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插队生活片断……中秋节


  共有729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插队生活片断……中秋节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9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7 8:06:00 [只看该作者]

 

照 相

        据我所知,开鲁县全县只有一家照相馆,位于县城里同样也可以冠以“唯一”的新华书店隔壁。一般照相馆的摄影室内出于人工布光采光的考虑,门窗都遮得严严实实的。开鲁照相馆的摄影室可是与众不同,整个房顶都是玻璃的,就象植物园花圃的暖房或是现代化的博物馆图书馆一样。这倒不是照相馆的领导已经懂得了节约能源或是追求“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实在也是出于无奈。原来开鲁县城里白天没电,没法采用人工布光采用,只好向太阳公公“借光”。好在开鲁处于半干旱地区,一年中晴天大大多于阴雨天,照相馆倒不必为太阳光而操太多的心。为了避免过分的强烈的阳光影响照相的效果,玻璃房顶下悬挂着几幅白色和天蓝色的天幕。这样的采光方式只能满足照相时光照亮度的基本需要,其它为了提高艺术效果而采用的侧光、逆光、顶光、底光就统统省略不用,所以,照出来的相片平淡得很,要不是相中人物睁着两只眼,就跟遗像差不多。在那个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照片上不能有一点儿带人情味和温情脉脉的东西。我见过一些农村青年的结婚合影,小夫妻俩坐得端端正正,二人之间的距离起码可以放下一个拳头,面部表情严肃认真,没一点儿喜庆的气氛,这种照片说它是离婚照准有人信。
        一次,我坐大车到县城去,同车的还有同村的一位大娘和她的儿子及未过门的媳妇。问起她们到县城作什么,老太太告诉我:前些日子,她儿子在照相馆照了一张定婚照,没想到取回来一看,一个陌生小伙子横躺在媳妇的怀里,“唉,要多丢人有多丢人哪!”这次是上县城补拍。我在下乡前曾经玩过照相、印相,不用看那张照片也可以知道,这是一次疏忽大意造成的质量事故——在一张底片上曝了两次光,并且正巧把一个小伙子迭印到那小媳妇的胸前。
        要想真实反映我们在农村的生活,必须到队里来照。可是我们十个人谁也没有照相机(包括家里也没有)。在这贫穷偏远的农村,吃饱穿暖都成问题,谁家会添置这种奢侈品呀。也是“天无绝人之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队就有一架照相机。我们公社有位姓高的副社长,还兼着一家地方报社的记者,所以有一架120双镜头照相机,他家就住在我们队,他的大儿子就是演过李玉和的高玉明。凭着小高的“哥们儿”关系,老高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有个附加条件,由他给我们照。老高前后帮我们照了两三个胶卷的照片,120十二张的。到底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有点水平,光圈、焦距、快门都掌握得相当准确,构图也比较讲究。照片大多是合影,有的是知青们合影,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男生和女生;有的是知青和社员们;到后来,还有单人照的。有一张是我们全组知青的合影,地点选在我们家院前的小树林边,背景就是我们的五间住房。照的时候我们没注意,等到照片印出来才发现,我们养的那只大肥猪当了这张照片的不速之客,原来它正懒洋洋地躺在我们房子的窗下晒太阳,无意中成了背景的组成部分。
        六八年秋,老高帮我们照了几张合影。拿到北京去印,有一张被照相馆拒绝了,理由是作为背景的主席像被遮住了小半边。店里的人还算客气,既没有抓人也没有扣底片,给我们留下了这宝贵的历史记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有政治问题的照片.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9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8 5:53:00 [只看该作者]

 

我变土了

        六九年春,接到家里电报,让我到通辽接一个同学,有东西带给我。我赶到通辽,因为火车还没有到,就一个人在大街上逛。走着走着,就听后边“笛笛笛……”一串喇叭长鸣,惊得我浑身乱抖。回头一看,是一辆解放卡在发脾气。低头再看,我正走在马路中间。我马上跳到路边。吃了那司机甩下的一串骂声和汽车扬起的一团尘土后,我才慢慢地醒过味儿来,我变土了,忘了作为城里人都懂的交通规则——行人走便道。

