市教育系统、商业系统、交警大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从市郊各公社抽调一批知青充实机构。12月16日又从各县抽调一批高中二年级 以上的知青充实各市属中学“扔石头,掺砂子”(指的有资产阶级思想的老教师中插入经过考验的“革命知青”)。初中生分到废品公司、食杂商店当营业员。各地 州县也就地吸收一批知青任教师和其他部门的工作。其余的组成“湘黔铁路建设民兵连”参加铁路建设,完工后回贵阳分配工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9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9 10:19:00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大批新资料!

看来这结尾还得等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9 12:0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1-3-9 10:19:00的发言:

又是一大批新资料!

看来这结尾还得等啊!


回龙班:

本文同时在四个知青网发出,有的知青网的朋友对我提出的问题“紧逼盯人”,有的网给出黄牌(删帖),不过总的来说我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中似乎找出了一条出路,“立字当头,破(突破)也就在其中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9 13:34:00 [只看该作者]

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国务院呈送《关于1968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请示报告》中说全国66——68年三届城镇初、高中毕业生近400万人,在68-12-21讲话前(68年一整年)全年上山下乡的城镇知识青年199.68万人,也就是说68年老人家讲话前老三届已下去了一半。照此办理不用老人家出面动员,是否69年再下放200万就可解决老三届积压问题呢?

我 个人的看法是400万老三届的去向事小,而共和国今后教育革命的方向事大。说到底文革前和文革中上台下台的中央领导人可以按时期分成许多派别,在他们中间 对各类政治问题的斗争也是异常激烈,但对于上山下乡决策的支持却是唯一的一致!从毛往下说,在上山下乡政策上就有刘邓路线,还有周恩来国务院安置办系统, 王震的兵团系列, 再加上四人帮的文宣系统。只有一个到目前还不能确定的例外是林彪的态度, 说实在的那个“五七一”中说的“替罪羔羊论”到底出自谁人还无法确定。我个人的感觉“五七一”是于心野和林立果那一小群类似俄国贵族十二月党人的少壮政变 小集团的作品,林彪都不一定看过。不过林彪对文革前后的上山下乡却始终没说过一句话,反而是在军队系统开后门当兵问题上林彪发过一个“次高指示”,他说军 队子女从军是“子继父业,理所当然”。从老人家“要说服”到周 恩来“退兵”都不是无的放矢,文革中军队对抗上山下乡是历史上一出重头戏,许世友在文革中以“成排成连”的建制接收前来投奔的“黑帮”老战友子弟最为出 名,他的名言是“今年全国不征兵,我的部队征兵!”四人帮对此最为恼火, 林彪一死他们就对军队发难“反走后门”,结果反到了老人家那里被挡住。说到底上山下乡和军队都是老人家的“主牌”,两者不能自相矛盾。过去就有“四个面向”,不是说要与工农兵相结合吗?

下面还是看看不同领导人对上山下乡的思路:

老人家:“大有作为”,“再教育”。

刘少奇:“就农业也是就业”,“做一代新农民”。

邓小平: “上山下乡要以插队为主,这是最省钱的办法。每个队分两名知青下去就能解决城市毕业生待业问题,到建设兵团可以年龄小一些,童男童女去了今后就在边疆安家”

周恩来:“上 山下乡其目的要使城乡结合起来,工农业结合起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 来。将来要使这三个差别逐步缩小、消失。要把我们现在的农村和城市搞齐了,做到又是城市又是农村,中国之大,这不是我们20世纪就能看到的,这是长期的。 不消灭“三大差别”进不了共产主义社会。但现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我们要打下底子。这就是毛主席提倡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9 16:36:00 [只看该作者]

说到这个份上就不能不说命运的变幻莫测了, 这也包括国运和个人命运。

我昨天和我的一位刚从北京回来的同学海聊了一通,说的就是上山下乡。文革后的一个奇特现象就是大学课堂里坐着相差近十岁的“同学”,这种现象也带到了国外。我的这位同学是文革前最后一批大学生,入学一年就碰上文革,而我在文革爆发时刚要考初中。时过境迁我们出了国变为了“同学”,曾在一起上课和打工。

我的这位同学68年在南京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县带薪插队,和老三届知青混在一起。不过当时大学毕业生算国家干部拿工资,档案存在县里干部科,所以他插队时“不差钱”,还常帮知青。后来他又被送到县干校去“改造”,几年后被送到县煤矿当个技术员,这和他在大学学的专业完全不沾边。

