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打开“谁在关注我”,第一位是个女士,还贴有一张妩媚的照片。再看她的资料,择友标准上写着“无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这两条我都具备,显然,人家是不会待见我这种人的。
解放前夕在西柏坡,有一次贺龙等几位老同志去看望毛主席,不料主席正好有事,他们就在客厅里等着。贺龙点着了烟锅子,邓小平也点着了纸烟,一时客厅里云雾缭绕,笑声朗朗。谁知江青突然恶狠狠地对他们说:你们真不懂得尊重女性,抽烟也不问问在场的女人同意不!大家面面相觑,场面非常尴尬。贺龙说:我们在这里抽抽烟都不行,你怕呛,可以出去嘛。江青愤然离去。
我不知这点小事,能否上升为政治仇恨?可是毛主席抽烟,我敢肯定江青是不敢发脾气的。
抽烟草是欧洲人发现美洲后产生的全球行为。美洲原住民抽烟,是为了避免丛林里的蚊虫叮咬,毒蛇闻到烟味儿便会早早地逃之夭夭。
马克思是有名的瘾君子,袅袅香烟伴着他自由地驶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二战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抽着烟,打败了不抽烟的希特勒。接着,在中国,抽烟的毛泽东又打败了不抽烟的蒋介石。
毛泽东的诗词之所以写得那么浪漫,其磅礴之气为当今天下所无,难道其中就没有烟的功劳吗?蒋介石作得出一首诗吗?不仅作不出,一辈子都过得没有一点诗意。
抽烟的书法家比不抽烟的书法家,在字上多了许多“逸气”,显得从容,洒脱。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你看人们排长队等汽车,买东西或办什么手续的时候,抽烟的人可算逮住机会来那么两口了,只见他从从容容,不慌不忙的喷着云吐着雾。而不抽烟的人,一会看看手表,一会颠起脚尖数着前面的人头,那个心烦,那个焦虑,甚至都会产生一种恨意来。不抽烟的书法家写的字,之所以发紧,拘束,就是这个原因。
云南医附院的院长老赵跟我说:我不能宣传吸烟的好处,但有一条,抽烟的人不会得老年痴呆症。为此,他正在做对比组实验,如果得到证实,那么烟里面肯定有一种成分,是老年痴呆的克星。所以,我劝家族有老年痴呆病史的朋友抽抽烟,每天不要多,就那么几根,权当是为防止你老了以后六亲不认,还到处乱窜吧!
(完)