        在乡下,从来没有什么交通规则的概念。虽然就有一条县级公路从我们队穿村而过,但由于路上很少有车行走,即使有车也是以驴马牛车为多,难得见到一辆汽车驶过。所以农民们习惯成自然,一走上公路就走路当中。我下乡才一年不到,连这点常识也忘了,土得够可以的。

变土的例子还不只这一件。

        六九年底,我探亲回到北京,住在亲戚家。一天,想给同学打个电话,让表妹带我找到单位传达室的电话。面对着电话机拨盘,我忽然慌了神,一时想不起应该先摘耳机再拨号,还是先拨号再摘耳机。这种事在现在简直是丝毫不成问题,可是那时候对我倒真的成了问题。当时我们县农村普遍使用的是磁石式电话机,电话机上有一个摇把(实际上是一个手摇发电机)。打电话时要先把摇把摇上几圈,再拿起耳机来,向总机话务员说明要接的地方,等话务员接通后再说话。正在我犹豫不决时有个本单位的人也要打电话,站在旁边等,显出急不可耐的样子。我就慌了,身不由己地一手按着耳机,一手去拨号盘。表妹在一边也看着好笑:“你怎么不拿起耳机就拨号呀?!”我更慌了,简直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只好让位,站在一边先凉快凉快,定定神。心里还不服气:“你先别笑我,等你姐姐(在内蒙巴彦淖尔盟临河县插队)回来,还不知道怎么露怯呢!”

        六九年底七〇年初在北京知青中流传一句话,“内蒙(知青)土,山西洋,陕西都是……(隐去的几个字有点伤人,打击面太宽)。”虽说不是很恰当,但也有点意思。北京赴内蒙的知青大多是六八年五、六月份到九月份之间下乡的。这时候毛泽东的“接受再教育”的“最高指示”还没有喊出来,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没有到达高潮,这期间下乡的知青大部分是自愿报名的,每个班一、两个人,到农村后也比较老实。老老实实地干活,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他们从衣着到言谈举止都多多少少地被当地人同化了。就是回到北京,不少人仍然穿戴着毛茸茸的狗皮帽子和羊皮大衣,牧区的知青甚至有人把蒙古袍和毡靴穿到了王府井,走到哪儿都是一股子羊嬗气。不少男生还佩上了烟荷包(都是请村里大娘大嫂们做的)和旱烟叶,并且能非常熟练地用纸条自卷喇叭筒。

        在城里生活时,从来没有感到门框对人有什么威胁。真没想到,来到农村受到的第一个威胁竟然是门框。原来农村的门框普遍比较低,只有五尺到五尺五,也就是1米67到1米77高。我身高1米80,再加上鞋底和门槛的几厘米,门框所提供的净空高度是绝对不允许我昂首挺胸走过去的。在县城时,我们被安排住在县中学里,我兴冲冲地跟在同学后面想走进临时用作宿舍的教室,刚到门口,就觉得头顶被人狠狠地敲了一下,顿时眼前漆黑一团,外加金星飞舞,差点儿一屁股坐到地上。这是第一次领教门框的利害。有了这次的教训,以后每逢进门我总是早早的先把头低下。可是遇上有急事,还难免重蹈覆辙。这样过了一两个月,才算基本过了这“进门关”。关是过了,却养成了进门先低头哈腰的毛病,以后回了城,还改不了这毛病,令城里人见笑。

        七一年,我被招工进了厂。第一次领工资那天,我兴奋地向妈妈说:“我们今天分钱!”爸爸在一旁听见了纠正我:“农村集体经济才叫‘分红’、‘分钱’。你现在是国营企业的工人,应该说是‘发工资’。”这是我又一次犯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9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8 8:50:00 [只看该作者]

全县一个照相馆,

乡下求人照个全,

知青渐渐学得土,

表现遍布各方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9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9 7:02:00 [只看该作者]

 