说起来他对知青很了解,他们队里的知青曾偷偷把队里养的猪做了“手术”,把猪耳朵割下来下酒。他说到后来知青就没人管了,知青们为了上学,招工什么都敢做。他说他们这一代和知青不同点是在成人之前已接受过GCD的正规传统教育,在文革之初他们在大学都是满怀革命热情的投身运动,真的相信只要搞好反修防修清除走资派后国家才能走上正道。他说当时如让他们上前线和帝修反拼命决无二话!但是文革发展到后来变为革一切人的命,所有的学生(大,中。小学)都去最落后的农村接受“再教育”,这是一场教育制度的根本转变, 究竟为了什么?我的同学说直到今天他和当年的老同学碰面还在讨论这些往事。

我们都大彻大悟了吗? 我们这批知青和我那位“同学”的区别是我们没有接受完系统的正规教育就被废除高考的教育革命和随后而来的卷入上层政治斗争的文化大革命带向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特命运, 八次接见和后来的“再教育”是这一代人生命运的起伏激荡。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学校从城市搬到农村,而那些“老师”们不用备课不用批作业完全出于本能的“言传身带”我们这批城里的学生。如果说老三届下乡是政治借口和权宜之计,那就不能解释老三届“一刀切”下乡后的连续十年的“一刀连一刀”。问题在于老人家真的就不明白文化课是无法靠他发明的那个“再教育”完成的?周恩来可能在“再教育”呈现出后果时明白过来了, 也可能他从来就明白着。不论怎样他在70年代初试图借李政道之口劝老人家为了给国家培养尖端人才要容许一些中学生不经过下乡直接进大学,老人家同意了但还是没落实,因为无法操作,让谁从中学直接上大学?标准在哪?

也许我们从来没对“革命”二字做过定义上的深刻理解,革命就是“破旧立新”。而我们这一代亲身参加的革命也破了也立了,但却是“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老人家生前追求的不断革命的极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大同”,他在大跃进后受到党内的阻击,这使得他认为只有把我们这一代变为完全不同于那“七千人”的新人才能在我们脚下走近大同。如果我们“变修了”,再有文化有何用?“知识越多越反动”。在这个逻辑下,四人帮炮制出的理论是“宁要社草不要资苗”,从此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走向极端。

那我们再回到文革前恳求历史老人把上山下乡的车轮按刘,邓,周,王(王震)的设机运转。不用再多说了, 文革前入疆的上海老军垦在边疆完整的一生就是我们的模版。现在不让说他们是知青,因为学界说知青只是我们这些文革中下乡的人的专有名词,而他们是文革前下放的,是正确的,不属拨乱反正之列。后来官方也是这样定义的,云南兵团是文革中成立的,可以闹回城。新疆兵团是刚解放时成立的,不能闹回城。当然三五九旅的老兵无城可回,说的是上海那批文革前入疆的人(很多出身不好)。

文革太可恶了,“一刀切”太极端了,那就回到文革前大家先去拼高考,5%的升学率到了文革前还要查出身啊!上不了学的就按刘邓路线走,插队为主做一代新农民? 要不就去边疆兵团?

谢天谢地有了文革和一刀切的上山下乡,谢天谢地刘邓周以及一大批干部的子女亲属都下乡了,谢天谢地因此有了自上而下的全民“走后门”,老人家送人上大学不说,邓的子女在他复出前就上了江西大学,邓复出后都转到北京的大学,大大小小在台上的新老干部和一切有权的人就都不用说了。这一切就决定了我们“逃脱了”文革前新疆老军垦上海知青的命运。我还是称他们为知青以区别三五九旅老兵。物极必反就是我们的命运。

知青一代留下了什么?

我们的十年让共和国否定了“五七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同时也否定了愿望良好但无法操作脱离现实的更不公平的“教育革命”。

我们的在一国内减小三大差别追求人类大同的社会试验以悲情告终促使人们重新检验人类大同理想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这一代被称为“失去的一代”,我们失去的是不可行的革命的极端,我们为社会踩出了新路,这一代山穷水尽了,后面的人柳暗花明了,希望社会不要忘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不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10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9 17:23:00 [只看该作者]

  户口不要下去,作为教育的一个环节,学制缩短,初中城区园林,高中近郊乡村,大学跨省务农,三两年后以此考核就业,也或各地城镇作为国家教育项目,建立农林基地和乡村建设对口规划创业性项目,看看是否可行?

野歌

野歌好想法,只要可操作和可行就好。美国3%的人口务农,全国小城镇园林化,高中和大学入学率在世界上领先, 福利和社会救济很发达,但还是问题重重。马翁说的没错,经济危机七八年就来一次,越来越厉害!

关 键在全球化,资源决定了不可能在一国内建成天堂而别的地方都是地狱。特别是如富国妄自尊大就更麻烦,我就不明白老美搞埃及这个长期盟友是犯了哪门子病,让 我想起了吴庭艳。利比亚成了战场,美国油价飑升,谁能独善其身? 中国就追美国吧,仅一个汽车工业就能引发世界能源大战!
世界走到瓶颈了!

 回到顶部
总数 108 1..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