当民工

        现在一提起“民工”,就会想到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那时的民工是给国家(县、地区、省、国家)干活,是尽义务,没有报酬,由生产队记工分,例如修公路、铁路、修水利。按中国古时候叫法是“徭役”,像修长城的范杞良之辈。当地的叫法是“建勤”,我们也是听老乡们这么叫,到底是哪两个字,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后来看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才知道伪满时有“建设勤务”一词,可能是它的简称,不知怎么会流传至今。

        当时大家都抢着干民工,原因有三:一是民工干的活大多是实行计件包干,只要身强力壮能吃苦肯出大力,想多挣工分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在家挣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寨分”要合算得多。例如每年的疏浚河道,就是年轻人争着抢着要干的好差使。北方的河道大多是季节性河,不下雨时都是干枯的。由于内蒙土质以半沙半壤为主,一遇下雨,地表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也就严重。为了保证过水顺畅,过水前或过水后都要疏浚河道,必要时一年得两、三次。除了天然河道外,农田灌溉用的水利工程也要定期疏浚。疏浚河道都是按土方计件包干,早完工早回家。这种工程总是安排在相对农闲的时候。在队里干一天顶多挣十分工,到河工上只要有力气能吃苦,一天挣二、三十分没问题,有些人还能挣得更多。第二,即使是干些不能包干的活,只要跟工头或领队的搞好关系,完工时工头多开些工分,就比在队里挣得多。第三,在队里一天只有八、九两粮,出民工因为顶着“国家工程”的旗号,可以吃一斤多到二斤,有时国家还有补贴粮。第四,有的特殊的工程,还会有营养费,虽然只有每月几块钱,但是对于年底才有可能分钱还不一定分得到的农民来说,无异于一笔飞来的横财。

        内蒙古自治区号称中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份,当时不要说没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铁路,就连一条像样的东西向公路也没有,这对于巩固“反修第一线”十分不利。七一年,国家要修一条横贯内蒙东西的国道,代号“零八五工程”,正好从我们公社穿过,于是我们公社分到了几十个民工名额。我们大队有五、六人,我们生产队有二人。听说我们公社的领工头和工程负责人很熟,所以把最好的工种安排给了我们公社。社员们都是消息灵通人士,他们早早地就打听到修路的消息,纷纷找队长活动,等我们知青听到信,早已是传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了。我和WBG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了一次王队长,谁想到一说即灵,我俩的高兴劲,不亚于买彩票中头奖。

        当时,全哲里木盟只有一条沥青路面的公路,就是从通辽到开鲁的路,不到一百公里,从开鲁再往西都是土路了。当地土质是半沙半壤,没有多大粘性,所以修出来的路面很不耐用。不要说车轮碾马蹄刨的人为损伤,光是老天爷的破坏就吃不消。夏天一场大雨或是暴雨过后,路面上就布满了深深浅浅的沟,小的浅的给过往车辆增加点颠簸的乐趣,大的深的就毫不客气地把路拦腰截断。冬天的凛冽寒风的威力虽然没有夏日的暴雨那么大,可以立竿见影,可是它们持续时间长,有点“铁杵磨针”、“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条路冬前还是平平整整的,过了一冬就变得高低不平了。就是相对比较高级一点的沙石路面,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粘合剂把沙子和碎石牢牢地粘在一起,所以寿命也比土路长不了多少。这时有人提出用渣油代替沥青铺路。渣油和沥青外表上看差不多,都是黑乎乎粘糊糊的,也是石油开采和提炼中的副产品,只是凝固点的温度比沥青低,所以在一般的温度下它就会变软融化,就像三伏天毒日头暴晒下的柏油路面被热化一样。据说大庆油田里这种渣油多得很,要多少有多少,并且不要钱,随便拉。我们公社的任务就是把渣油烧热,使粘稠的渣油变稀,直到可以用喷洒机喷出去。因为沥青受热会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所以我们每人每月有几块钱的营养费。发钱时,工程领导一再嘱咐要贴补到自己伙食里,可是一般社员特别是拖家带口的,发下钱马上送回家。有的人刚开工时还是面色红润,几个月下来,脸上就透出点菜青色来。

        参加工程的除了我和WBG外,还有几个知青,如东兴大队吴家堡的侯寿荣和FXL,永兴大队的BGY等等。我们几个的营养费差不多全都交给了自己的胃。每次发下营养费,我们几个马上跑到开鲁城里的工农食堂(就是饭店,文革时改的革命化名字),叫上两三个菜,几两酒,美美地解他一次馋。吃菜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喝酒。酒不是瓶装的,就是本县酒厂生产的散装货,好点的一元钱一斤,但不一定能买到,就喝几毛钱一斤的。这种酒除了辣,几乎没什么酒香,更谈不上回味,特别容易上头,喝下去没一会儿脑袋就晕。有一次店里说是果子酒,倒在碗里看,带点淡淡的桔黄色,喝到嘴里,没有一点儿水果味,反倒觉着有那么点红薯味,大概是红薯酒精(红薯制的)加食品色素和香精勾兑的。永兴大队的知青BGY,老初中的,是个高干子弟(其父是个副部级干部,此时已被揪出,没了权力),人挺老实,书生气比较足,干活踏实。有一次喝酒,大家在他钱包里发现一张姑娘的照片,大约十八九岁。那时大家都没什么钱,有点钱就放在兜里,嫌带钱包累赘。把姑娘的照片放在钱包里,可见重视的程度。于是大家有了取笑的对象,借着酒劲儿逼问他,是不是女朋友。BGY本来就腼腆,又有点口吃,喝了酒,脸涨得像块红布,结结巴巴地说了半天也说不明白。大家一边笑,一边继续灌他酒……那天喝了有两个多钟头,始终没问出个究竟来。后来FXL旁敲侧击问了出来,那姑娘是他异父异母的妹妹。文革中,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不幸被迫害致死,两家过去的关系不错,于是合为一家。这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妹妹当时在山西插队,知青小组里过的是“共产主义”式的生活,即所有个人的财物收入归小组集体所有。BGY略带愤恨地评论她们:“什么共产主义,纯粹是‘共产共妻’!”不知是对她们幼稚行为的蔑视,还是带点醋意。

        熬渣油用的是一种特制的大锅,呈立方体形,锅底略有点向下的圆弧,一锅大约可以装一吨多的渣油。熬渣油不像烧水,要有点技术。渣油在生产运输保存的过程中难免会掺进一些液态水,虽说是“油水不相溶”,但是因为渣油比水黏稠的多,所以一般的办法不能除去油中的水,只能靠加热,使液体水变成水蒸汽。加热的时候不能着急,火太猛了,短时间产生的大量蒸汽来不及浮出油面,就和渣油搀和在一起变成油泡沫,油泡沫的体积比油大很多倍,油锅里盛不下,就从锅边冒出来,流淌得到处都是,大伙称作“跑锅”。要想不跑锅,烧火的时候千万不能着急,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和油温,等到估摸着水份蒸发得差不多了,再逐渐加大火力,油温就可以很快达到要求了。这个道理技术员专门给民工们讲过,具体操作和掌握火候,就要靠自己体会和摸索了。干力气活是农民的强项,这种带点技术的活儿,知青们有了展示的机会。凡知青负责的锅,升温快,“跑锅”少。一些农民常为烧不好火而挨技术员的骂。

        熬渣油的活干长了感觉有些单调,于是想方设法地搞点小小的恶作剧。为了运渣油方便,熬渣油的工地就安排在公路边四五十米的地方,每天几班西行的长途客车都要从工地旁路过。高兴劲来了,事先准备好一大勺渣油放在炉门口,看好风向。等到客车离得近了,掌握好时机,猛的把一勺渣油泼进炉火汹汹的炉膛,立马有一条又黑又浓的烟龙从烟囱钻出来,随着风直扑客车,瞬间,客车就被黑烟所吞没。幸好草原上的公路相当直,暂时的昏天黑地没有对司机的驾驶造成什么影响。

        为了便于技术管理和指导,公路局安排了三位技术工人和我们民工一起工作。其中一位姓孙,一米八的大个子,大头,方脸,络腮胡子,浓眉大眼。脾气耿直,比较爱发火。但是对我们几个知青很好(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的火烧得好的缘故),从不发火。没事很愿意和我们聊天,谈在学校的生活,谈农村的生活,有时还开开玩笑,譬如找对象娶媳妇之类。我们也视他为朋友,无话不谈。这年九月,我接到上调进厂的通知,临行前向他告别,他送给我一句话:“到了厂子里,干活悠着点!” 悠着点的意思是有所保留。别看他样子粗旷,心思倒是挺细,看出来我身体不是很强壮,干活不惜力,担心我进工厂长久如此,对身体健康不利。

        FXL、BGY,你们现在好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9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9 8:12:00 [只看该作者]

当时极盼出民工,

收入增加还轻松,

技术掌握比较快,

还能结识新友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9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30 8:47:00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知识青年,与书相伴十一二年,一旦离开书,那个滋味可想而知。县城里只有一家新华书店,那是我们每次进城必定要去的地方,但是失望的次数比如愿的次数多。究其原因,是书店经常不开门。我们难得进城一次,去了十次,倒有五次书店大门紧闭。就是运气好遇上开门,也没有什么书。柜台里,书架上,几乎全是红宝书——《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著作选读》、《毛主席语录》之类的书。后来普及样板戏的时候,有一些样板戏的剧本上柜,我们就各买了一本回来。由于书的品种极少,尽管我们的财力有限,倒也把书店里的几种书几乎收齐了。再后来,政策又松动了一点,允许科技书籍出版发行,于是,几种文革前版本的书逐渐露面。县城书店,比较多的当然是农业科技书。于是我们又买了些蔬菜、气象的书回来。男生WBG手挺巧,自己做了个木制小书架。渐渐地,小书架上的“藏书”多了起来。

        我们白天要下地干活,看书只能在午间休息时看,晚上下工后看。有时吃饭时也看,边吃边看,多少弥补了菜肴的贫乏,倒也吃得津津有味。晚上就围着一盏小煤油灯看。现在电影电视里的煤油灯都有一个玻璃罩,这种灯的灯光比较亮,还没有油烟,在农村,算得上是奢侈品了,只有队里开会或是会计算帐时才用。一般人家嫌它费油,一斤煤油点不了几天就没了。当时煤油定量供应,有钱也买不到,何况我们根本就没几个钱。于是就用小玻璃瓶自制煤油灯,火苗不大,亮度有限,烟挺大。围着它看一、二个小时的书,鼻孔就熏黑了。天冷了,冻得人坐不住,就躺在炕上被窝里看。这样一来离灯的距离更远了,仗着年青眼神好,居然也看得见,并且一看三年,四个人没一个近视的。

        我们的房子建成后非常冷,需要用吊顶棚和把墙壁糊上(见《书》)。糊壁需要大量的废纸,这事在北京根本不成问题,谁家没点儿废书废本废报纸的。整个生产大队六个小队三四百户人家,好象只有大队订了报纸,可也存不下。当地农民抽烟除了用烟锅的,大部分人是自卷喇叭筒。卷喇叭筒需要纸,农民们想方设法到处找纸。日历(指每天一张的那种)纸好。为防止烟民乱撕日历,一本新日历在挂出来之前,先密密麻麻地扎上好多窟窿眼,让你漏气卷不成烟卷。报纸与日历纸相比,差了一等,但也可以用。所以大队的报纸也没指望。我在信中对妈妈谈了这个情况,妈妈马上给我寄来了一大卷报纸。同学们如获至宝,每天一下工就看。看了一两个月,才把报纸糊上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9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31 7:00:00 [只看该作者]

 

国 庆

        我们到村后一个月,就是建国十九周年的国庆节。这时正是秋收大忙时节,我们也被累得筋疲力尽,但是按照城里人规矩,国庆节要放假两天(那时的法定假是两天),隆重庆祝一番。干活时我们私下问社员国庆怎么庆祝,他们似乎闻所未闻:国庆节还要搞什么庆祝活动。我们一听感觉问题严重了:新中国的诞生日怎么可以不纪念呢。于是我们一本正经地去找邵队长,邵队长把民兵排长推出来,民兵排长被我们上纲上线地一说,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答应国庆晚上组织个纪念活动。国庆这天,照常上工干活,照常下工休息。晚饭后进入会场,一点儿气氛没有,连条横幅标语也没有。纪念会开始,民兵排长首先发言致辞:“今天是我们中华民国成立……”我们几个听见几乎呆住了:怎么这位民兵排长水平这么低?……可是想到我们下乡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怎能对贫下中农说三道四。于是大家都装糊涂,社员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只好唱几个歌,草草收场。

        很多年后,我看到一些回忆建国过程的文章,政协会上提到讨论即将成立的国家国名时,大家同意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有些民主人士建议,在正式国名后加上带括号的 “中华民国” 作为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让老百姓有个适应过渡的过程,待时机成熟再把这个简称去掉。现在看来,老先生的顾虑很有些道理,如今已是建国十九周年,我们这个地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边疆偏远地区算是开化的了,作为一个农村基层干部,还这么称呼我们的国名,只好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至理名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第二年,我们再也不提此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9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31 7:01:00 [只看该作者]

 

过 年

        六九年初,是我们下乡后过的第一个春节。

        大概是节前的一天下午,太阳快下山了,我没事散步,走到村边的羊圈边,正赶上队里的羊倌赶着队里的羊群回来。老远的,就看见好多只羊急急忙忙地往羊圈拼命地跑,一边跑一边“咩……咩……”地叫着。大概是听到了母羊的召唤,圈里的小羊跌跌撞撞的奔出来,一边跑一边也“咩……咩……”地回应着。小羊的叫声有尖又细,带着点颤音,就象是个幼儿在叫“妈妈……妈妈……!”一声声叫得令人心酸,两眼模糊,眼泪在眼框里打转。我从小崇拜“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英雄好汉,这时候发现自己差得太远了。一忍再忍,好不容易才把眼泪咽下去。四十年过去了,这事还是忘不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9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31 7:02:00 [只看该作者]

 

中秋节

        每年逢到过中秋节,总是秋收最忙的时候,所以农民们基本上不怎么过这个节。不过,中秋这一天的午饭总是要弄得丰盛些,吃肉是最低要求,大部分人还要打点酒助兴。因为有中午这顿饭牵挂,大家一上午干活都没有精神。开始干活才一个多钟头,就有调皮的小青年怪声怪气地叫:“队长,是时候了!”队长当然不理他,闷着头只管干活。过了一会儿,又有人叫起来,并且独唱变成二重唱,有腔有调地一唱一和。慢慢的,又变成了四重唱,小合唱,只听人群里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队长硬挺着脖子坚持了一阵,想想再这么拖下去也干不出好活儿来,索性作个顺水人情,一声令下:“散了吧!”众人们一声欢呼,扛起干活的家伙飞奔回家。这顿饭一吃就是三、四个小时,等到再开始干活时,一个个脸红脖子粗,满嘴的酒气,有的几乎是摇摇晃晃的。这一下午,自然也干不了多少活计。

        中秋节吃肉,农民们自有苦中作乐的理论依据,说是要“抓秋膘”。在牧区,到了秋天就要尽可能地让马牛羊多吃食物,使它们尽可能地多长些肉(当然也包括肥肉)。牲畜肥了秋后可以多杀肉,即使不杀,肥壮的牲畜也有充足的体力过冬。这是“抓秋膘”的原意。其实农民们这么说也有他的道理,秋收大忙在即,吃些营养丰富的肉食,补充点体力,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光吃这么一顿能补充多少营养,值得切磋。反正心理上能满足一下也是好的,要知道,一般的农民自五月五到八月十五,几乎是与肉无缘的,个别的大概还是过春节时才吃过肉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31 8:43:00 [只看该作者]

买光书店旧报留,

国庆庆祝从没有,

过年伤心羊归圈,

八月十五必吃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